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的由来和真实惨状,尽在杜甫这三首战乱诗中

“安史之乱”的由来和真实惨状,尽在杜甫这三首战乱诗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570 更新时间:2024/1/15 19:36:54

女人当朝,在国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搅动了千年的国统,遗祸三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武则天死后,虽然归政给李家,但她的儿媳妇韦氏也想效仿婆婆,动了临朝称帝的野心。李隆基李三郎豪侠英武,平定了韦氏作乱。可是初登皇位不久,姑姑太平公主也想效仿她妈,起了当皇帝的念头。这两个女人都不是善茬儿,都对争夺皇位采取了行动。好在她们都败给了李隆基。

争斗中获得皇位的玄宗,自然是成就感十足。其后他奋起昂扬之志,胸襟万里选贤用能,开创了“开元盛世”,成了国力盛极、万邦来朝的中兴之主,于是就“飘”了。

老年的玄宗仗着年轻时的成就,穷奢极欲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不仅痴迷于肥肥嫩嫩的儿媳妇儿杨玉环,而且为了纵欲任用奸邪小人,忠直的能臣干吏自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朝政漏洞百出,酿下了祸根而不自知。

于是安禄山乘机钻了玄宗老年昏聩的空子,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血雨腥风。“安史之乱”使大唐一下子从狂涛的顶峰坠入波谷的深渊,自此盛极而衰、一蹶不振。

已经年迈的“诗圣”杜甫,全程亲历了“安史之乱”,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目睹了底层民众国破家亡的惨痛生活,以及战乱造成的尸山血海。下面三首诗,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悲陈陶

杜甫 〔唐代〕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陈陶之战,是玄宗的儿子肃宗李亨在长安城西北发动的一场平叛大战。肃宗发动西北十郡的四万农家青壮子弟充当平叛官军,在这场大战中几乎全军覆没,旷野的疆场上血流成河。安禄山的胡兵得胜回到长安庆贺,狂歌滥饮。都城里的平民百姓默默地向北而泣,翘首盼望能够再有官军来剿灭叛乱。

杜甫当时正被困在长安城里,这首诗就是专为此次战事而作。寥寥八句,就描绘出战事全景。西北官军的惨状、叛乱胡兵的狂态,以及长安百姓的悲愤,跃然纸上。

对雪

杜甫 〔唐代〕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长安城破时,杜甫曾经外逃过,但没跑多远就被叛军捉住并押回长安。好在叛军对他并未留意,使他得以在长安城中苟延残喘了一段时日。这首诗算是他这些苦难日子的一个写照吧。

大战之后,哭祭的都是青壮的新魂;而满面愁容、吟诵诗句排遣忧苦的,只有他这个孤独的老翁。喝水的瓢丢弃在逃亡途中了,杯子根本看不到绿茶的踪影;炉灶里的火苗奄奄一息,好像还有些红色……

哀江头

杜甫 〔唐代〕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这是一首寓意深远的感怀诗。诗中回顾剖析了“安史之乱”这场国祸的由来,表达了诗人对大唐盛世毁于一旦的痛惜,也抒发了诗人对玄宗晚年荒淫无度的失望与愤懑。

开首两句,交代了作诗的氛围与场景。春日里诗人偷偷地在长安城外的曲江边漫步散心,碰到的行人大多是遗留困顿在长安的大唐子民,他们都满脸戚容、想哭出来却又不敢大放悲声。

想当年的玄宗和玉环,凤阁龙楼、玉盘珍馐,才人带弓箭、白马勒黄金,何等的奢华气派、意气风发啊!转眼成了荒城败景、满目凄凉,到处都扬起叛军骑兵荡起的烟尘。

昔日里的长安繁华不夜城,而今却千门紧闭。肥嫩美艳、贵不可言的杨玉环,而今已成了血污游魂。玄宗已经逃到剑阁南边的遥远之处,杳无音讯。

怪谁呢?天狂有雨,人狂有祸。从古到今,都是这个理啊!

更多文章

  • 文天祥被处死后无人收尸,他挺身而出,我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油画-文天祥 011283年1月9日深夜,元朝大都(今北京)城南柴市,伸手不见五指。一个黑影偷下一个人头和三具女尸,用最快的速度火化,然后带着首级和骨灰,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大都,一路向南。天边破晓,元兵终于发现,要犯的尸首不翼而飞。要犯不是别人。正是被元世祖忽必烈下令斩首示众的大宋前宰相文天祥,还有

  • 《唐朝诡事录》中苏无名所担任的官职和他身边的各个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诡事录电视剧,唐朝诡事录苏无名与狄仁杰的关系,唐朝诡事

    金吾卫大将军在《唐六典》中曾经记载:左、右金吾卫,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左、右金吾卫大将军。将军之职,掌宫中及京城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凡翊府及同轨等五十府皆属焉。凡车驾出入,则率其属以清游队建白泽旗、朱雀旗以先驱,又以玄武队建玄武旗以后殿,余依卤簿之法以从。若巡狩师田,则执其左、右营卫之禁。凡

  • 《唐朝诡事录》中的卢凌峰为什么屡次被排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诡事录卢凌峰受伤,唐朝诡事录电视剧,唐朝诡事录卢凌风为何被罢官

    《唐朝诡事录》中卢林峰出生于名门望族,又任职金武卫中郎将,本来有大好的前程,却屡次被贬至为民,这是为什么呢?卢凌峰任金武卫中郎将,官职为正四品。其主要职责就是维护京城治安。但他却酷爱于侦破案件,想成为狄仁杰之弟子,他本人正义正直,高傲,爱冲动,这也是它被贬为民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对长安红茶案的侦破当中

  • 整个明朝深受倭寇之乱荼毒,为何到了清朝,倭寇之乱就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倭寇历史,大明王朝倭寇进攻大明海岸,倭寇攻陷杭州的暴行

    而大明王朝的硬派作风也曾给他带来了短暂的辉煌,不过更多的是危机四伏。尤其到明朝中后期,国家经济以及各种社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明朝还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便是倭寇。在这一时期像戚继光领导的戚家军等部队,都是抗击倭寇的主力部队。可是无论戚家军再怎么勇猛,却始终没有解决倭寇的问题,直到清朝入关之

  • 《唐朝诡事录》的斜封官原来这么丢人,难怪苏无名不想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诡事录苏无名在南州当什么,唐朝诡事录官职排行,唐朝诡事录里的苏无名的官职

    那么这个斜封官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官呢。说起斜封官,就得从唐朝的一位奇葩公主说起,当然说到这位奇葩公主,还得从她那个奇葩父王说起。在我国历史上,有且仅有两位皇帝。他的父亲是皇帝,自己是皇帝,兄弟是皇帝,儿子是皇帝,侄子是皇帝,就连他的母亲也是皇帝。这第一个被六个帝皇包裹的男人,就是武则天的亲儿子,唐中宗

  • 数说大宋江山十八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大宋朝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时代,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经济发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都是空前的。不过,宋朝在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鉴于前朝藩镇割据的教训,赵宋皇帝为防止这种悲剧重演,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把一切统得过死,

  • “太平公主”不太平的一生,究竟是谁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提起太平公主,大家大概想到的都是那个手握重权,与李隆基争夺帝位失败自尽的女子,她的一生并不像她的称号一样太平,可是谁又知道儿时的太平公主居然是既懂事又乖巧的呢?太平公主作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最小的女儿,自小便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长大的,年幼时的太平公主一直都是个可爱听话的小姑娘。父亲唐高宗李治的身体越

  • 《满江红》到底是不是岳飞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李敖考证过《满江红》不是岳飞写的。他的理由是:公元1142年岳飞死了;公元1502年,也就是岳飞死掉三百六十一年后,明朝的赵宽写了岳坟词碑;然后1536年,岳飞死掉三百九十四年以后,徐阶

  • 《唐朝诡事录》:洛阳留守为何要找大唐复仇,揭秘李约的复仇动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诡事录的李约是谁,李约简介,李约诗词大全

    絮絮叨叨:《人面花》的最终boss并不是明显的公主,竟然是躲在公主身边的洛阳留守李约。有些意外又有点理所当然,但你说公主的动机明显,为了试探手下的忠心,为了给太子使绊子。那李约呢?他的动机又是为何?下面咱们就来唠唠有关李约复仇的原因。01李约在最后暴露凶相的时候,提到了一个为国复仇,看面相他并不是前

  • 有人质疑《满江红》不是岳飞写的?告诉他:民心在岳,勿秀下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随着一部以《满江红》为题的电影正在热播,电影里出现了宋军一起背诵《满江红》的震撼场景,也让这首岳飞的经典之作成为热门话题。但是随着讨论热度的上升,又有人开始提出质疑——《满江红》并非是岳飞的作品!本期@以史为鉴 就跟大家仔细聊一遍《满江红》这首词引发争议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普通如何看待这种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