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秦国历史地图变化,看大秦如何从牧马奴隶到一统华夏的

从秦国历史地图变化,看大秦如何从牧马奴隶到一统华夏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827 更新时间:2024/1/27 8:17:22

秦王嬴政,一统华夏,百万秦军,扫灭六国,建立大一统的王朝,开创旷古未有之伟业。

可是,大秦最初却是周朝治下的前朝罪臣,被发配西北,从放牧起家,后受封50里小城,在西北呼啸的朔风中,与西戎各族血战,一步一个脚印向东发展。

其中艰难困苦不言而喻,让我们通过大秦历代疆域变化,感受赳赳老秦的奋斗历程。

1、发配西北为奴,艰难独立

秦人源自东夷,始祖是治水功臣伯益,因擅长驯养野兽被大舜封嬴姓。

嬴姓一族在商朝颇为显贵,纣王时期,先祖蜚廉和恶来两父子为商纣王宠臣。商朝覆灭,嬴姓一族对大商还是忠心耿耿,参加了殷商遗民叛乱,被周公平定后,因罪发配西北为奴。

按说嬴姓一族属于前朝余孽,在大周朝估计无法翻身了。偏偏这个部落掌握了上古核心科技----畜牧,主要是养马御马功夫天下一流。战马相当于古代的坦克和汽车,绝对的高科技!

刚开始的秦人很苦,一边帮周王室放马,一边还得和西戎打仗。到了非子这一代,因为马养的特别高大健硕,周孝王大喜,封了非子于秦(秦国名称由来),让他恢复赢姓,重新延续嬴氏的祭祀。

非子只是封地不足五十里的周王室“附庸”,连卿和大夫都算不上,更别说诸侯了。

这时候天下诸侯无数,小小的秦仅有天水秦亭一邑,还没现在的乡镇大。

[var1]

2、护送平王东迁,大秦建国

非子受封秦亭,经过几代君主血战,逐渐积累了实力。可是西北地域局限,想要大发展很难。

这时,大机遇来了。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废嫡立幼引发周王室内战,废太子宜臼(就是未来的周平王)和外祖父申侯引西戎参与内战,导致周幽王被杀。历经混战最终周平王胜出,但宗周被战争破坏,很多地方被西戎占领,周平王不得不东迁洛阳。

此时的秦国君主秦襄公趁机大献殷勤,率大秦勇士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周平王正式封为诸侯,而且周平王对秦襄公说:“宗周的土地你要有本事从西戎手中夺回来,就赏赐给你了。”

这句话奠定了大秦500年雄图霸业的基础。

赫赫大秦从东周开始才成为真正的诸侯国,历史实在是不够显赫。

[var1]

3、被晋国堵住了东进之路,只能独霸西戎

秦襄公一辈子也没有打过陇山,还是他的儿子秦文公收拢散落的西周遗民,击败西戎拓地至岐(今天宝鸡东),大秦首次踏马关中平原。

自此之后,大秦历代国君励精图治,带兵不断向东扩张,先后灭亳戎,击败邽戎和冀戎,于公元前687年夺取杜、郑两地。公元前677年,大秦迁都雍城。

特别是秦穆公,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灭梁国、芮国、滑国。秦穆公梦想进一步东进,称霸中原,但是却碰到了无法战胜的对手——晋国。在崤之战和彭衙之战,两次被晋军击败,秦国被重创。

被晋国堵住了东进之路,无奈之下,秦穆公掉头向西发展。灭掉了西戎十二国,拓地千里。

秦国声威大震,周襄王任命秦穆公为西方诸侯长,秦国称霸西戎,国力大增。秦穆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var1]

4、战国开局,大秦被魏一顿暴打

大秦在春秋时期一直被晋国按在地上摩擦,虽有“秦晋之好”,但是大秦就是那个被家暴的。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标志春秋结束,战国开

大秦200年的对手没有了,这下是不是该轮到大秦一显身手了。

结果高兴太早,新来的魏国更加狠,魏文侯首先变法图强,成为天下第一强国。特别是魏武卒,打遍天下无对手,在吴起带领下,暴打秦国,占领秦国的河西地区,饮马关中平原。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起兵50万与魏军决一死战,吴起率5万魏武卒在阴晋大战中大破秦军,秦国局势危如累卵。

幸好魏武王战略眼光不行,四处树敌,错失良机。大秦在秦献公上位后,勉强维持住了局面。

[var1]

5、痛定思痛,秦孝公用商鞅变法

秦孝公即位,对秦之衰弱痛心疾首,下求贤令,商鞅入秦主持变法。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以秦国最为彻底,重农抑商,废世卿世禄制度、建立军功体制,秦国快速强大起来,秦孝公首先收复河西,打通东进之路。

秦始皇的“奋六世之余烈”就是从秦孝公开始算的。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苴,大败义渠。

大秦历经孝公、惠文王、武王三代努力,占据巴蜀,蚕食三晋,虎视天下之势已成。

[var1]

6、远交近攻,蚕食天下

公元前306年,一代雄主秦昭襄王即位,他在位56年,是秦国在位时间最久的君王。他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发动四次著名大战,天下诸侯彻底被打趴下。

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

秦将白起率秦军十万在伊阙与韩、魏、东周三国联军决战。最终,白起斩首24万,韩魏精锐尽丧,杀神白起一战成名。

公元前284年,五国伐齐

秦军牵制齐国主力,乐毅取得对齐大胜,齐国仅剩2城,几近亡国。秦国适时撤军,未置齐国于死地,留燕国和齐国两虎相斗。后来齐国复国,大败燕军。经此一战,齐燕国力大大消弱,不得不成为秦国“远交”的对象。

公元前279年-公元前278年 ,鄢郢之战

秦将白起攻楚。白起攻占楚国郢都,火烧楚王室陵墓,迫使楚王迁都。鄢郢之战对楚国的打击是致命的,楚国从此再也无力与秦国相争了。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

白起围困赵括于长平。赵军断粮四十六日,突围无果,主将赵括战死,赵军投降,四十余万降卒尽数被杀。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积累的国力、军力一朝清空,再也无力阻挡秦国的步伐。

后来,虽然秦军折戟邯郸城下,一代杀神白起也因未积极参战而被秦昭襄王赐剑自刎,但秦吞并天下大势已成!

[var1]

7、秦王嬴政,一统宇内

秦王嬴政登基,大秦继续东进,韩国第一个被灭,然后是赵国,魏国。

尚有点难度的是楚国,因为楚国地盘实在是太大了,楚人对秦国的仇恨最深,死战到底,秦国第一次出动20万兵力失败,直到第二次调动全国兵力共60万,才灭掉楚国。

剩下的燕国和齐国,就如探囊取物一般,信手拈来。

百万大秦铁军继续南征北讨,收河套,占岭南,将华夏疆域大大扩大。

秦王嬴政,自认功业超过三皇五帝,于是给自己加号“皇帝”。

他认为大秦江山自此开始,将延续万代,他就是大秦开始的第一个皇帝,始皇帝。

[var1]

[var1]

从地图看大唐疆域巨变,200年雄图霸业,征服众多强国

喜欢就转发和点赞吧!

更多文章

  • 孙皓入洛阳,东吴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天纪四年(280年)春,孙皓命丞相军师张悌、护军孙震、丹杨太守沈莹率兵三万渡江北上。面对晋军如泰山压顶般的攻势,这次东吴集中了最后的可用之兵,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做最后一搏,准备与晋军王浑部展开决战。濒临绝境的东吴竟然还能主动出击,此举倒是令晋军始料未及。当时吴军进兵迅速,已经通过牛渚矶渡江北上抵达历

  • 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崛起的雄主赵武灵王,却活活把自己作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本名赵雍,是赵肃侯的儿子,十五岁就继承了王位。而他刚一继位,就面临着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的考验。赵肃侯生前一直在与魏国交战。赵肃侯刚死,魏国就联合齐,楚,燕,秦四个国家,以参加葬礼为名,组成联军,企图颠覆赵国。对于各国而言,赵国似乎已经是自己嘴边的一块肉,赵国的灭亡也仅

  • 征战37年没输过,杀神白起被“兵仙”韩信瞧不起:他不懂兵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白起厉害还是韩信厉害,白起与韩信谁的战绩好,韩信与白起谁厉害

    反观白起,他则采取歼灭战,不以攻城夺地为目标,而是摧毁敌军为主要手段,针对败逃的敌人更是穷追猛打。这2人恰好是作战理念相反,韩信才讨厌白起。 二、白起空有勇猛却谋略不足 再者,白起原先只是普通的士兵,之后靠着自己的勇猛和战功,慢慢当上将军,造就他空有勇猛却谋略不足,从长平之战中可以发现,当时60万秦

  • 从“三家分晋”到“三国归晋”-聊聊春秋晋国家族博弈简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var1]曹魏265年灭亡,曹魏禅让,封陈留王。蜀汉263年灭亡,蜀汉投降,封安乐公。孙吴280年灭亡。孙吴投降。封乌程侯。依次递减。为何三国会归晋?表面上说的是汉朝合久必分到晋朝的分久必合。其实更是影射了600多年前三家分晋。[var1]这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战国的开端,当年司马

  • 早就想杀韩信,刘邦为何不亲自动手?学者揭露背后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据史料记载,韩信是被吕后叫进宫里处死的。(示意图/翻摄自pixabay)据史书记载,当年攻下齐国之后,韩信曾向刘邦讨“齐王”的称号,刘邦当时就大动肝火,认为韩信野心太大。前204年,刘邦派郦食其游说齐国结盟,齐王田广答应,留下郦食其加以款待。此前韩信已奉刘邦命攻齐,在得知郦食其成功说服齐国以后,原

  • 什么是春秋霸主?试论成为春秋霸主的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春秋霸主是哪几个,春秋时期霸主都有谁,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政权的日渐衰落,诸侯之间的争雄称霸更加激烈,人人都想填补周天子权势的空缺。各个诸侯国采用不同的方式或尊王攘夷、或联姻结盟,从而增强国家实力,以期能在春秋社会有立足之地,称霸九州。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春秋时期的各大诸侯国轮番成为霸主,左右春秋局势。春秋时期的霸主指什么?如何才能成为

  • 为何诸葛瞻临终前会感叹没能压制父亲诸葛亮生前赏识的名将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意思就是说诸葛瞻认为自己在内不能除掉蜀国奸宦黄皓,在外不能压制姜维,还没能守住蜀国门户,所以他自认为有三宗罪而没脸逃回成都。这也就让人很费解,姜维明明是蜀国名将,还是诸葛瞻的父亲诸葛亮一手提拔起来,深受诸葛亮的器重和赏识,按理说两人的关系应该很不错,为何诸葛瞻会把姜维也列为蜀国败亡的原因之一呢?

  • 五国合纵伐齐次年,林中之战突然爆发,证田文才是合纵最强推动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田文对秦国的贡献,吴起与田文,大秦帝国田文

    [var1]经过这场危机后,环顾四周魏安釐王发现,唯有救过自己的秦国还能交往。于是,他就想与秦结盟一起讨伐韩国,以求秦国归还魏国故地。范雎入秦后,秦国对外就采取了“远交近攻”策略。韩、魏都是秦国近邻,也都是秦国的攻伐对象。这时魏安釐王还想着与秦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因此,魏国大臣朱己(《史记·魏世家

  •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此三人联手杀害魏延,他们最终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大将魏延却被三个人联手所害,这三人分别是谁呢?他们都是什么下场呢?依据相关史料,分析如下。第一个:主谋杨仪杨仪,是诸葛亮最为信任的两大军事参谋之一,另一位是马谡。他是荆州襄阳人,和马谡一样,非常有才能,帮助诸葛亮制定作战计划,深得诸葛亮器重。诸葛亮在临终前,

  • 人狠话不多的文夫人,杀了儿子和小叔子,却让楚国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夫人,你怎么总是不说话?”楚文王好奇地问道。“哼,国家灭亡了,一女嫁二夫,不死就算不错了,还说什么话?”从此,那个息妫已经死了,而文夫人才刚刚开始登上春秋的舞台。文夫人给楚文王生了两个儿子,大的熊艰,小的熊恽。转眼到了楚文王十三年,文王就挂了,熊艰继位为楚王。可是文夫人又和当年郑庄公的母亲一样,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