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燕国八百年,国史被大秦焚毁,国号被篡改

燕国八百年,国史被大秦焚毁,国号被篡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38 更新时间:2024/2/19 3:21:18

[var1]

燕国从开国到灭亡共传四十三世,可除了开国时的燕侯克和燕侯旨外,在西周之世直到周厉王的公元前841年才有燕惠侯再次出现在史籍中,其他历任燕国国君全部失传,这也是史学界的一大遗憾。

燕国的开国是在周成王时期,武王病逝后,周王室爆发三监之乱,周公带领周军主力进攻管国,而召公则负责剿灭纣王子禄父,禄父率领的商军战败后,带领商朝残余势力退到黄河以北,召公则穷追不舍追击禄父,双方激战数次,最终召公在现今北京附近彻底斩杀禄父,商军大部也被歼灭,

[var1]

但纣王的叔父箕子却带领另一部分商朝残余势力退守到辽东,此时因为战线过长,召公的军队已经无力在远征辽东,这也让周朝深感忧虑,周公旦以成王的名义封召公为匽侯,令其长子克带领所部就地立国,这就是匽国的开国史,他们和帝后裔所封的蓟国一起成为北方的最重要诸侯国,在西周末年匽国灭蓟,并且将国都迁至蓟国,这也是匽国留下为数不多的记述,

[var1]

在偃侯克之后,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被驱逐,匽惠公再次出现在史书的记载中,但也只是一语带过,春秋之世,匽庄公因为山戎侵犯,向霸主齐桓公求援,匽国才又一次登上史书。

这里所说的匽国为何就是后世的燕国呢,在出土的金文中,对燕国的记述一律为匽国,并没有提到燕国两字,而匽国变成燕国则是因为秦灭六国后,因为荆轲刺秦,秦始皇恨极了匽国,他下旨将匽改为燕,以贬损匽国,并将匽国的史书一并销毁,从此匽国的历史就成为谜团,司马迁在写《史记》时,距匽国灭亡的时间还不到百年,但他所查到的匽国的史料几乎为零,也让他对燕世家几乎无从下笔。

[var1]

关于匽国的惨状不光如此,在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旧贵族纷纷寻找各国宗室复国,只有匽国没有宗室被立为王,而是立一个赵国小吏韩广为燕王,

此时的匽国宗室在秦灭匽的时候大部分已经被杀,剩余残部随匽王喜逃往辽东,随着秦将王贲在辽东抓获匽王喜,匽国彻底灭亡,匽王喜此后在史籍中再无记载,他的下场应该是比齐王建更加悲惨,与此同时和匽国对立八百年的箕子朝鲜终于得到复仇的机会,他们趁此机会收复了被匽国侵占的辽东土地,逃亡至此的匽国宗室残部也基本被一网打尽,剩下的都是改名换姓隐藏于市井之中,六国复兴,因为匽国宗室支脉疏远,加上匽国历代君主都非常昏庸,匽地子民对复立匽国后人并不热情,也让韩广得到机会,称王燕地,随着楚汉争霸的开始,匽国的历史也彻底成为古国云烟。

更多文章

  • 姜子牙对周文王说:你拉了我八百零八步,我就保你八百零八年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当年周文王见到姜子牙后惊为天较大,非要文王拉车才肯走。文王拉着姜子牙走了八百零八步后,一头栽倒在地。姜子牙道:“天数啊!你拉了我八百零八步,我就保你八百零八年的江山吧。”这就是西周、东周八百年江山的浪漫来源。其实细推算国祚,两周时期是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西周亡于烽火戏诸侯,东周亡

  • 赵国的心态是要赢,不是被动防守,赵括替换廉颇注定必败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括被围廉颇怎么不救他,赵括代替廉颇原因,长平之战赵括取代廉颇还是李牧

    [var1]赵括真正的能力如何不好判断,毕竟信史里没有有关他指挥军队的记录,而第一次成为主帅就是赌国运的生死战。大部分学者倾向于赵国粮草耗尽,在战略上和现实困境上都无法再执行廉颇的策略,而非赵国君臣不知道秦国的实力。所以选择了冒险一博,而对廉颇来说,他坐镇前线了解双方的态势和实力差距。战,轻则元气大

  • 解密民族秘史:周朝时的肃慎人都生活在什么地方?(连载第十五)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肃慎族分布在哪,周朝秘史,肃慎七千年历史

    第十五章 北土肃慎这里的北土是由我国古代时的周朝人定义的,指的是在周朝中心都城北方的广阔疆域。肃慎位置示意图肃慎在周朝那时就与中原王朝建立了行政隶属关系,主要是通过朝贡方式来体现,即肃慎归属于周朝王室的统治范围之内。爱新觉罗氏源于女真,女真源于肃慎,由此可见,无论是元朝以前的金朝,还有明朝以后的清朝

  • 魏文侯只想靠强军在夹缝中生存,却靠魏武卒成为战国期第一位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强大的晋国再被赵襄子、魏恒子、韩康子分裂成了赵国、魏国、韩国后。魏国的日子并不好过,魏国地处四战之地,稍有不慎就会让魏国变成任人宰割的对象。魏国从魏恒子之后的魏侯都为此忧心忡忡,一直想解决魏国强大不起来的问题,直到魏文侯继位,他高瞻远瞩,决定通过变法使国家强大不在受任何人欺负,于是魏文侯就成

  • 三星堆纵目是商代的金辩大将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星堆的青铜纵目人像,三星堆与商朝的关系,三星堆纵目像图片

    三星堆纵目人的眼为什么各长出一个长长的望远镜?和封神演义金辩大将军、甲子太岁杨任有什么关系?杨任一开始是商纣王的大夫,也是一个一心为了商朝的忠臣,但是这样的忠臣最终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而杨任因为劝谏纣王关于修建鹿台的事情,所以被纣王挖去了双眼,他也因此而死。这时候的杨任的确是死了,这也是他第一次死。但

  • 春秋时期鲁国的“包公”—季孙行父,辅助三位国君而没有私人积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季孙行父季孙行父,他的爷爷是鲁桓公的儿子季友。季友辅佐鲁僖公执政多年,谥成,史称“成季”。成季有子无佚,无佚生行父。季文子从公元前601年至前568年共在鲁国执国政33年,辅佐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代君主。话说鲁宣公执政期间,东门襄仲权势甚大,甚至把与他争权的孟孙氏都赶出了鲁国。彼时,

  • 周文王和姜子牙 这是牧野之战中两个最被人忽视误解的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姜子牙与周文王,周文王和姜子牙哪个法术厉害,姜子牙怎么遇到周文王

    周文王和姜子牙其实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关于他们两人在西周灭商的作用,经常被人误解。周文王真不是闲着没事就写周易,而姜子牙更不是凡事只会喊师兄帮忙的老者。周文王的周易后人有了太多不同的理解,但都没解释他为何要在灭商前夕写周易,按照正常的操作周文王应该写兵法和灭商计划书才对。周文王写周易有一个很实际的用处

  • 春秋历史之郑国兴衰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郑国历代君主列表,春秋郑国完整版,春秋时期郑国现状

    [var1]郑桓公和周宣王都是搞出“国人暴动”的历史名人周厉王的儿子,和西周初期的姬姓封国相比,郑国在和周天子的血缘上要远比这些老亲戚近,加上封国本来就在西周国都附近, 因此郑国的国君在周王朝的事务上要参与的更多。郑桓公尽管有自己的封国, 但他实际的上班地点一直都在朝廷,周宣王死后, 西周末代天子周

  • 七十二岁的姜子牙为何还要娶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姜子牙72岁娶妻,姜子牙电影,封神英雄榜姜子牙娶妻

    七十二岁的姜子牙为何还要娶妻呢?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久后重逢,大哥宋异人就对姜子牙说:“古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贤弟,也是我与你相处一场,明日与你议一门亲,生下一男半女,也不失姜姓之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出自孟子的《孟子》的《离娄章句上》。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古代人

  • 在春秋后期,一位国君放了养死自己最爱的马夫,成就了他的仁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秋时因马夫而失败的战争,马夫最后的结局,马弁和马夫区别

    在春秋战国时,后期有这么几位晏子、触龙等人爱迂回说话的大师。齐相晏子头脑机敏,晓言善辩,经常劝谏齐景公轻赋省刑。[var1]这一天,齐景公的一匹爱马突然暴死,齐景公勃然大怒,对着侍卫不容置地的说:用刀把养马的人解肢了。赶巧这时,晏子正在齐景公身旁,侍卫已经持刀而进来,晏子不动声色地问齐景公:“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