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挽救了东晋王朝的北府兵,最终也成为了东晋的掘墓人

挽救了东晋王朝的北府兵,最终也成为了东晋的掘墓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412 更新时间:2024/1/19 19:08:02

一,荆扬之争和北府兵的建立

北府兵的建立是和东晋的荆扬矛盾分不开的。扬州是东晋的京畿之所在,乃立国根本。扬州北有长江天险,是抵御北方民族南下的天然屏障。北方民族想要南下进攻东晋,必然会先进攻长江上游,然后再顺流而下。因此,长江上游的荆州就成为了东晋的防御重心。东晋在荆州的军事力量十分雄厚,“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

整个东晋时期,坐镇荆州的将领都有“不臣之心”。最早坐镇荆州的王敦曾发动“王敦之乱”,后来又有陶侃庾亮、庾翼等,他们都试图将东晋取而代之。桓温坐镇荆州后,也一度准备顺流而下,取代东晋。后来桓温通过北伐提高了自己的声誉,掌握了朝政大权,同时控制了荆扬二州。不过桓温年纪过大,还未称帝就去世了。

桓温去世后,桓豁、桓冲相继出任荆州都督,掌握长江上游大权。但是桓冲等权力心不如桓温重,他让出了扬州的控制权,使得荆扬矛盾得到了暂时的缓和。当时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幼,谢安当国,从而陈郡谢氏掌握了东晋朝政。

与此同时,北方的前秦兴起,苻坚统一了北方,多次对东晋开战。373年,前秦攻下了梁州和益州,又大规模入侵荆州、陈兵淮南,给东晋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为了拱卫京城,抑制荆州桓氏,于是谢安决定在扬州组建新军。377年,谢安以朝廷的名义任命谢玄为南兖州刺史,后来又兼南徐州刺史,负责组建新军。当时选择组建新军的地点在京口、广陵。当时南徐州都督府、南兖州都督府被称为“北府”,于是这支军队被称为“北府兵”。

谢玄

为什么要选择在广陵和京口作为北府兵基地呢?首先,广陵(今扬州)和京口(今镇江)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东晋的京口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是建康城的门户。从汉末开始,京口就是长江下游南岸的重镇。211年,孙权在设立京督,至此京口成为了六朝门户。广陵位于长江下游北岸,与京口隔江成犄角之势,也是拱卫建康的门户,历代都有重兵驻守。东晋时期,广陵成为了南徐州的州治,京口成为了南兖州的州治。

另外,南兖州、南徐州有较为充足的兵源。永嘉之乱后,大量的流民南下。当时南迁的流民大约有90万,其中位于江苏一带的就有26万,广陵和京口成为了北方侨民的聚居之地。这些侨民大多数都有收复中原之志,早期的祖逖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这些侨民来自于北方,其中绝大多数是寒门庶族,“其俗尚气力而多悍,其人习战争而贵诈伪。”

谢玄招募新军,刘牢之和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田洛、孙无终等骁勇善战之人就参军了。于是北府兵成为了一支战斗力十足的精锐。

二,淝水之战—北府兵拯救了东晋

北府兵建立后,多次力挽狂澜,挽救了风雨飘摇的东晋王朝。

公元378年,前秦王苻坚先后派遣17万大军进攻襄阳,第二年襄阳陷落。379年,苻坚又派遣彭超围攻彭城,引发了淮南之战。北府兵也首次发挥了巨大的价值。淮南之战爆发后,谢安命令谢玄带领5万北府兵北上,北府兵在四战全胜。而淮南之战只是前秦和东晋决战的前奏。

383年,苻坚带领60万步兵、27万骑兵开始对东晋发动了全面的进攻。苻坚吹嘘自己的军队“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这就是“投鞭断流”的来源。当然,百万大军真正能够投入战斗的是苻融的30万先锋。大敌当前,东晋以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带领8万北府兵抵御前秦南下。又任命胡彬率水军五千增援淮南军事重镇寿阳。

前秦的大军很快攻陷了寿阳,并且截断了淮河,使得胡彬水军无法东撤。这时候,前秦军队驻守在淮河一带,等待后方大军赶来,然后一举消灭东晋主力。在危急时刻,谢石决定在前秦大军尚未集结之前,先对其先锋发动进攻,打一个措手不及。当年十一月,谢玄派遣北府兵前锋刘牢之带领5000人抢先渡河,刘牢之发挥神勇,斩秦将梁成及其弟梁云,前秦步骑奔溃,抢渡准水,土卒溺死的有一万五千人。此役被称为洛涧之役,为整个战局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此后,前秦大军和东晋北府兵在寿阳城淝水两岸对峙。当时谢玄看到前秦大军急于决战,于是派人对苻融说:“你如果想决战,就让我军渡河决一死战”。苻融认为可以在晋军半渡之际进攻晋军,因此答应了请求。苻融为了吸引晋军渡河,就麾军稍退。可是前秦的大军都是各民族刚刚组建的,军心不一,纪律涣散。在下令后撤的时候,秦军以为前方战败了,于是纷纷逃亡,阵势大乱,不可收拾。晋军得以顺利渡河,趁势击杀,秦兵大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这一战挽救了东晋的偏安王业。

前秦大败后,北方再一次分裂。384年,谢安“奏请乘苻氏倾败,开拓中原,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于是东晋开始了第三次较大规模的北伐。荆州方面,桓冲、赵统等收复了襄阳;巴蜀方面,梁州刺史杨亮伐蜀,益州收复;谢玄则任命北府兵收复徐州、兖州、青州,不久,黄河以南地区基本被东晋收复。

正当北府兵高歌猛进之时,东晋内部发生了变故。385年,谢安为避宗室司马道子,出镇广陵,让出中枢朝权。387年,司马道子征谢玄为会稽内史,以朱序为青﹑兖二州刺史,代谢玄镇广陵,也就是剥夺谢玄对“北府兵”的领导权。之后,司马道子等“以征役既久,宜置戍而返”为名,命晋军南撤。此后的10多年里,收复的河南、山东一带都纷纷陷落。

三,北府兵最终成为了东晋王朝的掘墓人

北府兵的崛起,逐渐成为了东晋各大势力争夺的对象。谢氏在淝水之战后的北伐,很难说不是为了提高声誉,然后借以代晋的野心。于是东晋方面只能剥夺谢氏对北府兵的控制权。388年,东晋孝武帝让宗室司马恬接掌北府兵统帅权。390年,司马恬去世,孝武帝又让外戚王恭掌握北府兵。此时的北府兵已经成为了争权夺利的工具了。

为了牵制北府兵和荆州兵,宰相司马道子又任命主张削弱方镇的王国宝为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参掌朝权”。此事就激化了朝廷和地方军阀的矛盾。397年,王恭在以诛王国宝的名义起兵,荆州的殷仲堪也在荆州举兵响应。司马道子无法应对,只能将王国宝等杀害,王恭没有借口了,只得退兵。

晋朝的世家大族地望分布

398年,王恭第二次举兵,荆州方面的殷仲堪、桓玄等起兵响应,东晋王朝再次陷入危机之中。关键时刻,征讨都督司马元暗中派人劝说北府兵统帅刘牢之倒向中央,并答应事成后用牢之代恭任南兖州刺史。于是刘牢之倒戈袭击王恭,王恭兵败而死。荆州方面听说王恭兵败,也只得退兵。399年,荆州桓玄又火并了殷仲堪、杨佺期等,东晋任命他为都督荆江襄雍秦梁益宁八州军事、荆州江州刺史。

王恭之乱后,司马元掌握了东晋朝政大权。司马元鉴于荆州军和北府兵势力强盛,于是决定在浙江一带组建一支隶属于自己的新军。为了尽快完成征兵任务,他强制百姓参军,结果导致阶级矛盾计划,最终引发了东晋最大的农民起义——孙恩起义。402年,孙恩起义被北府兵的刘牢之、刘裕等将领镇压。孙恩起义对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东晋世家大族的庄园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是士族走向衰落的起点。在这次起义中,谢琰、谢肇、谢峻、谢邈、谢冲、谢明慧等谢氏人物被消灭,使得谢氏一蹶不振。

孙恩、卢循起义

在北府兵忙于镇压孙恩起义之时,荆州桓玄则乘机发动兵变。402年,桓玄收买了北府兵首领刘牢之,于是桓玄的大军得以长驱直入,进入建康城,司马道子、司马元等被杀。403年桓玄称帝,国号为楚,东晋宣告灭亡。

桓玄称帝后,也忌惮北府兵,于是就大量杀害北府兵的上级将领,刘牢之这个反复无常的将领也在这时候走完了人生的终点。同时,桓玄又不得不提拔一些北府后起的将领如刘裕、刘毅等,来作为他的爪牙,使北府兵能够对他效忠。不过,刘裕、刘毅等人也是有野心的。404年,刘裕在京口起兵,很快就消灭了桓玄。之后,刘裕迎回了白痴的东晋皇帝司马德宗,但是朝政实权是自己掌握。此后,刘裕又先灭了刘毅等竞争对手,让北府兵成为了自己的私家军队。420年,刘裕正式称帝,东晋正式灭亡。

欢迎关注公众号:北斗维斟。本人喜欢历史,文化,文学,诗词等,自从毕业以来一直在阅读,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多有创作。我创立了的“北斗维斟”,主要在于深度解读历史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欢迎你来关注。

更多文章

  • 大汉帝国之-吕后当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小说大汉吕后,吕后为什么宠爱刘长,吕后惊艳的图片

    上一集中,我们讲了刘邦的基本盘之功臣集团。功臣集团共有三个盘面:1.异姓王集团代表是军事天才韩信(齐王、楚王、淮阴侯)、强盗彭越(梁王)、刑徒黥布(九江王英布,因脸上有黥字,又称黥布),当然还有带头大哥张耳(死的早,儿子张敖是刘邦的女婿)、长沙王吴芮(死的早)、燕王有两位,分别是燕王臧荼(叛逃被杀,

  • 为报复儿子篡位,李渊狂生30个孩子,没想到武则天一招搞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与李渊的关系,武则天是怎么被李渊看上的,李渊和武则天谁更有名

    隋朝末年,身为四大门阀之一的李阀,开始了争夺天下的道路。当时李渊儿子李世民文韬伟略,是李渊几个儿子中最为出色的。在乱世中,李世民聚集了大量文武全才,征战四方,可以说李渊之所以能成为最后赢家,李世民无疑是功不可没。 李世民在乱世中建立不世功勋,李渊对于这个儿子也甚为依仗,所以也对这位儿子表示,以后立他

  • 如果卫青、霍去病健在,还会发生“巫蛊之祸”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卫青、霍去病,都是汉武帝刘彻一手培养起来的亲信将领,他们都和刘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卫氏曾经达到了一门五侯的鼎盛。很多人认为汉武帝对卫青、霍去病十分信任,但信任这东西是相对的。卫青出身寒微,如果没有姐姐卫子夫受宠,而得到汉武帝赏识的话,恐怕他注定一辈子都是个马夫,在做了郎中之后,得到汉武帝的栽培,成

  • 安史之乱中,诗人们遭遇了什么,对他们的人生有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755年,七十高龄的神武皇帝李隆基在执政将近半个世纪之后,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他的宠臣安禄山、史思明想把他PK下去,替他坐坐皇位。安禄山自范阳起兵,发动了内战,叛军从河北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攻占洛阳,攻下潼关,攻陷长安。安史之乱历时八年,造成了空前的灾难,兵燹之处,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唐帝国因此

  • 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景之治的历史史实,文景之治史书记载,文景之治最早是谁提出的

    孝文皇帝刘恒,是高祖的第四个儿子。高祖在位的时候封刘恒为代王,他即位第十七年的时候,吕后死了,吕氏家族的吕产等人企图发动叛乱,篡夺刘氏政权,朝中的大臣们共同诛灭了吕氏家族,大臣们商量后召代王到长安,准备立代王为皇帝。刘恒即位后,宣布大赦天下,给每个成年男子赐爵一级,给没有成年男子的女户每百户赐给一头

  • 隋炀帝杨广陨落是因征高句丽消耗了关陇集团,还是毁于蝴蝶效应?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隋炀帝身后的关陇集团话说乱世出英雄,每一个混乱的时代都会有一些英雄人物的出生。他们的出生,将会使得乱世得到平复,也会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平复了乱世的军队是从磨练中成长起来的军队,作为汉朝之后的最强军队隋朝军队,起源于北魏的“六镇兵马”。所谓“六镇”指的是在十六国时期,北魏孝文帝在平成北方,为了保卫

  • 霸王项羽所举之鼎,究竟多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项羽能举多重的鼎,楚霸王项羽举鼎多少斤,项羽多少斤相当于现在的鼎

    鼎最早是一种用于烹饪和盛放肉食的炊器,到了奴隶社会,它被专门用来祭祀和宴会。后来,鼎的铸造方法彻底被贵族垄断,它演变成了权势与地位的象征,比如夏朝开国君主大禹,曾铸九鼎,象征九州。不过,在秦汉结束以后,鼎的政治意味逐渐消失了。首先,每个年代、国家的计量单位不同,铸造鼎的工艺、技术也不同;其次,去史料

  • 隋朝只存在了38年,却留下4个雄伟建筑,现在仍然在使用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排名一出,很多中国人都嘲笑迈克尔·哈特不懂中国历史,因为在我们长久以来的观念里,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君王太多了,杨坚根本就排不上号。其实,说到这两位皇帝,却颇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他们所建立的王朝,同样结束乱世,统一天下;同样持续的时间不久,二代就走向了灭亡。这也为后来的繁荣王朝奠定了基础。秦朝的

  • 汉武帝晚年下令杀掉皇曾孙,一大臣冒死拒不奉诏,武帝却放他一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汉宣帝刘询(前91—前48年),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德君主。原名刘病己,父亲是史皇孙刘进,祖父为戾太子刘据,曾祖则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刘询虽贵为皇家嫡亲血脉,但生下来没多久,并没有被世间的宠爱和温暖所包围,反而要面对人生终极问题:死亡。01 亲人惨死征和二年(前91年),武帝令江充大治巫蛊狱,寻求生

  • 甘肃靖远万斛堆:秦州刺史胡烈被诱杀,“五胡乱华”先河自此开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这场战事发生在西晋初年,鲜卑秃发部的首领秃发树机能反叛,在永新乡万斛堆诱杀了秦州刺史胡烈,直接导致西北地区持续动荡将近10年,进而影响到西晋王朝对东吴的统一战争一再推迟;更为重要的是,这场持久战争开启了“五胡乱华”的先河,拉开了民族血泪融合的序幕,而万斛堆,则成了“五胡乱华”的原点。秃发树机能的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