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霸王项羽所举之鼎,究竟多重?

霸王项羽所举之鼎,究竟多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89 更新时间:2024/1/9 9:25:54

鼎最早是一种用于烹饪和盛放肉食的炊器,到了奴隶社会,它被专门用来祭祀和宴会。

后来,鼎的铸造方法彻底被贵族垄断,它演变成了权势与地位的象征,比如夏朝开国君主大禹,曾铸九鼎,象征九州。不过,在秦汉结束以后,鼎的政治意味逐渐消失了。

首先,每个年代、国家的计量单位不同,铸造鼎的工艺、技术也不同;

其次,去史料中找寻答案也很困难,一般都是一笔带过,说此人能举鼎就没了,又或是“举千钧之重”这样夸张、笼统的表述。

我们不妨从考古出土的鼎来推测。中国现存最重的商代后母戊鼎重832公斤,西周大克鼎重201公斤,西周淳化大鼎226公斤,大盂鼎也是出自西周,这个就比较轻了,153公斤。

在古代虽然说每天刻苦训练,但是和现代相比无论论训练水平、饮食条件,古代也远远比不上现代。

所以,对于上面那些出土的大鼎,832公斤肯定第一个排除在外,那些古代大力士可能举的是201公斤大克鼎、226公斤淳化大鼎这种级别的,最多不超过250公斤,即500斤。只是夸张的说法罢了。

事实上,《史记》里面就在前面稍微提及他力气很大这一点,后来的内容,很多都是在说他带兵打仗得厉害,而不是力气大这件事,人们之所以称他为霸王

项羽虽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君王,但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项羽被太史公归到了君王一列。

司马迁欣赏项羽的英雄豪气,为他破例写了“本纪”,要知道本纪是专门记载君王的。

在《史记》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有一次,秦始皇嬴政在会稽巡游,横渡浙江,项梁和项羽一同前去观看。

项羽不屑地说:“我以后能取代他。”

项梁赶紧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八道!不然会被灭族的!”

紧接着,司马迁写道,这位年少轻狂的小子叫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胆识过人,吴中的子弟对他十分忌惮。

“彼可取而代也”,当初这句看似异想天开的狂言,没想到项羽最后真的差一点就做到了。

帝王百千位,霸王只一人,成也霸气,败也霸气。西楚霸王的结局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打了一辈子胜仗,神勇无比,屡屡以少胜多,士兵的多少对他来说从来不是胜利的关键,怎奈何,最后一战,败于垓下,此时耳边却响起四面楚歌,哀伤至极.

项羽自认为凭一己之力就能击败刘邦,到最后被打得只剩28骑时,还对手下说,他的用兵从来没有错,只是天要亡他。

其实项羽到底有没真的举过鼎,这个真的没那么重要,只不过是想凸显项羽的力气大这一点而已。而我个人的倾向就是项羽未必真举过鼎,毕竟人没事举那玩意干嘛,而且历史上也没有确切的记载。

更多文章

  • 隋朝只存在了38年,却留下4个雄伟建筑,现在仍然在使用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排名一出,很多中国人都嘲笑迈克尔·哈特不懂中国历史,因为在我们长久以来的观念里,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君王太多了,杨坚根本就排不上号。其实,说到这两位皇帝,却颇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他们所建立的王朝,同样结束乱世,统一天下;同样持续的时间不久,二代就走向了灭亡。这也为后来的繁荣王朝奠定了基础。秦朝的

  • 汉武帝晚年下令杀掉皇曾孙,一大臣冒死拒不奉诏,武帝却放他一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汉宣帝刘询(前91—前48年),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德君主。原名刘病己,父亲是史皇孙刘进,祖父为戾太子刘据,曾祖则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刘询虽贵为皇家嫡亲血脉,但生下来没多久,并没有被世间的宠爱和温暖所包围,反而要面对人生终极问题:死亡。01 亲人惨死征和二年(前91年),武帝令江充大治巫蛊狱,寻求生

  • 甘肃靖远万斛堆:秦州刺史胡烈被诱杀,“五胡乱华”先河自此开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这场战事发生在西晋初年,鲜卑秃发部的首领秃发树机能反叛,在永新乡万斛堆诱杀了秦州刺史胡烈,直接导致西北地区持续动荡将近10年,进而影响到西晋王朝对东吴的统一战争一再推迟;更为重要的是,这场持久战争开启了“五胡乱华”的先河,拉开了民族血泪融合的序幕,而万斛堆,则成了“五胡乱华”的原点。秃发树机能的反叛

  • 【时事聚焦】岳飞,我们永远怀念!《满江红》背后的百年悬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一首响彻千年的《满江红》,最近又走进大家的视野。岳飞是家喻户

  • 古代名人智慧:张居正一石二鸟夺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明神宗朱翊钧即位时才十岁,朝廷大权,由三个人分掌,官内有太监冯保,宫外有内阁大学士高拱和张居正。其中数张居正最为诡计多端,为了独揽大权,他想出一条一石二鸟的计谋。他先与高拱套近乎,拉关系,称兄道弟。明代一开始便接受唐宋两代宦官乱政的教训,前期对太监限制很严,太监名声不佳。高拱见张居正与自己亲近,自然

  • 唐玄宗与杨贵妃酷爱“握槊”,每天至少要来一次,握槊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玄宗皇帝前期的统治,通常被认为是唐朝的顶峰。然而,在其晚年时,节度使的存在,让唐朝的军事实力和中央财政被削弱,再加上饥荒和叛乱,唐帝国开始衰落。有人将唐玄宗晚年的颓废奢靡,归结于他被杨贵妃迷住了。其实,对于两人的缘分,除了杨玉环的用心,唐玄宗对其美貌和“握槊”技巧的欣赏,功不可没。“握槊”到底有什么

  • 李时珍给知县一碗口水,县官一口气喝光,大呼:神医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李时珍原本是不想来的!那天一早,他刚开门,就被几个官差拦住,请他给知县拔鱼刺!这位知县姓苟,名步文,贪财好色,欺压百姓!大伙恨得牙痒痒,都叫他“狗不闻”!李时珍一脸不屑,“没空!”妻子胡氏却劝道,“何不借机,教训他一番?”李时珍眼珠一转,忙背上药箱,大步向府衙走去!一进门,只见那知县满脸通红,

  • 西晋人物 - 贾南风究竟长得有多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上真实的贾南风,贾南风的故事,晋朝贾南风

    公元291年,贾南风终于将大权收入囊中,于是,开始过想过的生活了。史称其“荒淫放恣,与太医令程据等乱彰内外”。咱也不知道是贾南风和太医令等人乱搞这件事儿,传遍皇宫内外,还是乱搞的声音太大,传到皇宫外面去了,总之,贾南风非常荒淫放荡。荒淫到什么程度呢?话说,洛阳南城盗尉部有个小吏,长得很帅,行为举止也

  • 大宋最风流的吃货:写黄诗,娶妓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的某个春日,在郁郁葱葱的沈园,陆游同志吧嗒一口菜,呲溜一口酒。他眼中有美景,口中有美食,心里则装着美人。——美人就是前妻唐婉儿,所有的珍馐美味正是人家送来的。酒足饭饱后,陆游诗兴大发,趁着兴致,才写下那首传世之作《钗头凤》。因为这首词,直到今天,大家还为他和唐婉的爱情而感动、神伤。可是,我们是否

  • 唐德宗为何逼死姑母,杀死儿媳妇,还要废掉皇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德宗驾崩,唐德宗李适死后谁当皇帝,李适和唐德宗的结局

    李适年幼的时候也过着优裕的宫廷生活,直到14岁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肃宗即位的时候,父亲李豫就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奋力拼杀收回两京。而李适21岁时,父亲李豫即位代宗,李适接任了父亲从前的职位,成了新的兵马大元帅,继续统领唐军扫除安史之乱的余孽。因为平乱有功,他的画像还与名将郭子仪等人一同挂在了凌烟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