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是益州蜀郡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图谶学家,预言吉凶准确率很高,官至益州后部司马,218年汉中之战期间预言:“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刘备听到之后以他之前谏诤汉中之事不灵验为由将张裕捉拿下狱,虽然诸葛亮上表求情,但刘备仍执意将其诛杀。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20年刚好是庚子年,魏代汉自立;214年刘备入主益州,9年之后的223年刘备逝世,几乎和张裕的预言一模一样。
二、刘封案
220年刘备以欺凌孟达和不救关羽这两条无法令人信服的理由赐死了长子刘封,刘封固然有错但罪不至死,何况孟达曾写过一封信给刘封劝他和自己一起投降曹魏被刘封断然拒绝,也就是说刘封至死都忠于刘备也忠于蜀汉。
说到底刘封之死和他是刘备养子、又是有继承权的长子这个身份有关,加上自己骁勇善战,虽然刘禅太子之位已定,但刘备去世之后刘封的存在始终是一个隐患,诸葛亮就说得很明白:
“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
三、彭羕案
彭羕是益州广汉人,刘备入主益州后封他为治州从事,不过彭羕为人嚣张自矜,诸葛亮密告刘备说他“心大志广,难可保安”,于是被贬为江阳太守,彭羕大为不满居然密见马超力劝马超谋反:“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马超大惊之下揭发了彭羕,彭羕先被收监然后被刘备下令处死。
四、来敏案
来敏是荆州新野人,刘备入主益州之后任命他为典学校尉,刘禅登基之后,来敏先后出任虎贲中郎将、军祭酒、辅军将军等职务,不过来敏也是个狂生,经常口出狂言惹怒了诸葛亮被免官,诸葛亮去世之后来敏仍不知收敛,先后多次被贬,但因为他出身于荆楚名族,又当过刘禅为太子时的太子家令,所以虽然多次被罢免但仍被启用,最后以九十七岁的高龄去世。
五、廖立案
廖立的起点很高,不到30岁就被刘备任命为长沙太守,诸葛亮把他和庞统相提并论,称之为“楚之良才”,不过廖立恃才傲物,认为自己名气才能仅次于诸葛亮,但职权却在李严等人之下,为此多有不满之声。
廖立空有名声,其实是眼高手低之人,不仅公然批评刘备和关羽,还诋毁群臣,被诸葛亮弹劾之后被贬为民。
六、李严案
李严是荆州南阳人,刘备临终之前两位托孤大臣之一,刘禅登基之后,李严和诸葛亮的关系渐行渐远,和诸葛亮相比李严的权力欲望更高,这些诸葛亮都能忍,甚至上表为他请封为骠骑将军(诸葛亮去世之前蜀汉无大将军,军中以骠骑将军的地位最高),但李严破坏北伐大计却让诸葛亮忍无可忍,最终诸葛亮上表弹劾李严将其贬为庶民。
七、刘琰案
刘备在豫州的时候刘琰就已跟随左右,所以刘琰在蜀汉官运亨通,刘备去世之后刘琰先后出任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车骑将军,爵位是都乡侯,地位仅在诸葛亮和李严之下,不过刘琰虽官居高位却很少参与蜀汉军政要务的决策。
刘琰妻子胡氏的美貌远近闻名,234年正月胡氏按惯例进宫向太后祝贺新春,太后将胡氏留在宫中待了近一个月才出宫,刘琰因此怀疑妻子和后主刘禅私通,于是责打胡氏用鞋子抽打她的脸,然后休了胡氏并把她赶出了家门,没想到刘琰此举为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刘琰被胡氏控告之后被捕入狱最后居然被弃市。
蜀汉七大案,当事人三个被贬四个被杀,除了彭羕之外,其他被杀的张裕、刘封、刘琰三人说实话死得都有点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