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家风家训·兴家之道|北宋范氏忠正卫国

家风家训·兴家之道|北宋范氏忠正卫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497 更新时间:2024/5/2 17:02:02

家风,指的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风气,也是给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一个家族的家风家训世世代代沿袭,体现着整个家族的化品格和精神气质。 在#家风家训里的兴家之道#中,我们一起追溯中国历代治家兴邦的典范家族,学习古人治家兴家的智慧,在子女教育、自我提升、家庭治理方面,收获发和帮助,从而实现育儿修身、齐家兴业的目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所著《岳阳楼记》中的一句传世名言,这篇仅三百多字的散文是范仲淹一生忠正为国的写照。而他对家风家训的率先垂范更是历经后世,熠熠生辉,影响着几代人。从范仲淹开始,范氏一族在此后的九百年间长盛不衰。

范仲淹治家甚严,亲定《六十一字族规》和《义庄规矩》,并且专门写《诫诸子书》教育自家子弟,后代依其训导整理形成了《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以此教导子孙后代为人做事的规矩。范氏家风的核心内涵主要包含下面几个方面:一是要注重孝道,友爱兄弟;二是要忠诚勇敢,心怀赤诚;三是要勤奋读书,尊重师长;四是要勤俭节约,谦恭廉明。

[var1]

“文能治盛世,武可镇山河”这句话用在范仲淹身上可谓是名副其实。任地方官时,他修范公堤,维护治安,管理盐仓,无论做什么都尽职尽责。后来被推举到中央,他更是一心为国,积极推行庆历新政,开北宋改革风气。而在边疆,他也缔造了“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佳话:当时西北党项族李元吴建立西夏,时常骚扰北宋边境,他奉命担任边防主帅,提出积极防御的守边方略,使西北边境局势大为改观。

而有了范仲淹的言传身教在先,范氏家训在后,范家后代也都心怀仁善、克己奉公,很好地继承了范氏的优良家风。范仲淹的二儿子范纯仁正直宽厚,他举荐人才时从不在意对方是否知道,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邪?"。弟弟范纯粹在西北做官,他写信告诫弟弟,千万不要为了自己建功,就盲目发动战争。他的一切都是为了北宋家国大业,没有一己私利,因此《宋史》评价说他:地范纯仁位过其父,而几有父风。

三儿子范纯礼心怀仁善,爱惜民力,做河南府判官的时候,他主管北宋皇陵所在区域,曾公亮主修曹后山陵,范纯礼考虑到百姓负担大,曾向曾公亮提出建议。此外,他还很是清俭,去遂州赴任时只带三担行李,最后离任时还是三担,并以此教育刚走上仕途的侄子范直方不要贪图个人私利。

孙子范正平也传承着范氏家风,当时皇上御赐“世济忠直”的碑额给范家,有人提议在他的住所上挂上“忠直坊”的标牌,他说:“朝廷御赐碑额,放在墓室里告诫范氏子孙可以,挂在门匾上想引起轰动,就不可以了。”为官期间,他也一心为国,绝不为自己谋私利。

就这样,范氏家风在一代又一代的范氏子弟身上传承。范公的言传身教也给现代人以深刻启发,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值得当代人追慕仿效。不论是做人还是做官,“忠正”二字都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典范。忠于大义,正直为国,不为了一己私利而算计,可以想象,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些,我们的社会必将家族和睦,地方稳定,国家兴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呼韩邪病逝汉成帝拒绝她归汉,她被迫嫁给继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呼韩邪单于死后王昭君嫁给了谁,汉成帝王昭君,王昭君嫁给第二任的单于年纪多大

    面对王昭君的请求,汉成帝是不会同意她回国的,因为对于汉成帝来说,让昭君再嫁,对他来说,一点伤害都没有,反而还能促进西汉和匈奴之间的和平,所以他乐得就这样做好了。毕竟在他看来,接王昭君回来,耗时费力,而且还要再选一个公主嫁到匈奴,与其这样费事,不如直接就让王昭君“从胡俗”,直接嫁给下一任单于就好了。但

  • 孔子气急之下骂了学生一句脏话,流传数千年,如今却成老师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孔子随口骂了哪句脏话,孔子说的话竟然是老师的口头禅,孔子说过的一句脏话

    [var1]▲至圣先师孔子。(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孔子曾经有一个叫宰予的学生,而这个宰予经常爱问孔子很多很奇怪的问题,他曾经问道:“若是人的仁道在一口井里,那人会跳进井里去吗?”这个问题真的很奇怪,让人捉摸不透他在想什么。孔子提倡周礼,他认为一定要遵守“丁忧”,若是父母离世了,儿子的话要为他们守孝三

  • 权势滔天的赵高,为何会被自己扶持的傀儡皇帝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赵高剧照我们都知道赵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奸臣,秦始皇驾崩以后,串通丞相李斯篡改遗诏杀死了太子扶苏,而改立了公子胡亥为皇帝。胡亥称帝后,又开始大肆地残杀大臣铲除异己,可谓是权势滔天,甚至还指鹿为马戏弄秦二世胡亥。赵高剧照虽然赵高已经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还是不满足,甚至开始谋划自己想当皇帝,只不

  • 新四军活捉韩德勤,陈毅让装不认识,混在俘虏里放走,韩:我不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新四军活捉韩德勤全集,韩德勤,韩德勤历史评价

    [var1] 1943年,尽管国共表面已经达成了共同抗日的约定,但是贼心不改的老蒋还是想着要把共产势力打压住。于是命令一些高级将领对我们的新四军进行了一系列的偷袭。 韩德勤就是一个十足的反共分子,积极支持蒋介石的一切行为言论,拥护老蒋。但是在抗战时期,我国的战争局势还是很严峻的。面对日寇的不断挑衅,

  • 更始帝刘玄早于光武帝刘秀复兴大汉,为何不被东汉承认为合法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更始帝刘玄在位多少年,刘玄和刘秀谁更正统,刘玄个人简历

    众所周知汉朝因为王莽的新朝而分为西汉与东汉两部分,但在东汉之前还有一个玄汉政权,是它完成了推翻新朝而复兴汉朝的大业。那为何东汉不承认玄汉皇帝刘玄的合法性呢,且《后汉书》也把刘玄写入列传而非本纪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刘玄反新始建国元年(9年),西汉权臣王莽篡汉建新,由此中华大地进入新朝时代。然而王

  • 精讲古代妆容|芈月也能化错妆?历史上楚国小姐姐是怎么化妆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先秦时期的人们平时也会化妆吗?历史上楚国小姐姐们都是如何化妆美颜的?之前热播的《芈月传》、《思美人》等以楚国文化为背景的电视剧中,那些楚国小姐姐们精致艳丽的妆容,那些精美绝伦的华服,甚至女主芈月后期的霸气烟熏妆,历史上都真实存在过吗?大家好,我是@张瑞水下看世界 创作团队——咩咩羊,专门从事先秦楚文

  • 廷尉监隐蕃:魏帝曹叡派到吴帝孙权身边成功潜伏的细作,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太和四年(230年),魏人隐蕃假意叛魏降吴,成功潜伏到孙权身边当了细作。那隐蕃的成果如何,对东吴的统治造成了哪些影响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少有口才建安十四年(209年),隐蕃出生于青州的一个大户家庭,所以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喜欢读纵横家的书籍,逐渐成长为一个能言善辩、才思敏捷的人。黄初七年(226

  • 为什么会有焚书这样的事情发生,千古焚书罪名,为何是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陪伴秦始皇一生的大事有两件,一件是焚诗书或叫焚书。还有一件是坑术士或者叫坑儒。司马迁《史记》中使用的原文就是焚诗书和坑术士。后来到东汉以后,人们把它改称为焚书坑儒。这些话题陪伴着秦始皇的人生,并且直到现在,提起秦始皇都是焚书坑儒。使人想起秦始皇暴虐、文化专治、致使秦国灭亡这一切都成为他身上的一个标签

  • 秦王嬴政灭六国时,楚国是第几个灭亡的?-读战国(77)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文/松鼠爸爸[var1]秦王嬴政却说前230年-前225年这五年,秦国连续灭掉韩、赵、魏三国,大破燕国后,举国沉浸在快速一统的高潮中。按照之前秦王嬴政和李斯的规划,接下来的目标,就是灭楚。此时的楚君是末代国君楚王负刍(chú)。原来,楚幽王在位十年后,于前228年驾崩。其同母弟熊犹继位,是为楚哀王。

  • 蔡伦因改进造纸术而出名,但是他最终却自杀而死,这究竟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蔡伦出生于一个铁匠世家,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使得他家有机会接触到朝廷官员,这或许为他进入朝廷提供了一点便利,但这点便利显然建立在痛苦之上的,因为蔡伦是以宦官的身份进入朝廷的。公元75年,年仅18岁(一说是15岁)的蔡伦成为了一名宦官,这一年也正是东汉第二位皇帝和第三位皇帝更替之际,不过这似乎跟蔡伦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