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康熙收台的时候火炮那么猛,后来鸦片战争时却溃败呢?

为何康熙收台的时候火炮那么猛,后来鸦片战争时却溃败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61 更新时间:2024/1/22 9:42:01

其实,在鸦片战争中清军用了火炮,只不过清军的火炮威力太小了,连发射都费劲,与敌人的大炮根本没法比。明明在康熙时期我国的火炮那么猛,为什么到了清朝晚期火炮却变弱了呢?

明朝时期我国的火炮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即使放眼整个世界那也是数一数二的。清朝建立初期,国家尚不稳定,内外战争频频爆发,火炮在战争中发挥了极大的优势,因此康熙皇帝尤其重视火炮的研究与发展,将火炮视为镇国之宝。皇上重视火炮,自然会拨发大量的研究经费和发布研究火炮的惠民政策,加之人们研究火炮是站在明朝的肩膀上,大大促进了火炮的发展,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很小,就算有差距,努力努力也是很快能赶上的。

当年,荷兰国派遣使者拜访清朝,送给康熙一把漂亮的手枪,康熙收到礼物后表示很欣赏,随即叫人仿造十支回赠荷兰使者。得到新手枪能当即仿造出来,可见康熙时期的火器研制技术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北伐南京失利后,郑成功军队损失惨重,为了疗伤他决定把台湾从荷兰手中抢回来,那时郑成功拥有很厉害的火炮,在军队元气大伤的情况下仍能成功收复台湾,这也充分验证了康熙的理念—火炮是镇国之宝。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凭借有利的地理位置,向西方学习了很多先进的技术,他们研制的火炮威力无比。几年后,台湾郑氏王朝发生政变,康熙趁机收复台湾,可见康熙年间的火炮技术在逐渐提升。

如果清朝继续加强国防,不断研发新的武器,就不会被列强欺负到惨绝人寰的程度,可是到了清朝后期开始鼠目寸光,不愿意再学习新的技术,直接导致在鸦片战争时期清朝连一门像样的火炮都拿不出来。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各行各业都有所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与世界脱轨了,当敌人用大炮轰炸我们国门的时候,而我们却只能肉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小的一方迟早会挨打的,这是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

除了晚清不思进取,导致国内技术短缺外,官场腐败也是火炮日渐衰弱的原因之一。到了咸丰皇帝之后,清朝的政治环境已经糜烂不堪了,慈禧太后带头摸鱼,地方官员自然不客气,他们满嘴跑火车,见利就收,全员齐心协力把整个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国家用于研制火炮的经费被官员层层剥削,最终真正用于火炮上的经费是少得可怜,既然经费不够,那就偷工减料,工匠经常用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去糊弄皇上,在和平年代也许还能糊弄过去,一旦真的遇到战争,这些豆腐渣工程就会立马露馅。这也是为什么英法联军随便几千人,就能把几万清军打得抱头鼠窜,实在让人难以齿。

国际间没有永恒的朋友,更多的是利益关系,当你强大时别人就会来巴结你,当你弱小时,别人就会把你一脚踹开。当年清朝不思进取、国防意识减弱,就注定了悲惨的结局。

更多文章

  • 为何康熙刚离世,雍正就将受宠的宜妃赶出宫?百年后才知其中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封建历史上,曾出现了众多王朝以及百位帝王,不过每个朝代所持续的时间都不一样,当然,这就要看每个朝代的帝王如何治理国家了,像那些贤政爱民的帝王,肯定让国家得到了很大发展,而那些残暴荒淫、贪图享乐的帝王,国家通常持续不了多久,相信大家都明白。只是在这么多朝代当中,不知哪一个让大家印象深刻呢?说到清朝

  • 假如清朝新疆建省时选择喀什为省会,如今喀什有可能成为特大城市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喀什以前和现在的变化,喀什市会成为南疆省会城市吗,喀什古代城市

    在1884年之前,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都在伊犁惠远城,因为惠远城是当时清政府设立的伊犁将军驻地,现在伊犁州霍城县惠远镇还有伊犁将军府和新疆仅有的两座古城楼之一的惠远楼(另一栋是奇台县的春秋楼)。但由于沙俄侵占了外伊犁地区,让伊犁惠远城由新疆腹地变成了边境之城,导致无险可守。经清政府同意,正式于1884

  • 朱元璋墓为何600年无人敢盗?康熙见一次拜一次,到底有何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封建社会时期,王公贵族们对自己的身后事很是看重。在朝的皇帝们更是早早就会派出风水大师为自己选择一处风水宝地,然后建造自己的陵寝。皇帝们的陵墓之中,往往有大量价值连城的陪葬品,这自然便引来了盗墓贼们的觊觎,但是令人所出奇的是,朱元璋的明皇陵地宫600年竟然没有被盗墓贼打开过。即便是崇祯皇帝煤山上吊之后

  • 一部《鹿鼎记》,康熙的功绩簿,大清走向繁荣的宣言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自古文武智士,尽在定律中,社会学博士韦小宝,只不过价钱贵了些。韦小宝,左右逢源,溜须拍马,圆滑世故,伶牙俐齿,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凭借此类功夫,韦小宝事业腾云直上,官运亨通,妻妾成群,令人羡艳。从流氓小混混,到手握重权,只手遮天,古往今来有几人?堪称,人中龙凤,逆袭典范。换做现

  • 为了方便皇帝,也为了防止后妃们做错事,清朝有个奇葩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于清朝后妃制度,清朝皇帝后妃介绍,清朝后妃吉服

    首先,宫廷嫔妃的旗人装饰大多宽松。而这就意味着,嫔妃走路的时候,裙摆时常会着地,裙摆和土地的摩擦,一方面会增强旗装裙摆的磨损,进而减少旗装的使用寿命,二来也不利于清洁卫生。因此,后宫嫔妃想起了通过提高鞋底的方式,来避免这种情况继续发生。其次,清朝入关之前属于渔猎民族,审美方面较为原始。因此清朝入关

  • 慈禧为什么宁愿把皇位传给3岁溥仪?也不愿传给载沣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同治皇帝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同治十三年十二月甲戌日(1875年1月12日)崩于北京紫禁城养心殿,终年19岁。庙号

  • 大清的“刀锋”部队-索伦兵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有趣的是,清朝的八旗军队中,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的实力一直都很强,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更是一把“尖刀”,这就是被清朝历代皇帝都赞不绝口的索伦兵。所谓索伦部,包括鄂温克、达斡尔和鄂伦春族。索伦是满语,意为“猎手”、“先锋”。索伦部落的经济、文化、生产、生活方式都比较落后,但由于他们常年在寒冷的

  • 从清朝康熙年间活到民国中期256岁老人李庆远,外媒纷纷报道奇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如上图所示:唯一已知的李庆远的照片可以追溯到1927年,据说那一年庆祝了自己250岁生日。据报道,李庆远(又名:李清云,原名:叶鹏)1933年去世时享年256岁,但遗传学专家说这是“不可能的”。已知最长寿的人类是法国妇女雅娜·卡尔曼特(Jeanne Louise Calment,又名:詹妮·路易·卡

  • 没有韦小宝,建宁公主与吴应熊夫妻恩爱,却因公公吴三桂痛苦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建宁吴应熊,吴三桂之子吴应熊,怀玉公主建宁和吴应熊

    邱淑贞版建宁公主当然,这只是小说。真实历史里,建宁公主,是清太祖皇太极的小女儿:十四公主,即顺治帝的妹妹,康熙的姑姑。与小说不同的是,吴应熊夫妻恩爱,但这,也恰恰成了她的不幸:建宁公主一生没走出公公吴三桂的阴影。吴应熊剧照政治联姻,却留守京城清初,吴三桂势力很大,为了稳住吴三桂,顺治帝决定实施联姻。

  • 清朝光绪皇帝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杀死光绪皇帝呢?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他们的关系。慈禧是咸丰皇帝的妃子,光绪是慈禧太后收养的继子。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控制朝政,把当时仅仅6岁的儿子同治帝送上皇位。可惜的是,同治帝命数短暂,19岁便离开人世间。慈禧太后很是伤心。之后为了继续垂帘听政,当家做主,慈禧太后把当时只有4岁的继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