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临终前,李善长拿出丹书铁券,朱元璋笑说:你看看它背面写的啥

临终前,李善长拿出丹书铁券,朱元璋笑说:你看看它背面写的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710 更新时间:2023/12/28 12:26:53

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园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看着天下已定,于是开始对跟随他一起出生入死打江山的兄弟们进行大肆封赏,很多大臣都得到了很高的地位和赏赐,但是在这些功臣中,有一个人待遇最高,超过了上面的这三个名人。

朱元璋封授他左柱国,又封他中书左丞相,这些还不够,直接给了块丹书铁券,也就是传说中的免死金牌。这个人是谁呢!就是李善长。李善长何许人也,又有什么丰功伟绩,能让朱元璋如此高看他,他又犯了什么大忌,竟然落得一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朱元璋曾说刘伯温是“吾之子房”,那么这个李善长就是“吾之萧何”。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两个布衣皇帝,一个是汉高祖刘邦,一个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汉高祖看创的大汉王朝使得我们有了汉族这个称呼,朱元璋自然也是希望他的大明王朝可以像大汉王朝一样辉煌,所以他总爱自比刘邦,也总爱把自己的臣子和刘邦的臣子作比较。

萧何,是月下追韩信的萧何,是成也萧何败萧何的萧何,是提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萧何,是没有上过战场却功高甚伟的萧何,是身上没有一道伤疤却可以官居丞相的萧何。

萧何是大汉王朝的幕后英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萧何的工作就是为兵马提供粮草。李善长也是大名王朝的幕后英雄,主要工作也是为兵马提供粮草。可别小看粮草这件事情,丰衣足食的时候无所谓,一旦闹起饥荒,粮草就成了国之根本。

李善长出生在安徽定远,朱元璋的老家是安徽凤阳,这么说两个人还算是半个老乡。李善长小的时候就表现除了卓越的智慧和谋略,好像历史上每个伟大的任务,小时候都不一般,这也许就是三岁看老的缘故吧!

李善长和别的读书人不一样的地方是,他对儒家学说没有什么兴趣,对孙子的兵家和商鞅的发家却特别的感兴趣。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这个民族民风彪悍。

建立了强大的王朝之后,没有走汉化的道路,而是把人分为四种,搞了个种族制度。原本大家依靠读书考个科举就可以光耀门楣,可是现在不行了,所以有才华的人都沦落成了社会的底层人物,这也造成了元曲的盛行。读书人总要活着呀,既然考不了功名了,那就走商业化路线吧,至少可以做到衣食无忧。

李善长生活的年代是元末明初,这个时候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起义这件要命的事情就流行了起来,李善长当然就会觉得学点带兵打仗的技能总比读圣贤书更实际了。

朱元璋带兵打到滁阳的时候,听说了李善长的大名。朱元璋起义那是九死一生的事情,自然需要广纳人才,于是他便学起了刘邦三顾茅庐的精神,亲自向李善长请教,问他天下大势。

“四方战斗,何时定乎?”李善长问朱元璋,这一问就问出了水平,也问出了格局。这有大才的人就是不一样,一张嘴就能震惊一大片。朱元璋觉得,这个李善长不仅是个有志之士,没准儿还是个能够治国安天下的人才呢!

“愿意听先生指教。”朱元璋谦逊地说着。

李善长思考片刻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九个字,这九个字可以说是李善长智慧的结晶,而这个正确的结晶也成了朱元璋的战略方针。这就像是精子和卵子一结合成了受精卵,之后就成了独立的小孩一样。朱元璋和李善长一结合,大明朝的精神胚胎就此形成,生下的就是成长,呱呱坠地和长大成人了。

有一次,朱元璋进军合阳,要去攻打一个叫做鸡笼山寨的地方。朱元璋带兵出征,李善长则留下来留守营地。说来也是不巧,不知道元军如何得到了消息,竟然半夜来了个偷袭。

本以为李善长就带着这点老弱病残的兵,肯定要全军覆没了。谁知,李善长技高一筹,早就设下了埋伏,打了个元军的措手不及,元军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朱元璋知道后,对李善长是大加赞赏。

还有一次,朱元璋收服了巢湖水师,让李善长帮忙训练士兵,整顿军纪。李善长明立法度,赏罚分明,把士兵约束的服服帖帖,还能一声令下,全体步调一致。大明朝建立之后,这个懂经济的李善长还制定钱法、开铁冶、定鱼税……

李善长在打仗方面的功绩和徐达、常遇春这些武将比起来,那简直是不值得一提,所以朱元璋在进行封赏的时候,给了个“事朕久”的说辞。事朕久,这理由找的真的让人无语。你的战马也“事朕久”,每天做饭的伙夫也“事朕久”,你咋不给他们加官进爵呢!

其实朱元璋是明白的,这个李善长的功劳太大了,你要是细细分析,全部罗列出来,那就是功高震主了,难不成还要把皇帝的宝座给他不行,所以类似玩笑的给了个这么的理由。

登峰造极之后,就是物极必反了。李善长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封无可封,朱元璋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的儿子,两个人还成了儿女亲家。日子一天天过下去,李善长开始膨胀了。

胡惟庸谋反的时候,李善长尽管没有参与,但是面对胡惟庸集团的拉拢,他说了句“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让朱元璋起了杀心。这当皇帝的,最怕的就是谋反。

朱元璋要把李善长满门抄斩,李善长拿出了当初朱元璋赏赐的丹书铁券,但是朱元璋却不买账,笑着说:“你看看这后面写了什么?”

李善长反过来一看,“谋反者除外”就无话可说了,想当初还是他劝朱元璋把这句话加在反面的,没想到,作茧自缚了。不过朱元璋也还给李善长留了点香火,公主为李家生下的孙子得以幸免,这不得不说对于李善长也是个安慰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中学教材删了岳飞又删《满江红》,岳飞若地下有知,定要仰天长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坚持删除岳飞、文天祥的主编余桂元 2003年之后,《普通全日制高级中学历史课本》中删除了岳飞、文天祥两位民族英雄。理由是今天的蒙、金都是我们的兄弟民族,大宋和蒙、金之间的战争只能算是内战,因此岳飞、文天祥算不上民族英雄。现在,岳飞的大作《满江红》也被移出中学课本,理由是并非岳飞所作,乃是托名的伪作

  • 《满江红》:一把刀能杀秦桧一次,一阙词却能杀千万个秦桧千万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故事的根基不是由喜剧的关键点,比如错位的误会所推动的,去掉一点所有的笑点也没有影响,可以使情节更紧凑,但不能满足贺岁的需要。 其次,在一片笑声之后,这其实是一个讲中国人价值观的故事,舍弃了正义还只是表面,万人唱满江红仍然只是形式上的,就算它得到了充分的升华和震撼,电影的内核在哪里? 最后几分钟的戏,

  • 宋理宗晚年昏招频出,这三件事儿,直接导致了南宋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自从他于公元1224年即位开始,到公元1264年驾崩。除了上位上的不怎么光彩之外,在当皇帝的这四十年里,评一个守成之君,还是够资格的。但是在执政的最后两年,他也像许多英明神武的帝王一样,不可避免的犯下了三个错误:其一是针对帝国武将的“打算法”;其二是出于改善土地兼并所提出

  • 宋哲宗孟皇后:陷后宫前朝风云两次废黜,历南北两宋三朝终于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疫情当道,各位小伙伴都安好,活久见,大宋后宫系列回归了!南北两宋加起来三百多年,出了不少历史上有名的皇后,比如有两个子是帝王的杜皇后,再比如身上背负着狸猫换太子迷案、有吕武之才的宋真宗刘皇后,再比如开国勋贵之家出身的宋仁宗曹皇后,二嫁入宫,历经三朝,也是传奇。今天我们的主人公是宋哲宗的孟皇后,内容中

  • 李自成兵败商洛,躲深山辟地练兵:西峡县西坪镇操场村名字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相传,李自成在陕西省商洛地区不幸中了官兵埋伏,队伍被冲散,右眼被射伤。几十个义军将士拼命保着闯王,突出了重围。闯王急切想找个树大林密、山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地方,一来养眼伤(注:李自成养眼洞的传说将在后面的文章介绍),二来聚集突围流散的义军。他们在深山密林里走啊走啊,一日来到今天操

  • 元朝兴衰史:扩张受挫,汉化失败,内斗不断,最终不到百年便退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历史上雄极一时的元王朝,相比于其他大一统王朝,国祚却并不算长。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元朝一统全国后,不到百年就被赶回了漠北呢?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回顾元朝的兴衰史。1259年秋,蒙古大汗蒙哥在攻打钓鱼城期间暴毙而亡,终年52岁。蒙哥死后,其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夺汗位,先后召开忽里勒台大

  • 1980年,甘肃工人维修古刹时触发机关,明朝国宝现世人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古董文物图片大全,甘肃古塔倾斜维修发现文物,工人在工地发现国宝级的古董

    这座千年古刹位于甘肃,由于很早前受到了暴风的袭击已经摇摇欲坠,再不立刻修复,这座千年古刹可就没了。可是就当工人在尝试挪动佛像的时候,佛像后面却突然出现了一间密室。瞬间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工人吓得惊声尖叫,不少工友都围过来观看。要说这名工人的胆量还是很大的,他不顾旁人地阻拦一个人闯入密室。只见里面

  • 从宋朝允许军队经商的后果看江公“禁止军队经商”的无比正确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军队经营现状,江公简介,古代经商哲学与现代经商哲学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王朝创业初期,官府人员从事商业活动也时常有之,这种商业活动,古时称“回易”或者“图回”。据《唐会要记卷九十一》记载,贞观二十一年“令在京诸司。依旧置公廨。给钱充本。置令史府史胥士等。回易取利。以充官人俸”,可见唐初是鼓励官员从事商业活动的,目的是以充官人俸禄,这在创业初期作为一种权

  • 明朝异闻录:运河迷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异闻录,明朝那些事野史奇谈,明朝奇案故事全集

    千百年来运河流淌、商旅匆匆,沿河两岸发生了许多奇闻异事。永乐十八年,一代名将、英国公张辅和翰林侍读李时勉(相当皇帝咨询老师)受明成祖朱棣派遣去杭州巡视军粮筹备事宜。两人虽是文武之分素无交集,但一个是赫赫军功的战将一个是著名的谏臣,倒也惺惺相惜。商议之下,决定一起乘船各带一随从从北京沿河而下。时值阳春

  • 蒙古族的贡献—发现“锅片申”散落在晋冀的成吉思汗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蒙古族成吉思汗图片,成吉思汗时蒙古族有多少人,一图看懂蒙古史

    800多年前,一个令世界颤栗的彪悍的游牧民族崛起于漠北草原,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率领下,征战四方,所向披靡,迅速建立起横跨亚欧的蒙元大帝国。孛儿只斤家族也随着帝国的攻伐而走遍中华大地。14世纪中叶,在大明北伐军的强力打击下,曾经叱咤风云的蒙元帝国轰然倒塌。一部分蒙元皇族随顺帝北遁,退出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