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面临逆境,为什么齐国被瓜分,秦国却安然无恙?

同样面临逆境,为什么齐国被瓜分,秦国却安然无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561 更新时间:2024/2/16 23:03:34

这时候,如果大家都不敢向齐国出招,等齐湣王稳下来之后,除秦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就只能朝着齐国顶礼膜拜了。

可如果带头向齐国出招,却有可能招致齐国最致命的第一波打击,白白便宜了其他国家。

在这种背景下,燕国的燕昭王选择了率先动手。

[var1]

燕昭王为什么敢动手呢?往小了说,是因为燕国与齐国有世仇,燕昭王对齐湣王恨之入骨。

毕竟,齐湣王亲自率军干涉燕国内政,干掉了燕昭王的父亲燕王哙

往大了说,是因为燕昭王敏锐地把握住了周边国家的情绪:齐国已经灭掉了宋国,大家绝不会坐视齐国继续攻打乃至灭掉燕国。

所以当燕昭王不管不顾地率军冲向齐国之后,赵国、魏国和韩国立刻率军跟上,就连遥远的秦国都派出了一支兵马随行。

齐国本来就站在了悬崖边上,一直摆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吓唬周边国家,根本没留意燕国的突袭,瞬间就被打成了重伤。

这时候,三晋和秦国就准备开心地痛打落水狗了。

原本准备援助齐国拿点好处的楚国,一看齐国这么不经打,瞬间也起了别样心思。

当齐湣王见到楚将淖齿之后,立刻摆出一副老爷召见家奴的神态,对淖齿提出了一大堆七七八八的要求。

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齐国暂时遇到了一点困难,从今以后你听我指挥,击败那些乌合之众易如反掌。

淖齿显然不是傻子,一看齐湣王这副派头,于是也不演了,直接把他抓起来活活折磨死了。

随后,楚军也成为了联军的一部分,跟着一起瓜分齐国。

[var1]

在瓜分过程中,就能明显看到秦国和齐国的不同。

秦国当初被打得节节败退,被迫逃往函谷关以西,却依然能够保住基本盘。

而齐国被打得节节败退之后,立刻就遭遇了亡国灭种的境地,因为无险可守。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打秦国就算胜利了,也捞不到什么好处;而打齐国一旦胜利了,几乎所有参战国都能捞到好处。

这就有点当初几个国家联手削弱魏国的意思,只不过这一次被削弱的主角换成了齐国。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在整个战国时期,秦国并不是从头强到尾,但是在秦国弱的时候,却能得到函谷关的庇护。

其他国家强大的时候,立刻会被联军针对,却没有什么天险能够庇护他们。

于是,好几个看上去比秦国更有统一希望的国家,在一轮又一轮的针对中逐渐落寞。

最后,当秦国真正崛起,准备一统天下的时候,各国已经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联盟了。

其实国家联盟也像曹刿论战那样,讲究“再而衰三而竭”,联盟了几百年,先后打倒了魏国、楚国和齐国,早就没有继续联盟的动力了,累了。

就算勉强再组织起联军,把秦国打回函谷关以西,然后呢?

等秦国休养生息几十年,然后再出来收割天下,能有什么改变吗?

[var1]

言归正传。

在重创了齐国之后,燕昭王还想一鼓作气,彻底灭掉齐国。

但他的这个举动,遭到了重臣剧辛的反对。

剧辛不亏是搞外交出身的,他对燕昭王说:“我们之所以能重创齐国,是因为齐国太过强大,以至于遭到了其他几国的共同反对。如果我们彻底灭掉齐国,并吞掉绝大部分利益,那我们就会是下一个齐国,被其他国家共同针对。与其这样,不如趁势多捞点好处,留下一个弱势的齐国。”

客观地说,剧辛这番言论很有道理。

齐国没有天险,所以受到了其他国家的共同针对,可是燕国也没有天险,一旦被其他国家针对,下场肯定也是如此。

更何况,当时的齐国虽然只剩下两座城了,但这两座城是齐国翻盘的最后一丝希望,必然云集了一大堆爱国志士。

想攻破这两座城,不付出巨大的代价根本就不可能。

而当时的燕国并没有强大到,可以无视周边国家的程度。一旦在齐国身上投入太多的沉没成本,焉知其他国家不会趁势偷袭燕国呢?

但摆在眼前的事实却是:齐国只剩两座城了。让燕昭王就这样放弃,他显然不甘心。

乐毅看懂了燕昭王的心思,于是决定换一种打法,那就是攻心为上。

如果天命在我燕国,那么就等这两座城池的守军主动投降;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证明齐国气数未尽。

这才是乐毅最后放着两座齐国城池围而不攻的主要原因,什么田单横空出世、乐毅养寇自重之类的话题,也就凑个乐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夏朝真的存在吗?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又是如何被夏桀覆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夏朝之前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三皇五帝上古时期,一直采用的禅让制,首领向来是能者居之。我们都知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有功,因此,得舜禅让帝位。夏朝的建立也由此开启。大禹共在位46年时间,定都阳城,禹病逝之后本来按照禅让制的传统,帝位当时是准备禅让给曾经辅助大禹治水有功的伯益,但是当时大禹的儿

  • 管仲的“齐纨鲁缟”,堪称历史上毒计之首,见证人性的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齐国管仲的“齐纨鲁缟”就见证了人性的可怕,颠覆了人性本善这一规律,他的这一毒计,阴险毒辣,堪称中国历史上阴谋的鼻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孙子兵法》中,我们的老祖宗把不战而屈人之兵放在首位,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人屈服,才是上上之策。比如春秋时期管仲的“齐纨鲁缟”就是最典型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之

  • 传奇帝周穆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文、武二王之道已经衰败。周穆王感到十分痛心。但他没靠武力去征伐四方,觉的是内部有问题,产生了矛盾。命大臣伯臩为太仆,统领群官,监督君王增修道德。重用贤才,摒弃小人。朝廷清明,天下安宁。穆王欲亲征犬戎。大臣祭公谋父说,不可。先王以德服天下,不是武力。平时练兵,万不得已时才可动用。一旦用兵就要显示出

  • 名不副实的“战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名将排名一览表,战国四大名将实力排行,战国五大名将之首

    [var1]王翦剿灭五国,成为秦国大一统第一功臣,功成身退,被誉为“战国第一智将”。得善终,入武庙。[var1]李牧抗击匈奴击退秦国。守住中原江山。[var1]相比之下廉颇对其他六国的战争显得微不足道。唯一经历过的长平之战,却在面对秦国大军的时候,败多胜少,最后只能坚守不出。耗时三年,差点拖垮了赵国

  • 历史上有两个后羿,一个成了英雄,一个做了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的后羿,后羿是什么英雄,射日英雄后羿民间神话故事

    说起后羿大家心中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挽弓射日的后羿。但是你知道吗?历史上其实有两个出名的后羿,一个是挽弓射日的大英雄,一个却成了被老婆和奸夫害死的大怨种。射日的后羿首先说我们特别熟悉的后羿吧,这位后羿就是中国远古时期的神话人物后羿,他的故事主要是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话说后羿从小就被父母遗弃在了深山中

  • 燕国八百年,国史被大秦焚毁,国号被篡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燕国简史,燕国国号是什么,燕国是第几个灭亡的

    [var1]燕国从开国到灭亡共传四十三世,可除了开国时的燕侯克和燕侯旨外,在西周之世直到周厉王的公元前841年才有燕惠侯再次出现在史籍中,其他历任燕国国君全部失传,这也是史学界的一大遗憾。燕国的开国是在周成王时期,武王病逝后,周王室爆发三监之乱,周公带领周军主力进攻管国,而召公则负责剿灭纣王子禄父,

  • 姜子牙对周文王说:你拉了我八百零八步,我就保你八百零八年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当年周文王见到姜子牙后惊为天较大,非要文王拉车才肯走。文王拉着姜子牙走了八百零八步后,一头栽倒在地。姜子牙道:“天数啊!你拉了我八百零八步,我就保你八百零八年的江山吧。”这就是西周、东周八百年江山的浪漫来源。其实细推算国祚,两周时期是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西周亡于烽火戏诸侯,东周亡

  • 赵国的心态是要赢,不是被动防守,赵括替换廉颇注定必败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括被围廉颇怎么不救他,赵括代替廉颇原因,长平之战赵括取代廉颇还是李牧

    [var1]赵括真正的能力如何不好判断,毕竟信史里没有有关他指挥军队的记录,而第一次成为主帅就是赌国运的生死战。大部分学者倾向于赵国粮草耗尽,在战略上和现实困境上都无法再执行廉颇的策略,而非赵国君臣不知道秦国的实力。所以选择了冒险一博,而对廉颇来说,他坐镇前线了解双方的态势和实力差距。战,轻则元气大

  • 解密民族秘史:周朝时的肃慎人都生活在什么地方?(连载第十五)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肃慎族分布在哪,周朝秘史,肃慎七千年历史

    第十五章 北土肃慎这里的北土是由我国古代时的周朝人定义的,指的是在周朝中心都城北方的广阔疆域。肃慎位置示意图肃慎在周朝那时就与中原王朝建立了行政隶属关系,主要是通过朝贡方式来体现,即肃慎归属于周朝王室的统治范围之内。爱新觉罗氏源于女真,女真源于肃慎,由此可见,无论是元朝以前的金朝,还有明朝以后的清朝

  • 魏文侯只想靠强军在夹缝中生存,却靠魏武卒成为战国期第一位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强大的晋国再被赵襄子、魏恒子、韩康子分裂成了赵国、魏国、韩国后。魏国的日子并不好过,魏国地处四战之地,稍有不慎就会让魏国变成任人宰割的对象。魏国从魏恒子之后的魏侯都为此忧心忡忡,一直想解决魏国强大不起来的问题,直到魏文侯继位,他高瞻远瞩,决定通过变法使国家强大不在受任何人欺负,于是魏文侯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