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代十国时期,皇帝们都有什么样的外号?南平君主被人叫高赖子

五代十国时期,皇帝们都有什么样的外号?南平君主被人叫高赖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686 更新时间:2023/12/17 11:23:46

这些皇帝在死后,后人会根据其生平事迹给予评价的文字。后来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都会选择用谥号来概括。

图源网络

像西汉的刘彻,他在位期间穷兵墨武、征伐四方,为汉朝开辟了不少疆域。人们根据其生前功绩,给了他孝武皇帝的谥号。

再比如西汉第13任皇帝刘欣,他年仅25岁就去世了,在位时间非常短。人们为了表示同情和哀悼,就为刘彻冠上孝哀皇帝的谥号。

总的来说,谥号是官方根据皇帝生前功绩和经历所评定的。而除了官方的之外,也有一些非官方的给历任皇帝取了不少外号。

图源网络

有着奇葩外号的皇帝

比如辽穆宗耶律璟,耶律璟是有名的昏君和暴君,继位之后,整日通宵达旦饮酒取乐,沉迷于美色之中。

晚上光顾着玩乐去了,白天肯定会困的啊。但大臣们白天都有事要向他禀报,他也不能不接见。于是,朝堂上,就出现了大臣们在下面酣畅淋漓的演讲,皇帝在龙椅上呼呼大睡的场景。

一些大臣早就对耶律璟的暴政和懒政不满,为了发泄心中的不忿,就私下给耶律璟取了个“睡王”的外号。(《资治通鉴》)

图源网络

而除了耶律璟这样暴政、昏庸的君主被取外号之外,碌碌无为,没有本事的君主也会被取外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中宗李显,李显是唐高宗李治武则天的儿子。

唐高宗去世后,他因组建自己的集团摆脱武则天的控制失败,只做了短短55天皇帝。神龙政变后,李显又被请回宫中二度为帝。

此时李显已经没有了昔日的宏伟壮志,且韦氏与上官婉儿私下勾结,形成一股可以左右朝政的政治力量。李显对此根本无能为力,最终还被韦氏与安乐公主合谋给毒死。

图源网络

事后,人们根据李显的生平,为其取了个“和事天子”的外号。(《资治通鉴》)因为他在朝堂争斗的时候,总是站出来当和事佬,目光短浅,没有自我判断能力。

再往前点,南北朝时期也有皇帝被人取过外号,他就是梁武帝萧衍。作为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南朝诸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萧衍这一生可谓是褒贬不一。

前期,他励精图治,积极改革前朝积弊,使梁朝一度强盛过。但晚年的时候,萧衍却沉迷佛教。萧衍沉迷佛教到什么地步呢?

图源网络

据悉,他一生四次堕入空门。历史上不是没有信佛的皇帝,但像萧衍这种真的很少见,也过于荒唐。民间为了讽刺萧衍,就为他取了个“皇帝菩萨”的别称。(《魏书·萧衍传》)

诸如此类有外号的皇帝还有很多,像“乞丐皇帝”朱元璋、“赤脚大仙”宋仁宗、“大明战神”朱祁镇等。不过,这些外号没有什么可以取证的地方,多半都是现代人所取的。

而通过对历朝历代的皇帝绰号进行搜集,我们会发现,有迹可循的帝王绰号,出现最频繁的一个时期是在五代十国。

图源网络

五代十国是中国古代一个大分裂时期,数个军阀割据一方称帝,频繁远交近攻,每天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

而除了这个时期的皇帝多之外,五代十国时期的皇帝也比任何时期都要奇葩,所以这个时期的皇帝绰号是最奇葩的。

五代十国时期的帝王绰号

首先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大家最熟知的“儿皇帝”石敬瑭。“儿皇帝”这个称呼,怎么看都是一个贬义词。那么,石敬瑭都做了什么,以至于被人取了这样一个低俗的外号呢?

图源网络

这还要从石敬瑭的生平开始说起,早年的时候,他一直跟着李嗣源南征北战,立下许多战功,还拥戴李嗣源当上了皇帝。

这让李嗣源无比敬重石敬瑭,两人之间的关系也特别深厚。而李嗣源死后,其子李从珂对石敬瑭的态度却大不一样。对于李从珂来说,石敬瑭功劳卓越,在军中威望很高,所以担心石敬瑭会危害自己的皇位。

在李嗣源葬礼结束后,李从珂便找个理由,将石敬瑭打发到了河东地区。但即使在河东,石敬瑭依旧还是被李从珂提防、猜疑着。

图源网络

这让石敬瑭非常不满,要知道,当年李嗣源死后,石敬瑭帮助李从珂解决掉了帝位的有力竞争者李从厚。李从珂非但不感激,反而处处针对。久而久之,石敬瑭就起了谋反之心。

在河东经营数年后,石敬瑭的实力也越来越强大。时机成熟后,他就举起了造反的大旗,想取代李从珂。

但石敬瑭太高估了自己,战争爆发后,他就接连惨败,甚至被后唐军队围困在城里。眼见粮草就要见底,石敬瑭便心生一计,前去像契丹求助。

图源网络

为了说服契丹出兵,石敬瑭承诺每年向契丹进贡大批财物,同时以儿国自称。除此之外,石敬瑭还向契丹保证,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这让契丹大喜过望,连忙派出军队南下,大败后唐军。不久后,李从珂见大势已去,便自焚而亡,后唐也就此覆灭。

后唐被灭掉后,石敬瑭建立了后晋,并按照约定向做了契丹的“儿皇帝”,割让了幽云十六州给契丹。

幽云十六州地图

从这之后,中原失去了屏障,契丹时常带兵南下,给中原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人们对石敬瑭卖国求荣的行径十分不耻,便私底下一直管石敬瑭叫“儿皇帝”。

“高赖子”

除了石敬瑭卖国求荣的荒诞行为之外,五代十国中还有一个存在感特别低,但奇葩程度丝毫不输石敬瑭的一个割据政权,它就是南平。

荆南是南方九国之一,由高季兴建立的。高季兴这个人早年在朱温义子朱友让府上做家奴,后来又被朱友让收为义子。

图源网络

后来他随着朱温南征北战,立下了诸多战功。到朱温称帝后,高季兴因功受封为荆南节度使,不久后又被封为渤海王。

后梁灭亡、后唐建立后,高季兴便向后唐称臣。之后,他便和儿子高从诲在荆南一代干起“打家劫舍”的勾当。

是的,没听错,一个王侯,居然在自己地盘干打家劫舍。而他打劫的对象,一般都是途径荆南的使者。

图源网络

这些使者都是带着各地进献给朝廷的贡品的,高季兴也清楚,但还是选择占为己有。而一旦有国家追责,并派兵对其围剿的时候,高季兴又屁颠屁颠的跑出来将贡品给归还。

等别人气消了,他又接着拦截使者、索取货物,可谓是反复无常。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居然做出这样无赖的事,让五代十国时期的不少国家都感到无语。

因为你连想攻打他的想法都没有,每次语言威胁的时候,高季兴就开始妥协了,根本找不到借口。为此,人们给高季兴取了个“高赖子”的外号。

图源网络

其儿子高从诲继位后,与高季兴如出一辙,总是做着非常不耻、不符合身份与地位的事。所以,“高赖子”的外号也继承到了高从诲身上。(《新五代史》)

从“儿皇帝”到“高赖子”,大家兴许会发现,这些绰号,大多都是贬义的,难道五代十国时期,就没有皇帝的外号是褒义的么?

其实是有的,像李克用与李存勖就分别因作战勇猛,被冠以“”独眼龙和“飞虎子”的称呼。

首先说下,李克用没有当过皇帝,是李存勖当上皇帝后,追封李克用为“太祖武皇帝”的。毕竟后唐政权的奠基,与李克用分不开关系。

图源网络

那么,李克用为什么会被称为“独眼龙”呢?原来,李克用有一只眼睛有问题,身体残缺,视力受限。但即使如此,他在战斗中却非常勇猛。人们为了称赞李克用,便为其取了个“独眼龙”的外号。

而除了独眼龙之外,李克用还有“李鸦儿”的外号。这是形容李克用行动起来如同鸟儿一般迅捷。

这下,大家应该明白李存勖为什么被叫“飞虎子”了吧?毕竟虎父无犬子,事实也是如此,李存勖确实继承了李克用的优秀基因。在战场上的时候,表现丝毫不输李克用。

图源网络

而李存勖除了飞虎子这个外号之后,还有个李天下的外号。说是有一天,李存勖在看戏的时候,被戏里面的情节给迷到了。

为了过过瘾,他便登上了台,便给自己取了个名叫“李天下”的角色。当时在台上的演员听到后,就给了李存勖两耳光,说道:只有皇帝才能自称天下。

李存勖当时就是皇帝,被打了一巴掌后,并没有生气,反而重金赏赐了这个戏角。从这之后,“李天下”也逐渐成为李存勖的一个外号。

图源网络

总结

五代十国时期,有绰号的皇帝还有很多,像认贼当叔的刘崇,被人冠以“侄皇帝”的外号。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古人为皇帝取外号,大多都是根据其言行举止以及生平贡献、作为相关。

利国利民的,老百姓会惦记,会取好的、具有褒义的外号。而祸国殃民、危害百姓和国家的,老百姓自然会取贬义的外号来讽刺。毕竟这是他们唯一的反抗手段。

而五代十国时期的皇帝,绰号大多都是贬义的。也可以看出,那个时代,是多么的昏暗。以至于许多史学家提起这段历史的时候,都用最悲叹、最糟糕的语言来形容。

更多文章

  • 如果大清没亡,他就是接任溥仪的后一个皇帝,现在却沦为清洁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毓喦比溥仪小12岁,如果说到祖先,小瑞子的曾祖是道光帝的第五子,而溥仪曾祖为第七子。但溥仪家出了两个皇上,此种荣光任谁也比不了的。小瑞子则家道中落,幼年丧母,少年丧父。18岁才熬出头,那就是被溥仪的伪皇宫选为帝宫内廷学员,帮忙管理“国事”。在伪皇宫这样的学员还有很多,都是溥仪的亲属。194

  • 康熙有多喜欢雍正?临死前支走此人,让雍正顺利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后来,康熙曾将恢复过一次太子之位,但是太子还是再次被废掉,真是大起大落,这次被废掉之后,太子就再也没有翻过身了。看过《宫》的都知道,太子之位空缺之后,朝中形成了两大派,一个以四皇子胤禛为中心,一个以八皇子胤禩为中心,他们几乎是势不两立的。在两股势力争斗过程中,其实没有一个人是心安的。康熙69岁时驾

  • 乾隆85岁寿宴上写下一字,众人拍手叫好,和珅悲叹:我死期将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个原因:和珅做事效率很高,乾隆帝交代和珅做的事情,他会尽心尽力的去做,直到皇帝满意。第二个原因:和珅能文能武,和珅早年参加过科举,只不过没有考好,他就去当了轻车都尉,他努力做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考核,后来成了皇帝仪仗队的一员。第三个原因很有传奇色彩,据说是因为他长得很像乾隆帝喜欢的年贵妃,年贵妃

  • 清朝2大危险职业,一种要脱光衣服,一种只能用右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最火爆的职业,清朝都有什么职业,清朝女性职业

    官员在负责收税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个大问题,因为老百姓给的都是碎银子,上缴很不方便,于是就有了库丁这个职业,把碎银子融成了银锭再上缴,这样就方便盘点和运输。但是碎银子很容易藏身,看见白花花的钱就有不少人心动,就自己藏了一些。为了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就给库丁这个工作制定了很多规矩。上班的时候要脱光衣服,到

  • 隆科多不接受九门提督,转而向康熙告密,六叔佟国维被拉下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最后在举荐新太子的时候,康熙皇帝直接让佟国维回家养老了!九门提督其实是非常厉害的,权力也不小,如果在皇权更替的时候,更是举足轻重,如此高位,对于一心想往上爬的隆科多来说,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到底隆科多在想什么?首先,康熙虽然让隆科多出任九门提督,这何尝不是在试探佟家,隆科多其实是看出来康熙的意思了,

  • 如果没有清朝,中国领土会有多少?答案:这三个地区都不是中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没有清朝,中国领土会有多少?答案是:这三个地区都不是中国的。在历史上,清朝的大事年表,一直都是,又割地了,又赔款了。难道我国清王朝整天无所事事,混吃等死?答案不是这样的。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的管理下,算是一片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盛极而衰,到了清朝末年就显得格外凄凉,但是清政府也不是没有丝毫

  • 清朝宫女出宫时才25岁,连乞丐都不愿意娶她们,全因为一种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宫女出宫后为何无人敢娶,清朝宫女容易出宫吗,清朝宫女能不能出宫

    据史料记载,满清八旗家族的一些15岁左右的妙龄少女每年都会被清朝选入紫禁城中当宫女。当然这也是一个机遇,如果你有幸被皇帝相中,那自然是全家都跟着青云直上,尽享荣华富贵。这种好事也只是极少数的情况,大部分的还是幸幸苦苦的在宫中待了10年后,到了25岁被撵出紫禁城。其实25岁对于女孩子们来说也是充满青春

  • 康熙灭了吴三桂的族,唯独留下一个漏网之鱼,此人与陈圆圆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吴三桂起兵后,陈圆圆说:“不必顾虑我的安全,请务必保住根根平安。”此后,康熙对平西王血脉斩草除根,没成想,陈圆圆竟意外地保住了吴三桂最后的血脉......提起吴三桂的儿子,长子吴应熊应该是名气最大的。毕竟通过金庸先生的艺术创作,吴应熊的形象深入人心。不过,吴三桂的儿子众多,其实还有个儿子稍有名气,他

  • 老照片揭示八国联军暴行欺负中国女性,更要求脱衣拍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老照片揭示八国联军暴行: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的大英帝国(英)、美利坚合众国(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德意志帝国(德)、国外帝国(俄)、大国外帝国(日)、奥匈帝国(奥)、意大利王国(意)的八国联合军队。老照片揭示八国联军暴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直接原因,就

  • 张之洞与《书目答问》二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那一年,张之洞三十八岁,正在提督四川学政任上。两书都是写给本省初学者看的普及性读物。张之洞曾自嘲说,《书目答问》“可作公牍观,不可作著述观”,《輶当然,对这两部书的成功,张之洞是很得意的。他在晚年再提及时,便不那么然而全书并非“科举考试指南”。正文三篇,“上篇语行,中篇语学,下篇语文”。其中只有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