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战神白起的噩梦

长平之战,战神白起的噩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972 更新时间:2024/1/13 13:23:55

白起断断续续发烧,冷一阵热一阵,病情时好时坏,他布衣散发,病体困倦,噩梦不断。

[var1]

长平之战,就在眼前。

战国后期,公元前262年,秦赵两国大战于长平,双方都倾注了举国之力,战争规模之大,史无前例。

这场战争对峙了两年之后。

赵国已无力支撑,军营已断粮四十六天,士兵饥饿不堪,军心动摇,甚至自相杀食。

上将军赵括走投无路,打算主动出击。没有想到,赵军被秦军分割包围,切断了粮道。

赵括组织了四次突围,均以失败告终。第五次突围,他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

赵军大败,举旗投降。

二十余万赵军将士在战场投降,这可是亘古未有的兵家奇迹。

然而,这么多的降卒,如处理?这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赵军素来强悍不屈,骜不驯,这次投降迫于饥饿失将,实属无奈。

二十多万人,显然不能编入秦军,更不能放回赵国,放回,无疑是放虎归山。

回秦国,如何安置这二十多万人呢?

白起作为统帅,无权处置降兵。

他一边速派飞马上报咸阳,等待诏命,一边在军营处理降卒事宜。

摆在白起眼前最棘手的事情是粮食问题。

白起已然是胜利之师,赵兵交出武器之前,曾经慷慨回复他们:有我秦人吃的就有你们赵人吃的现实情况,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张嘴,军粮立刻捉襟见肘。这样算下来,秦军的口粮最多还能坚持十天。

秦国将士们也心存不满。

[var1]

六日之后,白起终于迎来了秦特使带来的王书。

王书命令不能放赵人。

紧接着传来消息,秦王派来的运粮队伍,掉头,原路返回了。秦国不会再给白起补给了!秦军也将断粮了!

不能放人,无粮,降兵断不能带回!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白起脑子里飘过。"杀"!"杀降"!

从古至今,"杀降不祥"是深深烙印在天下人心头的一则军谚,不是律法胜似律法。

将士们议论,"大王的意思是让我们杀降?白起:"大王啥也没说,大王是不会说的。大王确实不会说,远在秦国都城咸阳的宫殿里。

秦昭王:不愧是武安军(白起),寡人终于可以灭赵了!

丞相:如果放了这二十万赵人,秦国就多了二十万劲敌,大王何时才能灭赵呢!

大王:杀死二十万,那我就是天下的仇人了!

丞相:只要让天下人相信杀降不是大王亲自下的命令,就可以了。

如果放了,天下人只会对武安君感恩………武安君手握重兵,人心难测啊!

[var1]

战争本来就是绞肉机,杀人游戏。白起心里很清楚,他戎马生涯,杀人无数,可那是在战场上,为国杀敌,天经地义,他从来不手软。

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面对手无寸铁的降兵,二十多万鲜活的生命啊,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

白起是一个罕见的军事天才,三十多年的战争生涯,从无败绩。他率领秦军,首先摧毁了韩国和魏国的战斗力,接着又打残了楚国,这一次,又打败了赵国。

战国后期,白起如战神一般,横扫六国,他以一人之力奠定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石。

本以为长平之战,大功告成,可以告老还乡。

如果杀降,他将承担千古罪名,自己将永远被世人诅咒。战神变成恶魔,屠夫。

[var1]

白起已无路可走,他明白秦王的意思,秦王不愿意承担杀降这个罪名。

白起认命了。

他果断下令,让赵军士兵敞开吃,酒足饭饱。

晚上,三更夜,毫无察觉的二十万士兵所在的山谷,骤然燃起了漫山遍野的熊熊烈火,大石,滚木夹杂着密集箭雨一起射进进山谷。

二十余万投降的士兵,集体坑杀了。

……

白起经常在梦里被成千上万的冤魂恶鬼缠绕,尸骨堆山常常出现在他的梦境,他在接受灵魂的审判。

[var1]

长平之战结束不到一年,秦昭王又派数十万秦军攻打赵国,欲一举消灭赵国。

没想到,秦军连年累月也攻不下来。

公元前258年,秦王欲再派白起出山,解秦军的围。

白起拒绝了。

白起说:"我诈降坑杀赵人二十万,他们恨我,恨不得喝我的血,吃我的肉,他们会拼死抵抗…………杀二十万赵人,白起已经不是人了"。

[var1]

公元前257年,攻打邯郸的秦军惨败!

秦王以抵抗王命为罪名,赐死白起。

旷世战神陨落!

白起对天长啸,"王命?哈哈,我确实该死,与王命何干,那是赵人的命!故事来源纪录片《风云战国之枭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韩信临终前,喊出了“3个字”,现在却成了年轻人饭桌上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信临死前大喊哪三句话,韩信去世前大喊三个字,韩信临死前喊什么

    在中国古代社会历史上,任何一个功成名就的君主身边都有一个帮助其出谋划策的臣子。例如西周时期周文王身边的姜子牙,三国鼎立时期蜀汉君主刘备身旁的诸葛亮等。他们个个聪明绝顶,为君主的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我们今天要谈论的这位臣子,就是西汉刘邦身边的韩信。提起韩信,相信后世之人必定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句话,那

  • 纵横六国的秦始皇为何在后期单单痴迷于长生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东渡求长生,小说详细描写了秦始皇的长生之路,秦始皇灭六国时的历史地位

    可就是这么厉害的一个人物,竟然在晚年开始沉醉在各种各样的炼丹寻求长生的道路上。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心境呢?传说中的长生之术真的能长生吗?吃得苦中苦[var1]秦始皇嬴政出生之时的局势并不怎么乐观,他本是秦庄襄王(秦异人)和吕不韦的姬妾赵姬的儿子。要知道,秦异人最初是被当作质子送到赵国的,而吕不韦又是

  • 汉章帝时期的一次东汉宫廷丑闻如何为宦官专权打下了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东汉的宫城(皇帝所在的建筑群)分为三个部分:宫中、台阁、禁中。宫中是为宫廷提供服务的机构以及附属设施(如仓库、宿舍)所在地;台阁是中央朝廷的部分核心机构(如尚书台)所在地;禁中则是皇帝、后妃的住所,皇太后也住在禁中。按照东汉的制度,宫中、台阁、禁中之间可谓泾渭分明。除了皇帝以

  • 长平之战就是商鞅变法失败的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实际上长平之战时间阔度接近三年,后期主帅赵括死亡之后还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白热战,何来的胜利,真正的历史反而是白起被秦王暗杀,原因就是白起造假。历史上关于白起的死,说法有三:第一种是白起奉劝秦王不要去打邯郸,要养精蓄锐,他年在各个击破,并对秦王说,现在去打,肯定会惨败,秦王很生气,免去白起

  • 如果汉献帝真的把曹操干掉了,其他诸侯会听命于汉献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对待汉献帝,曹操之死汉献帝下跪,曹操对汉献帝刘协怎样

    后来汉献帝想除去曹操,但是最后却失败了,如果汉献帝成功了,其他诸侯也不会听从汉献帝的!东汉王朝在董卓专权时已经名存实亡!当初何进调董卓进京,何进又过早的死去,董卓开始把持朝政,为了提高自身威望,大杀反对他的人,同时废皇帝,在立汉献帝!董卓的把持朝政,使天下诸侯不服,当然曹操和袁绍袁术也在其内,于是之

  • “春秋第一妹控”齐襄公:充满争议却又不失精彩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var1]齐襄公剧照齐僖公临终两事齐襄公,吕氏,姓姜名诸儿,是齐僖公长子,刚出生就是太子,无可争议的齐国第一顺位继承人。齐僖公在位三十三年,将齐国打造成东方的大国,在郑庄公死后齐国国力俨然已经是诸侯中首屈一指,齐僖公因此也与郑庄公、楚武王一起并列为春秋初期三小霸。前698年,齐僖公即将死去,他对他

  • 曹操大喊一声司马懿,司马懿转身回头,让曹操吓出一身冷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无论是在,正史还是三国演义的小说当中,曹操的多疑一直是令人诟病的一点,当然这也让他救了自己好几次,自从自己心爱的小儿子曹冲死后他多疑的性格就变得更加的严重了。公元220年三国鼎立的格局逐渐形成,曹操知道一时间拿东吴或蜀汉都没有办法。因此他开始逐渐的掌控着朝政,他通过细心的观察发现,其手下大臣司马懿越

  • 古代弑君是如何发生的?探究晋国弑君现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弑君现象频繁发生,我们可以从这一社会现象中窥见春秋时期历史发展的倾向和趋势。晋、齐、郑、鲁、曹、魏、陈、蔡等许多诸侯国中,都有弑君的情况发生,其中晋国的弑君现象非常突出。通过分析晋国的弑君现象,能够帮助我们更全方位地认识到晋国的军事、政治格局。解读历史事件,也能加深对春秋时期中国古代社

  •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看看是谁在镇守边疆就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有没有外族入侵,历史上汉族有没有侵略外族,公孙瓒抵御外族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这是著名诗人杜牧所写,描述的意思是一把武器在沉沙的水底被发现,经过了自己的又洗又磨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又回想起当年轰轰烈烈的赤壁之战,若是东风不帮助周瑜,恐怕就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入铜雀台了。

  • 吕不韦瞒天过海机关算尽,到头来做死自己,天意乎人祸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想那吕不韦原本在卫国是有结发妻子的,娇妻在老家操持家务侍奉老父。做为商人,吕不韦自然是走南闯北免不了粘花惹草,宿花眠柳,做为家资万贯的富商这毫不稀奇!吕不韦在赵都邯郸和艺妓赵姬一见钟情。一周时间二人床都不下,二人锦被相拥干柴烈火打得火热,没多久赵姬就有了身孕。你说这时的吕不韦家有娇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