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控鹤府为何被污为小鲜肉市场?一场以正义之名妖魔化武则天的把戏

控鹤府为何被污为小鲜肉市场?一场以正义之名妖魔化武则天的把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229 更新时间:2023/12/13 11:24:54

武周圣历二年(699年),控鹤府成立,久视元年(700年),控鹤府被更名为“奉宸府”。司卫卿张易之、银青光禄大夫张昌宗为首,编制二十四人。

奉宸府下设奉宸令一人、奉宸侍郎一人、奉宸监丞一人、奉宸主簿一人、奉宸大夫十人、奉宸骖乘十人,二十四人对应二十四节气。

除了数量有点缩水,编制是不是有点“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的感觉?

这些入选者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小鲜肉。

这些小鲜肉,除了张家兄弟外,还有李迥秀吉顼、薛稷、田归道、郭元振、宋之问、阎朝隐、员半千,疑似还有柳良宾、侯祥。

“疑似”的这两位老兄很有意思,相传推荐他们二人参加“选秀”的是一个叫柳模的舍奉御。此人对武则天说:“柳良斌长得雪白粉嫩,还是个美髯公;侯祥‘阳道壮伟’,比薛怀义强多了,臣想把他俩推荐给您。”

朝中的大臣们差点笑掉大牙:太TM拼了,真是舍不得儿子套不住……

原来柳良斌正是柳模的儿子,亲的。

后来有个叫朱敬则的右补阙看不下去了:陛下,柳模闹得满朝风言风语哎。武则天一点不生气:没有你的直言不讳,朕还不知道呢,赏彩缎百匹。

至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还用说吗?那是正牌的“贵妃娘娘”。此时武则天已经年近八旬,这个做派,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对这些说法,我很想说两个字——扯淡!控鹤府就是一两酒精勾兑出来的一吨“佳酿”,好喝不好喝不重要,牌子够靓就行,吸引眼球就行。

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控鹤府绝不是“后宫”,它成立的目的,最初是为了编撰一套名叫《三教珠英》的诗歌文集,后来逐渐演变为武周朝的“中朝机构”了。

首先,所谓控鹤府是“小鲜肉的聚集场所”,这种说法就是信口雌黄、睁着眼睛说瞎话。

在可考的人员名单中,除了张家兄弟,最年轻的宋之问43岁。坊间盛传,这哥们一心想得到垂青,却被武则天以“口臭”为名晾在了一边。

年龄最大的员半千78岁,比武则天还要大三岁,请问有这么老的“小鲜肉”吗?

其次,这些所谓的“小鲜肉”并不是被圈养的金丝鸟,他们都是外朝官员,很多人后来都外放到地方任职了。

比如吉顼,人家是大宰相,后来被贬为安固县尉。郭元振以凉州都督身份,常年出镇河西走廊,到武则天驾崩都没能回朝。

这不腌制老腊肉嘛,哪是养小鲜肉?

其三,控鹤府的诞生与《三教珠英》的编撰工作神同步,这绝不是偶然。

这个细节,但凡眼珠子摆正一点,别老盯着花花绿绿的东西,就一点也不难发现。

“武后奖掖文学,引拔极众,始以北门诸学士,纂集群书,临制后,又有三教珠英之选,预修者,有员半千、宋之问……”

唐高宗末年,武则天令弘文馆直学士刘祎之、著作郎元万顷等人,以翰林待诏身份入禁中撰《列女传》、《臣轨》、《百僚新诫》、《乐书》。因为经常出入于皇宫北门,因此这些人被称为“北门学士”。

那时候还没有正式的编撰机构,“北门学士”仅是个临时拼凑的创作班子。

圣历二年,武则天又决定编撰一部集“儒释道”三教为一体的大型诗歌图书集成,由于工作量太大,需要的人员众多,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固定的场所和稳定的机构,来承担这项重任。

史书虽然没有说控鹤府成立的目的是为了编撰《三教珠英》,但《三教珠英》的编撰确实是在控鹤府完成的。

据《新唐志·类书类》记载,《三教珠英》全书1300卷,后改名为《海内珠英》,编撰时间为期三年,参与编撰的人员有47人,除了控鹤府二十四人,还征召了张说李峤魏知古等二十多人。

其中张昌宗为主编修,图书修成后他因功授封邺国公。

从这些记载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由于编撰工作的持续性,尤其是《三教珠英》的编撰要求,直接催生了控鹤府的诞生。

那么,控鹤府又是怎么被“污名化”的呢?

其一,控鹤府人员构成鱼龙混杂,给人留下了把柄。

控鹤府选材的标准不是“小鲜肉”,而是“文学之才”。文人墨客不缺才华,缺的是政治素养,个别还缺“德”,比如宋之问。

这些人失意时哀叹生不逢时,得意时又忘乎所以,几经沉浮,难免有人迷失自我,进而随波逐流、出卖灵魂,比如张家兄弟。

这些人聚集在一起,歌舞宴饮、诗文唱和、做出一些轻慢的举动一点也不奇怪。

对武则天来说,控鹤府是她远离朝堂纷争后,附庸风雅、放松愉悦的私人领地,因此她不会在意他们的放纵。

宰相王及善就很看不惯这些人的无行,曾经多次加以训斥,可武则天却怏怏不乐:“您老岁数大了,不适合这种场合了,以后就不要参加了。”

原本控鹤府以张氏兄弟为首,就已经被贴上了不良标签,再被赋予皇帝“私人领地”的属性,不留下话柄才怪呢。

其二,控鹤府的“中朝官”性质,伤害了外朝官们的利益。

如果控鹤府能与外朝之间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那倒也罢了,可问题是,皇帝身边是非多,控鹤府头上既然戴着官帽子,就免不了与外朝发生瓜葛。

一方面,有官员投机取巧,希望通过控鹤府来达到接近皇权的目的;另一方面,武则天又把控鹤府当作制衡外朝的工具使用,摩擦自然少不了。

后来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理由是张家兄弟图谋不轨。其实这哥俩冤死了,他们哪有这份心思?但他们又死得不冤,因为依附于他们牟利的人太多,这么亮的灯泡不被砸了谁能睡得着觉?

武则天对控鹤府的定位,有点像汉武帝的“内朝官”,是皇帝用来对付外朝官员们的工具。这些文学才俊大多数职位不高、门第不显赫,却很有见识,很有培养价值。

比如郭元振,他本是一名戴罪的官员,武则天慧眼识珠,将他留在控鹤府给自己当朝政决策参谋,后来在解决吐蕃问题上作出巨大贡献。再后来武则天干脆将他派到凉州任都督,为河西走廊的安定繁荣立下奇功。

但这种提拔官员的方式是不合法的,因为它超出了外朝官员选拔任用的正常流程,是皇权对朝政秩序的破坏,也伤害到了以宰相为首的外朝官们的利益。

其三,否定“武周朝”的政治诉求,导致对控鹤府的污名化。

后人对武则天的评价很分裂,一方面她作为高宗皇后、中宗睿宗之母,人们没办法彻底否定她,另一方面,“武周朝”的存在极大地羞辱了传统道德观念,人们必须摧毁它。

前者让武则天没有变成第二个“王莽”,后者则要尽可能地抹黑她的为人,以及她所做的一切。

唯有如此,后人才会树立起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并且自觉地背上道德枷锁。

本文无异于为武则天的私生活辩白,但是将控鹤府描绘成她的后宫,确实冤枉了她,同时也侮辱了后人的智商。

遗憾的是,很多人不辨真伪,或者故意博眼球,非要给“控鹤府”抹上五颜六色的东西。对这种人,您说我们该批评他们是“笨”呢,还是“坏”呢?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最信任的一位将军你知道是谁嘛,而他又有哪些功绩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王翦画像王翦(生卒年不详),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战国时期秦国杰出的名将、军事家。一生为秦国开疆拓土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为什么说他是秦始皇最信任的一位将军呢?因为早在王翦少年时就非常喜欢军事,并且在年少时就开始在秦始皇身边呆着,可以说王翦从小到大的一切情况秦始皇都是

  • 诸葛长民:东晋末年的一位大将,最终被刘裕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晋末年刘裕简历,刘裕北伐的名将,刘裕灭司马家族过程

    一具体来说,诸葛长民(?-413年),字号不详,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诸葛长民虽然有才干,但是,他品行不端,在家乡没有什么正面的声誉。桓玄执掌东晋大权后,任命诸葛长民为自己的部下,不过,诸葛长民很快就遭到了举报,乃至于被桓玄惩罚。自此之后,诸葛长民对桓玄心怀怨恨。元

  • 汉中之战胜利后,刘备称汉中王,此时集团二把手是谁?并非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取得汉中后不久,刘备就有了称王的心思,于是在群臣的一番劝进下,刘备自封汉中王。当初刘邦就是以汉中为根基取得楚汉争霸的胜利,然后一统天下,刘备称汉中王的野心昭然若揭。刘备在称王之后对手下大肆封赏,其中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那么此时刘备势力集团中的二把手是谁呢?是军师诸葛亮吗?事实

  • 数说唐朝帝王更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帝王顺序表,唐朝帝王年表一览表,唐朝历代帝王及在位时间

    作为我国封建历史上鼎盛的大一统的中原王朝,唐帝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达到了一个顶峰。它崛起于隋末乱世,不仅疆土辽阔,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但兴衰轮回,任何一个朝代也难逃盛极而衰的命运。大唐近三百年的国祚也不全是盛世繁华,在二十一帝的更迭过程中,昏君、宫斗、权臣、宦官、

  • 故事:被载入史册中的真龙事件!大唐节度使韦皋进献给皇帝一条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韦皋,韦皋与乐山大佛的故事,韦皋墓在哪里

    地球太大了! 巴蜀之地,自古以来就记载了许多神秘事件。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因为那里至今还有很多罕有人迹的真正原始荒野、山林吧?唐朝的官方史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件奇事,唐德宗在位时期,剑南节度使韦皋曾经上报说,他下辖的资州发现了一条龙!可不是什么石龙、土龙、木龙,而是一条活生生的真龙!活的,还有具体的大小

  • 马陵一战,让魏国失去一统天下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陵之战魏国完整图解,马陵之战魏国和齐国谁厉害,马陵之战魏国惨败

    韩国眼见当年赵国的事情就要发生在自己身上了,就赶紧去找能帮自己的国家。赵国已经被魏国打服,燕国是个小透明,秦国楚国已经被魏国说服,其余小国又没有实力,想来想去也只有齐国了。这个时候的齐国就像二战前英国一样,到处搞平衡。就是维持各国均势,那家强大,就遏制那家。这不齐国就瞄上了魏国,想尽一切办法来削弱三

  • 挽救了东晋王朝的北府兵,最终也成为了东晋的掘墓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东晋北府兵简介,东晋北伐的重要人物,东晋的四次北伐

    一,荆扬之争和北府兵的建立北府兵的建立是和东晋的荆扬矛盾分不开的。扬州是东晋的京畿之所在,乃立国根本。扬州北有长江天险,是抵御北方民族南下的天然屏障。北方民族想要南下进攻东晋,必然会先进攻长江上游,然后再顺流而下。因此,长江上游的荆州就成为了东晋的防御重心。东晋在荆州的军事力量十分雄厚,“资实兵甲,

  • 大汉帝国之-吕后当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小说大汉吕后,吕后为什么宠爱刘长,吕后惊艳的图片

    上一集中,我们讲了刘邦的基本盘之功臣集团。功臣集团共有三个盘面:1.异姓王集团代表是军事天才韩信(齐王、楚王、淮阴侯)、强盗彭越(梁王)、刑徒黥布(九江王英布,因脸上有黥字,又称黥布),当然还有带头大哥张耳(死的早,儿子张敖是刘邦的女婿)、长沙王吴芮(死的早)、燕王有两位,分别是燕王臧荼(叛逃被杀,

  • 为报复儿子篡位,李渊狂生30个孩子,没想到武则天一招搞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与李渊的关系,武则天是怎么被李渊看上的,李渊和武则天谁更有名

    隋朝末年,身为四大门阀之一的李阀,开始了争夺天下的道路。当时李渊儿子李世民文韬伟略,是李渊几个儿子中最为出色的。在乱世中,李世民聚集了大量文武全才,征战四方,可以说李渊之所以能成为最后赢家,李世民无疑是功不可没。 李世民在乱世中建立不世功勋,李渊对于这个儿子也甚为依仗,所以也对这位儿子表示,以后立他

  • 如果卫青、霍去病健在,还会发生“巫蛊之祸”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卫青、霍去病,都是汉武帝刘彻一手培养起来的亲信将领,他们都和刘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卫氏曾经达到了一门五侯的鼎盛。很多人认为汉武帝对卫青、霍去病十分信任,但信任这东西是相对的。卫青出身寒微,如果没有姐姐卫子夫受宠,而得到汉武帝赏识的话,恐怕他注定一辈子都是个马夫,在做了郎中之后,得到汉武帝的栽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