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文德是南宋末期的一代名将,“自奋于兵间,周旋三边,大小百战”

吕文德是南宋末期的一代名将,“自奋于兵间,周旋三边,大小百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61 更新时间:2024/1/29 4:23:38

克敌两淮

据1959年出土于苏州的吕师孟墓志铭记载,吕文德之父名吕深,追赠太师相国公,他有弟吕文福、吕文信等,而吕文焕则是他的堂弟。 [1] 据说吕文德出身宋代名门东莱吕氏,是宋初宰相吕蒙正的后裔,但到他这一代时早已没落。 [2] 关于吕文德从军前的职业,一说他是樵夫,比如《宋季三朝政要》记载:“文德,安丰人,魁悟勇悍,尝鬻薪城中。” [3] 也有一说他是土豪,如《古今纪要逸编》一书说:“文德起土豪” [4] ,总之为一介平民。他是被宋末名臣赵葵相中而从军的。关于吕文德从军的年份,一说是宋宁宗嘉定末年赵葵在淮西安抚参议官任上时 [5] ,一说是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赵葵在淮东制置使任上时。 [6] 此后数十年间,吕文德屡建边功,位至显宦;其家族子弟也驰骋疆场,形成一股庞大的军事集团。

据估计,吕文德可能跟随赵葵参与端平入洛的战斗,到嘉熙元年(1237年)时已被擢为池州都统制。蒙古灭金后第二年开始入侵南宋,长达四十多年的宋蒙战争全面爆发,吕文德长期活跃于抗蒙前线,逐渐崭露头角。嘉熙元年(1237年),吕文德以池州都统制率军援安丰,与杜杲守城力战,蒙军乃退。次年,和杜庶(杜杲子)、聂斌等率精锐在要害处设伏击蒙军,连传捷报27次,尤其是他守卫真州时,更是“仪真之民,恃以为命”。 [7] 淳祐元年(1241年)三月,宋廷以吕文德知庐州;淳祐三年(1243年)二月,吕文德被提拔为福州观察使、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总统两淮出战军马,兼知蕲州,捍御边陲。 [8] 这年夏季到冬季,他曾率领一支3000人的部队,乘坐战舰溯涡河而上,直捣汴梁,打得蒙军措手不及,随即撤回。 [9] 淳祐四年(1244年)五月,蒙古围攻寿春府,吕文德率兵成功解围,宋廷赐给他缗钱百万以犒师。六月,宋廷任命吕文德为淮西招抚使,兼知濠州,节制濠、安丰、寿、亳四州军队。淳祐五年(1245年)春,大量蒙古兵围攻五河口,吕文德迎战不利,乃焚毁堡寨,撤退到濠州固守,蒙古攻濠州不下,遂退去,吕文德趁机收复五河口,宋廷连升他三级。淳祐八年(1248年)春,吕文德解泗州之围有功,升侍卫马军都指挥使,翌年又击退蒙古对淮西地区的进犯,进官二等。 [10]

随着孟珙、杜杲、余玠等南宋第一代抗蒙重臣相继去世,吕文德担当起南宋抗蒙的中流砥柱,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主将。他在发迹过程中,依靠由自己亲族及家乡樵夫、炭农等编成的“黑炭团”(又号“吕家军”)作战,而他的亲戚故旧如兄弟辈的吕文信、吕文福、吕文焕,子侄辈的吕师夔、吕师龙、吕师道、吕师孟、吕师望,女婿范文虎,同乡夏贵等均得到提携,先后成为南宋末期的重要将臣。

转战各地

淳祐十一年(1251年),应京湖制置使李曾伯请求,吕文德被调入其麾下 [11] ,任湖北安抚使兼知峡州。宝祐二年(1254年)夏,李曾伯奉命宣抚四川,收拾被庸臣余晦所误的四川局面,并将京湖军事托付给吕文德。 [12] 同年七月,宋理宗任命吕文德总统江陵、汉阳、归、峡、襄、郢军马事,暂置司公安,上下应援。 [13] 当时,蒙古对南宋采取大迂回战略(即所谓“斡腹之谋”),征服吐蕃、大理后包抄南宋西南边疆,西南地区战事逐渐吃紧,所以宋廷于宝祐三年(1255年)七月以吕文德知鄂州,节制湘西的鼎、澧、辰、沅、靖五州。 [14] 在之后的两年里,宋廷又先后移吕文德知常德府和靖州,以防蒙古从云贵透漏荆湖。 [15]

06版《神雕侠侣》中的吕文德

宝祐五年(1257年)秋,宋廷获悉蒙古将领兀良合台从云南入侵贵州的罗氏鬼国,便进一步将吕文德调往播州(今贵州遵义)一带。吕文德在西南并未与蒙古正面交锋,而是通过修筑城池、安抚土著的手段来加强防备。他联络播州杨氏为代表的土著势力,修筑黄平等三城,并安抚贵州地区的少数民族(“诸蛮”)。 [16] 开庆元年(1259年)正月,宋理宗下诏:“吕文德城黄平,深入蛮地,抚辑有方,与官三转。” [14] 以示嘉奖。兀良合台选择从广西而非贵州攻入南宋,可能与吕文德在贵州地区的经略有关。

其后吕文德又被调往四川前线,于开庆元年(1259年)三月被任命为保康军节度使、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四月又总领四川财赋,他不仅负责四川军政,还获得了宋代武将的最高荣誉——节度使头衔。此时蒙古大军在蒙哥汗的亲自统领下围攻合州钓鱼城,吕文德的任务就是溯长江而上,解合州之围,而纽璘所率领的蒙古也奉蒙哥之命,水陆并进,驻军涪州,搭浮桥于长江,阻止吕文德、向士璧等所率之援军入蜀。经过数十日的相持,到了五月,吕文德趁涨水和顺风之利攻断浮桥,击退蒙军,打通蜀道,进入重庆。理宗听说后非常高兴,御笔题曰:“吕文德身先士卒,攻断桥梁。蜀道已通,忱可嘉尚。” [17] 六月初,吕文德率战船千余艘,沿嘉陵江而上,增援钓鱼城,冲破了蒙古将领李进的防线。七月,蒙哥派史天泽迎战,史天泽将蒙军分为两翼,在合州东山的黑石峡两岸“跨江注射”,蒙古水军则“顺流纵击” [18] ,吕文德战败失利,退回重庆。宋军主力虽未进至合州,但对于合州保卫战的影响很大。宋理宗在开庆元年(1259年)六月说:“况合州之围已解,亦其(指吕文德)应援之力” [17] ,肯定了吕文德的战功。七月,蒙哥死于撤军途中,四川战事告一段落。

蒙哥虽死,但其弟忽必烈所率的另一路伐宋大军继续猛攻鄂州(今湖北武汉)。开庆元年(1259年)九月,吕文德马不停蹄地从重庆赴援鄂州,击败蒙军拔都儿部,“乘夜入鄂城”,给予鄂州有力的支援,使得鄂州“守愈坚”。 [19] 闰十一月,忽必烈北撤,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鄂州之围遂解。宋廷下诏说:“吕文德援蜀之赏未足酬功,今援鄂之勋尤为显著,特赐百万,良田万顷。” [17] 可以说吕文德达到了他戎马生涯的顶峰,无疑是当时南宋首屈一指的武将。

官场活动

此时蒙古内部纷争不断,一时无暇南顾,数年间边境没有大的战事。而南宋内部的窝里斗也开始了,吕文德在这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时刘整功勋很大,吕文德妒忌他,每逢刘整出谋划策就置若罔闻,建立功勋也不予上报,又因俞兴与刘整有矛盾,吕文德让他做四川制置使来收拾刘整。刘整愈发感到不安,最后于景定二年(1261年)六月以泸州十五郡投降蒙古,四川局面大坏。 [20] 俞兴出兵进剿刘整,反被刘整所败。败报传来后,宋廷急派吕文德率军进攻泸州,“水陆并进,雨雪载涂,或筑堡以逼其城,或巡江以护吾饷,或出奇以焚其积粟,或进锐以剿其援师” [21] ,终于在景定三年(1262年)正月收复泸州,吕文德亦因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 [22] 尽管泸州被成功收复了,但吕文德逼反刘整却给南宋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另一方面,吕文德还在朝中寻觅倚靠,以维持其地位。起初他所倚靠的是赵葵,谢方叔取代赵葵为相后,他又事奉谢方叔 [23] ,其后更是阿附权相贾似道,比如在开庆元年(1259年)鄂州之役时,作为节制诸路军马的统帅贾似道措置乖戾,无法赢得诸部的尊重,更无法协调诸部的关系,因此高达、曹世雄等将领都与贾似道有矛盾,唯独吕文德“谄似道,即使人呵曰:‘宣抚(贾似道)在,何敢尔邪?’” [24] 贾似道入朝拜相后,将京湖地区的军政大权传给吕文德,吕文德与贾似道的关系也就更加密切。景定五年(1264年)宋理宗驾崩时,贾似道为得到新皇宋度宗的信任,一方面在理宗下葬后假意辞官,另一方面指使吕文德谎报军情,使度宗急召贾似道,借机巩固自己的权势。 [25] 正因为权相贾似道的扶持,吕文德及其家族的军事集团得以存续多年,吕文德曾在度宗年间举荐96人入朝,许多人都是他的亲朋。这种扶持也可以从后来贾似道对吕文焕的态度中看出。 [26] 但吕文德也不是唯贾似道马首是瞻,后来谢方叔作为贾似道的政敌而遭陷害时,亦因吕文德的极力搭救而免祸。 [23]

晚年错误

从开庆元年(1259年)闰十一月到咸淳五年(1269年)十一月,吕文德一直担任京湖制置使,开府鄂州,率军驻防京湖边境,修筑多个城池,加强京湖一线的防务,并任湖广总领财赋、管内劝农营田使;又在景定二年(1261年)刘整降蒙之际一度兼任四川宣抚使,翌年辞去,仍兼四川策应使。以武臣身份出任封疆大吏连续十年之久,甚至还总领一方财赋、兼任三衙长官(侍卫马军都指挥使),这在宋代是绝无仅有的例子。吕文德也不断加官进爵:景定二年(1261年)超授太尉,景定四年(1263年)兼宁武军节度使,咸淳元年(1265年)授少保,咸淳三年(1267年)加授少傅,咸淳五年(1269年)受封崇国公。时人称他“开荆南之制阃,总湖北之利权……专立己威,爵赏由心,刑戮在口” [27] ,可见其权势之如日中天,俨然一方藩镇。这很大程度上是拜贾似道的奥援所赐。

然而,迈上巅峰的吕文德却犯了两个严重的战略错误。第一次是景定四年(1263年)七月,刘整向忽必烈献计,在襄阳城外设置榷场,以掩护其军事行动。刘整还指出,宋将吕文德“可以利诱”。蒙古向吕文德行贿玉带,吕文德竟同意建榷场。蒙古人又借口“南人无信”,要求建筑城墙以保护其货物。吕文德见蒙古人得寸进尺,感到很不爽,没有同意,此时又有人建议说:“榷场成,我之利也,且可因以通和好。”于是吕文德转变态度,奏请宋廷开设榷场。蒙古人借机筑土墙于鹿门山(今湖北襄阳东南),外通“互市”,内筑堡壁,以阻宋南、北之援,吕文焕早就识破这是蒙古的阴谋,两次捎信向吕文德说明,但被吕文德的亲吏陈文彬藏匿起来。其后蒙古又在白鹤城增筑第二堡,吕文焕再次向吕文德申诉才被得知,吕文德深悔,叹曰:“误国家者,我也!” [28] 第二次失误是在咸淳四年(1268年),此时蒙古卷土重来,大举入侵南宋,已围困襄樊。当负责守城的吕文焕派人向吕文德报告蒙军修筑鹿门、白河等寨、襄樊被重重围困时,吕文德却不以为然,反而斥责吕文焕道:“汝妄言邀功。设有之,亦假城耳。襄、樊城池坚深,兵储支十年,令吕六(即吕文焕)坚守。果(刘)整妄作,春水下,吾往取之,比至,恐遁去耳!”这种轻敌的思想加剧了南宋守护襄樊的困难,因此“识者窃笑之”。 [29]

咸淳五年(1269年)十一月末,吕文德致仕,特授少师,改封卫国公。 [30] 此时吕文德已经病重,“中外为之忧惧”。 [31] 吕文德自己也对晚年所犯的错误深感愧疚,以致在同年十二月二日(一说为十二月一日 [32] )因疽发背而卒,谥号“武忠”,追赠太傅。 [33] 德祐元年(1275年)十二月,南宋朝廷追封吕文德为“和义郡王”。 [34] 后来吕文德的家族除吕文信外集体投降蒙古。

吕文德是南宋末期的一代名将,纵观他的一生,“自奋于兵间,周旋三边,大小百战” [41] ,创造了一系列辉煌的战绩,在 宋朝 抵御 蒙古 侵略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可谓是南宋抗蒙的中流砥柱。吕文德早年镇守两淮时,他的上司淮西制置使 李曾伯 就评价道:“文德才气无双,为敌人之所 詟服 ” [42] “文德久董戎行,素负忠赤,声名在于敌国,勋绩著于三边”。 [9] 后来南宋朝廷对他极为倚重,“列之于 三孤 ,崇之以两镇”。 [27] 降蒙后的 刘整 曾谓:“南人惟恃一黑炭团。” [28] 亦可见其在南宋军方的重要地位。 方回 称颂吕文德及其家族说:“大门昔有谣,吕氏一千中。 华胄 所自出,恭惟 齐太公 。君伯先郡王,张韩刘岳同。百战护诸将,易名称武忠。武忠 棣华 众,皆有远祖风。分阃仗 斧钺 ,威望真非熊。子姓几百人,人人俱英雄。人人俱智慧,人人俱疏通。” [43] 南宋官方也在吕文德去世后对他高度评价道:“具官吕某, 一身是胆 , 束发 从戎。计多兵权,应猎遇 渭滨 之兆;口占笺疏,有抚定 荆州 之劳。生聚十年,守卫 中国 ,士卒同其甘苦,草木知其威名。锡盾雕戈,双节掌总军旅;篆车 絺冕 , 贰公 是为孤卿。居然护江面之风寒,俄尔告营中之星陨, 良翰 凋谢,我心䀌伤。以功名自终,死且不朽;而禭赠加厚,礼亦宜然。进之正一品之崇,于以为九京之贲。噫!孰知疾状,莫如前代之视卫公;名堕涙碑,徒使故人之思 羊祜 。” [32]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司马炎的昏聩,贾南风的乱政,诸王的野心,最终引爆八王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八王之乱第一幕:司马炎的选择司马晋朝本来就是篡权得来的,大臣们也毫无忠诚可言,司马炎一方面靠金银笼络群臣,一方面大肆封同宗,以此来稳定晋朝的江山,这样的统治岂能会长久?而作为开国皇帝,能将自己建立的政权搞垮,司马炎也算“厉害”了,其晚年最大的败笔就是立白痴儿子司马衷为太子。司马炎司马炎身为老父亲,对

  • 李时珍对病人束手无策,开出无奈药方,却救病人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时珍治病的故事,李时珍治痛风的药方,李时珍治疗肺结节的药方

    这就奇了怪了,病人没事,好端端站在他跟前,难道是李时珍误诊了?李时珍,明代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1518年,他出生医学世家。但他却想登科入仕,无奈几次科考无望,大病一场。此后,他便移志医学,经过数年钻研,终有所成,他悬壶济世,医术精湛,被后世尊“药圣”。话说,一次,一个外地商人请李时珍看病

  • 李世民能成为千古一帝,多亏了这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出身介绍这个“白富美”窦氏出身高贵,父亲是北周附马、神武郡公窦毅,她的母亲是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窦氏一生下来就非常美貌,性情恬静,小小年纪气度不凡,她的舅舅周武帝非常喜欢这位外甥女,从小把她接到宫中教养,可以说是公主般的待遇。历史上窦皇后的形象“雀屏中选”就是比武招亲等到窦氏成年之后,她父亲窦毅

  • 端平入洛的本质,到底是南宋自招祸端,还是无法落地的强国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1、金朝的崩溃南宋端平二年,西元1234年年初,对于南宋来说,这是南宋朝廷从赵构南渡以来,最为开心的一段岁月:因为给南宋带来耻辱的金朝,在蒙古、南宋联军的打几下,彻底崩盘了——而且,金朝在最后关头,一天时间先后失去两位君主,这无疑和当年的北宋徽钦二帝的悲剧对应,以至于后世的人读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都

  • 朱元璋为什么放弃了元朝的大片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要讲的是朱元璋为什么放弃了元朝的大片领土?纵观我国几千多年的历史,王朝是更迭那是一茬又一茬;几乎是一两百年就要改朝换代一次。不过我国的王朝与其他王朝不同,被推翻的王朝所留下的一切往往都会被胜利的一方完全继承下来。然而这仅是大多数的情况,还有些王朝就没有完全继承前朝遗留下来的财产。明朝太祖皇帝朱元

  • 中原大地“一锅粥”的时代,五胡十六国时期,铁弗匈奴消亡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五胡时期的匈奴最后去了哪里,五胡十六国顺口溜,王立群讲五胡十六国

    赫连夏从407年建立,到431年被吐谷浑所灭,历时不足二十五年。其政权是五胡十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赫连夏与十六国时期的诸多政权皆有交往,是这一时期非常活跃的政权之一。但其疆域变迁的过程有其明显的阶段性。赫连夏建立前铁弗匈奴活动区域铁弗匈奴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南匈奴的其中一支。这一支兴起于陉(xíng)

  • 朱标如果不死,会是朱棣的对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严格来说,朱棣根本不可能成为朱标的对手。朱元璋出身虽卑微,但他传统的小农思想却让他牢牢遵守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汉代高祖刘邦就曾想过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想要废长立幼,而朱元璋则是完全没有想过这种荒唐事,当朱标出生的那一刻,他的一切注定都将由这个孩子继承。随着朱元璋在割据的环境越来越强大,朱标的地

  • 对于河北人来说,安禄山才是天降猛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安禄山河北,安禄山真实长相,安禄山是个胖子吗

    永远没有十全十美的时代,盛世的红利也只有一部分人能享受到,那些没有享受到盛世的人,只有一个想法:“你的盛世,与我何干。”一、从“商鞅变法”到“陈桥兵变”,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中国历史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关东和关西的地域之争,或者说,是关东的核心河北,与关西的核心关中之争。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便是

  • 元朝流行哪些特色美食?从元朝人的饮食习惯,窥探其饮食文化风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元朝巅峰时期版图,元朝十大美食图片,元代的饮食特点

    笔者认为,从原始人学会用火开始至今,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传承了几千年。食物的种类和烹饪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并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我国饮食文化具有多元性特和独特性,饮食文化的发展既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化特点又有一定的艺术魅力。烹饪来源于人类的饮食实践和发展,主要包括不同种类的烹饪技巧,以及制作出食品

  • 唐德宗李适崇陵探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唐德宗画像唐朝第十位皇帝唐德宗李适(742-805)。对于唐德宗,他在位期间所做的事还是很复杂的。唐德宗在位初期严禁宦官干政、选贤任能、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这些都促进了唐朝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对外关系上,唐朝,北和回纥、南和南诏、西结大食、天竺,打击吐蕃。唐朝甚至出现了中兴的景象。这样看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