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刘邦的酒肉朋友,起义后迅速变成军事天才?

为何刘邦的酒肉朋友,起义后迅速变成军事天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22 更新时间:2023/12/18 10:48:07

在《陈涉世家》中,陈胜曾对之前一起在主人家做农活的同伴说道 “苟富贵,勿相忘” ,但最终陈胜身边的朋友也没有出人头地。

相较于身边没有多少同伴的陈胜,汉高祖刘邦却取得了胜利,在打败项羽后也建立了汉朝,成为一代帝王, 之前和他一起的“酒肉朋友”也都个个不凡 ,几人也真正实现了“苟富贵,勿相忘”。

汉高祖刘邦本身也是从市井而出,机缘巧合下认识了被后世所称的“汉初三杰”,几人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但为何如此之巧,刘邦结识的明明都是市井中的“普通百姓”, 却最终一个比一个有军事才能,且辅导刘邦登上帝位,这之中是究竟为何?

楚汉之争

提到汉高祖刘邦,想必稍微了解一些有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人都会知晓, 而人们谈得最多的也便是刘邦和项羽那场著名的“楚汉之争”, 正是这场战争,彻底断了项羽的“西楚霸王”梦,也奠定了秦后为汉的历史进程。

刘邦不比项羽的出身名贵,对于一个市井的“小人”,他的每一步好像都极为艰难,却也在别人眼中轻易“翻不起浪花”。 但令众人没想到的是,这样的人却有挡不住的“天命”,

直到刘邦有次押解犯人到骊山的过程中发觉有不少人逃走,意识到自己无法抓捕回所有的人后, 刘邦索性放走了所有人 ,而正是因为这样的举动,放走的人也成为了刘邦的部分势力。

等到刘邦的队伍不断壮大时,楚汉之争在无尽的变数中逐渐形成拉锯之势,刘邦最终在萧何张良韩信等人的协助下,势力不断加强。楚汉两国曾一度协议以鸿沟为界, 以东为楚,以西为汉 ,两者互不侵犯。

但“市井小人”仍然存在,当项羽遵守协议,放回刘邦的家人后, 刘邦抓住项羽此时没有人质时偷袭 。项羽被刘邦打得一个措手不及,只得退到垓下,在激战后,项羽走投无路, 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便自刎于乌江边。 这场楚汉战争最终以刘邦一统天下,项羽自杀而告结束。

运筹帷幄

刘邦虽然取胜的手段有些时候并不光彩,但却不能否认刘邦作为一个皇帝的励精图治。他曾说:“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由此可见刘邦对此三人的敬佩和感叹。

张良虽然是刘邦的“酒肉朋友”,但却也出身于贵族世家,只是传到张良一代时 ,韩国灭亡让张良丧失家业 ,秦朝的举动让他怀恨在心,也更加反秦,因此后来选择加入刘邦,也并不是什么怪事。

张良的运筹帷幄,主要体现劝谏刘邦与为刘邦谋划。

当刘邦进入咸阳宫时,看到富丽奢华的宫殿珍宝,一时喜难自抑,想将这些触手可及的富贵收为己有。但此时刘邦实力不足,贸然吞下咸阳只会导致项羽的重心转移, 当武将樊哙冒死劝谏刘邦不要被财富迷了心智时,刘邦充耳不闻。

张良便劝道:“因为秦朝的暴政才会导致您推翻他而入咸阳。但此时刚入秦地,若沉溺于此,在老百姓眼中又跟秦朝有什么两样?”张良柔中带刚的劝谏让刘邦猛然清醒,刘邦因此下令封存咸阳的一切财物 ,并还军霸上,以等项羽。

“鸿门宴”中,因项羽的目的不纯,张良一再打起十二分精神保护刘邦安全,直到项庄的出现让张良立马出帐寻找樊哙,命其护驾。

樊哙的到来让局势一下子变化, 借樊哙之口描述刘邦的忠义一时间让项羽无言以对 ,待情势已渐好转,刘邦借口入厕,其余二人随机出帐,商量后决定樊哙保护刘邦回营,张良留下来应付局面。

生死攸关中,张良既让刘邦“虎口脱险”,又离间了项羽内部君臣,实在巧妙。

成也萧何

对于萧何,刘邦总是极其信任的,不仅因为萧何的忠心,也更因为二者实在相识太早,早就成为了莫逆之交。萧何性格随和,由于两人年龄相近,且待见到刘邦器宇轩昂,是大贵之相, 因此多次暗中利用职权袒护他。

汉二年,刘邦趁项羽东征,攻占了楚军根据地,但当汉军进驻后,因为胜利实在太过容易,一时警惕放松,便被项羽的3万精兵绕道杀回,同时刘邦被围困于彭城灵壁。

在战败逃亡的过程中,萧何坐镇关中,征兵运粮以供应汉军, 同时制定规章以建立秩序。刘邦对萧何的偏爱甚至已经到达了如果军令来不及报告给刘邦时,由萧何根据具体情况先行执行。

可以说当时的萧何手握重权,若他想称王,刘邦已然无法以汉高祖的身份存在与历史之中,但萧何却多次让汉军转危为安。楚汉之争中,由于萧何坐镇关中, 不断向汉军输送兵马和粮草,使得刘邦越战越强,终于项羽战败。

忠勇神武

樊哙出身卑微,以屠宰为生计,在刘邦担任亭长时便与他相识,后来因迎娶吕雉之妹深得刘邦信任。 作为刘邦麾下最勇猛的战将, 十分被刘邦器重。

樊哙对刘邦的保护更体现在“鸿门宴”中,等待张良寻找樊哙时,樊哙丝毫不惧, 喝酒吃肉毫不含糊, 说出的话甚至指责项羽识人不清,错认小人,待情势缓和后,刘邦借口入厕,其余二人随机出帐,商量后决定樊哙保护刘邦回营, 在樊哙的保护下刘邦顺利回营,逃离危险。

除了樊哙在“鸿门宴”中舍身保护刘邦人身安危以外,还为刘邦南征北战,与韩信共同拉开了的楚汉战争。战争中,樊哙或独自一人,或领兵与汉王的军队一齐作战,常率先上阵杀敌,在英勇的作战下,樊哙也立了不少功, 也被升为郎中骑将,封为将军,刘邦还给樊乡赐他的食邑。

刘邦的“酒肉朋友”虽然在刘邦起义之前都个个其貌不扬,但这也正表明了刘邦的识人才能, “君子之交淡如水” ,但却依旧了解彼此的能力与性格,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邦的“酒肉朋友”能成名也不足为奇了。

更多文章

  • 项羽造反,秦国亡不了;逼反刘邦,秦国必须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为什么刘邦项羽能打赢秦国,老梁说项羽刘邦,刘邦与项羽

    某位秦姓历史学家曾指出:秦帝国成功的秘诀,在于将秦人原子化。原子化的秦人只有完全执行帝国意志,进行耕种或征战才能获得生存,而这导致秦帝国的国家意志能够更加有效地执行,这种比较优势最终让秦帝国在其他六国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理论上讲,将秦人原子化,对于整个秦帝国来说确实能够极大提升效

  • 为了她,皇后的位置一直空缺,秦始皇一直苦苦等待,最后等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的皇后去哪了,秦始皇的皇后墓地在哪里,秦始皇一直不立皇后的原因

    皇后的位置,至高无上,尊贵无比,不是谁都有那份殊荣的,一般来说,除了太后内定的以外,要有强大的家族背景,来扶持皇上的江山,还要有母仪天下的胸怀、端庄的容貌。当然,如果皇上自己特别喜欢,不顾众臣反对,也是可以的。那为什么秦始皇不立皇后呢?是没有合适的吗?还是什么原因?据历史记载,他可能在等一个人,是谁

  • 战国-魏国变法是谁来主导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他任命李悝为相,在魏国进行变法,李悝是战国初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在魏国的变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var1]一、推行“尽地力之教”。李悝为魏文侯制定了发展农业的政策和规定。首先,他要求农民在播种时必须同时杂种五谷,以防备单一种植遇到灾害时无法补救。其次

  • 荆轲刺秦王的背后:李牧击败秦军,却致樊於期父母宗族被屠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此时的秦国,已经是独步天下,隐隐有吞并六国之势。秦兵甚至已抵达易水边,随时都可能进攻燕国。太子丹原本就对嬴政有旧怨,现在秦军的威胁又近在咫尺,心里涌现出一股莫名的恨意。于是,他找来太傅鞫(jū)武商议:“燕、秦二国现在是势不两立,希望能得到太傅图谋秦国的计策。”身为太傅,鞫武太了解太子丹

  • 临终前董卓大喊了六个字,竟被耻笑千年,如今却是现代人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董卓秽乱内庭是什么意思,历史上的董卓,老三国董卓

    年少得志 刘备空背皇家血统与白丁起家无异,历史上和他一样白手起家的领导人真的不少,他们的成功是要比别人多付出多少倍的努力才能取得。与刘备这样从零开始的人不同,董卓虽并没有多出众的家世,但好歹他父亲是朝廷的官员,他自小的生活待遇和教育绝对是甩刘备好几条街的。在刘备还没冒头的时候,董卓跟着自己的羌人好

  • 揭秘:秦始皇统一六国的3大因素,缺了“他”秦始皇不可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无论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都有秦人的影子,可以说秦国的成就很多,但其实当时的秦国并不比其他国家规模大。许多人可能还不清楚,为什么当时一个小规模的秦国却横扫六国?[var1]如果不是这三个因素,秦始皇再有才华,也不可能打败6个诸侯国,统一天下。1.秦国具有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完美的多代合力和传承秦

  • 三国猛张飞,出身平民,为何武艺如此高强呢?主要原因有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上张飞的武艺有多强,三国张飞的实力如何,张飞的武艺和谁学的

    说的三国,总是离不开刘备、关羽、张飞三个人,刘备仁义双全,天资聪慧,从一个卖草鞋为生的小贩,一步一步建立了蜀国,更是留下了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的经典故事。关羽则被称为武圣,手持青龙偃月刀,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但是,我们对于张飞的印象则是冲动鲁莽、腹无诗书,空有一身蛮劲。可实际上,张飞的武力与

  • 一生主做两件事:北御匈奴、南抗秦国,他凭什么入列战国四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赵国,自赵烈侯赵籍立国至邯郸被攻陷、赵幽缪王被俘,整整175年,一直是战国中后期东方六国中最强大的诸侯国。特别是在赵武灵王时,胡服骑射的推行,让赵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骑兵,一度所向披靡,称霸一方,令已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强大的秦国也不敢侧目。涌现出的名相良将如肥义、楼缓、虞卿、乐毅、田单、赵

  • 晋国历史知多少丨晋侯墓地的墓主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113、114号墓位于墓地的东部中间外,这个墓地的墓葬并没有实行左昭右穆的排列方式,而是从北面一排开始自东向西埋葬到32、33号墓,然后又折到中排西端的91、92号墓,之后再折到南排东端1、2号墓,南排又自东向西埋葬到最西端62、63、64号墓,最后又折到北排最西端93、102号墓。[var1]

  • 秦始皇陵墓长啥样?看看资治通鉴里怎么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乐忠于找寻长生之道,后面没有找到。长生没有办法,那死后一定要好好享受!古人是非常强调陵墓的,毕竟在他们看来死后也要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何况那可能是自己可重生之地!我们的始皇帝动用了72万人进行了修建39年的大工程,可想而知!最近阅读《资质通鉴》,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里是如何记载的。那是公元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