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胡乱华到底有多乱

五胡乱华到底有多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397 更新时间:2024/2/5 9:34:23

中原百姓怎么也想不到,刚刚经历了三国争霸的乱世,好不容易司马家统一中原,建立晋朝后消停的生活了几十年,这朝廷内部又出问题了。

晋慧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使得整个晋氏分裂,国库空虚,社会经济也大大衰退。就在这时,北方少数民族将虎视眈眈的目光放到了中原,趁着晋朝内乱,直接挥军南下。

在这段日子里,无数的百姓被屠sha,饿殍遍野……

这段悲惨的时期被后世称为“五胡乱华”,也称永嘉之乱。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经多个朝代,每个朝代的结束都伴随着一场场大乱。但那些战乱跟“五胡乱华”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当年的五胡乱华究竟有多悲惨,以及它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一、养尊处优,晋室王朝酝酿大祸

“五胡”主要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部落,这其中属匈奴的人口最多,地盘也最广阔。但其实在西晋末期的“五胡乱华”中,胡人的部落却远不止这些,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部落就有十六个,也称“东晋十六国”。

到了西晋末期,胡人的数量越来越多,甚至慢慢地侵灭了汉人的主导权。而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就是当朝的统治者们,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眼光短浅、自尊自大才自然要被“打”。

说起胡人人口量激增的问题,还要从西汉时期说起。

刘邦最开始建立西汉时,受秦末战争的影响,整个中原百废待兴,实力自然是不行的。为了维护边界安静,竟还要靠“牺牲”公主和亲来讨好匈奴单于。

儿子文景帝也效仿父亲,利用和亲维持边界平安。到了汉武帝登基后,他可不惯着匈奴人,连续几次派人攻打匈奴,终于使得汉朝不再受匈奴人的挟制。

汉武帝之后,匈奴人几乎威胁不到中原王朝了。虽然边界消停了,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随着与胡人的关系稳合下来,很多北方的胡人慢慢地向中原地区靠拢。

他们与汉人通婚,与汉人做买卖,一点点向南迁徙。但迁徙的速度很慢,范围也有限,毕竟没有皇帝的首肯,他们也不敢随便的大规模移动。

但是到了东汉末年。汉朝的统治早就土崩瓦解,三国分立各自为战,长久的战争导致中原地区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已经不能满足生活需求,统治者就打起了胡人的主意。

曹魏时期,不止一次地调动胡人前往中原填补缺漏,等到了西晋时期,内地的匈奴人口已经达到七八十万,羌族八十万人,而鲜卑族已经有数百万之多。

这些胡人居住在北方,占据北方总人口的大部分,而汉人则占据很少一部分。原先曾经是汉族聚集地的关陇地区变成“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的局面。

西晋末年,关中以西的地区少数人口的数量已经是汉人的几倍之多。而随着少数民族政权的不断更迭,迁移的人口也越来越多,成分也越来越复杂。

眼看胡人的统治明显威胁到了西晋的皇权,很多大臣纷纷上书奏请管束胡人活动范围,但是西晋的统治者却认为:胡人归属于皇室贵族,若是限制了胡人的发展,那么皇室的利益也会受到影响,这更不利于统治。

殊不知,长久备受压迫的胡人早就起了反叛的心思,他们的祖先被迫来到中原,从事劳作和各种徭役。就算是这样,在中原生活的胡人始终要低于汉人的地位。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趁着中原内乱,胡人崛起了!

二、八王之乱,胡人蠢蠢欲动

司马家族凭借士族的支持,坐上了皇位,为了感恩这些人,西晋建国之后制定的很多政策都是为了维护这些士族的利益,比如九品中正制保证了士族每代人都可以入朝为官。

同时,西晋害怕再次重复当年曹家被司马家夺权的事情,封了很多同姓子弟为亲王,扩大宗室范围。只是他们在看到宗室力量的时候,忽视了宗室王族权力对统治者的威胁,八王之乱就是这种极端政策下的产物。

晋武帝司马炎当年为呆傻的儿子司马衷娶了一个“强势”的媳妇贾南风,贾南风这人不仅长得丑,脾气也臭,司马衷为人懦弱,更怕媳妇。在自己的嫔妃皆因怀孕被贾南风害死后,他连屁都不敢放。

司马炎驾崩后,司马衷成了晋惠帝,实际掌权者为贾南风。八王之乱从开始到结束,历经16年,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历时三个月,贾南风打败对手,彻底掌握皇权

晋武帝在临死之前写下诏书,命令汝南王与皇后杨氏生父杨骏共同辅助晋惠帝。但因杨氏不是晋惠帝的生母,杨骏害怕失势,就让女儿劝说晋武帝,让他杨骏一人辅政。

但晋惠帝皇后贾南风不想杨骏独揽政事,谋划了陷害杨骏谋反之事,最终杨太后被囚禁,杨骏被杀,杨家三族被灭,受此事连累,共有数千人遇害。

但杨骏的死亡,并没有让贾南风如愿掌权,后与汝南王司马亮明争暗斗,以司马亮失败结束了第一阶段的八王之乱。

第二阶段:历时七年,贾南风倒台,各路势力大混战

西晋在贾南风的统治下,算是过了八年的平安日子。可贾南风一直有一个心病,那就是现在的太子并不是她亲生的,而且这对继母子关系一点也不好。

为了以后自己还能掌权,赵王司马伦趁机煽风点火,贾南风还是对太子下了毒手。只是太子死后,贾南风就被司马伦等人以“杀太子”罪名受压,后喝毒酒致死。

眼看贾南风死了,这皇权落在了司马伦手中,而司马伦这人品德败坏,得不到人心。接着就暴发了以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为首的三王之乱讨伐司马伦。

但是这些宗室们谁都不服谁,又没有一个能担当大任的,导致后来的几年,司马家的诸侯们一直在内斗。最后在307年,晋惠帝去世,司马炽继位,东海王司马越成了最后的赢家。

只可惜司马越还没高兴多久,新的问题出现了。

原来在内斗的这些年,破坏了很多地区。为了躲避战争、饥荒以及疫病,流民如洪水一般活跃在中原地区。而外邦的胡人却趁着中原内乱大肆发展,现在的胡人早已不是西晋可以控制的了。

304年,趁着司马家忙着打仗,位于成都的氐族首领李雄占领成都,成为五胡中最早建立王权的部落。而原本在西晋都城被当做人质扣押的匈奴人刘渊趁着八王之乱逃回家乡,更是凭借在西晋学到的才能一口气征服了五处匈奴部落,建立汉赵政权。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刘渊作为匈奴人,却有汉氏姓,这是因为他的祖先冒顿单于在做了刘邦的女婿后,跟刘邦约定此后他的后代都冠以“刘”姓。

所以这刘渊在自立的时候,就打着是汉室皇族的后代,收拢了不少人心。氐族与匈奴拉开了胡人与西晋的争斗,而在311年,匈奴进攻宁平城之战,算是胡人猛烈进攻中原的开始。

三、五胡来犯,百姓尝尽人间疾苦

汉赵开国皇帝刘渊几年后去世,他的四子刘聪杀长子继承王位,而后便展开了对中原的侵略。311年,刘聪部下石勒在今河南鹿邑斩杀晋军十多万人,取得胜利的匈奴人继续南下,最后攻破洛阳。

他们在洛阳放任士兵烧杀抢夺,摧毁无数建筑,杀了包括太子、高官在列的三万多人,连晋怀帝也成了匈奴人的俘虏。

这场战争,导致了原本在北方生活的百姓大批次逃亡南方,这次人口迁徙也称“永嘉南渡”。

其实这时,西晋还是有能力与匈奴抗衡的,可就在刘聪攻打长安的时候,拥有重兵的司马睿却见死不救。晋愍帝只好向匈奴人投降,西晋时期正式结束了。

作为司马家远方宗室的司马睿,一直活跃在华东地区,因为西晋灭亡,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士族便推举司马睿当了皇帝。司马睿在南京登基,建立东晋王朝。

随着西晋的灭亡,北方除了一些少数地区如并州北部、幽州部分地区外,全都被五胡占领。而这些人也因为无法继续南下,领土有限发生了内斗,五胡建立了十几个强弱不等的政权,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期间,年年都有内战,那些没有逃到南方的汉人就成了战争的“炮灰”。那时候的胡人属于蛮族,并不受儒家思想教化,思维野蛮,毫无人情味。

他们到了哪里,就把哪里变成“地狱”,疯狂的残杀汉族男子,涉及汉族文化的书籍、建筑物品也都全数尽毁。至于那些年轻的女人,就被带走以供玩乐,对于这些女孩来说这比死了更难,因为被带走的女人差不多都被匈奴、氐族、羌族、鲜卑、羯族“分赃了”。

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本来就低,这些成为“玩具”的女性命运更是坎坷。

她们被送到各个军营,白天给那些胡人当奴婢,侍候他们。晚上还要做士兵的“暖床工具”,更有可怜的女性被当成食物,一旦缺少粮食了,他们就把女性杀了做成肉干。

更有传闻,胡人后来打仗干脆都不带粮食,饿了就sha人食用。这种行为虽没有资料证实,但也可以想象胡人对汉族百姓的残忍度,这段遭遇已经无法用文字形容。

对于吃女人这件事,胡人甚至给她们取了一个外号——两脚羊。

胡人也没有想到维护政权这么难,刘渊建立的汉赵,后来也称前赵,还不到20年,就被刘聪的部下石勒建立的后赵给取代了。而慕容家族(前燕)又在十几年后取代了后赵,同时,身在关中的前秦(氐族)也趁机发展壮大,与慕容家族争夺中原地区。

连年战乱,导致北方汉人人口呈阶梯式下降,五胡过后,汉人只剩下四万人左右,活下来的人仅占原人口总数的1/3。十六国打了一百多年,对于北方汉族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五胡十六国时代算是结束了。而后杨坚建立了隋朝,于589年灭陈国,中国才算是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状态,也结束了近300年的大乱和分治。

四、五胡后代的结局

五胡乱华结束后,这些少数民族的后代们都何去何从了呢?

匈奴:匈奴在北方衰落后,鲜卑族顺势进入蒙古高原,匈奴与鲜卑族通婚生下的后代被称为铁弗人。这些人留在了东亚地区生活,并没有迁徙。还有一部分匈奴人分别融入月氏、鲜卑部落。

鲜卑:鲜卑族的拓跋部建立了北魏政权,百姓也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从游牧向城镇生活和定居农业转变。一小部分融入了藏族,但是大部分还是汉化了,有一只关外的鲜卑拓跋部后来称作锡伯族。

羯:羯族不能严格上说是一个少数民族,因为它只是匈奴的一个分支,西晋末期也被视作“杂胡”,它的首领就是原前赵大将石勒。石勒征战河北各地,羯族逐渐与汉人融合了。

羌、氐:北方羌族与氐族在五胡十六国结束后,逐渐融合于周边的民族之中。

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最乱的一段历史,但它也是南北方民族文化融合最快的一段时间。可以说没有经历这次内乱,中国也无法那么快迎来隋唐时期的国土统一。

后记:

五胡乱华的直接导火索是晋惠帝皇后贾南风排除异己,强行干政,但追究根本原因,还是西晋的统治体系有问题。司马皇室内斗不断,消耗了无数的人力、财力,国库空虚,才会让人“一击即中”。

落后就要挨打,不仅仅体现在我国近代史上,古代王朝的变更就是一部部“先进”取代“落后”的实际例子。一个国家不够强大,生活在这个国家的百姓也会遭殃,想想北宋被大金欺负成什么样子了。

所以,我们都应该感恩,生长在和平年代,有强大祖国的庇佑,我们才可以幸福的生活。

更多文章

  • 李白和杜甫的诗现在很多人都会背,在古代他们可没那么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杜甫和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老梁谈李白杜甫,李白杜甫是朋友吗

    这可不一定,现在他们的诗是出名,大红大紫,刚学说话的三岁小儿都开始背诵“李杜”的诗歌了,在唐朝他们可能算出名的,毕竟是让杨贵妃研磨的和当官的,可是他们的诗就没那么多人知道了。唐玄宗天宝三年即744年,由当时的国子监太学生芮挺章编写的《国秀集》,其中选入诗歌220首,共作者88人。这是官方的收录,称奇

  • 唐朝科举时,穷学生骑驴,富学生骑马,皇帝大怒:禁止骑马赶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科举考试科目,唐朝初年科举考试报考资料规定,书生骑驴赶考

    这样的场景,在唐懿宗咸通年间表现得十分突出。在当时的科举考试进行之时,有钱有势的考生以马代步,皆是高头大马,盛气凌人,而家境贫寒的考生家境贫寒,骑驴进城,气势低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唐朝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与社会环境有了莫大的关系。唐朝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了国力强盛的王朝,阶级开始固化,贫富差距

  • 李白真的很清高?为了当官,李白曾两次入赘,当别人的上门女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白二次离开长安后谁陪着李白,李白vs李白,李白的资料和李白古诗

    可是,狂士如他,却也有一段不堪提起的往事。李白的婚史自始至终都是一段传奇,而且这段传奇与我们认识的李白大有差别。李白的第一次婚姻发生在他走出茅屋,他自恃才高八斗,不走科举道路去京城跑官,然而千金散尽,还没有捞到一官半职。开元十六年,李白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并给人家当了上门女婿。男子

  • 此人是秦王府参军,曾预言武则天会篡位,为何又阻止李世民杀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为什么杀武则天,大唐情史李世民宠幸武则天,武则天李世民

    李淳风的9岁时就远赴河南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17岁回到家乡,经李世民的好友刘文静推荐,成为李世民的谋士,参与了反隋兴唐大起义。618年,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李淳风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贞观初年,提出修订傅仁均编撰的《戊寅元历》历法的建议,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得到褒奖,被授予将仕郎,进入太史局

  • 袁天罡曾想帮李世民逆天改命,阻止武则天夺江山,结果却铸成大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武则天把袁天罡镇住了,袁天罡想害死武则天,袁天罡给刚出来的武则天看相

    袁天罡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风水大师,袁天罡的家族可以说是个风水大家族,据说袁天罡的叔父就是曾经弄死了泾河龙王的袁守诚,袁天罡和李淳风一起编写的《推背图》,准确地预言了唐朝300年以后的命运,让人惊讶不已。我们都知道,袁天罡早就推测出,唐朝江山不久之后会被武则天占领,鉴于李世民对袁天罡很好,袁天罡曾经试

  • 同为使用方天画戟的高手,吕布和薛仁贵这俩人,究竟谁更厉害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吕布和薛仁贵,这两位身处不同时代,却被赋予同一称号的两大名将,究竟谁更厉害呢?吕布,三国战神,但其名声十分不好,为了财出卖义父丁原,为美女杀董卓,还把救命恩人刘备赶出徐州,也因此被人贬低为“三姓家奴”。但是小编认为,吕布只是性情中人,吕布虽然不算个好人,但他为了貂蝉,能刺杀自己的主公董卓。貂蝉在

  • 狄仁杰不仅能力很强,而且善于发现人才,怪不得武则天那么喜欢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死后狄仁杰哪去了,神探狄仁杰救武则天被雷击,狄仁杰武则天cp

    武则天的铁腕很多人都避之不及,但是狄仁杰却从来没有怕过她。一次,武则天问狄仁杰有没有什么人才推荐,他回答到:“张柬之有治国之才,可以担任宰相一职”。张柬之这个人年龄比较大,而且性格有点不大合武则天的口味,所以武则天没有听狄仁杰的,让张柬之当宰相,而是让他当司马,但是也算是给张柬之升官了。之后武则天又

  • 唐代青海诗抒发边塞建功立业理想、反映战争残酷的诗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边塞诗配画,形容边塞征战的诗歌,边塞古诗大全50首

    送征夫离家的依依不舍,满腹牵挂使人为之动容;从军后家里缺乏劳动力,妇女代为耕种,田地萧条的场面荒寂悲凉:常年戍守边疆不知生死,不知归期的生活使人恐惧异常;百姓唯恐生男孩战死沙场,宁愿生女的想法让人心酸:最后青海常年征战留下的尸骨遍野,无人收敛的景象更是让人不寒而栗。作者在诗中的一幅幅场景的描绘,无不

  • 李世民这么牛的爹,为何儿子都是渣?真相令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的爹,李世民的简介和后代,李世民的三个儿子都是一个娘吗

    历代史家都将李承乾悲剧形成的原因,完全归之于他本人的愚笨和顽固不化。其实,唐太宗教育上的失误也是造成李承乾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承乾原本深得太宗宠爱。武德九年(626年)十月,他以嫡长子身份被立为皇太子,时年8岁。他“性聪敏,太宗甚爱之”。在他十二岁时,太宗特别下诏,开始让承乾“听讼”,接受对尚书省

  • 如果不是因为这位帅哥,李治当不上太子,武则天也不会成为一代女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治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武则天李治秦海璐吻戏,武则天秘史李治雨夜吻戏

    于是就上演了一出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大哥三弟。逼退了自己的父亲,自己继位成为了皇帝,在李世民继位以后,和长孙皇后十分恩爱生下了三子四女李世民对自己的孩子也是十分的喜爱。李世民的大儿子是李承乾,小时候就被李世民立为太子。但是不知道为何,他小时候还很健康但长大之后腿脚竟然出现了一些问题。李世民的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