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一定,现在他们的诗是出名,大红大紫,刚学说话的三岁小儿都开始背诵“李杜”的诗歌了,在唐朝他们可能算出名的,毕竟是让杨贵妃研磨的和当官的,可是他们的诗就没那么多人知道了。
唐玄宗天宝三年即744年,由当时的国子监太学生芮挺章编写的《国秀集》,其中选入诗歌220首,共作者88人。这是官方的收录,称奇的是李白,杜甫的诗没有被选入一首,在编选这部书的时候,李白都43岁了,而杜甫也过了而立之年。同时呢,唐朝另一位诗人王维的诗竟被选入7首。
唐宪宗时期,皇帝也曾下令翰林学士令狐楚编写《御览诗》以供自己观看。此次编选更加详尽,选的也更全面,可是李白,杜甫的诗依旧没有被选入一篇。在史籍上,唐朝的六部诗集也就两部选入了李白和杜甫的诗。这样看来,李白,杜甫的诗在唐朝来说并不是流传很广。
到了清代以后,后人开始慢慢汇总前人的古诗。清朝乾隆礼部侍郎沈德潜编选了两部诗集闻名于后代,分别是《唐诗别裁集》合《唐诗三百首》,其中就大量选入了李白和杜甫的诗。
也不知道是清朝人口味变了还是时代流行得不同了,之后李白和杜甫的诗才被后来的学者赞扬、褒奖和欣赏,总之就是出名了。当然了,好的东西总是历久弥新,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管是一百年还是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