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瀚章不论官位和学位都比李鸿章差一截,打起仗来的“帅气”和“霸气”也略显不足,但是他有自己的长处,那就是有很好经济头脑,会抓钱、会当家,会料理后勤,办事扎实可靠无二心。
李瀚章的命非常好,除了刚入仕途时碰上连年打仗外,战争结束后就一帆风顺,青云直上,从湖南省的一个小小知县,一直升到了湖南巡抚、浙江巡抚、湖广总督、四川总督、两广总督。他的一生没有大的跌宕坎坷,也没有他的二弟李鸿章那样闻名中外,当然也没有李鸿章那顶“卖国贼”的帽子。
1851年,朝廷将李瀚章分配到曾国藩的老家湖南,在永定县当知县。他到湖南的第三年,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直逼长江边,这时曾国藩也在老家打仗,李瀚章遂成为曾国藩的部下,随营差遣。1855年曾国藩在江西设立湘军后路粮台(后勤处)时,认为李瀚章忠诚可靠,于是让他当了后勤总管。
不过这个后勤总管可不好当,湘军的给养毕竟要有来源,连年的战争,军费不断增大,朝廷又拿不出钱,全靠就地筹饷。李瀚章挖地三尺,设立各种厘金,为湘军筹集军饷做了大量工作,也颇有成效。这赢得了曾国藩的高度赞赏。
1862年春天,清军与太平军的对峙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太平军虽然由南而北地打过长江去了,但没有继续北上直捣黄龙,而是挥师折向东南,扑向物华天宝的江南,这就给清军大大的喘息机会,同时也给曾国藩以极大的灵感,调兵遣将,接连作出重大决策。
其中,与老李家有关的就有两条:一是派李鸿章去上海借洋助剿;二是派李瀚章去广东,到太平军的大后方,兴办厘卡,筹集粮饷,以接济久围在天京城外的曾国荃部和浙江的左宗棠部。
广东历来是对外贸易的老根据地,商品经济非常发达。李瀚章在广东设厘卡八处,每月可得厘金数万两,大大地充实了曾国藩的“钱袋子”。因为李瀚章办事忠诚踏实,官运也就随之而来了,第二年便升任广东按察使,第三年升任布政使,第四年就干上了广东巡抚,成为封疆大吏。
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李瀚章又先后调任江湖南巡抚、江苏巡抚、湖广总督、四川总督、两广总督等职。到了甲午战争后,李鸿章垮台了,墙倒众人推,李瀚章也成为了失势的老马,无奈之下告老还乡了。
1899年,79岁的李瀚章死在了合肥老家,那个时候也刚好是老李家好运走到尽头的时候,他眼一闭,什么都看不见了。李瀚章的一生只看到了李家的上升时期,基本上没看到李家的败落,从这点上说,他的福气也算是不错的。
李瀚章死后,清廷念及他的贡献,给了很多荣誉,如给予谥号勤恪,赐祭葬,赐祭文,御制碑文,国史馆立传,赠荣禄大夫,任内一切处分全部取消,而且还给了他大儿子和二儿子“遇缺即补的恩惠。
李瀚章虽然死了,但是他的经济细胞被遗传给了后世,他的后代中出了几个善于办实业的好手,别的不说,单是清末民初中国最大的两家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就都是他的后代创办的。交通银行的第一任总理是他的二儿子李经楚;中国银行的第一任总理是他的外孙孙多森,一家人霸占了中国两家最大银行的头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