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驾驭群臣最有效的手段——密折制

雍正驾驭群臣最有效的手段——密折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946 更新时间:2024/1/14 5:06:32

密折制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康熙皇帝的原创,只不过康熙时期拥有密折上奏的官员人数不多,也不普遍。而到了雍正初年,他把密折奏事权下放到道、府一级,基本上三品以上官员都有密折上奏权,其人数多达一千一百多人。

密折制的发明可谓很是高明,他既不需要明代时期让人闻风丧胆的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等),而且还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各地官员,以及便捷地收集情报。密折制的出现很大程度让皇帝了解各地政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密折,一般分为奏事折、请安折、谢恩折合贺折,其中又以奏事折为主。所奏报的事情,大到政治事件,小到街头巷闻、民间琐事,甚至是君臣闲聊,都可以出现在密折中。

康熙皇帝曾对江宁织造曹寅说:“尔虽不管地方,亦可以所闻大小事,照尔文密密奏闻。”雍正皇帝甚至告诉臣下说:“凡有骇人听闻之事,不必待真知灼见,悉可风闻入告也。”

雍正帝的宠臣李卫,在两江总督任上听到民间有拾金不昧的事情,也写道密折上,雍正帝听后很高兴,还赏赐给他了财物。

当然,密折的最大作用,还是形成官员间相互监督的局面,热别是官员任命监督。雍正帝多次说过“朕治天下,首重用人。”雍正一朝,每一项大员的任命,皇帝都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听取密报。

雍正四年,被称为第一名臣的云贵总督鄂尔泰,推荐了广州的一个提督王绍绪升任总督。雍正帝为这个事,考察了广东巡抚傅泰,命他“留心探听,据实奏闻”。傅泰考察王绍绪时,雍正帝又下旨给广州按察使王世俊,让他在监督傅泰。

其后,雍正帝又让两广总督对傅泰和王世俊的评价予以评说,最终的结果是傅泰胸无定见被调回京师,而王绍绪也没有因此升任总督。这个例子说明,所有重要的官员,都有监督他人的义务,同时,所有官员也都在被监督之中。

雍正帝很懂帝王之术,经常在密折中谕旨中说反话,反复试探密奏言事的大臣人品、水平和忠实程度。例如,他针对所谓第一名臣鄂尔泰,就多次下旨给其身边左右官员,说“闻鄂尔泰近来行事不端“,要求据实奏来。

另外一个名臣李卫,曾作为钦差大臣,去查访云贵的案子。云南总兵马会伯,正好因为其他的军事问题给雍正上了密折,结果他接到的朱批是:“近闻李卫行事狂纵,操守亦不如以前,果然否?据实奏闻。”弄得马会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谁都知道,李卫是雍正帝宠信的大臣,密折中如果奏报了瞎话,一定会追踪调查,因此,他只能敷衍陈奏。

雍正帝这样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又喜欢说反话,即使是宠信大臣,也很难揣测圣意,逢迎皇帝。雍正元年,皇帝有意提升贵州布政使毛文铨为贵州巡抚,首先咨询了云贵总督高其倬,高其倬认为可以办理。雍正帝再讲高其倬的奏折,转批给毛文铨的政敌贵州威宁总兵石礼哈,并转抄年羹,征询其意见。

石礼哈当然立即展开攻击,说毛悖理之事甚多,且云南的巡抚总督贪婪不堪,他在其中随声附和,他所办的军需还有冒销弊端,等等。年羹尧的回奏又与石礼哈相反,说毛文铨操守尚好。雍正帝再把以上的话,自己编成一段评价,给高其倬说:“朕早查知毛文铨徇私,欺饰,卑鄙,巧诈”,好像表现出有除去毛文铨之意,让高其倬通知毛文铨进京看验。

雍正六年三月,毛文铨陛见,雍正帝对他的评价彻底改观,决定任命其为福建巡抚。这时,高其倬不明就里,想去逢迎皇帝圣心,就再上奏折,对毛文全铨大加恶评。但这个时候,毛文铨已经调任福建了,高其倬凑上了一个没趣。

高其倬家族在康、雍、乾三朝,是有名的望族,他本人曾收到雍正帝一个很著名的朱批:“你办事,朕是放心的。”可连这样的近臣,都猜不透雍正皇帝的心思,可见密折制度的诡秘和有效了。

更多文章

  • 雍正炫耀书法,非要给康熙景陵题匾,并由此定下了一条大清祖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雍正皇帝书法,雍正景陵,雍正亲笔御书写法

    正是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让清代的皇子们拥有了很高的文化修养,像康熙、乾隆这样的盛世名君其文学造诣更是不输当代大儒。在注重文化教育的同时,清代帝王对书法尤其重视,从存世的书法作品来看,清代皇帝的书法写的都不错,其中,又以康、雍、乾三代帝王最佳。说起书法,雍正皇帝对自己颇为自信,常常在大臣面前夸耀。客观

  • 乾隆临终告诉嘉庆,不要杀和珅有大用处,他十五年后终于后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这么一个大贪官,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乾隆敢于用人,只要这个人有能力,他就能不计较此人的出身,皇帝身边的大臣,就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纪晓岚曾经是个被流放的人,因为他有本事,所以得到了乾隆的信赖。和珅的出身还算不错,父母早逝家里也没有什么钱,但是好歹也是满族人,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他和弟弟相依为命一

  • 清代皇帝如何监督封疆大吏?康熙、雍正父子用了一个好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死后雍正的权力,康熙雍正乾隆的边疆管理措施,历史 清朝 雍正 康熙

    清朝接受了这个教训,严禁太监干政,而是采取了奏折制度来了解下情。明代的奏章只有奏本和题本,没有奏折。奏本和题本手续繁杂,要经过通政司和内阁再送达皇帝手里,既不快捷又容易泄密。“奏章”和“奏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奏折”最早出现于顺治朝,“折”即折叠的意思,可以舒展叠合,十分方便。“密折”一词始于

  • 她是乾隆的宠妃,嫁给乾隆30年未获晋封,原因与一个诅咒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最宠爱的十大妃子,乾隆皇帝一生中最对不起的女人,乾隆的宠妃排名

    谁知道乾隆却始终在防备着她,甚至故意让她喝下避孕药。意欢浑然不觉,偶然生下了皇十子后,对乾隆越发一往情深,谁知乾隆却听信谗言,把皇十子送出宫养育,导致此子忽然夭折。丧子的同时意欢又得知了避孕药的事情,对乾隆顿时绝望。当乾隆想挽回一切的时候,她却刚烈的选择了自焚来以示真心。那么,历史上乾隆后宫有没有意

  • 乾隆的皇贵妃死后,乾隆用4个字夸赞她,这4个字却很难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的五位皇贵妃,乾隆皇帝对两位皇后的态度,乾隆皇帝最好的三个妃子

    另一部宫廷大剧《如懿传》里的高贵妃虽嚣张跋扈的不得了,但在她人眼里也只不过是个无辜的棋子罢了,那么她的历史原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子呢?她真的是凭借着妩媚风情才得到乾隆特别关照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的高贵妃。历史上的高贵妃是乾隆皇帝的慧贤皇贵妃高氏,也被称为高佳氏。高氏的父亲名字叫做高斌,是朝中

  • 康熙发明了满汉全席,但同时又规定,每桌饭菜用银不得超过八两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满汉全席牌匾康熙亲笔,康熙始创满汉全席,康熙皇帝的满汉全席是怎么做的

    康熙皇帝中晚期是大清盛世,在吃喝方面讲究点本不为过,可是我们知道康熙帝是清代皇帝中较为节俭的皇帝,其铺张程度远远不及乾隆。如果反过来讲,或许满汉全席在康熙时期那会并不奢靡。事实上,据《大清会典》和《光禄寺则例》的记载来看,康熙一朝所举办的最昂贵的筵席,每桌也仅仅只有八两银子而已。满汉全席之所以出名,

  • 大清首任军机大臣有三位,除了胤祥和张廷玉,还有一人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是怡亲王和张廷玉的名声太大,又或许是他们的功劳太高,以至于蒋廷锡成了个陪衬,没能留下一些可供后人称道的事。不过既然雍正帝能将他调入军机处,那肯定也不是泛泛之辈。蒋廷锡,江苏常熟人,康熙四十二年进士。雍正朝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他和张廷玉一样也是个办事练达之人。而且,蒋

  • 攻陷天京后,曾国藩只有两条路,选哪一条都注定是个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曾国藩攻克天京,曾国藩打天京打了多久,曾国藩攻破天京后会怎么样

    首先,就是要限制曾国藩。在攻陷天京后,满汉集团内部就开始了极为激烈的争夺兵权的斗争,湘军集团拥有巨大军政实权,几乎与朝廷形成对峙,因而一度出现紧张的局面,而且积累已久的其他内外矛盾,这时也一并爆发出来。作为湘军首领,战功高、军权大、地盘广的曾国藩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尤其是以满洲贵族为主体的中央直接掌

  • 顺治为防止太监干政,立下14块牌子,上面的字让太监从此不敢干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顺治干过的大事,顺治皇帝亲政后都做了哪些改革,顺治皇帝重用的大臣

    顺治帝入关以后,明朝的宫女和太监们知道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要么想方设法逃跑要么上吊自杀做个了断,有一个叫做林升的小太监并不想结束自己的性命,又不知该去往何处才好,于是便待在宫中,由上天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这个小太监被人发现以后,就被带去见顺治帝,顺治帝也不知道为何,竟然决定把他留在自己身边伺候自己

  • 西周众多诸侯国之间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西周分封的诸侯国级别,西周四个主要诸侯国,西周后期多少个诸侯国

    西周诸侯等级从高到低分为五个等级:公、侯、伯、子、男。周初时的公爵国只有7个,其中4个是炎、黄、尧、舜这些大神的后裔,2个是夏、商的后裔,1个是周武王的父辈:杞国:夏朝后裔,被楚国所灭,有成语杞人忧天。宋国:商朝的后裔,春秋时期宋襄公短暂崛起过。宋国地处膏腴之地,实力一直较强,最后被齐、楚、魏三国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