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夺门之变后,明英宗成功的复位称帝,他是如何对待弟弟明景帝的?

夺门之变后,明英宗成功的复位称帝,他是如何对待弟弟明景帝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556 更新时间:2024/1/16 12:54:42

临危继位

(大明英宗皇帝,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人俘虏)

明英宗朱祁镇与明代宗朱祁钰都是明宣宗朱瞻基之子,相比英宗由宣宗正宫皇后孝恭章皇后孙氏所生,朱祁钰的出身就平凡多了,他的母亲吴氏本是宣宗为皇太孙时的侍女,被宣宗临幸后而生下了朱祁钰。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宣宗皇帝驾崩,二月,朱祁钰封郕王,居京不就藩。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一向行事我行我素的明英宗在大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当时屡犯边境的蒙古瓦剌部,留在京师的郕王朱祁钰被委以监国重任。谁料这一次英宗亲征极不顺利,瓦剌太师也先采取诱敌深入的方法,在土木堡大破50万明军,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等五十余名随军出征而没有大战经验的朝廷重臣全部战死。更令人震惊的是,深陷瓦剌大军包围的英宗围能突围而出,最后被瓦剌人俘虏。

消息传至京师,朝野震惊,人人自危。原本仅仅是代行监国之职的郕王朱祁钰,在首辅王文和兵部侍郎于谦的支持下,继承大统。当时英宗的儿子皇太子朱见深年仅两岁,为免主少国疑,王文与于谦都向孙太后请求立郕王为帝。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郕王朱祁钰正式即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即位后,朱祁钰即表现出了他沉着冷静的一面,一方面,他言词驳斥南迁之论,表示誓与京师共存亡的决心。另一方面,他雷厉风行,对王振党羽展开大规模清算。除此之外,为了稳定人心,朱祁钰听从兵部尚书于谦的建议,下旨各地军队赴京勤王,自己坐镇京师,这样很快就稳定了军心民心。

果然,之后瓦剌意图用明英宗的名义骗取财物、骗开关门失败。气败急坏的瓦剌太师也先亲自率领二十万瓦剌大军攻打北京,朱祁钰任用于谦等人,组织了轰轰烈烈的北京保卫战,最终打退了瓦剌大军,明朝在这一场国难之危中,靠着皇帝朱祁钰和众多大臣的团结一心,最终打退了瓦剌的进攻,使大明转危为安。

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中实现复位的明英宗)

原本与皇位无缘的朱祁钰,突然间被拥立为皇帝,随着皇权的巩固,他也早将之前与孙太后、群臣的约定抛之脑后。瓦剌见明军势大,靠英宗作为要挟的资本已经行不通,相反的英宗在手上反而成了烫手山芋,于是,便决定送还英宗。但此时代宗却不干了,英宗南还,就意味他必须要恪守此前的约定,将皇位还给英宗,他事实上,是非常时期代行皇帝之职。好在,兵部尚书于谦以“天位已定,宁复有他!”令代宗稍安,最终答应迎回英宗。

景泰元年(1450年),被瓦剌关押了整整一年的英宗被迎回北京,出征时还是大明皇帝,归来后却成了太上皇。兄弟二人在东安门外的这一见,恍如隔世。

至高无上的皇权是多么的诱人,在坐稳皇位的朱祁钰面前,太上皇朱祁镇绝口不提复位之事,随之而来的是他长达七年的监禁生涯。这一边东安门充满兄弟温情的一见多少令人动容,那一边,景泰帝已经提前叫人打开南宫的大门,太上皇朱祁镇一回京,即被人护送到南宫,随后,望眼欲穿终于等到英宗回来的钱皇后也搬到南宫陪伴太上皇,为了防止外人接近太上皇,景泰帝命人将南宫所有的大树砍去,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命锦衣卫二十四小时看守南宫,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可怜的英宗才从虎穴回来,自己的兄弟却又无情的把自己关入冷宫,这一关,又是整整七年。

七年的软禁生涯,太上皇朱祁镇都是在惶恐不安中度过的,而这七年里,景泰帝也没闲着,为了推翻之前和孙太后及群臣的约定,景泰帝执意废黜侄儿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立为皇太子。谁料,景泰帝唯一的儿子朱见济竟很快夭折,皇储之位空置,到了景泰八年(1457年)景泰帝竟突然病倒了,而且至此卧床不起,太子之位空置,皇帝又重病在身,大明未来该何去何从,群臣一时都感到很迷茫。正是在这种非常的气氛下,一些别有用心的大臣才铤而走险,决定拥立太上皇复位,以为自己求富贵。

以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和宦官曹吉祥为首的投机派决定乘着景泰帝病笃,拥立太上皇朱祁镇复位。这些人说干就干,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凌晨四更,徐有贞、石亨等人率领千余人乘夜打开长安门,急驰南宫,将南宫大门撞开,灰头垢面的太上皇朱祁镇见状吓得不敢出宫,至到有人喊“恭请太上皇复位”,才勉强出来与所有人见面,于是一行人即赶往奉天殿,朱祁镇一句“朕太上皇也”呵退了所有人,总算有惊无险的实现了复辟。

事后清算

(优柔寡断,结局凄惨的明代宗朱祁钰)

英宗复位之时,景泰帝虽在病榻之上,但毕竟还是大明的皇帝。也就是说,已经重掌国政的英宗,只能先废黜景泰帝,他才能成为大明唯一的天子,毕竟“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然而,急于展开报复清算的英宗,复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旨逮捕兵部尚书于谦和吏部尚书王文等拥立景泰帝“首恶”,两人最后都被处死。之后,隔了好几天,英宗才想起还在还在病榻之上的弟弟朱祁钰。也就是说,自南宫之变后得短短几日之内,大明王朝,一个朝廷,竟然存在着两位合法的皇帝,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前所未闻之事。

直到二月初,已经实现复位的英宗才下旨,废景泰帝为郕王,将其软禁在西苑。不过,一个月后,在位仅仅八年,年仅二十九岁(实际不满29岁)的景泰帝还是驾崩了。关于景泰帝的死因,不仅《明史》未见记载,民间更是一片禁言,尽管后人多指英宗出于报复,指使他人害死了景泰帝,但笔者以为,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很明显的,景泰帝当时病的已经很重,要不然夺门之变怎么会轻易就成功。再者,身为皇兄的英宗绝非是一个冷血无情之人,明朝大臣杨瑄曾在他的私著《复辟录》有过这样一段记载:“上(朱祁镇)复宝位二三日间,诸文臣首功之人,列侍文华殿。上喜见眉宇,呼诸臣曰:“弟弟好矣,吃粥矣,事固无预弟弟,小人坏之耳。”诸臣默然。可见英宗皇帝当时在皇位已复的情况下,对皇弟依然饱含殷切的关心。虽然七年的监禁生涯令英宗倍感压抑,但他复位之后的疯狂举动,却更多的是针对于谦、王文这样当年拥立景泰帝的大臣。更何况在处死于谦之事上,英宗还一度动了恻隐之心,若不是小人徐有贞的怂恿,英宗也不至于铸成千古大错。

然而,太上皇朱祁镇毕竟是通过发动宫变而重登皇位的,因此,他必须要为自己正名,更何况,徐有贞、石亨和曹吉祥等人有拥立之功,总不至于寒了他们的心。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朱祁镇不得不有所表态。于是,很快的,原本是大明正统皇帝的景泰帝朱祁钰便被下诏直斥为“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不仅帝号被废,恢复为郕王,还赐了一个恶谥曰“戾”,称“郕戾王”。更令人寒心的是,在当了八年大明皇帝后得朱祁钰,最后仅以亲王礼安葬于北京西山,这是大明王朝自成祖迁都北京以来,唯一一位没能葬入帝王陵寝的明朝皇帝。

更多文章

  • 崇祯皇帝在明朝国破之时,如果不选择上吊自杀,他能逃跑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崇祯皇帝上吊的原因,崇祯上吊后明朝的历史,崇祯皇帝不上吊会怎么

    好多人都会提出质疑崇祯皇帝如果不自杀,他能逃跑吗?首先明确的说能,崇祯不自杀绝对能逃走,其实当时崇祯所处的条件完全可以走掉,虽然当时李自成大军已将京城围得的水泄不通,但越是胜利在握闯王军士也是越加的掉以轻心。当年朱棣也是将当时的京城围得水泄不通,朱允炆不照样成了露网之鱼,或许很多人不赞同这样的观点,

  • 崇祯向大臣和亲戚借钱借不到,为啥不直接抄他们的家?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崇祯让大臣捐款,崇祯听大臣建议吗,崇祯处置了多少大臣

    “御袍留血诏,哀痛何能忘!”——屈大均《燕京述哀》这是屈大均对崇祯皇帝的哀悼,崇祯帝作为明朝末代皇帝,本可以励精图治,将王朝延续下去,但是后来却荒废朝政,发生了君王二十年不上早朝的荒诞事情。整个明王朝变得岌岌可危,外有北方清兵虎视眈眈,内有李自成这样的起义军作乱。不过庆幸的是,战士还是愿意继续为战,

  • 明朝的锦衣卫和清朝的血滴子,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有锦衣卫清朝有什么,清朝什么部门相当于锦衣卫,明朝锦衣卫有哪八种

    大明朝锦衣卫的来历溯源明清时期,已经属于我国封建王朝的高级阶段,在这一时期,帝王在极大程度上,为了能够进一步巩固皇权,对抗权臣乃至宦官,所以也进一步栽培自己的秘密力量,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前提下,锦衣卫应运而生,之所以出现在明朝,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胡蓝之狱”。当时明太祖设立锦衣卫,就是为了和功臣

  • “靖康之耻”到底有多惨?贵妃被送到浣衣局,公主被公开售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靖康之乱的资料,靖康最惨公主是谁,靖康雪

    靖康2年2月,金军部队攻下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等北宋皇室成员,抢走了大量财宝,破坏了大量房屋。之后,金军分为两路押着北宋皇室成员北上。在这之前,北宋不少女子已经落入金军之手。靖康2年1月22日,双方达成协议,宋钦宗用金钱换取地位,如果金钱不够,需要用美女来抵。根据相关记载,有11635个女子被

  • 死的蹊跷!朱高炽从登基到去世才九个多月,死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高炽登基第几年死的,朱高炽做了多久皇帝被谁杀死,朱高炽登基全过程

    而朱高炽其实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他在死前就说“我监国20年,被谗言邪恶所扰,心之忧危……”。这段话是清清楚楚的记载在《明史》中的,洪熙元年五月,朱高炽在死前就着急了文武重臣蹇义、杨士奇等人面前所处了上述的那段话,而他们这些重臣边听边哭,没过多久朱高炽就去世了,去世的时候才48岁,相比自己的爷爷和

  •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宰相胡惟庸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蚊子咬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胡惟庸做了多少年宰相,宰相胡惟庸怎么处死的,胡惟庸之死正史

    胡惟庸当上宰相后,日益骄横跋扈,官员的升降,甚至生死都由他决定,对不利于自己的奏折隐秘不报,一些喜欢钻营的官员,都走胡惟庸的后门得到升迁,胡惟庸也感觉满朝都是自己的党羽,可以和朱元璋掰手腕了。朱元璋一直密切地观察着胡惟庸,深感宰相权力太大,宰相专权会对皇权统治有很大隐患,于是他决定对宰相这个职务动手

  • 《水浒传》奸臣高俅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人物吗?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俅被谁打死,高俅聊球,高俅审李师师用火烤脚

    虽是如此,但在《宋史》李若水传中,还是旁敲侧击描述出高俅的一生。这跟高俅的死,又有什么因果关系呢?高俅市井之徒的身份《水浒传》中的各种故事和人物,在各种正史野史中,都能找到记载和依据。让人傻傻的分不清哪是历史,哪是小说。就拿《水浒传》中对高俅的描述,其本是一市井之徒,因会两脚蹴鞠(足球),而被还是端

  • 李自成42天的皇帝生活,他都做了哪些事情?沦为了大清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自成做了42天皇帝,李自成是怎样当皇帝的,李自成在哪当的皇帝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不断。朝廷为了对付关外满清的进攻,只能从百姓身上割肉。赋税越来越重,加上天灾不断,饥荒严重,还有徭役,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这时候,百姓本来就因为大旱,粮食欠收,都没东西吃,还要给朝廷做事。没办法,农民们只能为了活下去,去给自己谋一条生路。 李自成,就是农民起义军中一个突出的代表。他带

  •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那么它为什么会灭亡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明国库亏空导致了灭亡随着天启皇帝朱由校的突然离世,崇祯皇帝冲冲登上了皇位,但是这时的大明已经是风雨飘摇,摇摇欲坠,随时都有灭亡的可能。东北方的后金对大明虎视眈眈,而且一直在不停的对大明发动攻击,而西边和南边一直不断爆发农民起义。面对这两个棘手的问题,只要是有钱就可以轻易解决的,毕竟农民起义都是日子

  • 宋朝一位太监,救过杨六郎,打的辽夏闻风丧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六郎的个人资料,穆桂英把公公杨六郎扶到自己怀里,杨六郎王兰英儿子

    秦翰是河北真定人,13岁入宫。兴国四年(979年),秦翰随军讨伐辽国,因善战闻名,得到宋太宗的赏识被擢升,之后秦翰就一直在军中效力,立功无数,至道元年(995年),秦翰晋升为四路都监,负责西北防务。咸平四年(1001年),辽军侵犯河朔地区,战争一触即发,秦翰以都监的身份参战,与杨延昭等一起堵截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