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袍留血诏,哀痛何能忘!”——屈大均《燕京述哀》
这是屈大均对崇祯皇帝的哀悼,崇祯帝作为明朝末代皇帝,本可以励精图治,将王朝延续下去,但是后来却荒废朝政,发生了君王二十年不上早朝的荒诞事情。整个明王朝变得岌岌可危,外有北方清兵虎视眈眈,内有李自成这样的起义军作乱。不过庆幸的是,战士还是愿意继续为战,将军也愿意为国献躯,可是将军战士也是人,行军打仗需要粮草。
整个大明朝其实都不太富庶,崇祯帝末期更是国库空虚,拿不出多余的钱支援前线。崇祯帝迫于无奈只好向百官和朱家宗亲借钱,可是几乎没有筹措到资金。按理说作为皇帝可以直接索要,甚至是抄家,但是崇祯帝为何不这样做?
要说这些大臣们没有钱,哭穷那都是做的表面功夫,崇祯帝和百官们心里都清楚,大家都掏得出钱,就是愿不愿意而已。崇祯帝向朝中各大陈募捐,大家都是象征性的表示表示,多的几十一百两,少的可能就是几十两,最多的还是内阁首辅捐了500两。大家都说自己是清官,其实在朝堂之上的人几乎个个是腰缠万贯。
大臣们不捐的原因很简单,大家似乎都看清楚明朝必亡的结局,不愿意把自己的银子拿出来打水漂。对于这些士大夫来说,谁当皇帝其实都差不多,反正下一个王朝一定会启用他们,因为治理天下还是需要他们这些士大夫的。
那么朱家宗亲呢?有的不但不捐,反而搞起了贪腐。崇祯帝的岳父不仅一毛不拔,捐的钱还是找的自己的女儿,也就是崇祯帝的皇后要的,要了五千两,捐了三千两,贪了两千两。可能大家就会问,皇后不是还有钱吗?那是因为皇上有自己的私人小金库,就算是国库空了,皇帝也不会没有钱用的。
虽然崇祯帝晚年是昏庸了一点,但是早起还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也不傻。强硬抄了这些士大夫的家,只会是为现在的局势火上浇油,本来京城一地还尚且安稳,要是抄了他们的家,估计立马会生起变故。
虽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士大夫们看起来也极力拥护皇权,但是皇帝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的后宫,继承人,出行等等都是要受到士大夫的制约,大部分皇帝都经不起群臣抵制。
再者,作为一个皇帝,不能平白无故抄群臣的家,必须要给他们编织罪名,但当时需要军粮这件事情十分紧急,临时编制罪名根本无法解决燃眉之急。对于崇祯帝来说,他不能也不敢去抄大臣们的家,就连宗亲都不愿意效一份力,他也看到了大明朝气数已尽。
三国军阀从哪里弄钱养军队?曹操靠摸金校尉,刘备的路子更是狠毒
中国一白人混血将军,一人喝倒数位苏联将军,低价拿下战斗机
刘备出生乡下落魄皇族,以卖草鞋为生,为何皇室族谱没有漏掉他?
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红灯记》里演李玉和的钱浩梁,后来如何?
2年前,走9里山路上学的“冰花男孩”,如今变化太大,已认不出
《燕京述哀》、《明史》、百科资料等
题/崇祯向大臣和亲戚借钱借不到,为啥不直接抄他们的家?原因很简单文/鲸鱼配图声明/本文所用图片均源于网络,侵删盗用警告/本账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做伸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