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成祖朱棣只有四个儿子,除了明仁宗,还有三个是谁?

明成祖朱棣只有四个儿子,除了明仁宗,还有三个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569 更新时间:2023/12/23 2:06:02

次子朱高煦

朱高煦生于公元1380年,比明仁宗小2岁,不过性格上跟善良仁慈的明仁宗相比是截然相反,他为人穷凶极恶,动不动就发怒,读书学习敷衍了事,连明太祖朱元璋都不喜欢他。不过朱高煦有个优点,就是像父亲一样勇武过人。公元1399年,明成祖在北平起兵靖难,由于长子兼世子的朱高煦从小身体就不好,都行动都不方便,行军打仗对他来说更是难事,因此明成祖把他留在北平镇守,带了次子朱高煦出征。在整个靖难之役中,朱高煦经常为明成祖充当先锋去冲锋陷阵,为明成祖进军南京扫平了道路。公元1402年,明成祖成功抢到了建文帝的皇位,朱高煦立下了非常卓越的功劳。

明成祖曾经对朱高煦说过:“你哥哥身体不好,你努力吧!”言外之意好像是说明成祖登基之后会立他为太子,因此朱高煦产生了夺嫡的想法。其实明成祖确实想过立朱高煦,不过幸亏明仁宗有个好儿子明宣宗朱瞻基,他从小就深得明成祖的喜爱,再加上明成祖担心满朝文武的非议,所以最后还是立了明仁宗为太子,此时令朱高煦非常不满。

明成祖去世后,朱高煦密谋起兵抢明仁宗的皇位,不过他还没准备妥当,明仁宗就去世了,因此朱高煦变成了抢侄子明宣宗的皇位。公元1426年,朱高煦正式起兵谋反,不过没过多久就被明宣宗打败了,他被生擒并软禁,最后因软禁期间又得罪了明宣宗,最后被明宣宗下令烧死,终年46岁。

三子朱高燧:

朱高燧生于公元1383年,他的性格跟朱高煦一样穷凶极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朱高煦尚且不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朱高燧却依仗自己是爷,连伤天害理、目无王法的事情都敢做,尤其是明成祖抢到皇位之后,他更加肆无忌惮,连明成祖都看不过眼,多次规劝,但是朱高燧却屡教不改。明成祖曾经痛打了他一顿,还想废掉朱高燧,贬为庶人,但是明仁宗的极力求情,明成祖才没有废掉他。此事过后,朱高燧终于慢慢地痛改前非,在封地尽职尽责地做好王爷的本分。公元1426年朱高煦谋反前,朱高煦曾经找过朱高燧,要他助自己一臂之力,并答应事成之后不会亏待朱高燧,但最后朱高燧还是拒绝了朱高煦。公元1431年,朱高燧因病去世,终年48岁。

四子朱高爔:

朱高爔生于公元1392年,但出生仅一个月就夭折,因此史书对他无多少记载。

以上就是除了明仁宗朱高炽,明成祖朱棣的另外三个儿子,分别是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爔。

更多文章

  • 明朝段子手冯梦龙只加了两个词,就让本来很奇特的故事更加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冯梦龙的三言经典故事,明朝冯梦龙的资料,冯梦龙个人简介

    为啥这样讲呢?我们且看他托名“詹詹外史”整理且作序、出版于崇祯初年的《情史》中的一个故事。吴中陈体方,以诗名。有妓黄秀云,性黠慧,喜诗。谬谓体方曰:“吾必嫁君。然君家贫,乞诗百首为聘。”体方信之,苦吟至六十余章,神竭而殁。其诗情致清婉。方苦吟时,人多笑其老髦被绐,而欣然每夸于人,以为奇遇。体方死而有

  • 南宋华夷观念的转变与梅花象喻的生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夷观念演变的特征,中国古代华夷观念有何变化,从战国到宋代华夷观念的变化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名不符实的大一统王朝,宋朝在中国历史上处于一个相当特殊的位置。一方面,我们往往感叹于其辉煌乃至于堪称登峰造极的文化与经济成就,对丰富中国文化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又对其在军事上的不争气感到扼腕叹息。 同时,也正是因为军事上的失利,导致宋朝社会内部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发生相

  • 明朝一皇帝没钱赏赐宫女,只能打欠条,等有钱了再兑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朱棣残忍活剐3000宫女,赏赐宫女,明朝皇帝娶大17岁宫女

    这一次我们探讨下万历皇帝,如何从一个三好学生演变成一个三十年不上朝的守财奴。公元1572年,年仅10岁的朱翊钧即皇帝位,年号万历。一个10岁的孩子如何懂得治理一个偌大的帝国,一切国事都得依靠大行皇帝安排的顾命大臣。皇帝年幼,大臣自然也不会对小皇帝有什么敬意,当时的内阁首辅高拱专横跋扈,欲夺司礼监批红

  • 南宋临安城最大的蹴鞠社团——“齐云社”,为何会走向解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蹴鞠,南宋齐云社图片,宋代蹴鞠的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宋朝时期蹴鞠运动不再以练兵为目的,也不再局限于宫廷,成为一种在民间也非常普及的娱乐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时期还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蹴鞠社团——“齐云社”。 一、古代蹴鞠的起源与发展 1.古代蹴鞠运动的起源蹴鞠运动从古至今在中国历史上传承了两千三百多年,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

  •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北宋的几十万禁军面对大金时,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沈琯回答:散在诸路,要用旋勾唤。汴京左右约有四、五十万,黄河两岸须有大兵守之,必不可过。翻译一下就是,我们国家的军队都在地方养着,要用的时候再叫来,东京汴梁旁边就有40、50万兵马驻扎,黄河两岸肯定有重兵防守,你们这群孙子肯定过不去。想象一下二人问答时的神态,一个是气势汹汹的伪军头子,一个是被抓的地

  • 南宋两淮地区的防御策略——强化水军、以水御敌、定点布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宋后期局势图,南宋兵力部署图,南宋最强防御战

    从地理角度看,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亚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零度气温线…… 以此看来淮河虽不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也不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但是它在我国河流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它为中心形成的两淮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繁华之地,加上一些历史因素,这个地方又成了我国古代极其重要的军事重

  • 南宋“七王”都是谁,第一贪生怕死,老四至今还给老三跪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宋七王简历,南宋抗金七王名单,南宋七王谁最厉害的

    第一刘光世他是将门世家,起初跟随父亲刘延庆镇压方腊起义,凭借战功升领耀州观察使、鄜延路兵马钤辖,后来呢宋军攻辽,他又随父亲攻下易州,在进攻辽南京的战役中,他未按照约定到达,致使已先攻入城内的宋军失去援助而失败,被降职,后又被启用,后朝廷让他攻打金兵,这货一见金兵就发怵,经常是不奉诏就撤退,被人家告

  • 南坡之变:从贵族选君制度看元朝的夭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朝南坡之变结局,元朝对南坡之变的影响,元朝南坡之变的真实故事

    上下历史五千年,各朝各代多少都有决定其命运的政变,从秦沙丘宫变,至王莽篡位;从魏高平陵之变、北齐乾明政变再到唐玄武门之变、宋陈桥兵变、元南坡之变,无一不是盛世之前酝酿的蓓蕾,或是积重难返的哀歌之前奏。 即便在位仅三年的元英宗不是一位昏聩之主,但是至治三年的南坡之变却是王朝由盛转衰的节点。元朝百年而乱

  • 明代货币流通市场——钱铺,利益推动明代“两大钱铺”权势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代货币购买力,明代钱币史,明清钱币发行制度

    钱铺在中国古代主要是用于货币的流通,货币流通可以促进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钱铺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不常出现,但钱铺却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货币流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一直流传至今,而明代的钱铺是在货币流动的基础上建立,钱铺带动了明代是经济

  • 朱棣让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寻找朱允炆,那朱棣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为何要派郑和下西洋呢,历史上朱棣恨不恨朱允炆,历史上朱棣朱允炆可能见面吗

    我们反观郑和下西洋的排场,其规模十分庞大,即便是后来的大航海时代开始很多年后,也无法与之比拟。据记载,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候,随行的士兵就多达27800人,大船一共有62艘,其中最大的“宝船”全长约有150米,宽60米。说它是当时世界的海上霸主,其实一点也不为过。那么问题来了,朱棣为何要让郑和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