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京条约》的议约地,为何要选在南京静海寺?原因其实很简单!

《南京条约》的议约地,为何要选在南京静海寺?原因其实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500 更新时间:2024/1/7 5:38:59

除此之外,在这里面还有着很多更深层次的逻辑,都值得我们仔细去探究。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关于鸦片战争中的一个细节。

公元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委派钦差达成耆英、伊里布等人登上英国海军军舰“皋华丽号”,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这则条约的签订,标志着鸦片战争的终结,同时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的开端。关于条约的内容,大家都知道,例如割让香港岛,赔款两千一百万银元等等。但是,在这其中有一个历史细节,却被历史学家谨慎地掩盖了。那这究竟是什么细节呢?

我们知道,虽然《南京条约》是在英国的军舰上签订的,但是商讨条约内容的谈判地点一直被安排在了南京的静海寺。那么问题来了,为要选择静海寺作为条约的议约地呢?原来这座寺庙不寻

静海寺是明成祖朱棣为表彰郑和下西洋的功绩所修建的。在不知道该地的背景时,将此地作为条约的议约地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了解它的背景之后,便不由会觉得十分讽刺。为何呢?因为在当初,朱棣修建静海寺是为了保存和供奉郑和从海外带回来的珍贵宝物,并以此来炫耀中华帝国的航海成就。但是仅在几个世纪之后,还是在这座寺院之内,中国的官员们被迫屈服于一群凭借几艘破帆船就打败满清帝国的英国人。

所以,静海寺一下子从荣誉圣殿变成了屈辱,曾经的航海光辉已经被鸦片战争的惨败彻底抹杀殆尽了。

但其实,这仅仅是鸦片战争中的一个历史细节。由于我们中学时历史课本的篇幅和浅易程度的原因,使得我们在看鸦片战争时,仅局限在这只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之上。并且还认为,在这场战争中,英国是丑恶的侵略者,它不仅对中国走私鸦片,还蓄意挑起战争,中国是无辜的受害者等等。

当然,我们不否认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英国人中国走私鸦片的确是罪大恶极,但如果我们能回到原来的历史环境中去看的话,就会看到一场不一样的鸦片战争。

参考献:

《另一只眼看鸦片战争》《天朝的崩溃》

更多文章

  • 曾国藩曾说,无论日子多困难,这3个方面舍得花钱,必将翻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曾国藩每日必做三件事,曾国藩做事总要退三步,曾国藩每天必须做的十件事

    曾国藩出身于一个相对小康的家庭里,祖上留下来的田产富足,所以他在考上科举做官之前,虽不至于大富大贵却也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在为官期间他却常常捉襟见肘,必须需要开销的地方太多了。可是,不管日子多穷,该花的钱一点都不能少花,最终人们也看到他逆袭成功,中年以后再也没有为钱所困扰过,没有任何国库拨款的情况下都

  • 他是大清猛将,鸦片战争时杀英军无数,死后却被英军公然扒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第一次鸦片战争死的五个将领,鸦片战争的真实事件记录,鸦片战争中最厉害的人

    近代的清朝历史算是一段屈辱的中国史,在清朝末期国力衰弱,而偏偏这次的敌人不再是这个庞大帝国内部,而是西方列强,中国也是在清朝开始第一次对外界正眼看待。清朝自上而下这才知晓,原来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多国家,人民的思想也是自此之后一步步的走向解放。可是,这其中实在是经历了太多的痛苦,虽然我们

  • 爷爷、父亲、儿子都葬在清东陵,为何雍正却偏偏要葬在清西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雍正死后葬清西陵吗,雍正为何不葬入清东陵,雍正葬在清西陵的感受

    关于这个问题,几百年来都是众说纷纭的,比较热门的说法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怕报复说”:关于这一说法,主要是认为雍正帝的皇位“来路不正”。康熙晚年传位的时候,并不是传给雍正,而是传给“十四阿哥”,即雍正的一母同胞的兄弟。关于这个故事,在热播剧《雍正王朝》中就有很好的体现。正因如此,雍正才不敢将自己的陵

  • 她十四岁嫁雍正,因认识了甄嬛而好运不断,活到九十七岁才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和甄嬛,甄嬛气死雍正的片段原版,甄嬛和雍正的恩爱片段

    在甄嬛传里,端妃因被华妃陷害而一生不能再生育。她似乎从此不再参与后宫斗争,一直避世。但是到了关键时候,却最能给人以致命一击。例如安陵容、例如皇后。都是因为有端妃在人前或背后推波助澜,才万劫不复、永远没有翻身的可能的。电视里的后半部分,甄嬛与端妃的感情确实也很好。历史上,甄嬛与端妃是怎么回事呢?在真正

  • 乾隆时期“正一品”的和珅,享受的是什么待遇?说出来你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死后和珅被抄家,和珅升一品,和珅给乾隆送美女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乾隆皇帝在晚年的时候,对大臣和珅是相当的“宠爱”。但是和珅这个人,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就是那个影视剧中的油腻大叔形象,他并没有多么英俊和才华,光靠着在皇帝后面拍马屁便平步青云了。那么历史上的他也是这样的吗?其实恰恰相反,历史上的和珅,仅从外在形象上就比较突出,而且他的知识渊博,很快

  • 老头提了三条治国良策,高官开心的上报乾隆,乾隆却把老头砍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县令见到乾隆不下跪还让乾隆下跪,乾隆治国,景泰帝治国良策

    有时候,在看历史书的时候,觉得乾隆就像是一个逗比一样,连带他手下的一些官员都经常闹出一些很二的笑话来,让满清在中国的统治变成了一段可悲可笑可叹的历史,有时候真的想为生在那个时代的中国人鸣不平。话说有这么一个老头儿,因为提出了三条治国良策,就被乾隆和他的狗腿子高官们把头给砍了,这样荒唐的事情也只有出现

  • 甄嬛传:雍正离世前,甄嬛合上雍正的眼睛,心酸的说了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甄嬛对雍正死前说的话,甄嬛传雍正临死全片段,甄嬛传雍正死后的遗言

    想必大家对《甄嬛传》的印象应该有很深,甄嬛与雍正帝和果郡王之间的爱恨纠缠,总是让人感到揪心。如果关注影视剧的人就会知道,刚刚开始的时候,雍正帝和甄嬛来了一场意外的相遇,他们彼此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可却是在这中间慢慢感受到了对方的好。在这之后,雍正便想方设法要找到甄嬛,但很有意思的是,他们彼此没有说

  • 雍正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养母,而名声被毁生母难辞其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为什么不封养母为皇太后,雍正与养母关系好还是生母关系好,雍正当皇帝后怎么对待养母

    雍正帝胤禛自幼被康熙的皇贵妃佟佳氏抚养(了解清史的朋友自然知道,佟氏一族在康熙朝的显赫)。佟佳氏因无子女,故视胤禛为己出,殷勤备至、关爱有加,而雍正则蒙其庇阴,承其恩泽,是康熙诸子中除了太子胤礽、十阿哥胤以外,最为尊荣的一位皇子。因此从小就能受到一定的重视。幼时的胤禛凭借这层得天独厚的机缘,被养于康

  • 如懿传里的如懿,清朝历史上的悲剧皇后,真的得到乾隆的爱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如懿是乾隆的什么皇后,如懿死后乾隆对她做了什么,乾隆和如懿最后的结局

    那拉氏是乾隆还没有当上皇帝的时候就嫁过去了的,而且一直都是不得宠的。因为乾隆最爱的是他的原配富察氏,乾隆登基后,富察氏自然就成了皇后。但是不久后,富察氏就去世了。富察氏去世后三年内,乾隆的后宫妃子们没有一个怀上孩子,除了在富察氏皇后去世前怀上的,很多人都没有生孩子。乾隆悲伤过度,根本不想再立皇后,但

  • 贪污要不了和珅的命,但扣上此二条,未被灭族纯属万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和珅被灭族了吗,和珅贪污的案件,和珅怎么从反贪走向巨贪的

    问题的关键来自问案者的倾向,那就是嘉庆皇帝。他就是要通过强调和珅的逾制和僭越,来突出这位父皇宠臣对父皇的不敬,从而伸张他惩罚奸臣的正当性。同时也堵住了某些潜在批评者的嘴——我不是不孝,而是为父声张正义。当然,如果和珅真的逾制和僭越,从礼法上讲,他的罪过的确大于贪腐。很多人认为,封建时代的御史,就是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