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老头提了三条治国良策,高官开心的上报乾隆,乾隆却把老头砍了

老头提了三条治国良策,高官开心的上报乾隆,乾隆却把老头砍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22 更新时间:2024/2/23 23:31:23

有时候,在看历史书的时候,觉得乾隆就像是一个逗比一样,连带他手下的一些官员都经闹出一些很二的笑话来,让满清在中国的统治变成了一段可悲可笑可叹的历史,有时候真的想为生在那个时代的中国人鸣不平。

话说有这么一个老头儿,因为提出了三条治国良策,就被乾隆和他的狗腿子高官们把头给砍了,这样荒唐的事情也只有出现在乾隆身上,也只有出现在大清朝里面,所以说,大清王朝两百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中华民族落后世界潮流的罪魁祸首。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一起来看一看吧!

这个不幸的老人叫做吴英,是广西平南县的一个生员,考了一辈子的科举都没有考中,虽然饱读诗书但是进入官场的门路却找不到,于是就效法先辈们那样上书表达自己的见解,以求得一官半职。这在汉代独尊儒术之后,历来就有公车上书的传统,也是很多在科举考试中落榜的爱国书生的捷径。

但是到了我们的大清朝,这样的方式显然走不通了,从康熙年间开始,越来也严酷的“字狱”已经让很多与吴英有类似想法的人被灭了好几族,从刘震宇、冠春、戎英到吴英,这些想要把自己的才能货与帝王家的书生,用自己的人头来说明了大清王朝的严酷和不近人情。假如康谭二人生活在所谓的康乾盛世,相信也将是同样的命运。

吴英在自己的奏章里面写到了三条良策,都是很有针对性的建议,但是他却遇到了一个唯上是举的父母官朱椿,将吴英的三条良策逐字逐句地解剖,最后给吴英安了一个“妄议朝政”和“大不敬”的罪名,将其一家老小抓了起来,并且马上送到了北京。

乾隆在得知此时之后,大大地夸了朱椿一顿,认为他把此事办得很好,就在批示里面彰显了自己的宽宏大量:“朕是一位仁慈的君主,为了展现朕的宽厚仁慈,别凌迟了吴英,改为斩立决吧。其儿子和妻女该杀的杀,该发配的发配。”好一个一代明君,好一个仁慈的君主,好一个康乾盛世。

那么,吴英的三条良策到底说了些什么,会得到如此之下场?在《清代文字狱档》中收录了吴英的原话:“圣上遵太后之遗命,免各省税粮,其德非不弘也,但其恩未远,其泽未长……”“虽曰租亦免,然田主征足,佃户其敢抗而鸣于官乎?是圣上有万斛之弘恩,而贫民不能尽沾其升斗,甚可惜也。”

就是这段话里面的两个字,让吴英的一家大小人头落地。大家都知道乾隆的本名是爱新觉罗·弘历,而文中出现了两个“弘”,这在大清的皇帝官员眼里面,那就是死罪,不管你的初心是为了什么,你的动机是什么,反正就是死罪。

可怜了吴英这个小老头儿和他的家人,因为自己好心提了几条良策,就这么身首异处,呜呼哀哉!

参考资料:《清代文字狱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甄嬛传:雍正离世前,甄嬛合上雍正的眼睛,心酸的说了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甄嬛对雍正死前说的话,甄嬛传雍正临死全片段,甄嬛传雍正死后的遗言

    想必大家对《甄嬛传》的印象应该有很深,甄嬛与雍正帝和果郡王之间的爱恨纠缠,总是让人感到揪心。如果关注影视剧的人就会知道,刚刚开始的时候,雍正帝和甄嬛来了一场意外的相遇,他们彼此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可却是在这中间慢慢感受到了对方的好。在这之后,雍正便想方设法要找到甄嬛,但很有意思的是,他们彼此没有说

  • 雍正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养母,而名声被毁生母难辞其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为什么不封养母为皇太后,雍正与养母关系好还是生母关系好,雍正当皇帝后怎么对待养母

    雍正帝胤禛自幼被康熙的皇贵妃佟佳氏抚养(了解清史的朋友自然知道,佟氏一族在康熙朝的显赫)。佟佳氏因无子女,故视胤禛为己出,殷勤备至、关爱有加,而雍正则蒙其庇阴,承其恩泽,是康熙诸子中除了太子胤礽、十阿哥胤以外,最为尊荣的一位皇子。因此从小就能受到一定的重视。幼时的胤禛凭借这层得天独厚的机缘,被养于康

  • 如懿传里的如懿,清朝历史上的悲剧皇后,真的得到乾隆的爱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如懿是乾隆的什么皇后,如懿死后乾隆对她做了什么,乾隆和如懿最后的结局

    那拉氏是乾隆还没有当上皇帝的时候就嫁过去了的,而且一直都是不得宠的。因为乾隆最爱的是他的原配富察氏,乾隆登基后,富察氏自然就成了皇后。但是不久后,富察氏就去世了。富察氏去世后三年内,乾隆的后宫妃子们没有一个怀上孩子,除了在富察氏皇后去世前怀上的,很多人都没有生孩子。乾隆悲伤过度,根本不想再立皇后,但

  • 贪污要不了和珅的命,但扣上此二条,未被灭族纯属万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和珅被灭族了吗,和珅贪污的案件,和珅怎么从反贪走向巨贪的

    问题的关键来自问案者的倾向,那就是嘉庆皇帝。他就是要通过强调和珅的逾制和僭越,来突出这位父皇宠臣对父皇的不敬,从而伸张他惩罚奸臣的正当性。同时也堵住了某些潜在批评者的嘴——我不是不孝,而是为父声张正义。当然,如果和珅真的逾制和僭越,从礼法上讲,他的罪过的确大于贪腐。很多人认为,封建时代的御史,就是专

  • 乾隆并不想让位,可话是自己说出去的,只能在登基典礼捣乱吓坏嘉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退位时警告嘉庆,乾隆死前对嘉庆的评价,乾隆需要跪拜嘉庆么

    乾隆比较崇拜自己的爷爷康熙,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为了表达自己的崇敬,所以乾隆在登基的时候,就说自己只要能在位一甲子,也就是六十年,就满意了,结果他越活越久,但是又不能违背自己当初说的话,所以六十年之后,就传位给了嘉庆。已经掌权了这么久,突然要放权,乾隆自然是不甘心的,所以在嘉庆登基的那一天,他就出

  • 为何清代不会发生越级提拔的情况?即便是和珅也得一步一个脚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尤其是在清朝,汉人在宫中占了大部分,而汉人晋升又和满人不一样,不管你多有才能,也要一步一步地走上去,越级提拔的事情不像电视剧中那样随便发生的,就算是我们最熟悉的大贪官和珅也是一步一步走到那个崇高地位的。 升官的难度 在清朝,我们首先要知道官员共分为九品十八级,而想要做官最普遍的方法就是参加科举,但是

  • 你知道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相当于多少人民币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对外赔款一览表,清朝签订的赔款一共多少,清朝灭亡后赔款怎么办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是一个由女真,非汉族统治的封建帝国。前期也有兴盛过,但是在后期却是最悲惨的时候。因为闭关锁国和一系列原因,晚清政府越来越腐败,于是在鸦片战争时期,一群褐发蓝眼的豺狼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我们的国门,逼迫清政府和他们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而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也只是任人宰割。除

  • 此人是雍正最信任的大臣,官至三省总督,乾隆都要对他礼让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雍正最器重的三个人,康熙雍正乾隆,雍正皇帝最信任的三个大臣

    此人便是雍正时期,三大总督之一——鄂尔泰。那么,为什么雍正会对他情有独钟呢?实际上从血统来看,鄂尔泰本身就是满族出生,所以雍正对他比较信任。但是仅仅拥有满族血统是不行的,隆科多等人也是拥有满洲血统,还是比较高贵的满洲血统,但是最后还是被圈禁而死。当然了,这里面还有很多原因,但是笔者想要强调的,是雍正

  • 都说王莽是民国穿越过去的,但是其实他是从周朝穿越而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莽穿越的证据,穿越到周朝的小说,刘秀王莽穿越之谜

    王莽是西汉第一外戚家族王家的一员,但是和别的家族成员相比却是不幸的,王莽父兄早逝,直接导致王莽一支在汉元帝分封王家侯爵时没有获得封赏,成了王氏家族中最没落的一支,但是王莽从小善于钻营,后来因为一直任劳任怨照顾病重卧床的伯父王凤,从而取得王凤的信任。王凤临死前将其托付给了妹妹王政君太后,从此王莽开始踏

  • 生不逢时遗恨终生的无奈皇帝——咸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咸丰皇帝一生,咸丰皇帝为什么活了31岁,咸丰是最倒霉的皇帝吗

    咸丰的委屈可以归结为五大恨一是恨太平天国起义咸丰帝刚登基称帝还不到一年,落榜书生洪秀全就在广西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更出人意料的是,起义很快就发展为燎原之势,从广西到湖南,从湖南到湖北,又从湖北经江西、安徽而至江苏,甚至还一度蔓延到北京附近,搞得咸丰帝狼狈不堪,焦头烂额。大清的列祖列宗,自入关以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