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中赵军降将被活埋?山西战国尸骨坑,揭开千年误解!

长平之战中赵军降将被活埋?山西战国尸骨坑,揭开千年误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515 更新时间:2024/1/26 23:53:31

这份礼物虽大,但是赵孝成王不敢贸然收取,因为收了这一份礼,也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威胁,此前,秦国率军攻打韩国,韩桓惠王抵不住秦军的进攻,决心献城求和,请求秦军退兵。

而这所割让的城池就是上党郡,此时,韩国郡守冯亭却有心将上党郡献给赵孝成王,如果接受这个礼物,就相当于直接对秦军宣战了,利弊其中,该做如何选择呢?

[var1]

图片:赵孝成王剧照

在相国李兑去世之后,赵国的朝政大权已不再是国君独有,而是被宗室把持,朝中大小事务都由赵氏一起商议决定,像蔺相如等老臣都遭到打压,在朝中根本就做不了主。

当时,赵孝成王同赵胜、赵禹等人商议之后,决定赌一把,这么肥的一块肉浪费掉可惜了,于是,赵孝成王派了赵胜带兵前往上党郡,去完成接收城池的工作。

不过,很快就发生了重大变动,还未等赵胜等人抵达,秦军就已经以打下了上党,而且下一步的矛头也对准了赵国长平。

此时,赵国形势危急,赵孝成王只得廉颇等老将,让廉颇驻守长平,准备抵御秦军的进攻,秦军来势汹汹,而蔺相如也是冲忙上阵,没有做好防御措施,连丢了两道防线,损失了不少将士的性命。

而赵孝成王因一时的失利而痛斥蔺相如,认为他给赵国造成了重大损失,于是,赵孝成王又转而将希望转移到了赵姓族人身上,任命赵括为三军统帅,赵括一上任,立即改变了作战策略,转积极防守为主动进攻,寻找机会出击。

[var1]

图片:赵孝成王同赵胜、赵禹等人商议剧照

要知道,临阵换将是兵家的大忌,而换将的原因,除了秦国使用反间计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赵国的粮食储备已经不多了。

赵国的粮食主产区仅冀州一地,而秦国则有死地,如果打消耗战,那么赵国是根本拖不起的,只会越拖越疲惫,所以,赵国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战争。

不过,赵括虽有一身智谋,但未实践过,不如廉颇等人有实战经,最终,赵国的主动出击,赵括完败,长平一战中主帅赵括牺牲,赵国主力也遭围困,最终战败。

而赵国四十万降军,更是被秦将白起活埋,而赵国战败的原因,后人都归因于赵括太过冒进,不懂实战兵法,而秦将白起活埋四十万赵军的事情也流传至今。

那么流传至今的就一定是真相吗?白起真的活埋了四十万赵军?其实,这一流传还有待证实。

[var1]

图片:长平一战主帅赵括牺牲剧照

自上世纪90年代,山西省高平市永录村不断出土了许多战国时期的刀币以及其他物品,专家深入调查之后,发现这里有许多尸骨坑,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专家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永录村在战国时期就是赵军被秦军围困的地方,那么这些地方就是活埋秦军的坑地吗?看起来很像,而且合情合理,但是,很快专家就发现了端倪。

这些考古专家在对尸骨坑进行清理时,发现很多尸体的头骨和躯体都处于“分离”状态,而头骨中带有明显的撞击伤害,经过调查,是被钝器所伤,构成致命的一击。

[var1]

图片来源于网络:永录村的尸骨坑

在一些头骨中,专家还发现了砂岩石块,如果是活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也许有人认为头骨上的伤痕,是活埋时倒下的沙石所伤。

如果真是这样,头骨的伤痕不会那么重,一些尸骸的头骨甚至是裂开的,可见撞击力度很大。所以,这些人的死亡原因不是因为“活埋”,而是另有原因。

不过,这证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千年以来,人们认为赵军四十万降军被活埋而死的观点是错误的。

从尸骨上的伤痕来看,当年秦军和赵军应该进行了很惨烈的激战,不然的话,就不会出现武器坏了用石头作战的情况。

[var1]

图片:秦军和赵军进行惨烈的激战剧照

随着1号尸骨坑的挖掘工作完成,很多网友也纷纷发表看法,原来古人们的流传都是谎言,直到现在才真相大白。

其实,早在之前就有很多专家怀疑过这一观点,要知道,当年白起坑杀赵国降军的谷口非常狭窄,根本就容纳不了多少人,更何况是四十万之众的赵军。

在相关史料中有着这样的记载:“经过长平一战之后,秦国军队也损失惨重,不得已之下,秦国放弃了包括河东、太原以及上党等大量攻占的领土,撤回河西”。

由此看来,当年秦军虽然名义上是获得了胜利,但是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就算是打赢了战争,也不敢继续在夺取的地盘上驻守,而是主动撤回。

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第一个就是赵国的降军并没有达到四十万之众,而第二种原因就是秦军所受到的重创是赵括领导的战役造成的。

[var1]

图片:赵国降军剧照

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都证明了一点,就是秦军遭到了赵军的顽强抵抗,并且受到沉重打击,不然的话,秦军也不会利用石头作为近战的攻击武器。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人会抓住身边任何一样东西作为武器,而这石头,便被当时的秦军当成了武器。这说明了,当时赵军是先被杀死了,才被埋掉的,并不是将赵军活埋而死。

由此看来,历史上很多的传言都是不可信的,就算是流传了千百年,假的就是假的,永远不会成真。而时间则会拨开重重迷雾,将事情的真相带给世人。

[var1]

图片来源于网络:秦军利用石头作为攻击武器

为了让世人明白曾经所发生的真实一切,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传言被推翻,而这一切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后人的努力!就像白起活埋赵军,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真的。

而实际上,这件事情却是假的,对于此事,你们各位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发表出来。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图文由子皓影视制作工作室原创制作!

更多文章

  • 秦国歼灭五国以后,齐国最后独自面对秦国时,是怎么样的心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是怎么灭掉齐国的,为什么秦国能灭齐国,秦国能单挑齐国吗

    公元前226年,秦国大军攻破燕王都蓟城,燕王喜与太子丹逃去了辽东,在此之前,秦国已经拿下了赵魏韩三国,加上名存实亡的燕国,山东六国只剩下了齐国与虚弱不堪的楚国。当时的秦国,并没有直接对付齐国,而是将攻打燕国的主力调去了南方追击楚国,如果齐国聪明的话,自然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帮着楚国对付秦国,很可惜,齐

  • 孙膑被庞涓挖去了膝盖并在脸上刺字,那他最后是如何为自己报仇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膑两次打败庞涓的故事,庞涓和孙膑电视剧,刘兰芳评书孙膑与庞涓

    [var1]据《史记》记载:"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在阿地和鄄地的交界处出生,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鄄城县一带。根据历史记载,他们都是在鬼谷子的门下,学习兵法的师兄弟,但是庞涓的学成后就急急下山,到魏王手下当了将军,而孙膑则选择继续在山上学

  • 孔子:我也焚烧了不少书,嬴政都被骂惨了,为什么没人骂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子和嬴政差多少年,孔子真人照片,嬴政骂扶苏

    我是孔子,打钱。错了,重新来。我是孔子,不是两千五百年前那个单纯的孔仲尼,而是新时代的孔子,拥有从我死后至今所有的历史记忆,所以我知道当初我的不入流如今已经成了世界一流,虽然你们骂我“孔老二”,但我明白,我早就成了中国文化里最大的一块香饽饽。感谢汉武帝,感谢董仲舒,感谢同行程朱陆王,感谢!但,我还要

  • 被称为圣人的孔子,他的画像,却为何总是露着两颗丑陋的门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最早的孔子画像,孔子画像能挂门庭吗,孔子黑白画像手绘

    《论语》记载,樊迟曾问于孔子,何为仁,何为知?孔子说,仁义就是“爱人”,智慧就是“知人”。孔子认为体现智慧的方式就是识人,辨别一个人的良善污恶,以及预测他将来是否有大出息。由此可见,孔子识人是有一套的。然而,《史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讲的却是孔子看人看走眼的情况。此人名为子羽,曾拜于孔子门下学师,却

  • 商鞅遭车裂,白起被赐死,张仪为什么却能够全身而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商鞅与张仪相差多少年,秦国白起商鞅,历史上是先有白起还是先有商鞅

    [var1]商鞅树敌太多。商鞅到底是死后被五牛分尸,还是活活被车裂,现在两种说法都有相当大的市场,尤其是现在的影视剧,把商鞅的死,搞成是活活被车裂而死,异常惨烈。以至于人们想起商鞅,都觉得他是自己改革变法“反受其害”的人。[var1]但是我们看历史资料,尤其是看《史记》,这商鞅,基本上可以断定,是死

  • 秦始皇:我一生遭遇3次刺杀,只有这一次最惊险,和荆轲无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历史上遭遇的刺杀,秦始皇杀荆轲,荆轲怎么刺杀的秦始皇

    [var1]秦始皇统一统四海,统一文字、货币,对中华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贡献不可估量。然而在他蚕食六国的过程中,势必侵害了许多人的利益,所以秦始皇屡遭刺杀。其中最为出名的三人,分别除了荆轲、高渐离,还有一位就是汉初的大智囊的张良。三次相比较,谁的技术含量高呢?[var1]荆轲:扎心了,老铁公元前227年

  • 不流血的战争:两千多年前管仲用贸易战,成功让第一大国俯首称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管仲的粮食战争,管仲贸易战,齐桓公时期贸易战

    据说当时的周公旦不仅是周朝初期的功臣,还是周礼的创造者,于是周成王特地给他七百里土地,千辆兵车,将鲁国赐予他。而鲁国也成为了周朝强有力的后备军,帮助周室管理着国家。不过到了东周,齐国突然崛起,成了东方第一大国,鲁国被挤到了第二、三名,后来齐国内部又发生动乱,所以鲁国又追了上来。总之齐国和鲁国就这么反

  • 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那为何把战神白起气得咬牙切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括为什么会败给白起,纸上谈兵的赵括真的没有实力吗,赵括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那么纸上谈兵所说的主人公赵括,真的像故事中说的那样一无所长吗?然而跟赵括的对战中,敌方的白起竟然被他气得牙痒痒,又是怎么回事呢?[var1]图片:跟赵括对战的白起剧照秦赵两国对战,赵国派出大将廉颇应战,然而廉颇采用的战略是守城不攻,这一作战方案引起赵孝成王极度不满,从而换成了熟读兵法的赵括为将。结果

  • 男孩不随父母姓,却取名叫“春秋战国”,是出奇制胜还是数典忘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战国的名字男孩,历史典故取名男孩,古人取名男孩名字

    2006年,曾经轰动一时的“赵C姓名案”引发了民众的广泛关注,主人公是一个名叫赵C的80后小伙,因更换身份证时无法录入户籍系统而被要求改名,但赵C不愿放弃使用了二十年的名字,双方因此走向法庭诉讼。结果是赵C接受和解,限期改名。最近,又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火了,他叫“春秋战国”。现实生活中,四个字的名字并

  • 秦国占领巴蜀是如何解决粮食问题的,为何蜀汉北伐时反倒缺粮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国何时得巴蜀,秦国灭巴蜀用了多少兵,秦国怎么灭巴蜀的

    [var1]蜀汉与曹魏的边界,主要在秦岭的中段,北边就是曹魏的关中地区;南边就是大家熟悉的汉中地区。这个中段的长度是东西几百里,穿越南北的秦岭山脉,从东至西,依次为:一,子午道。二,骆谷道。三,褒斜(读爷)道。四,陈仓故道。前三条道路都是山势险峻的峡谷,只有靠西边的陈仓故道,地势平坦,远离曹魏统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