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称为圣人的孔子,他的画像,却为何总是露着两颗丑陋的门牙?

被称为圣人的孔子,他的画像,却为何总是露着两颗丑陋的门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41 更新时间:2024/1/6 20:55:41

《论语》记载,樊迟曾问于孔子,何为仁,何为知?孔子说,仁义就是“爱人”,智慧就是“知人”。孔子认为体现智慧的方式就是识人,辨别一个人的良善污恶,以及预测他将来是否有大出息。

由此可见,孔子识人是有一套的。然而,《史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讲的却是孔子看人看走眼的情况。此人名为子羽,曾拜于孔子门下学师,却没过多久就被孔子赶走了,理由很简单:“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才薄。”

子羽长相极丑,连有教无类的孔子都看不过去了,孔子便理所当然地以为子羽才能浅薄,不足与事,因此便将其雪藏。可是这一次,孔子却是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var1]

后来,子羽一路向南游学,广泛招徒授学,逐渐声名鹊起,“名施乎诸侯”,在各诸侯国间声望颇高。这时,孔子才明白自己错了,因此才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以貌取人,这是孔子的自省之辞,或许大家都觉得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小解却以为,全天下都可以貌取人,唯独孔子不可以,因为他才是那个应该被“以貌取”的人。数千年来,关于孔子的形象,一直被认为是丑陋无比。

孔子的长相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首先就是他的头顶,《史记》载:“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圩顶,就是头顶凹陷,中低而四傍高,像被砸下去凹了一块一样。他的名字“丘”便是因此而来。

[var1]

但是作为圣人,即便是丑,也得丑出花来:“眉有十二彩,目有二十四理,立如凤峙,坐如龙墩……身长九尺六寸,腰六十围。”孔子身高九尺六寸,被称为“长人”,相当于现今191厘米,外加腰六十围,俨然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

大家想象中的孔子大多是文质彬彬的书生形象,其实孔子更像是习武的练家子,完美遗传了他父亲叔梁纥的大块头和勇猛程度。《列子》说:“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孔子能够徒手掰开城门,却不愿轻易显露。这明明就是力王!

[var1]

通过以上种种描述可知,孔子不可能长得玉树临风,有得必有舍,若孔子是个力大无穷的壮汉,那他就无法成为文质彬彬的书生。这个结论在历朝历代所留存下来的孔子画像中体现得很清楚:唇露齿,眼露睛,鼻露孔,耳露窿,堪称奇丑无比。

不知大家是否发现:不管是各种画像,亦或是各种雕塑,孔子的动作基本都是双手合十,身体微躬,面露微笑,且总是露着两颗丑陋的大龅牙。孔子在古代被尊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甚至享有国家级别的祭祀,却为何要暴露劣齿呢?后世为何不为他美化一下呢?

[var1]

其实,孔子的门牙不叫龅牙,而叫“骈齿”,即牙齿重叠,说白了就是一种比较整齐的龅牙。在古代,骈齿被认为是圣人之像,只有圣人才会具有的特征,虽然丑陋,但普通人想要还没有呢。古书记载,帝喾、周武王、孔子、李煜等皆生有骈齿。

骈齿与圣人对接,其实还是有科学依据的。随着人类不断进化,对食物的要求越来越精细,牙弓就会越来越小,而牙列则会越来越拥挤,到一定程度便会形成重叠现象。也就是说,人的进化程度越高,生出骈齿的可能就越大。

孔子之画像、雕塑之所以面露“龅牙”,其实是有意为之,就是为了突出孔子的圣人形象,但看起来确实不怎么美观。牙齿的问题解决了,可是你知道孔子为何总是双手合十吗?这是在干什么?欢迎一起讨论。

更多文章

  • 商鞅遭车裂,白起被赐死,张仪为什么却能够全身而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商鞅与张仪相差多少年,秦国白起商鞅,历史上是先有白起还是先有商鞅

    [var1]商鞅树敌太多。商鞅到底是死后被五牛分尸,还是活活被车裂,现在两种说法都有相当大的市场,尤其是现在的影视剧,把商鞅的死,搞成是活活被车裂而死,异常惨烈。以至于人们想起商鞅,都觉得他是自己改革变法“反受其害”的人。[var1]但是我们看历史资料,尤其是看《史记》,这商鞅,基本上可以断定,是死

  • 秦始皇:我一生遭遇3次刺杀,只有这一次最惊险,和荆轲无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历史上遭遇的刺杀,秦始皇杀荆轲,荆轲怎么刺杀的秦始皇

    [var1]秦始皇统一统四海,统一文字、货币,对中华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贡献不可估量。然而在他蚕食六国的过程中,势必侵害了许多人的利益,所以秦始皇屡遭刺杀。其中最为出名的三人,分别除了荆轲、高渐离,还有一位就是汉初的大智囊的张良。三次相比较,谁的技术含量高呢?[var1]荆轲:扎心了,老铁公元前227年

  • 不流血的战争:两千多年前管仲用贸易战,成功让第一大国俯首称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管仲的粮食战争,管仲贸易战,齐桓公时期贸易战

    据说当时的周公旦不仅是周朝初期的功臣,还是周礼的创造者,于是周成王特地给他七百里土地,千辆兵车,将鲁国赐予他。而鲁国也成为了周朝强有力的后备军,帮助周室管理着国家。不过到了东周,齐国突然崛起,成了东方第一大国,鲁国被挤到了第二、三名,后来齐国内部又发生动乱,所以鲁国又追了上来。总之齐国和鲁国就这么反

  • 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那为何把战神白起气得咬牙切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括为什么会败给白起,纸上谈兵的赵括真的没有实力吗,赵括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那么纸上谈兵所说的主人公赵括,真的像故事中说的那样一无所长吗?然而跟赵括的对战中,敌方的白起竟然被他气得牙痒痒,又是怎么回事呢?[var1]图片:跟赵括对战的白起剧照秦赵两国对战,赵国派出大将廉颇应战,然而廉颇采用的战略是守城不攻,这一作战方案引起赵孝成王极度不满,从而换成了熟读兵法的赵括为将。结果

  • 男孩不随父母姓,却取名叫“春秋战国”,是出奇制胜还是数典忘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战国的名字男孩,历史典故取名男孩,古人取名男孩名字

    2006年,曾经轰动一时的“赵C姓名案”引发了民众的广泛关注,主人公是一个名叫赵C的80后小伙,因更换身份证时无法录入户籍系统而被要求改名,但赵C不愿放弃使用了二十年的名字,双方因此走向法庭诉讼。结果是赵C接受和解,限期改名。最近,又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火了,他叫“春秋战国”。现实生活中,四个字的名字并

  • 秦国占领巴蜀是如何解决粮食问题的,为何蜀汉北伐时反倒缺粮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国何时得巴蜀,秦国灭巴蜀用了多少兵,秦国怎么灭巴蜀的

    [var1]蜀汉与曹魏的边界,主要在秦岭的中段,北边就是曹魏的关中地区;南边就是大家熟悉的汉中地区。这个中段的长度是东西几百里,穿越南北的秦岭山脉,从东至西,依次为:一,子午道。二,骆谷道。三,褒斜(读爷)道。四,陈仓故道。前三条道路都是山势险峻的峡谷,只有靠西边的陈仓故道,地势平坦,远离曹魏统治中

  • 战国大墓出土“逆天”神剑,五分钟后开始滴血,现代科学无法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挖出神剑视频,考古发现战国神剑,战国大墓出现滴血神剑

    剑,被尊为“百兵之祖”,因其携带轻便、佩戴神采、得心应手而深受世人喜爱,在中国古代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王公帝侯凭之彰显身份,刘邦建立汉朝后,“自天子以至百官,无不佩剑”,剑成为社会地位、等级观念的重要象征;文士侠客凭之闯荡江湖,唐朝诗人贾岛有诗曰:“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

  • 春秋战国君主的花样死法,哪种死法最惨?哪种最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国最惨君主,春秋战国最惨的国君,春秋时期死得最惨的君主

    [var1]图片:王侯将相们剧照一、历史上死状最惨的君王首先是齐国的齐闵王,齐闵王的原名叫田地,非常接地气,他的父亲是齐宣王,齐闵王在位期间,屡立战功,可是他为人过于骄傲自大、刚愎自用,还喜欢放纵享乐,最后落了个国破家亡的下场。世人都说齐闵王是死状最惨的君王,因为他是被楚国的一名大将剥了皮抽筋后,再

  • 为什么孔子的雕像,都把双手交叉在胸前?懂了它才能真正认识孔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的雕像是孔子本人吗,孔子弟子对孔子评价,孔子雕像手势详解

    孔子,这位逝世于公元前479年的思想家,却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两千五百多年,他在古代被尊为“天纵之圣”和“天之木铎”,他被后世统治者奉为“至圣先师”与“万世师表”,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至今,孔子精神始终屹立于文化顶峰,全球各地都建有纪念孔子的庙宇或祠堂。然而,不知你是否

  • 孔丘叫孔子,墨翟叫墨子,孙武叫孙子,李耳为何不叫李子而叫老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为什么李耳叫老子却不叫李子,李耳的儿子,李耳个人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最具代表性的有五大学派,曰:儒道墨法兵。儒家有二圣,孔子和孟子,原名孔丘与孟轲;道家有二仙,老子和庄子,原名李耳与庄周;墨家有墨子,原名墨翟;法家有韩子,原名韩非;兵家有孙子,原名孙武。各大学派不仅推行自己的主张,还会相互批判和借鉴,吸收对方合理的成分,互取其长。这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