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德才不能兼备应该如何取舍?曾国藩的做法值得借鉴

如果德才不能兼备应该如何取舍?曾国藩的做法值得借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676 更新时间:2024/1/15 16:37:07

曾国藩用人,很重视才识的高低。他对带兵的将领提出了四个要求,一是要知人善任;二要善于观察敌情;三要临阵有胆有识;四要营务整齐。这四条,都是指的才识。

至于曾国藩平日夸奖部属才识的言论,更是比比皆是。比如他对左宗棠就非常折服,尽管左宗棠与自己经常闹别扭,但对于左宗棠的为人,曾国藩还是极为认同的,还多次上奏朝廷,要求重用左宗棠。

然而总体来说,在德才之间,曾国藩更重视人的德行,认为尽管德才不可偏重,认为与其无德,毋宁无才。

曾国藩所谓的“德”,含义是十分广泛的,如忠诚、勤俭、朴实、耿介、不拍死等。总体而言,就是政治上忠于自己的信仰与事业,能甘心情愿地为之尽心尽力;作风上质朴实在,吃苦耐劳;精神撒花姑娘坚韧有拔,顽强不屈等等。

正是基于对“德”的重视,曾国藩才特别强调要“于淳朴中选拔人才”,这里的淳朴主要是指朴实、无官气、不虚夸,具有踏实苦干的作风。他把人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官气多,一类是乡气多。

在曾国藩看来,官气多的人好讲资格,好装样子,办起事来四平八稳,说起话来面面俱到。实际上却是一点生气也没有。乡气多的人好逞能,好出新花样,办起事来不顾忌别人的看法,说起话来不讲求避讳。因此往往是一件事还没有办成,先招来一片非议。

不管是官气多还是乡气多,两者都有缺点,但曾国藩更痛恨的是官气,不实干的官僚,而宁愿有乡气的人。

曾国藩考察人才的优劣,主要看他是否具备朴实、廉正、耿介的品质为主。有了这样的品质,又有其他的特长,才是最可贵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品质,即使有其他特长,也是靠不住的。古人所说的无本不立,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在湘军集团中,就有不少朴实之人获得了曾国藩的重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鲍超。鲍超本来不是湘军的嫡系成员,他在咸丰初年时跟随向荣在广西镇压农民起义,但那时鲍朝的名气并不大,不过是一名普通的战将。

咸丰四年,鲍超加入湘军,曾国藩调拨他为水师哨长,次年,鲍超受到湖北巡抚胡林翼的赏识,提拔为营官。后来鲍超与多隆阿不和,离开军营,曾国藩奏请鲍超增募万人,仍归自己节制。此后,鲍超多次建功,逐渐成为湘军的第一悍将,太平军只要听到鲍超这个名字,就会胆战心惊。

鲍超出身贫困,不识文墨,只认得自己的名字。有一次鲍超孤军被困九江,欲派人向曾国藩求援,他叫文书写信,多时没有送出。鲍超心急,顿足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咬文嚼字?”他立即喊亲兵拿来一张白纸,自己握着毛笔,在中间大书一个“鲍”字,四周画了无数的小圈圈围着,他让人拿着这张纸送到了曾国藩的大营。

曾国藩的幕僚们看到了鲍超的这张纸,许久不解其意,就给曾国藩看,曾国藩大笑道:“老鲍又被人围起来了”,于是立即派出人马,解了鲍超的困境。

曾国藩十分了解鲍超,鲍超对他同样也十分敬重。有一次鲍超学写“门”字,末笔没有写上勾。别人告诉他还缺一勾。鲍超指着大厅的门大怒说:“这门两边不都是直的吗”,于是这人又说“曾大帅写门也有勾”。鲍超一看果然不错,便立即改口说:“先生饶恕我这个武夫。”

不过,曾国藩晚年对选才的标准也有了改变,多年的经历告诉他:有德或是有才,能有一样已经很难了,要想两者兼得,更是没有几个。所以他时常说,对于有才无德之人,也不当埋没他的长处,只是要稍微保持一点距离。显然,曾国藩在经历了多次失败教训之后,也不再追求德才兼备了。

更多文章

  • 好死不如赖活着,作为后宫妃嫔,董鄂氏为何要主动为顺治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妃子给皇帝殉葬这事说来也不算稀奇,明代英宗以前,历朝历代都是定制。清初时期,满洲也有殉葬的旧俗。史料中对此就有描述: 男子死,必有一妾殉,当殉者,必于主前定之,不容辞,不容僭也。当殉不哭,艳妆而坐炕上,主妇率众皆下拜而享之。及时,以弓弦扣环而殒之。倘不肯殉,则群其而扼之死矣。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几个

  • “敬事房”作为清朝管理太监的机构,究竟有哪些职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四大太监,清朝有敬事房制度,明清管理太监机构

    管理宫廷谕旨和内务府文书这个职责类式于今天的文书档案局,凡是帝、后的圣旨、懿旨,军机处奏折,地方督抚的公文往来,全部由敬事房有关太监送呈内务府归档。管理宫中太监清宫太监一律居住在宫中禁苑,不过也有一部份外围太监,如内务府各司、院太监以及礼部、工部等处太监当然不允许住在宫中,一般来说都住在紫禁城附近的

  • 乾隆问:“你的旗袍为何这么短?”女子回答9个字,乾隆脸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旗袍照片,乾隆的辫子有多粗,乾隆最喜欢穿的衣服

    且说乾隆三十年,这位清朝的当家人开启了他第四次江南之旅,此次旅行,他不仅携带皇太后、皇后和3位妃子、阿哥们,还特地安排了私访路线。一路到直隶、山东,然后到达南京。在公开场合,乾隆和百姓见面时,他和皇后身居太后两侧,一路搀扶太后,为万民塑造一个“仁孝之君”的形象。私下里,他到处搜罗各类反清书籍。而且,

  • 慈禧口中那颗夜明珠,被孙殿英盗走之后,究竟到了谁的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928年,孙殿英以演习的名义,撬开了清东陵的慈禧墓,在墓中孙殿英发现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不久,因为事情败露,孙殿英为了活命,不得不将这无价之宝,献给宋美龄!后来,宋美龄,将这件奇珍异宝,镶在了自己的一双鞋上!2003年,宋美龄去世,这颗夜明珠,也从此下落不明!慈禧夜明珠再出世!1928年,孙殿英以

  • “千古完人”曾国藩的五句狠话,看完之后,用恶魔形容他也不过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千古完人曾国藩的五句话,曾国藩最经典三句话,曾国藩的三个经典语录

    现今很多学者都推崇曾国藩的治学修身之道,并有《曾国藩家书》问世,以诚挚的语言和哲学道理引导后人正确的为人处世准则。然而,当大家都看到他正义一面的同时,是否会意识到,其实曾国藩是用血池喂出来的巨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些狂人语录,你可能没见过,但是只读一遍,你就会被其残忍

  • 和珅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孙殿英为什么不盗他的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和珅的墓是谁盗的,孙殿英之墓,武安牛头村孙殿英墓

    和珅一度被称为是乾隆后期,世界上的最富有的男人,换而言之,也就是世界首富,在和珅被抄家的时候,都已经不是巅峰了,但是被抄出来的财产,都还达到了“十数亿”两白银之巨,骇人程度可想而知。但是这样的和珅,却被嘉庆针对了。虽然和珅有钱,但和珅所在的社会不同,不是西方的资本主义,以资本财力至上,能够操控政治,

  • 鸦片战争可以避免吗?或许从英国和清政府的谈判中可以得到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各国对鸦片战争的态度,鸦片战争给我们带了什么教训,鸦片战争的冲突

    十九世纪初的清朝,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在4000箱左右,然而到了1839年,这一数字达到了40000多箱,十倍的增量暴露了这一走私贸易的巨大利益,也预示着如果清政府再不采取有效遏止措施,将会面临国民和财源的双重危机。1839年3月,清政府决心禁烟,林则徐出任禁烟办总督在广州勒令外商缴烟,手法非常严

  • 此人是前清秀才,北洋军阀首领,是荣登《时代》封面的中国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1、弃文从武吴佩孚打小就聪慧好学,但父亲的因病早逝,导致他只能辍学回家帮母亲经营杂货铺勉强度日。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山东部分区域被日军占领,吴佩孚亲眼目睹了日军在他的家乡作恶的景象,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学好本领,保卫家乡。两年后,吴佩孚参加了山东登州府的考试,考中了秀才,这要放在康乾时期绝对

  • 13岁嫁给和珅,15年后和珅被赐死,她选择了跳楼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和珅死后他的女人下落,和珅几岁被赐死,和珅被赐死他的妻妾怎么办

    和珅的早期经历,还是非常励志的,他出自满族正红旗钮祜禄氏,他的父亲生前只是一个副都统。和珅3岁丧母,9岁亡父。带着弟弟靠着父亲遗留下来的家业艰苦度日,常常受宗族子弟欺辱。那时的和珅,要想出人头地,只有发愤图强,通过自己的才学改变命运。得益于自己的满族出身,他可以直接到国子监读书,在这里,和珅成为一个

  • 从宫女升至皇贵妃,令妃得乾隆宠爱多年,为何一直未被封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令妃深度解析,历史上真正的令妃和乾隆关系,令妃从宫女到贵妃

    实际上,这位皇帝的综合实力也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差,只是比他爹、他祖父和曾祖父略逊色一点,他就是嘉庆帝——永琰。图片: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画像剧照很多史学家或者历史爱好者,想要从正史中找到一点关于嘉庆"不务正业"的事件,毕竟他爹乾隆那么喜欢美女,爱好风流,作为儿子肯定会有一些遗传基因的。但奇怪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