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时期,僧兵加入军事化队伍后,军队的实力有提高吗?

明朝时期,僧兵加入军事化队伍后,军队的实力有提高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937 更新时间:2024/3/8 0:13:46

可是到了《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等武侠小说中,少林寺的和尚就是武艺高超的代表。这些小说,一般是以明代为背景,当时少林和尚们精通武学,扬威海内。学作品其实很多都是当时社会的折射。

其实文学作品对于僧人形象有这样的变化,都是因为从南北朝到明朝,僧兵出现并且实力逐渐增强,而且在明朝发展到巅峰。

下面就和大家说说从南北朝到明朝僧兵是如发展的,为何僧兵能在明朝达到巅峰。

一、什么是僧兵

僧兵是什么?怎么在寺庙中诵经念佛的僧人会变成拥有武力的僧兵呢?要解答这些问题,就要结合当时时代背景一起来了解。

首先,说说什么是僧兵。从字面上解释,僧兵就是僧人当士兵,参与战争。僧兵一般不属于军队中,其实是民间军事力量,作为朝廷规军事力量外的补充。

少林寺是在北魏的时候才建立的。佛教其实属于外来宗教,当时,少林寺建立就是为了安置从印度而来的僧人,在那时候,僧人来中原主要是为了文化交流和佛学传播,都没有什么武力值,少林寺也只是僧人的居住处而已。

不过因为当时正处于战乱时期,寺庙相对资源物资都充足,就经常性遭到抢劫这些不好的事情。为了保护自己,寺庙很多僧人就开始在寺庙准备武器,并且有组织地进行武术训练。

训练稍微有规模后,一些僧人开始保护附近的村民。有好人自然就会有坏人。有些坏的僧人就那些武器去村子做坏事,所以在北魏时期也出现朝廷屠戮沙门事件。

不过此时的僧人还只是有规模训练的僧人,还没成为僧兵。到了南北朝时期,僧兵才开始出现。

二、南北朝时期僧兵开始出现

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大量僧兵。当时无论是南朝还是北魏,此时都大力推广佛教。南朝帝自己就信佛,甚至还曾出家当和尚。

当时寺庙的数量剧增,佛寺总计有3万多座,和尚尼姑合计200多万人。当时很多寺庙的住持方丈拥有着财富、土地、地位以及百姓的尊敬,有些和尚,因此也形成一股势力。

所以,在孝文帝和宣武帝时期就曾出现多次和尚造反的时间,当时就有大量僧兵出现。

到了后面的朝代,僧人地位依旧存在。我们比较熟知的应该就是上世纪80年代拍摄的电影《少林寺》,里面就以唐朝时期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民间故事改编,我们从电影中可以感受到武僧的实力。

当然了,民间故事可能会有夸大成分。不过,僧人确实在唐朝对朝廷有帮助。当时世民为了嘉奖少林寺和尚,还赏赐少林寺近40顷的土地。

三、明朝时期僧兵发展达到巅峰时期

僧兵源自南北朝,不过僧兵真正成为能打的军事化队伍是到了明代后了。明代,朝廷以只为了抵抗外敌而努力。在明朝,军政是分开的,打仗是由有军籍的人负责。

可是当时并不是很多人愿意加入军户。因为入了军籍成为军户,就意味着自己的后代也是军户,只能当兵打仗,不能在成为普通的耕地农民。军户吃住都在军营,也需要耕地为军队干活,可是和普通农名是有差别的。

农民种地,自己可以拥有房产,也能有自己一亩三分地。可是军户种地,只是为军队生产粮食,自己是没有福利的。

如果想要取消自己的军户,就需要立功升职。“户有军籍,必仕至兵部尚书始得除”。可是一般人是很难做到兵部尚书的。所以很多军户承受不住常年的打仗奔波,选择逃亡。

这就导致明代军队人员大量减少。当时正处于倭乱时期,沿海的士兵数量减少,而且素质差,就很难抵抗倭寇的进犯。

军户减少了,就只能从民间召集人来当兵。于是就出台了募兵政策。根据《续文献通考》记载“有愿奋勇效力剿贼立功者,许赴官自陈”。因为募兵而加入军队的人和卫兵是不同的。

卫兵直接是军籍,而募兵还是原来的户籍,如果原来是农民,就还是农籍。战后,就可以回归自己原来的身份。募兵政策可以快速召集士兵,而且军队还可以对人进行挑选,优先选择青壮年。

这些募兵一般都是单独前来,军队不需要负责其家人的生活。也就是这时,僧人开始参与战争,并且有出色表现。

武僧在之前一直是有组织有团体,而且经过长期武学训练的人群,他们属于很强大的民间战斗力。所以,也是募兵主要对象之一。

当时就有一批又一批的武僧参与战争,他们勇猛异常,在多次战争中成为主力,实力并不比正规军差,将前来侵犯的倭寇打得大败。根据记录,当时很多武僧采用的是二三十斤的大铁棍作为武器,骁勇善战。

在目前可以查询的历史记录中,武僧第一次参加战争是杭州之战。原文记录中就提到“三司领僧兵四十人御之”,“大破倭寇”。“少林僧月空受都督万表檄,御倭于淞江。其徒三十人,自为队伍。持铁棒击杀倭甚众。”

有这些文字就可以看出少林武僧的勇敢和无畏。目前有历史记录的僧兵参战记录有六次,分别是杭州、白沙滩、翁家港、叶谢镇、六里桥、马家洪以及巢门之战。

武僧除了参与战争上前线,其实在明代,他们也参与军队人员的训练。在《明史·史记言传》就有提到“记言出私财募士,聘少室(少林)僧训练之。”

少林寺的僧人都是从小就接受武术训练,所以在战争中训练有素,而且战斗力强。军队人员通过少林武僧的训练,战斗力也获得提高。

当时就有少林和尚被朝廷赐予“教师”头衔,为明朝廷训练军队。

等到战争结束,少林武僧不会呆在军队,而是回到寺庙,继续当自己的和尚。不过只要有战争,有需要,武僧们就又会再次加入军队,参与作战。后来到了嘉庆年间,倭寇再次来犯,少林武僧又再一次出山杀敌。

四、比较有名的僧兵

很多僧兵其实只是作为作战力量参与战争,僧兵一般不会当官。不过也会有特例,一些多次立下战功,有很强作战能力的武僧,也会被朝廷任命征战。

现有记录中,就有一位少林武僧“友公三奇”和尚,就是这样的存在。在明朝正德年间“友公三奇”和尚参军多次战争,主要协助镇守山陕等地的边防,多次立下战功。因为带兵得力,三奇和尚被御封为都提调总兵。

后来,国内出现少数民族叛乱,三奇和尚也会带兵去平反。后来,三奇和尚因战功卓著,被御封都提调总兵统云南烈兵。

正是因为武僧们,尤其是少林武僧在战乱中的出色表现,是的少林武术被广泛传播,少林寺也被打上“武术大家”的标签。

五、小结

明代僧兵参与战争,虽然说不是全胜战绩,也有失败的战役。不过总的来说,还是胜仗较多。因为有了训练有素,武力值高的武僧的助力,明朝军队实力确实大大提高。

从明代开始,少林寺和尚除了慈悲为怀的形象,同时也打上了武力高强的标签。少林寺也从普通的佛学寺庙变成武学圣地。少林武术,也成了少林寺的一大特色。

正是那些守护国家领土完整,为国建功的少林武僧,让少林文化和少林武术获得巨大发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称帝后,有3个忌讳别人不能提,只有马皇后敢说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因为马皇后的死性情大变,朱元璋死早还是马皇后死得早,朱元璋死后留下的三个秘密

    公元1368年,朱元璋正在筹备开国仪式,在拟定好分封名单时,他却陷入苦恼。朱元璋一生比较景仰的皇帝是秦始皇和唐太宗,但是不管是嬴政还是李世民,他们都出身高贵,嬴政几代为秦王,一方诸侯国后裔,而李世民的先人,更是北魏的重要贵族门阀,李渊又是唐王。朱元璋出身寒微,做过乞丐,做过和尚,如今一跃成为皇帝,会

  • 《水浒传》中,被宋江坑得最惨的人究竟是谁?托塔天王晁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托塔天王晁盖的资料,托塔天王晁盖人物评价,水浒传托塔天王晁盖之死

    晁盖不仅被他直接坑死了,连自己最后的的遗愿也被篡改甚至无视了,又被排斥在了108人之外,连个正经的名头都没有,你说惨不惨?白白拿他当自己的亲兄弟一样真心对待。晁盖最大的失策,就是不该引狼入室,把个黑三郎硬招上山来,还拿刀动枪的劫了法场,泼了命的施救,把一个毫无报答之心的所谓兄弟当成知己,任嘛都是掏心

  • 王安石儿子:老婆被老爹送给别人,我写下的这首词,必将千古流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安石40首诗,王安石资料简介,王安石与儿媳惠儿的结局

    王安石是那种秉信立志报国的读书人,虽然他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虽然他的诗词下笔生辉,虽然他的文章高深奇丽,虽然他的声名辽盖千古,但是我们在认识王安石的时候,要明白他首先是一位政治家,而后再是文学家。也就是说,王安石的诗词文章全都是为政治仕途服务的。王安石从小便立下“矫世变俗”之志,从政后又主推熙宁变法

  • 朱元璋要杀女婿,女儿去求情,朱元璋说5个字,女儿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和马皇后一生只有2个嫡女,除了第二女宁国公主,就是第四女安庆公主。可想而知,作为他们最小的嫡女,马皇后非常疼爱这个女儿。连太子朱标对这个亲妹妹也非常溺爱,若是谁敢欺负妹妹,太子甚至不惜亲自出马为妹妹出气。待到公主长成,朱元璋把他许配给翰林院的欧阳伦。欧阳伦不仅文才出众,而且还能骑马射箭,自从洪

  • 明末,崇祯为什么不跟满清议和,或跟靖康之耻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靖康之乱的资料,靖康之变的皇族女性,靖康真实照片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入了开封,宋徽宗、宋钦宗等所有皇室成员全部被俘,金军大肆掠夺一番,还把大量的皇室女眷掳走,从此北宋灭亡。宋钦宗亲自和金国议和,并按照金国的“牵羊礼”,裸露上身,身披羊毛,脖子上套上绳子,头上缠上白布。这是对受降者的极大侮辱,然而北宋皇室为了保存自己全然接受,最后等待他们

  • 土木堡之变后,瓦剌放回明英宗的真实目的:点燃骚乱的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土木堡之变瓦剌死亡多少人,明英宗为什么活捉土木堡

    我们经常看到类似剧情:犯罪分子拿着枪或刀挟持人质和警方对峙,要求以人质换取生存条件,在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形,但剧情发展却出人意料,那就是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国放归明英宗朱祁镇。按理说,瓦剌将明朝国君牢牢掌握在手,相当于捏着一张王牌,以后不管是作战还是议和都是资本,那为什么瓦剌还会无条件地放回朱祁镇呢?其

  • 宋蒙战争持续了46年,宋朝是如何应对的,是否有克敌的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辽国对宋战争,蒙宋战争是宋自己挑起的吗,蒙宋战争是宋朝弱还是蒙古强

    其间,双方多次调整战略,各种创新战法纷纷涌现,斗法精彩纷呈。遗憾的是,出于各种缘故,后人每每回忆起这场战争,总是聚焦于交战双方的民族、破坏性,聚焦于战争胜负对历史走向的影响,而忽略了这场战争本身的技术含量。第一阶段:延续传统的初次交手1234年,宋蒙联军攻占蔡州,金国灭亡。随即,南宋发起“端平入洛”

  • 有人说梁山的主导权从来不是晁盖和宋江,而是吴用,是否正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江吴用晁盖,晁盖和吴用派谁救宋江,吴用为何让晁盖把寨主让给宋江

    一、宋江上梁山前,梁山的主导权在晁盖手里,而不在吴用手里。晁盖率人智取生辰纲,上了梁山后,林冲杀了王伦,推晁盖坐了第一把交椅。从此,晁盖一反王伦时期嫉贤妒能的做法,广招天下英才,以壮大梁山实力,为梁山的兴旺发达开拓了道路。特别是晁盖严禁梁山泊人众危害百姓,滥杀无辜。梁山人马每次出征,只取富商大贾的财

  • 孙中山背后的金主,林义顺:革命的成功离不开他的支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孙中山,原名孙文,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他冒着巨大的风险,为中国革命而奔走。 他一手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晚年又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式农的三民主义政策,为国共两党的联合抗战开创了格局。直到去世前,依旧在为中国革命辛苦操劳,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人称

  • 孙中山唯一的儿子:曾当市长,国民政府院长,晚年和妻子打扫为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识和德行。这些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是必须借助于教育和教养才能达到的。——凯洛夫 人并不是一身清白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与我们相伴而来的有父母给予的天赋和家庭。这两者将对我们未来的发展造成非常重大的影响。有些人的父母是对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的伟人,因而他们自出生起就会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