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中山背后的金主,林义顺:革命的成功离不开他的支持

孙中山背后的金主,林义顺:革命的成功离不开他的支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455 更新时间:2024/1/18 19:10:57

孙中山,原名孙,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他冒着巨大的风险,为中国革命而奔走。

他一手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晚年又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式农的三民主义政策,为国共两党的联合抗战开创了格局。直到去世前,依旧在为中国革命辛苦操劳,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人称之为国父。

孙中山的远大报负

孙中山于1866年出生于广东的一个普通家庭,好在后来家庭条件好转,得以进入私塾,接受了成熟的中国古典教育。

后来,又随着父亲来到了澳门,接受了西方新思想,认识到了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同时,他也从小树立起了建设富强中国的决心。

1878年,孙中山跟随母亲来到了美国檀香山,在这里,他更加系统地接受了西方教育,后来,他也尝试过对清朝政府进行改良,希望能让中国强大起来。

为此,他曾经上书鸿章,不过经历失败的孙中山逐步看清一个事实,只有推翻清政府,大破大立,才能重建富强中国。

孙中山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一直在为中国革命奔走呼号,自己一手创办了同盟会,也曾经建立自己的军队。

但孙家并非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孙中山自己也不是什么商业巨贾,甚至孙中山都没有正式的工作,革命除了身体,还需要大量活动经费,还是从外国人手上购买军火,这些都需要大笔开支。

那么,本来囊中羞涩的孙中山从哪里找到钱来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林义顺。

爱国侨胞林义顺

林义顺,字发初,号蔚华,新加坡华侨,祖籍广东。林义出生于1879年出生于新加坡,略比孙中山小几岁。其你很早就来到新加坡经商,家道殷实,林义顺从小就系统地接受了西方教育。

当时的南洋活跃着大量中国人,他们利用中国人特有的聪明才智,在南洋一带辛苦劳动,创造了大量财富,同时,他们也关心国内发展,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列强对中国进行步步蚕食,都让这些爱国商人心急如焚。

在国内的革命开始兴起时,他们就积极投身于支持国内革命活动,有钱捐钱,有力出力,为中国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义顺也是一位爱国华侨,他从先人那时继承了大量财产,又因为很早就跟随家人经商,积累了大量经营知识,成年后,自己也积累了一些财富。

林义顺关心中国时势,清政府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他的爱国情怀,他经通过阅读报纸,了解国内局势。

一次,林义顺看到《苏报》上刊载的清朝禁止汉族子弟留学日本成城军官学校的消息,愤然而起说:"中国革命再迟.我们都没有活路了!"从此,他便下定了进行民族革命的决心。

同时,他也结识了大量活跃于南洋的爱国人士,通过与他们的交往,他也成为了一名革命分子,1901年,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义士,一起组建了小桃源团体,团员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国内局势,为革命事业出谋划策。

公然开始革命

1903年,苏州报事件爆发,革命党人邹容与章太炎遭英国政府逮捕,准备引渡给清政府,如果事情成功,这些革命党人必然凶多吉少。

林义顺等人收到消息,便以小桃源的名义致电英同驻卜海领事,请他援引第三国有权保护政治犯的国际条例,拒绝清朝的引渡要求,这已经是林义顺等人公开支持革命事业,从此后,林义顺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林义顺深知,革命的基础是人民,为了引导更多人士参与革命斗争,林义顺等人在新加坡创办报纸,在报纸上宣扬新思想和革命主张。

报纸不仅在新加坡当地售卖,还通过秘密渠道寄往国内,包括清政府的实权派官员,希望以此方式来唤醒大众参加到革命中来,这些报纸宣传了革命主张,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有生力量。

吸引了孙中山的注意

此时,已经开展革命工作的孙中山,无意间看到了林义顺等人创办的《图南日报》,极为兴奋。

当时,他正在为革命的活动经费而苦恼,看到这份报纸,他才知道南洋活跃着如此众多的革命义士,这自然提增了孙中山等人的革命土气。

孙中山主动汇去20美元,要购买一份《图南日报》,同时,他也主动与《图南日报》的组织者联系,希望能和他们搭上线。

1905年,从欧洲回来的孙中山在去日本的途中,特意绕道新加坡,与林义顺等人相见。

相见过程颇为曲折,因为孙中山曾在1900年为营救日本的革命义士而遭到新加坡政府驱逐,限期五年禁止进入新加坡。林义顺等人通过自己的关系,为孙中山作了担保,才让孙中山能再次踏上新加坡的土地。

相见恨晚,无条件支持孙中山

孙中山与林义顺相会于小桃源俱乐部,两人分别交换了立场,共同探讨中国的革命事业。由于志同道合,两人早就相互心生仰慕,相恋甚欢。

这次会谈是两人合作的开始,林义顺彻底佩服于孙中山的能力和品德,甘愿做孙中山的副手,为孙中山在新加坡的行动提供支持。

孙中山利用自己在南洋爱国华侨的影响力,在南洋各地组建了同盟会,林义顺在孙中山亲自主持加盟监誓下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从此后,两人成为了亲密无意的战友,孙中山主持着中国革命的大局,林义顺则在背后提供支持。

从此后,中国革命逐步进入了高潮,国内革命风起云涌,而在南洋,在林义顺等人的组织下,继续创办报纸,宣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创办报纸的收入,又用来支持孙中山的国内的革命活动。

同时,由于经营有方,林义顺逐步成为了东南亚的"菠萝大"和"树胶大王",充分利用东南亚的优势发展经济,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提供经济支持,可以说,孙中山的革命能够成功,很大部分是因为林义顺的财政支持。

文/朱竟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孙中山唯一的儿子:曾当市长,国民政府院长,晚年和妻子打扫为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识和德行。这些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是必须借助于教育和教养才能达到的。——凯洛夫 人并不是一身清白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与我们相伴而来的有父母给予的天赋和家庭。这两者将对我们未来的发展造成非常重大的影响。有些人的父母是对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的伟人,因而他们自出生起就会备受关注

  • 娘家要是条件好,可以接济宫中嫔妃吗?乾隆一道上谕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对后宫的赏赐,乾隆赏赐过妃子给别人吗,乾隆对嫔妃小气吗

    清代诸帝中,以康熙后妃人数最多共55人,这个数字显然和三宫六院72嫔妃还有不小的差距。后宫嫔妃的制度确认后,相应的等级待遇也随之诞生。不过清代后妃等级制度很森严,各嫔妃的“份例”悬殊也很大。根据清宫文献的相关记载,这里有一份简明的后宫份例清单。 宫女配置:皇后10人,皇贵妃8人,贵妃8人、妃6人,

  • 如果道光把皇位传给恭亲王奕訢,清王朝的命运是否会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如果恭亲王奕訢做了皇帝,恭亲王奕訢和道光,道光把皇位传给恭亲王清朝会如何

    御史窃以为:奕訢的能力比咸丰强大致不差,但究竟强多少?这个还说不好,至于说奕訢继位能改变大清的国运,基本上没有这种可能。甚至可以这么认为,以当时那个形势,即使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雄主再生也无济于事。 道光给咸丰留下了多少遗产?嘉庆在位二十五年,留给道光的江山社稷还不能说是风雨飘摇一片狼藉,多少还有

  • 如果没有鸦片战争,清朝的历史将会重写吗?答案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鸦片战争历史事件,鸦片战争是在清朝发生的吗,假如没有鸦片战争清朝能抗几年

    清宫小说在网络上一直是非常火爆的题材,而最近清宫剧也因此在网上爆红。看着里面精致的穿搭和华丽的赏赐,让人一饱眼福羡慕的同时,一个问题也随之被提了出来:如果没有外强的侵略,清朝会灭亡忙?历史是否会被重写?这个答案在小编看来,是不可能的。 纵观中国历代王朝的更替,就会发现盛极必衰。诚然,在康乾盛世的时候

  • 如果德才不能兼备应该如何取舍?曾国藩的做法值得借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曾国藩一生对女人的忠告,德才兼顾好还是德材兼备好,最牛逼的家族曾国藩

    曾国藩用人,很重视才识的高低。他对带兵的将领提出了四个要求,一是要知人善任;二要善于观察敌情;三要临阵有胆有识;四要营务整齐。这四条,都是指的才识。 至于曾国藩平日夸奖部属才识的言论,更是比比皆是。比如他对左宗棠就非常折服,尽管左宗棠与自己经常闹别扭,但对于左宗棠的为人,曾国藩还是极为认同的,还多

  • 好死不如赖活着,作为后宫妃嫔,董鄂氏为何要主动为顺治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妃子给皇帝殉葬这事说来也不算稀奇,明代英宗以前,历朝历代都是定制。清初时期,满洲也有殉葬的旧俗。史料中对此就有描述: 男子死,必有一妾殉,当殉者,必于主前定之,不容辞,不容僭也。当殉不哭,艳妆而坐炕上,主妇率众皆下拜而享之。及时,以弓弦扣环而殒之。倘不肯殉,则群其而扼之死矣。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几个

  • “敬事房”作为清朝管理太监的机构,究竟有哪些职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四大太监,清朝有敬事房制度,明清管理太监机构

    管理宫廷谕旨和内务府文书这个职责类式于今天的文书档案局,凡是帝、后的圣旨、懿旨,军机处奏折,地方督抚的公文往来,全部由敬事房有关太监送呈内务府归档。管理宫中太监清宫太监一律居住在宫中禁苑,不过也有一部份外围太监,如内务府各司、院太监以及礼部、工部等处太监当然不允许住在宫中,一般来说都住在紫禁城附近的

  • 乾隆问:“你的旗袍为何这么短?”女子回答9个字,乾隆脸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旗袍照片,乾隆的辫子有多粗,乾隆最喜欢穿的衣服

    且说乾隆三十年,这位清朝的当家人开启了他第四次江南之旅,此次旅行,他不仅携带皇太后、皇后和3位妃子、阿哥们,还特地安排了私访路线。一路到直隶、山东,然后到达南京。在公开场合,乾隆和百姓见面时,他和皇后身居太后两侧,一路搀扶太后,为万民塑造一个“仁孝之君”的形象。私下里,他到处搜罗各类反清书籍。而且,

  • 慈禧口中那颗夜明珠,被孙殿英盗走之后,究竟到了谁的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928年,孙殿英以演习的名义,撬开了清东陵的慈禧墓,在墓中孙殿英发现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不久,因为事情败露,孙殿英为了活命,不得不将这无价之宝,献给宋美龄!后来,宋美龄,将这件奇珍异宝,镶在了自己的一双鞋上!2003年,宋美龄去世,这颗夜明珠,也从此下落不明!慈禧夜明珠再出世!1928年,孙殿英以

  • “千古完人”曾国藩的五句狠话,看完之后,用恶魔形容他也不过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千古完人曾国藩的五句话,曾国藩最经典三句话,曾国藩的三个经典语录

    现今很多学者都推崇曾国藩的治学修身之道,并有《曾国藩家书》问世,以诚挚的语言和哲学道理引导后人正确的为人处世准则。然而,当大家都看到他正义一面的同时,是否会意识到,其实曾国藩是用血池喂出来的巨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些狂人语录,你可能没见过,但是只读一遍,你就会被其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