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靖皇帝前后有过的三位皇后,为什么个个结局都很悲惨呢?

嘉靖皇帝前后有过的三位皇后,为什么个个结局都很悲惨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656 更新时间:2024/1/22 22:14:23

皇后是一国之母,即使不受宠,一般皇帝也会照顾到面子,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了这种情况呢?

陈皇后——因妒犯上

孝洁肃皇后陈氏。典型的小家碧玉,其父陈万言不过是个秀才,但陈小姐十分美貌,在嘉靖元年(1522年)入宫选秀,被朱厚熜一眼看中,封为皇后。陈氏也一直很得宠,但在嘉靖七年(1528年)的的一场宴会上惹怒了皇帝。历史记载:

“张、方二妃进茗,帝循视其手。后恚,投杯起。帝大怒。后惊悸,堕娠崩。丧礼从杀。帝素服御西角门十日,即玄冠玄裳御奉天门,谥曰悼灵,葬袄儿峪。葬之日,梓宫出门,百官一日临。”——《明史》

陈氏犯了一个普通女人常见的错误——嫉妒。这似乎可以理解,但这在封建时期,属于“七出”之一,理论上是可以休妻的。陈皇后惊悸之下小产,其父“万言乞妻入视。上以非祖制,不许”。陈皇后因之丧命,世宗仍怒气未平,丧礼从减,毫不念及夫妻情义。

另外,陈氏的小产也令皇帝恼怒,因为嘉靖即位后多年无子,皇后一直受宠,好不容易有了身孕,结果却小产,他当然恼怒,而皇后也是惊惧而死。

张皇后——干涉国政

这位皇后就是当时给陈皇后敬茶的张氏。陈氏死后,她被封为了皇后。不过在六年之后,也就是嘉靖十三年(1534年),张氏被废。废后的上谕里写得冠冕堂皇,其实是有深层原因的,据说当时张氏替替张太后说情救张延龄,惹怒世宗,于是被他毫不留情地废掉,打入冷宫。

这位张延龄是建昌侯,是孝慈太后的弟弟。这位孝慈太后是明武宗朱厚照的母亲,也就是嘉靖皇帝的伯母,但因为“大礼仪”之争,两人关系并不好。后来嘉靖皇帝准备打击外戚,加上张延龄违法乱纪被抓,张太后期望张氏说情,这触怒了嘉靖。

的确,嘉靖认为,张皇后不仅干涉国政,还替政敌说话,这是不可容忍的。张氏在嘉靖十五年去世,无谥号。而那位张延龄在大牢蹲了好多年,等其姐去世后,被斩于西市。

方皇后——自作聪明

孝烈皇后方氏,同样是那场茶会得宠。她在张氏被废之后成为第三任皇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方皇后在宫婢杨金英等谋弑逆中救下嘉靖,但嘉靖怨恨方皇后借机害死宠妃端妃,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宫中火。中宫请救后,上不应。后遂崩”。当皇后寝宫发生火灾时,皇帝不许宫人救助,让方皇后活活被烧死。

好嘛,堂堂帝国皇后最后被活活烧死,可见嘉靖对其有多不满,在隐忍了五年后竟然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妻子被烧死。而这位方氏也是自作聪明,认为自己神不知鬼不觉的干掉的情敌,其实也是一种极度嫉妒的表现。在那场宫变之后,嘉靖便开始长期不上朝了,这也成了嘉靖朝的分水岭。

背后原因——唯我独尊的时代

嘉靖皇帝,是明代一个非常独特的皇帝,此人极为聪明。尤其是在“大礼仪”之后,无论是权臣还是宦官都被他操控于股掌之间。但本应有大作为的他,却长期沉迷于道教,大明帝国开始不断衰落。

这说明嘉靖是一个极度有控制欲的皇帝,看过《大明王朝1566》的朋友都知道,嘉靖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竟然纵容严嵩他们贪腐,自己拿分成,虽然剧情是编的,但也说明嘉靖这个皇帝的混蛋属性。

另外,嘉靖长期迷信道教,乱七八糟的丹药更是没少吃,这导致他性格变得喜怒无常且极为暴躁,任何触怒他的人基本都没有好下场,首辅杀了好几个,更别说这些后宫的女人吧。

也许在嘉靖皇帝心中,国家治理得如何,永远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用皇帝的无上权威,使自己舒心如意。嘉靖皇帝用他四十五年的帝王生涯,一再向世人宣示了这一点。

更多文章

  • 在位17年,他倾尽毕生精力灭西夏,却因用错一人而坑害30万宋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老宋灭西夏,西夏怕南宋的谁胸有百万甲兵,大破西夏三十万大军

    中原王朝的老朋友西夏与宋朝分分合合多年,赵顼当政时两国正处于和睦期,不过和睦的前提是宋朝每年向西夏恭送白银七万两,绢绸十五万匹。向西夏叫爸爸,每年给孝敬钱的事,赵顼已经想不起来能追溯到哪一代了,他受不了这国耻家恨,如今推行改革后国力增强,恰是讨伐西夏的好机会,胸怀大志的赵顼重整旗鼓,打算雪数代之耻辱

  • 成吉思汗行军至阿拉善,发现一神秘洞穴,大呼:江山一统指日可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大概是中国历史名人在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了。小名铁木真,一个骑在马背上将边疆拓展到多瑙河的首屈一指的人,发动的多次战争大大减少了欧亚地区的人口,为此有国外研究学者甚至还给他颁发了一个“奖项”。奖项名字叫做“史上最环保的君主”,为什么呢?因为他将西亚、中欧的大批土地上的居民几乎屠戮殆尽,然后这些

  • 靖难之役,朱棣身边刮过两次“妖风”,助朱棣成就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靖难之战打了几年,朱棣靖难之役后期兵力,朱棣知道孙若微是靖难遗孤

    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朱允炆上登基为帝,是为建文帝。因为建文帝主张削藩,朱棣被逼无奈,于是号召众人以“清君侧”为旗号,举兵“靖难”。起兵当然需要个仪式,何况在当众讲话的是燕王朱棣,就在燕王侃侃而谈的时候,天气突变,大风诡异地刮了起来,有两片屋瓦从屋顶刮了下来,摔了个粉碎。《明史》云:“适大风雨至,檐瓦

  • 明朝灭亡后,委身吴三桂的陈圆圆,是怎样度过自己一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吴三桂和陈圆圆,吴三桂与陈圆圆免费完整版,吴三桂与陈圆圆真实历史

    委身吴三桂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伶,“秦淮八艳”之一。明末,天下大乱,崇祯皇帝日夜愁眉不展,外戚田畹为消解皇帝忧愁特意从秦淮带来“八艳”之首的陈圆圆献给崇祯,奈何崇祯无心美色,田畹只好把她收归府上。1644年,李自成大军攻打北京

  • 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明朝刚刚好十六位皇帝,是不是巧合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传奇朱重八真命天子,明朝皇帝朱元璋资料,朱重八对朱元璋的评价

    朱元璋本名是叫朱重八,因为当时普通平民百姓基本上都不识字,一个家庭生的孩子多了就以一二三四五来取名又好记又不麻烦。为什么朱元璋在家排老四又叫朱重八,因为他上面还有几个堂兄弟,按照中国祖传的辈份来排到朱元璋这脉是从朱重四开始的。明朝虽经历了十六帝,但这也是历史的巧合性。这也不是上天注定的朱家王朝就因朱

  • 这个家族叛国,死后百年被掘坟鞭尸,朱元璋震怒:家族永世为余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100万子孙后代被杀,山西朱元璋子孙被杀,朱元璋残忍嗜杀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一名宋朝官员让朱元璋着“挂念”起来,被朱元璋认定为“余孽”,家族全部充军禁锢,而要求其家族后人全部不能读书,“世世无得登仕籍”。这个人就是曾在南宋担任泉州市舶司提举,同时也是泉州首屈一指的富豪蒲寿庚。按理说,蒲寿庚生活的年代和朱元璋整整隔了一个元代,到底有多大仇,朱元璋竟然将他后人

  • 明朝时期,僧兵加入军事化队伍后,军队的实力有提高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到了《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等武侠小说中,少林寺的和尚就是武艺高超的代表。这些小说,一般是以明代为背景,当时少林和尚们精通武学,扬威海内。文学作品其实很多都是当时社会的折射。其实文学作品对于僧人形象有这样的变化,都是因为从南北朝到明朝,僧兵出现并且实力逐渐增强,而且在明朝发展到巅峰。下面就和大

  • 朱元璋称帝后,有3个忌讳别人不能提,只有马皇后敢说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因为马皇后的死性情大变,朱元璋死早还是马皇后死得早,朱元璋死后留下的三个秘密

    公元1368年,朱元璋正在筹备开国仪式,在拟定好分封名单时,他却陷入苦恼。朱元璋一生比较景仰的皇帝是秦始皇和唐太宗,但是不管是嬴政还是李世民,他们都出身高贵,嬴政几代为秦王,一方诸侯国后裔,而李世民的先人,更是北魏的重要贵族门阀,李渊又是唐王。朱元璋出身寒微,做过乞丐,做过和尚,如今一跃成为皇帝,会

  • 《水浒传》中,被宋江坑得最惨的人究竟是谁?托塔天王晁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托塔天王晁盖的资料,托塔天王晁盖人物评价,水浒传托塔天王晁盖之死

    晁盖不仅被他直接坑死了,连自己最后的的遗愿也被篡改甚至无视了,又被排斥在了108人之外,连个正经的名头都没有,你说惨不惨?白白拿他当自己的亲兄弟一样真心对待。晁盖最大的失策,就是不该引狼入室,把个黑三郎硬招上山来,还拿刀动枪的劫了法场,泼了命的施救,把一个毫无报答之心的所谓兄弟当成知己,任嘛都是掏心

  • 王安石儿子:老婆被老爹送给别人,我写下的这首词,必将千古流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安石40首诗,王安石资料简介,王安石与儿媳惠儿的结局

    王安石是那种秉信立志报国的读书人,虽然他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虽然他的诗词下笔生辉,虽然他的文章高深奇丽,虽然他的声名辽盖千古,但是我们在认识王安石的时候,要明白他首先是一位政治家,而后再是文学家。也就是说,王安石的诗词文章全都是为政治仕途服务的。王安石从小便立下“矫世变俗”之志,从政后又主推熙宁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