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天子跌落神坛,《诗经》中的西周百姓说:所谓天命,靠不住的

周天子跌落神坛,《诗经》中的西周百姓说:所谓天命,靠不住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273 更新时间:2023/12/29 8:30:41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反应了此时期的儿女情长,“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成为了中华国学的巅峰成就。

由于商纣王的残暴逐渐地失去了民心,周武王伐纣灭亡商朝后建立了西周。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别是分封制下的诸侯拱卫王室,宗法制下有着等级秩序,礼乐制度以及井田制度。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时期,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平王东迁,至此进入到了分裂的东周时期,那么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这足以说明了“所谓的天命是靠不住的”。

西周建立

周人十分重视农业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农神因此西周建立后,农官便以“后稷”为名。商朝建立后周成为了商朝的附属国,此后的周人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地便不断地向西北地区进行扩张从而增强自己的实力,有朝一日脱离商朝的掌控。

纣王即位后的商朝的国力已经大不如前,朝廷内部政治昏暗,统治者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将百姓的生死弃之不顾,社会矛盾也因此不断的激化。

由于得罪了商纣王,周文王被囚禁在商朝的国都,为了羞辱周文王,商纣王将周文王的嫡长子杀死后把他的肉做成肉饼赐给周文王吃下起。此时的周文王并不知情于是吃下了纣王赐给他的食物。

得知此事纣王说道:“谁说西伯侯是圣人,吃了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也不知道”。由此可见商纣王的残暴。

周文王得救出来后却得知自己在狱中所食的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为此周文王悔恨不已并且下定决心要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回国后的姬昌一面讨好纣王一面增强自己的实力,可不幸的是周文王没有完成自己的伟业便去世了。周文王去世后,推翻商朝的希望寄托在周武王的肩上。

周武王励精图治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实力,等到合适的时机周武王率领联军与商朝十万军队在牧野展开决战,此时的商朝十万大军是临时拼凑的,大多都是俘虏并无过多的战斗能力并且纣王的残暴妇孺皆知,推翻商朝的统治已是民心所向,

牧野之战周武王大获全胜,商纣王得知自己的军队在牧野大败,此时的他深知大势已去,于是商纣王逃到了鹿台,穿上华丽的衣服自焚而亡,随之灭亡的还有商朝的百年基业。战胜而归的周武王建立西周并且举行了浩浩荡荡的盛典,至此历史也进入到了新的篇章。

“所谓的天命”

西周时期,神是决定一切的存在,这种观点在周王实施礼乐制时将天命观作为了统治思想和意识形态,一方面是统治者的个人品德修养,另一方面是统治者的统治手段维护社会秩序。道德成为了能否获得上天庇佑的关键。

西周的统治者拓展了自商朝以来单一的对神的信仰,并且强调了地与天二者之间的关系,然而西周的统治者在秉承这样的观点进行治理国家,但是历史总是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当这种观点不在适宜社会潮流的时候,必将成为阻碍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进步的时代

周幽王即位后,为了让褒姒开心他上演了荒谬的“烽火戏诸侯”,殊不知周幽王此举正是将濒危的西周彻底地推向了深渊,最终由于犬戎的入侵周幽王点燃烽火台却没有人前来搭救。

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东周时期也可以称之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华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诸子百家争鸣成为了中国思想的源头,各个诸侯国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这个时期也是周王室衰落的时期。

各个诸侯国之间相互摩擦爆发了很多的战争,可见崇尚武力已经成为了社会的潮流。反观周王室依然强调因为道德才受命于天,严重的脱离社会现实,从而不断地走向衰弱。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征战胜利者大多都是“无德者”,“有德者”因不得天命而灭亡的也不在少数。春秋时期的周王室依旧相信天命所归,然而此时的诸侯国都在进行变法,以武力实现自身国家的强大,因此周王室才不断地走向没落。

虽然周王室的天命观使得周天子的统治不断地衰落,但是这个天命观在春秋时期被诸子百家重新的进行诠释,被加以了新的内容,从而已经有了新的发展。从原本得以注重统治者自身的道德变为通过道德治理国家。

实施仁政从而得到百姓的支持,失信于天下就会失去百姓的拥护,因此百姓数量的多少成为了决定国家实力强弱的重要因素。春秋时期是思想发展以及文化大繁荣的重要时期,诸子百家争鸣。

孔子为代表的儒学继承发展了周朝的天命观,孔子认为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应该实行仁政,而这就是孔子认为的顺应天命,此后这个国家就会得到上天的庇佑,孟子则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强调百姓的作用,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家分晋结束后拉开了战国的序幕,诸侯国之间的纷争最终诞生了战国七雄,这些国家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此时的周王朝跟是形同虚设、哪个国家都不敢得罪,最终被秦国所灭,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秦王嬴政即位亲政后,准备完成秦国历代君王的夙愿,那便是一统天下,为此公元前230年,秦国率先灭亡韩国,并且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逐一击破其他诸侯国。

公元前229年王翦大军攻破赵国的邯郸城,赵国灭亡。公元前225年,在王翦之子王贲的攻打下,魏国灭亡。随后王翦斩杀项燕灭亡楚国,荆轲刺秦后失败后秦王嬴政大怒,燕国引火上身很快便被灭亡。

最终诸侯国只剩齐国一国,结局可想而知,兵临城下的秦军齐王不战而降,最终秦王“奋六世之余烈”统一了天下。

更多文章

  • 原来用直钩钓鱼,扶周灭商而封神的姜子牙不是山东人竟是河南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姜子牙为什么用直钩钓鱼,姜子牙封神全集,姜子牙直钩钓鱼诗句

    姜子牙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电视剧《封神榜》里的姜子牙是是昆仑山玉虚元始天尊的座下弟子,后奉命下山扶周灭商。但这毕竟是影视作品带有传奇色彩的,那么历史中真实的姜子牙是什么样的呢?实则真实的姜子牙是没有电视剧的那样的仙术的,但是他的智慧也是不容小觑的。姜子牙尊称太公望,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是我

  • 周朝给妲己与帝辛安的罪名为什么一个比一个不靠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周朝给妲己与帝辛安的罪名为什么一个比一个不靠谱?在中国古代史上,商纣王是一个很有名的暴君。商纣王原名帝辛,是商王朝的末代君主,因为宠信妲己,最后导致王朝灭亡。看过神怪小说《封神演义》或者神话电视剧《封神榜》的人都知道,商纣王是一个很坏很坏的暴君,商纣王的王妃妲己也是一个坏女人。在小说或者电视剧里面,

  • 江苏发现一种文字,距今大约4200年,甲骨文之前果然已有文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甲骨文字起源哪里,中国最早发现甲骨文,中国史前文字与甲骨文

    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一幅上古图卷缓缓拉开,让我们得以一窥上古真容。其中,关于中国文字演化的部分,虽然如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但考古已经可以证实,甲骨文之前已经出现文字,比如本文所谈的内容,江苏就发现一种文字,比甲骨文早了上千年,且极有可能是帝尧时代的文字。上世纪90年代,在江苏省扬州高邮龙虬镇北首,考

  • 战国七雄,外交纵横家哪些语言艺术?严谨缜密逻辑,精准攻心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有哪七雄,战国七雄历史上的纵横家,战国七雄有什么外交策略

    战国七雄,合纵连横,逐鹿中原,其邦交过程基本上都是通过这些娴于辞令,工于心计的外交纵横家来完成的,他们凭借高超的语言艺术,能敌百万雄兵的三寸不烂之舌,在战国时期掀起一次次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画面。那么,这些外交纵横家家都有哪些外交语言艺术呢?笔者通过详实的史实资料,总结出有以下几点:精心雕琢的辞令,

  • 孔子最杰出的弟子应该是谁?孔子的弟子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孔子最著名的10个弟子,孔子弟子对孔子评价,孔子杰出的弟子有谁

    前几天去了地方上一个颇有点名气的孔庙里游览,看到在大殿里摆着5座塑像,正中是孔子,左边是颜子(子渊)和子思,右边是曾子(子舆)和孟子,大概也可以叫“五贤祠”了。“亚圣”孟子、孔子孙子子思(他也是孟子老师)倒还罢了,其地位不可摇撼;可孔子的七十二大门徒里,放了两位(子渊、子舆)而竟没有子贡,很让我为他

  • 诗人屈原为什么跳河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屈原为什么跳河自尽,屈原电视剧跳河配乐,屈原跳河的故事英语版

    没过多久,屈原打退秦军的消息传到了楚怀王耳朵里,楚怀王对这个果敢勇猛,机智过人的少年赞赏有加,随即将他提拔为鄂渚县丞,两年后又升任左徒一职。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屈原博闻强识,文采斐然,为人刚正不阿,深得

  • 荆轲刺秦时,同去的秦舞阳吓得发抖,为何不安排更勇敢的人做荆轲的副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舞阳把荆轲埋了,荆轲被斩后秦舞阳的下场,荆轲刺秦王荆轲的副手

    然而,让赵政没想到的是,这样一场欢迎仪式会让他胆战心惊,终身难忘。荆轲刺秦王,这段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后期的悲壮历史,曾通过很多形式为世人熟知。其实,这本是燕国和秦国之间的对立,与荆轲这个局外人并无关系。荆轲本是卫国人,只是几经辗转游历到了燕国,被太子丹看中,请进了燕王宫。那么,本可以置身之外的荆轲

  • 一人怒而天下惧,一人熄而天下安,张仪如何成为名震诸侯的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仪为什么一怒而诸侯惧,宋留根妻子张仪,张仪墓

    他的一张利嘴能退百万雄师,他的三寸之舌能搅动天下风云,他游走于列国之间,出将入相,他也是少有得到善终的纵横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相互称王。韩、赵、燕三国也紧随其后,各自称王。一时间,天下风云骤变,分裂与兼并在各个诸侯国之间相继上演。为了称霸天下,各国君王求贤若渴。不久之后,鬼

  • 赵括好歹也饱读兵书,为什么这么好骗,45万大军跳进白起包围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括有多厉害,纸上谈兵赵括真实情况,赵括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var1]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长平之战的源头是由于赵国接收了韩国的上党地区,赵国接收韩国的上党地区关秦国什么事呢?从明面上看,赵国接收韩国的上党地区的确跟秦国没有什么关系。但从实际上看,赵国接收韩国的上党地区明显就是跟秦国过不去,因为秦国为了上党已经耗费了三年的时间。从公元前265年开始,秦国就已

  • 被秦灭国后,曾经高高在上的六国君主下场如何,结局令人不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灭六国中最惨的国家,王立群读史记秦灭六国,秦灭六国动画

    [var1]第一个被灭的是韩国,韩国最后一个国王是韩王安。韩王安继位氏韩国已经危若累卵,出于灭亡的边缘,再加上他对形势的错判,导致韩国成为第一个被灭国的国家,公元前230年,秦将内史腾攻打韩国,一路势如破竹,最后俘虏韩王安,韩国灭亡,韩王安被软禁于陈县。然公元前226年,韩国贵族发动判断,秦国在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