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晚清时期社会的腐败程度有多严重,或许还有些抽象,那么当我们知道了下面这件事后,相信一定会对那个时代有一个清晰、深切地认识。那么这件事是什么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春天,刚刚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缓过神来的道光帝,突然接到了一份奏折,打开一看差点晕死过去。或许这件事在道光看来,比鸦片战争给他带来的创伤更大,因为大臣向他报告说,国库的银子被人盗光了。
清代国库有一套严谨的管理办法,但制度久了就会又漏洞,自从乾隆晚期以后,国库银子账目对不上实数也是常事。但这一次的性质却有所不同,国库存银几乎被盗掘一空,这在清代历史上还是头一次。
道光帝省吃俭用了一辈子,连个鸡蛋都不舍得吃,穿的是打补丁的龙袍。眼见银子被盗连忙下旨彻查,这一查结果很快就出来,大臣报告,国库少了925万两银子。要知道,在经过鸦片战争以后,国库已经十分拮据,账面上不过才一千多万两。也就是说,大清朝一夜之间忽然变成了穷光蛋,可以想象这件事对道光的打击有多大。
925万两银子是多少?我们没有见过,但通过重量来换算大致为400吨左右,别说是偷,就是搬也得搬上几个月吧。那么,这么多的银子是如何被偷走的呢?清人欧阳煜所著的《见闻琐录》中是这样记载的:
“户部银库,自乾隆晚期和珅当国后,即未清理。库内侵蚀,子而孙,孙而子,据为家资六十余年矣。嘉庆间,虽经盘查,然皆受库吏贿嘱,模糊复奏,未能彻底澄清。自是逢皇上命御史查库,必进规银三千两,仆从门包三百两,日积月久,习以为常。”
意思是说:自从乾隆晚年和珅当国后,户部银库就再也没有清理过,那些户部的官吏侵蚀库银,子子孙孙,把国家的银子当作是自己家的银子,如此持续了60年。嘉庆时期,曾派人盘查,但所派之人皆受库吏的贿赂,敷衍了事。此后,每当皇帝派御史查库时,库吏都会送上3000两银子孝敬,另给仆从300两,如此日积月累,便习以为常了。
对于道光帝来说,打了败仗签订不平等条约那都可以接受,但唯独不能动他的银子。因此,他的这次彻查十分彻底,得出的925万两银子的数字也是准确的。既然有人偷盗国库银子,那么就要治罪,而且还得全部吐出来。
可此案涉及面太广,人数也众多,如何追缴呢?道光帝的办法是:历任库吏、查库御史按在任年月,每月罚银1200两,已经死了按照半数赔偿。但这个追缴行动迟迟未能取得显著效果,最后也只是少数人得受到了惩处,也仅有少量的银子被追回。
国库银子被工作人员自盗一空,可见大清国腐朽到了怎样的地步。这件案例足以说明,道光时期的官僚阶层越来越像是一个犯罪集团,他们侵害百姓,盗空银库,官官相护,集体犯罪。关于这一点,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容闳有一个说法:
“(天平天国起义之所以爆发)恶根实种于满洲政府之政治,最大之真因未行政机关之腐败,政以贿成。上下官吏,即无人不中贿赂之毒。美其名曰,黄金累累,无非暮夜苞苴,官吏既人人欲饱其贪囊,遂日以愚弄人民为能事。于是所谓政府者,乃完全成一极大之欺诈机关矣。”
按容闳所说,政府都成了一个欺诈机关,那么不难想象,人民大众的生活该是如何艰难。种下了孽根必然会有恶报,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正是对这种腐败的回击,因为如果再不造反,就没有力量可以遏制这个犯罪集团的恶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