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立下一个祖制,完美且科学,但后世皇帝竟无一人遵守

雍正立下一个祖制,完美且科学,但后世皇帝竟无一人遵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85 更新时间:2024/2/21 20:58:15

于是,雍正摒弃了从西周开始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另辟蹊径,发明了“秘密建储”制度,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巩固皇权,防止太子以及大臣对皇权发出挑战。

所谓“秘密建储”制度,就是在皇帝生前,在经过百般比较、千思万虑后,定下皇位的继承人,然后写入遗诏,置于密匣中,贴上皇帝封条后,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等皇帝百年之后,便由侯宗室,皇帝钦点的顾命大臣,将遗诏取出,并将诏书所定储君,立为皇帝。

从皇位继承上讲,这个“秘密建储”制度确实不错,并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从乾隆开始,中国几千年来父亲猜疑儿子,儿子逼迫父亲的情景,终于不再上演了。

然而,雍正的想法是好的,其方法也是科学的,但是这个完美的制度只用过一次,就是传位乾隆时派上了用场,其后的六位皇帝始终没有机会用到过。

先说嘉庆帝。熟悉清史的朋友都知道,嘉庆帝颙琰不是通过“秘密建储”制度登基称帝的皇帝。他之所以能够继承皇位,完全是父亲乾隆禅位的结果,所以和这个制度没有一丁点关系。

二说道光帝。根据各种史料记载,嘉庆确实是把传位诏书放在正大光明匾后了,如果是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通过“秘密建储”继承了皇位。

然而,等到了道光登基的时候,其过程俨然就是一个千古之谜。嘉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猝死的那个夜晚,道光是在即无先帝遗诏,也没有立储密旨的情况下,最终继承了这个皇位。而在他即位以后,大臣们才匆匆拿回了嘉庆帝秘密建储的遗诏。

三说咸丰。道光三十年(1850年),道光帝驾鹤西去前,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他毅然决然地颁布了一道圣旨:

“封皇六子奕䜣为亲王,皇四子奕伫立为皇太子。”

可以看出,大清的咸丰皇帝,他之所以能够登基称帝,完全是遵照了父亲的遗诏,并非什么秘密建储制度。

四说同治。关于这位皇帝的登基过程,还需要解释吗?咸丰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还管什么“秘密建储”制度,不传给他,还能传给谁?

而同治之后,清朝最后两任皇帝,都是慈禧一手包办的,光绪和宣统都没有通过“秘密建储”制度登上皇位,而这个制度也没有起到一丝一毫的作用。

写到这里,我们似乎可以总结一下了:

自“秘密建储”制度被雍正皇帝缔造后,除了他自己用了一次之外,直到清王朝灭亡,没有一任皇帝是通过此制度成为皇帝的。

可见,雍正皇帝呕心沥血、思来想去创建的这个制度,原以为能达到被后人铭记和造福子孙的双重目的,结果却事与愿违,如果雍正地下有知,看到如此结局,不知会作何感想。

更多文章

  • 清流是慈禧的一张王牌,他们打嘴仗无人能及,但办实事则一无是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慈禧最无耻的三件事,慈禧一生做过最硬气的事,慈禧说的最硬气话

    不过在其他史料中,对于“四谏”的说法不一,一说是黄体芳、宝廷、张佩纶、张之洞;一说是陈宝琛、邓承修而没有黄体芳与张之洞。但邓承修并非是翰林,他和李慈铭一样,是以举人捐官而为主事的,后来升任御史,因为搏击不避权贵,在朝中得了个“铁汉”的绰号。在同治朝前,这样一个群体也是存在的,他们品评人物,议论时政,

  • 曾国藩身上长满“龙鳞”,被附会有帝王之相,但始终不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曾国藩详细早期生活,曾国藩的前世今生,曾国藩身上六个特征

    曾氏集团在打败太平天国之后,声望实力达到顶峰,李秀成被俘后说,如果曾国藩这个时候选择赵匡胤式“黄袍加身”,勾连李秀成,以湘军为骨干,辅以太平军试问谁能抵挡?那么曾国藩有过造反想法吗?而他为什么没有造反?据“湘军志”和时人记载,曾国荃、彭玉麟等10余名湘军大将曾联合上书对曾劝进,曾国藩手书“倚天照海花

  • 清朝为何要把陕西划分为5个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的陕西省,清朝陕西疆域变化,清朝西安属于哪里

    首先来了解一下在被分解之前的陕西历史。其实在中国还分九州之时,陕西和甘肃等地被称为雍州,到了汉朝,雍州又被取了一个新名字叫凉州。可到了东汉末年曹操掌权的时候,曹操认为凉州地盘太大不好管理,就把凉州分为两个地区,一个叫雍州,一个还叫凉州。其实这两个省份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的甘肃和陕西了,而后在千年的历史

  • 她是乾隆亲自挑选的儿媳妇,15岁出嫁,21年后成为人人羡慕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最疼爱的女子,乾隆最疼爱的五位公主,乾隆最后一次选妃

    喜塔腊氏一族早年只是卑微下贱的包衣奴才,后来族人中出了不少的可造之材,且在朝政上有所作为,得到了乾隆的赏识,因此多次被抬旗,等到喜塔腊氏降生的那一年他们家已经成了有头有脸的上三旗。乾隆见喜塔腊氏贤良淑德,又有如花似玉的脸蛋,便将她许配给了自己的皇十五子永琰,成为了永琰的嫡福晋。彼时,喜塔腊氏刚好年满

  • 相比道光打补丁不舍得吃鸡蛋,康熙的节俭显得更加真实自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见过道光吗,道光和康熙相差多少年,道光皇帝和康熙谁大

    相比之下,康熙皇帝的节俭就让人觉得很自然。康熙曾说:“节俭固然是美德,人们都能够说说,而真正能够做到的却很少。现在虽天下太平,国家富裕,但朕仍躬行节俭,宫中费用,非常节约。计明朝一日之用,足供朕一月之需。”康熙帝向来不尚空谈,躬行实践。他对皇帝个人以享受荣华富贵为中心内容、劳民伤财地大兴土木不感兴趣

  • 雍正一生勤于政务,留下的诗文虽然不多,但有几副对联名气不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雍正经典对联,雍正之死,易中天评价雍正

    雍正帝在文化方面的修养也很高,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下笔成文。雍正皇帝由于日夜操持政务,不像他的儿子乾隆那样悠然自得,因此留下的诗文作品不多,但他所题的对联却也不少,大致有30多副之多,其中几副名气较大。第一副是在故宫养心殿西暖阁,这里是雍正处理政务、批阅奏折的地方,这里有他御笔亲书的一副对联,也是

  • 在乾隆面前,和珅为什么自称奴才?其实这是身份尊贵的象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奴才和珅,为什么纪晓岚称臣和珅称奴才,和珅自称奴才是什么意思

    清朝的“奴才”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用的称呼,根据规定,除非是满洲大臣,或者是被破例抬了旗,编入了满旗下的汉人才有资格如此自称。一般的汉人大臣不管坐到什么位置或者多受皇帝器重都不可以自称奴才的,“奴才”对清朝皇帝来说更像是家人,是自己人,而“臣”则更类似于例行公事的称呼,是一种上下级关系。对于现代人来说

  • 她是蒙古有名的美女,嫁给顺治后当上皇后,最后的结局却很神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顺治皇后简介,顺治的皇后索尔纳,顺治皇帝历任皇后

    此女是蒙古草原上有名的漂亮姑娘,更重要的是她和孝庄同出一族,是其亲侄女。坦白的说,这桩婚事主要是孝庄出自私心而促成的,她为了扶持自己的娘家博尔济吉特氏才把侄女亲手推上了皇后的宝座。孟古青自小在关外长大,是一个习惯了肆意妄为的女子,进入京师后也没有收敛自己的性子,她酷爱一切奢侈的东西,喜欢金银珠宝、贵

  • 和珅被赐死丰绅殷德郁郁而终,那和孝公主的结局又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和珅死后丰绅殷德结局,和珅被赐死后是谁救的,纪晓岚和珅丰绅殷德

    和孝十公主的生母惇妃在乾隆后宫中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妃子,出身也不高,或许是母以女贵,自从和孝公主出生后,她也得到了乾隆的格外照顾。而和孝公主生下来便衔着金钥匙,以庶女的身份被封为皇室最高等级的“固伦公主”。按清宫礼制,只有皇后所生之女才能封固伦公主,品级相当于亲王;妃嫔所生之女,则封为和硕公主,品级

  • 纪晓岚的官职在乾隆朝属于哪个层次?能挤进第二梯队已属不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纪晓岚的官职,纪晓岚最大官职是什么官,纪晓岚担任过什么官职

    纪晓岚的仕途简历纪晓岚生于雍正二年,乾隆八年开始了他的科考之路,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秀才的功名;乾隆十二年,纪晓岚参加顺天乡试,又以第一名解元夺魁,可谓连中二元。不过,纪晓岚在会试的道路并不顺利,乾隆十三年,他第一次参加会试,结果因过于自负而名落孙山。正当他准备第二次冲击会试的时候,乾隆十五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