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身上长满“龙鳞”,被附会有帝王之相,但始终不敢造反

曾国藩身上长满“龙鳞”,被附会有帝王之相,但始终不敢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133 更新时间:2024/2/11 11:36:30

曾氏集团在打败太平天国之后,声望实力达到顶峰,李秀成被俘后说,如果曾国藩这个时候选择赵匡胤式“黄袍加身”,勾连李秀成,以湘军为骨干,辅以太平军试问谁能抵挡?

那么曾国藩有过造反想法吗?而他为什么没有造反?

据“湘军志”和时人记载,曾国荃彭玉麟等10余名湘军大将曾联合上书对曾劝进,曾国藩手书“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对联表示自己无意造反。

曾国藩一生患皮癣,浑身都是鳞片一样的东西,有人附会说这是龙鳞,是帝王之相,曾国藩面对种种的劝说和诱惑能不动心吗?但是历史没有假设,最终,曾国藩成了满清的最后一块柱石,死后追谥“文正”。

思来想去,认为曾国藩之所以没有造反,其原因大概有这几条:

一,个人问题。

曾国藩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宁可“求阙”,也不求全。忠君卫道思想严重,主观造反的愿望不够强烈。

二,实际问题。

湘军鼎盛时期十几万人,但是一朝攻破天京,那些彪悍的湘勇就成了大肆掳掠,等待早日衣锦还乡的匹夫了。当年姜维鼓动钟会造反,司马昭不以为然,因为他知道那些士兵人心思归不会为主将卖命。

三,李秀成势力是把双刃剑。

李秀成虽然有军事价值,但是一旦加以利用,对曾国藩的声望影响很大。曾氏集团的下属官员都是恪守封建教义的地主阶级,一旦要与这些他们心中的“逆匪”“长毛”共事,恐怕没等清政府来剿,内部已经先乱了。

四,湘军内部不统一,李鸿章淮军势力早在太平天国未灭之前就独树一帜了,左宗棠自立楚军,这两大巨头肯定不会对曾国藩死心塌地。瓜田李下,为了洗脱嫌疑,一旦曾氏造反,打得最积极的恐怕就是这些得意门生。

五,曾国藩嫡系势力没有人才。

湘军最有才干的几个已经自立门户,其他的嫡系分子如曾国荃,鲍超等要么实力有限,要么就是一介武夫,根本不是开国元勋的料。

六,当时是个烂摊子外因就很简单了,造反即便成功,还要面对清军残余势力、捻军、各地民间武装,以及湘军内部的分裂,更关键的是外国的侵略危险。曾国藩打太平天国比较狠,对付外国人比他的门生李鸿章差多了。

七,清政府早有防范,这也是最为关键的。

早在咸丰四年(1854年),曾国藩攻占武昌,咸丰帝很高兴,准备封赏,不过有大臣密奏说曾国藩一介闲官居然能招募数万兵众,不是朝廷之福。这就动了满清害怕汉人的心病,从那时起,已经开始防范曾国藩势力了。

天京陷落,清政府不允许曾国荃八百里红旗报捷,继而赖掉咸丰帝“取江宁者封王”的许诺,只给了一等侯的爵位,同时追究幼天王洪天贵福逃脱的责任。并且在天京周围布下满蒙重兵,如官文、富明阿,僧格林沁等。

综合这些因素,曾国藩不是没有想过造反,而是没有机会,否则历史就将改写了。

更多文章

  • 清朝为何要把陕西划分为5个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的陕西省,清朝陕西疆域变化,清朝西安属于哪里

    首先来了解一下在被分解之前的陕西历史。其实在中国还分九州之时,陕西和甘肃等地被称为雍州,到了汉朝,雍州又被取了一个新名字叫凉州。可到了东汉末年曹操掌权的时候,曹操认为凉州地盘太大不好管理,就把凉州分为两个地区,一个叫雍州,一个还叫凉州。其实这两个省份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的甘肃和陕西了,而后在千年的历史

  • 她是乾隆亲自挑选的儿媳妇,15岁出嫁,21年后成为人人羡慕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最疼爱的女子,乾隆最疼爱的五位公主,乾隆最后一次选妃

    喜塔腊氏一族早年只是卑微下贱的包衣奴才,后来族人中出了不少的可造之材,且在朝政上有所作为,得到了乾隆的赏识,因此多次被抬旗,等到喜塔腊氏降生的那一年他们家已经成了有头有脸的上三旗。乾隆见喜塔腊氏贤良淑德,又有如花似玉的脸蛋,便将她许配给了自己的皇十五子永琰,成为了永琰的嫡福晋。彼时,喜塔腊氏刚好年满

  • 相比道光打补丁不舍得吃鸡蛋,康熙的节俭显得更加真实自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见过道光吗,道光和康熙相差多少年,道光皇帝和康熙谁大

    相比之下,康熙皇帝的节俭就让人觉得很自然。康熙曾说:“节俭固然是美德,人们都能够说说,而真正能够做到的却很少。现在虽天下太平,国家富裕,但朕仍躬行节俭,宫中费用,非常节约。计明朝一日之用,足供朕一月之需。”康熙帝向来不尚空谈,躬行实践。他对皇帝个人以享受荣华富贵为中心内容、劳民伤财地大兴土木不感兴趣

  • 雍正一生勤于政务,留下的诗文虽然不多,但有几副对联名气不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雍正经典对联,雍正之死,易中天评价雍正

    雍正帝在文化方面的修养也很高,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下笔成文。雍正皇帝由于日夜操持政务,不像他的儿子乾隆那样悠然自得,因此留下的诗文作品不多,但他所题的对联却也不少,大致有30多副之多,其中几副名气较大。第一副是在故宫养心殿西暖阁,这里是雍正处理政务、批阅奏折的地方,这里有他御笔亲书的一副对联,也是

  • 在乾隆面前,和珅为什么自称奴才?其实这是身份尊贵的象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奴才和珅,为什么纪晓岚称臣和珅称奴才,和珅自称奴才是什么意思

    清朝的“奴才”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用的称呼,根据规定,除非是满洲大臣,或者是被破例抬了旗,编入了满旗下的汉人才有资格如此自称。一般的汉人大臣不管坐到什么位置或者多受皇帝器重都不可以自称奴才的,“奴才”对清朝皇帝来说更像是家人,是自己人,而“臣”则更类似于例行公事的称呼,是一种上下级关系。对于现代人来说

  • 她是蒙古有名的美女,嫁给顺治后当上皇后,最后的结局却很神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顺治皇后简介,顺治的皇后索尔纳,顺治皇帝历任皇后

    此女是蒙古草原上有名的漂亮姑娘,更重要的是她和孝庄同出一族,是其亲侄女。坦白的说,这桩婚事主要是孝庄出自私心而促成的,她为了扶持自己的娘家博尔济吉特氏才把侄女亲手推上了皇后的宝座。孟古青自小在关外长大,是一个习惯了肆意妄为的女子,进入京师后也没有收敛自己的性子,她酷爱一切奢侈的东西,喜欢金银珠宝、贵

  • 和珅被赐死丰绅殷德郁郁而终,那和孝公主的结局又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和珅死后丰绅殷德结局,和珅被赐死后是谁救的,纪晓岚和珅丰绅殷德

    和孝十公主的生母惇妃在乾隆后宫中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妃子,出身也不高,或许是母以女贵,自从和孝公主出生后,她也得到了乾隆的格外照顾。而和孝公主生下来便衔着金钥匙,以庶女的身份被封为皇室最高等级的“固伦公主”。按清宫礼制,只有皇后所生之女才能封固伦公主,品级相当于亲王;妃嫔所生之女,则封为和硕公主,品级

  • 纪晓岚的官职在乾隆朝属于哪个层次?能挤进第二梯队已属不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纪晓岚的官职,纪晓岚最大官职是什么官,纪晓岚担任过什么官职

    纪晓岚的仕途简历纪晓岚生于雍正二年,乾隆八年开始了他的科考之路,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秀才的功名;乾隆十二年,纪晓岚参加顺天乡试,又以第一名解元夺魁,可谓连中二元。不过,纪晓岚在会试的道路并不顺利,乾隆十三年,他第一次参加会试,结果因过于自负而名落孙山。正当他准备第二次冲击会试的时候,乾隆十五年,他

  • 她是康熙的掌上明珠,18岁出嫁,身上背负着两个“唯一”的纪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一生最疼爱的女人,康熙皇帝最喜欢的四个女人,谁才是康熙皇帝最爱的女人

    康熙登基初期鳌拜把持朝政,玄烨的压力是很大的,后来鳌拜下台,他为了稳固皇权,就把自己前几个女儿匆匆忙忙都嫁给了蒙古贵族,也就是俗称的和亲。后来形势慢慢没有那么紧张了,康熙才开始没有那么着急把公主们往外嫁了,越是序齿排名靠后的公主,在康熙膝下停留的日子就会长一些。康熙对幼女的感情明显比前几位大公主要更

  • 他是努尔哈赤最小的儿子,因犯错被皇太极赐死,后代的结局很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太极努尔哈赤的关系,努尔哈赤是皇太极儿子吗,努尔哈赤最大的儿子与最小的儿子

    关于费扬果的身世,历史学家觉得还有诸多疑点,他的生母不知是谁,有人猜测是富察氏衮代,也就是努尔哈赤的继妃,不过按照年龄推算这个可能性是不太大的,所以初步推断费扬果的生母地位并不高,极高几率是个庶妃。费扬果降世时,努尔哈赤已经拥有多个优秀的儿子了,对这个稚子根本就没有什么兴趣,不过费扬果的心态还是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