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被称为元朝的苏武,用1只鸿雁救了自己,经历与苏武非常相似

此人被称为元朝的苏武,用1只鸿雁救了自己,经历与苏武非常相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044 更新时间:2024/1/15 20:23:35

杜撰和传说

古代因为交通不便,也没有我们现在的手机,南来北往的大雁就成了分居的人们相互表达思念之情的载体,成为文学作品里的一个意象,绘制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李清照词:“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大雁没有带来盼望已久的书信,引起了女人们无法排遣的相思。但是,大雁最早作为“信使”的意象是出现在《诗经》里的,《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通篇以鸿雁于飞起兴或自比,渲染了一种悲鸣低徊的气氛。其后,鸿雁便被诗人们用以“托情”。

汉朝的苏武因为鸿雁,名气更大。武帝时为郎。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公前87年,汉昭帝即位。几年后,匈奴和汉朝达成和议。汉朝寻求苏武等人,但匈奴谎称苏武已死。后汉使又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员同他前往,夜晚见了汉使,原本地述说了这几年在匈奴的情况。告诉汉使要对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著帛书,上说苏武等人在北海。汉使万分高兴,照常惠所说的话去责问单于。单于看身边的人非常惊讶,向汉使道歉说:“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随后,苏武归汉。

从此,大雁成了邮递员或书信的代称。当大雁从空中一字形或人字形飞过,并嘎嘎呼唤的时候,古人不免抬头凝望,将音信难通的惆怅和对亲人的惦念一并默默追随而去;或者看见大雁归来,就把它当成是亲人平安的音讯。

另有一个更为人们所知所喜欢的民间故事: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王宝钏苦守寒窑十数年矢志不移。一日,王宝钏正挑野菜,忽闻空中鸿雁连声呼唤,遂请求代为传书于平贵夫郎,然一时难寻笔墨,情急之下,撕下罗裙,咬破指尖,写下血泪书信,倾诉对爱情忠贞和盼望夫妻团圆的心情。前者是对国的忠心,后者是对感情的忠贞,忠心和忠贞就这样被鸿雁连接了起来,成为一段千古佳话。

鸿雁传书成真

郝经(1223—1275年),今山西陵川县人,南宋著名大儒。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即汗位,授郝经为翰林院侍读学士,令其出使南宋议和。

郝经一行花了近5个月的时间,于当年秋末进入宋境。可是一入宋境,贾似道便密令淮东制置司以李璮兴兵犯境为借口,把郝经一行拘禁于真州(今江苏仪征),从此身陷囹圄长达十六年之久。

在此期间,郝经曾多次上书南宋君臣,但在贾似道的阻止下,一切努力均付之东流。为了策反郝经,贾似道谎称元廷兵乱,几次派人诱降,均遭郝经痛斥。又派人假扮强盗夜闯囚所威逼、断绝生活供应等,也未能动摇郝经的意志。

1274年6月,忽必烈命丞相伯颜率兵伐南宋,又命礼部尚书中都海牙及郝经之弟行枢密陪都事郝庸入宋,责问信使无故被拘一事。南宋朝廷理屈词穷,再加元军所向披靡,不得不派总管段佑以礼送郝经一行北归。

这里有一个问题,郝经被拘十多年,期间,元廷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死是活,他是怎样把消息传递出去的呢?1274年,他从宋人供食的活大雁中挑出一只健壮能飞的,系蜡书于雁足,放飞大雁,告诉了元廷自己被拘的消息。

据元史载,帛书长2尺,宽5寸,背有郝经印。因郝经被拘,不知改元,故仍用中统年号。具体内容不足60字:“霜落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缴,穷海累臣有帛书。中统十五年,九月一日放雁,获者勿杀。国信大使郝经书于真州忠勇军营新馆。”

前些年,山西上党拍了一部的叫《郝经传》戏,重述了这段历史:郝经秋季放雁,次年春被元人获得,进呈于元世祖。忽必烈见书恻然良久,感叹道:“有四十骑留江南,曾无一人如雁。”

成功了!文史力量大,郝经把汉朝救苏武的故事演成了“真人秀”。1275年夏,郝经一行回到了阔别十六年的大都,忽必烈赐宴于廷,赏赐有加,并向郝经咨以政事。是年秋,郝经病卒。谥文忠。因此,在我们今天的一些文字里,有将郝经比作元朝的苏武,而在中国史上,鸿雁传书成真似仅此一例。

古人用什么飞鸟送信

郝经鸿雁传书虽然取得了成功,但鸿雁传书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与现实生活并无多少关联。那么,古人用什么飞鸟来送信呢?

1998年10月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1998北京(二)》纪念邮资片1套4枚,其中第三枚“情缘东方”,主图和邮资图内容一致,均为一只色彩斑斓的飞鸟,背景为驿站和长城,表现了我国古代青鸟传书的传说。“青鸟传书”出自《山海经》,相传,这种鸟居住在三危山上,是力大健飞的猛禽,不但为西王母觅取食物,还能飞越千山万水为西王母传递信息。

后来,虽说这种鸟逐渐演变成了美丽无比的百鸟之王——凤凰,但人们确也没有见过它。为人们一直传递着信息的是使信鸽,2500年前,我们祖先就开始驯养信鸽。古代称信鸽为“飞奴”。在西夏与北宋的战争中,西夏军队利用信鸽做军事通讯;南宋初,大将曲端的军队中也使用信鸽传达消息召集军队……今天,人们虽然很少用信鸽来传递信息,但信鸽仍然被大量饲养。(文/路生)

更多文章

  • 此人武功高深莫测,却只躲在梁山不肯上阵杀敌,宋江也无可奈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梁山不服宋江的三个人,宋江上梁山视频完整,宋江父亲上梁山

    水泊梁山上的人都是七杂八杂的,有的人是主动来投靠梁山的,有的人是因为战败在梁山的手下不得已才来的。对于一些贫穷而又犯过罪的人来说梁山自然是一个好的去处,但是对于一些富贵人家来说,不如自己在家过土豪的生活。扑天雕李应就是这么一个大土豪,他是不想上梁山的,因为李家庄富得流油完全可以过自己的土豪生活,何必

  • 此人武功极高,却只藏在梁山不肯上阵杀敌,宋江也无可奈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梁山唯一看透宋江的人,新版宋江上梁山视频,宋江父亲上梁山

    从古至今,乱世出英雄,许许多多的影响生活在北宋时期,当时朝政中蔡京非常得力,但是此人非常的贪污,不明是非,许多英雄因外他走投无路,只好上梁山,梁山上英雄聚聚,他们好酒肉,豪爽的性格得以让大家相互欣赏,他们切磋武艺,相处非常融洽。 许许多多上了梁山的人,都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一样,如有来者不怀好意,他们

  • 此人在悬崖边留下5个字,苏轼看后说:他以后是个祸害!果然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苏轼临死前说的最后三个字,苏轼三次转变,苏东坡最突出的事迹

    提起苏轼小编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都知道苏轼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可是却不知道他还是一个预言家,这就要从章惇写的五个字说起了。 说是有一天苏轼和张惇去山顶游玩,闲聊之中来到了一处断崖,苏轼因为害怕不好前进,然而章惇反而在崖壁上写着“苏轼,章惇来”五个打字,当时苏轼没有被章惇得罪勇气所折服,而是透过内心看本质

  • 打开南京城门迎接朱棣大军入城的李景隆,最后结局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对李景隆的态度,朱棣决战李景隆,李景隆怎么变成朱棣的

    李景隆的出身算得上是根正苗红,老爸是大明开国元勋曹国公李文忠,那是朱元璋的亲外甥,从这层关系算起来,朱元璋就是李景隆的舅爷。而且李景隆从小的表现也不错,相貌堂堂熟读兵法,还参与了明朝武装力量的整合、练兵,眼看着就是大明的又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朱元璋或许是出于亲属关系,或许相信李景隆必定遗传了李文忠的

  • 古代正统有多重要?出身贫寒的朱元璋为了它称自己喜欢生活在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的真实历史,还原历史上真正的朱元璋,朱元璋为何承认元朝的正统

    “朕本农家,乐生于有元之世”。这是洪武二年应昌大捷后朱元璋诏告天下书的开头。此生无悔入大元这种话说的人很多,甚至在大元灭亡后,受元廷盘剥最深的江南地区也有无数人隐遁山林,以大元遗民自诩。但这些人哪个不是簪缨满门?哪个不是文华贵族?他们作为大元公司的小股东,现在公司倒了,丧失特权的他们背地里悄悄嚎几嗓

  • 作为卓有成就的读书人,方孝孺到底是怎么死的?真的被诛十族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方孝孺之死,诛10族是哪十族,方孝孺的死亡年龄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下了南京城,杀了一大批建文帝时期的臣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朱元璋留给建文帝的三个肱骨辅佐之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朱棣连一半的侍郎都杀,更何况这三个呢。至于方孝孺的死有各种说法,这就很有意思了,仔细查找这些方孝孺之死的出处,我们就能很清楚这些说法的用意。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方孝孺被

  • 宋朝的官员们都戴过展翅幞头的官帽,帽子上长耳朵又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官帽的耳朵的作用,宋朝官帽两侧有什么用,宋朝官帽的来历

    因为赵匡胤黄袍加身登基以后,大臣们还没有习惯角色的转换,总是没上没下的。赵匡胤在台上讲,下面大臣在相互交头接耳,勃然大怒,于是心生一计,下旨开发出一种特别的帽子,两边加两根长长的翅子,专供官员们上朝使用,防止他们相互咬耳朵说悄悄话。这个故事,可以肯定的说是后人的杜撰,最早是元初提到的宋朝避免官员私语

  • 朱棣称帝时才42岁,后宫佳丽三千,为什么没能生下一男半女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棣死后谁的妃子最惨,朱棣执政22年为何没生下一儿半女,朱棣一生有4子5女共9个孩子

    其中3子4女由徐皇后所生(徐氏为开国功臣徐达的女儿),他们分别是: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女儿永平公主、永安公主、安成公主和咸宁公主。除了徐皇后死3儿4女外,朱棣的妾室还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朱高爔和一个女儿常宁公主。朱高爔很小就夭折了,所以朱棣长到成年的儿子只有3个,都是徐皇后所生。那么明成祖当上

  • 同是面对海盗,同时期的明朝和西欧做法却迥异,带来怎样的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时期海盗有多严重,明朝海盗为什么这么少,明朝海盗政策是什么

    明朝与西欧的海盗产生的根源不同明朝的海盗多为东南沿失地的农民,朝廷禁止出海后失业的渔民,以及禁商后失业的商人。在宋元时期,朝廷重商,海外贸易发达,很多商人出海经商,带来丰厚的利润,同时也带动沿海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生活不太困顿。而且宋元时期对大海持开放态度,东南沿海地区很多渔民出海打渔,靠海为生,有的

  • 朱元璋出去私访,跟一农夫只是聊了几句,为什么就把县令斩首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私访大结局,朱元璋私访朱恒全集,朱元璋身份暴露百姓下跪

    朱元璋出生在元朝末年,这时候的元王朝的统治及其腐败,赋税和徭役那是相当的重,老百姓已经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偏偏淮河沿岸又赶上了瘟疫和旱灾,元朝政府下令赈灾,这些赈灾物资被元朝各级官员层层盘剥,基本上到不了老百姓的手里。就是因为这些,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大哥都被活活饿死了,当时朱元璋十七岁,面对亲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