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的内阁首辅,清代的首席军机大臣,哪个权力更大?

明代的内阁首辅,清代的首席军机大臣,哪个权力更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18 更新时间:2024/1/18 7:49:59

明太祖朱元璋胡惟庸案后,废除了历时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将权力一分为六归于中央六部,同时朱元璋还定下家法,日后倘有奏议复立丞相者,杀无赦。但是,以宰相为主的官僚体系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它有着自己的发展运行轨道,客观是来讲是难以取代的。

朱元璋废除相权后,发现自己并不能应付繁杂的政务,到了明成祖时,面对朝政时更是焦头烂额,于是便选了七人入值文渊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内阁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来。

初期的内阁并没有公开的身份,其成员不过五品衔,被当作是皇帝的顾问和机要秘书。内阁出现后,地位日益重要,皇帝的诏书谕旨,无不出于内阁之手,自成祖后,内阁的品秩不断提高,内阁大学士也开始兼领各部尚书衔,权势日重。

到了明中期后,内阁制度成熟定型,内阁首辅的地位也相当于宰相。朱元璋想尽办法要除掉的相权再次出现,且权力日益增强,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权。而内阁对皇权的分散,主要是它的“票拟权”。

明代制度规定,全国各级官员上报皇帝的公文,首先要送到内阁,由内阁先拟旨,然后贴在公文之上交给皇帝审定,一般而言,皇帝都是照准的。后来皇帝的审批权落到了宦官的手里,这样一来,只要是内阁首辅能摆平宦官,双方合作,便能操控大明的一切政务,正是因为这样,才出现了像严嵩张居正这样的权臣。

到了清代,先后出现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军机处等政治中枢机构,尤其是军机处自雍正七年设立后一直到大清灭亡,持续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是掌握权力最久的中枢机构。

雍正设立军机处的本意是为解决军需问题,但是后来慢慢取代了内阁成为了权力中心。军机处是一个非正式、不列编、无衙署的部门。也就是说,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都是兼职,这种做法简单来说就是皇帝为了有效控制军机大臣的权力,军机大臣胆敢有异心,也便于随时撤换,军机大臣永远只能充当高级秘书的角色,并不能兴风作浪。

清代最有权势的应该是宗室成员,但自乾隆开始,宗室成员不能入值军机处,目的是为了防止宗室势力抱团结党,从而对皇权构成威胁。而且挑选军机大臣,只需看是否是皇帝的亲信和是否能干,至于资历深浅,则属其次。

在军机处中,满汉官员是相互牵制的,但一般情况下首席军机大臣必须是满人担任,以此来保证满人对军机大臣的控制。我们都知道,雍正对张廷玉可谓宠爱有加,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依然坚持原则,让鄂尔泰来担任首席军机,张廷玉次之。

就军机大臣而言,其主要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在皇帝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部分参与议政,在任何情况下,军机大臣都要谨守自己的职责,不得有丝毫的逾越。

虽然军机大臣本质上是皇帝的秘书,但是军机大臣由于是各个衙门和地方各级官员的消息汇聚之地,所以军机大臣对政务非常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军机大臣也渐渐有了一些人事任免的建议权,但和明代内阁所不同的是,军机大臣始终不能对皇权构成任何威胁。

更多文章

  • 宋朝的“一千贯”是多少钱?可以兑换多少人民币?看完你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1000贯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宋朝的5000贯合多少人民币,宋朝1200贯是多少钱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就得来看一下什么是“贯”。根据相关史料记载,“贯”作为钱币计数单位始于西汉武帝初年。根据《汉书·食货志》中记载:“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从这一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贯虽然指的是用来串钱的绳子,但我们在通读全句的话,也可看到,当时的一贯钱已是定数。此外,根据《汉

  • 故宫地面出现裂痕,无意揭开了尘封600年的秘密,专家:朱棣真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打开故宫地砖发现朱棣心真狠,朱棣修紫禁城被雷劈了,朱棣修建故宫的原因

    在明王朝,经过朱棣的靖难之役之后,明朝的政治中心就北移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明朝的历代皇帝都对北京进行了多次的建设。虽然北京的历史很是久远,但是真正的建设还是从明王朝开始的。为了实现“天子守国门”的理想,明朝的历代皇帝都对北京的城墙,皇宫以及防御工作进行十分细致的安排,而在面对蛮族蒙古人和满族人的多

  • 徐达本来深受信赖,可其夫人和马皇后说了此话,被朱元璋当即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徐达被朱元璋赐死真相,朱元璋赐死徐达出自野史,徐达怎么没被朱元璋杀

    要说历史上的皇帝们,没有一个不会猜疑的,就算是年轻的时候比较自信,但是年老了之后,也总是会担心,有人为了皇位谋害自己,其中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其中之一,他当上皇帝之后,猜疑心就从来没放下过。大家都知道,他原名叫做朱重八,后来参加了农民起义之后,改名叫朱元璋,他是农民出身,曾经给地主家放过牛

  • 这两首诗是王安石、苏轼的经典之作,文学相通,意境却高下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苏轼讽刺王安石诗句,王安石与苏轼互相欣赏,苏轼和王安石千年斗诗

    苏轼因为才思敏捷,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常常在文学上不屑于王安石,两人在变法问题上也常常争的面红耳赤。但是在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要被治罪时,却是王安石及时出手相救,才使苏大才子免于一死,而王安石在被罢相归隐时,苏轼也放下芥蒂千里相会,二人在晚年时成为了一对诤友。今天我们要说就是二人的经典诗作《登飞来峰

  • 萨尔浒之战中,明朝投入了47万精锐部队,为何还是惨败给努尔哈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萨尔浒之战明军为什么会输,萨尔浒之战明军有取胜的可能性吗,萨尔浒之战的明军惨败

    关于这次战争需要谈及之处非常之多,三言两语是绝对不能将其说明的,所以我们就只来看一个点,那就是明朝先后投入号称47万部队,而且还有枪有炮,可为何还是败给努尔哈赤呢?战初,辽东的局势十分紧张,明朝军队处于被动局面,这使得明朝建立了200多年的辽东防御体系面临着崩溃的危险。因此明朝统治者觉得有必要在这个

  • 盗墓贼们不盗包拯墓地,要是盗之必盗其墓,这到底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平安年代,都有不少的盗墓贼活动,就别说是身处乱世了,盗墓贼的活动,就更加的猖獗,除了汉朝的墓地之外,其他朝代的一些墓地,都逃不过盗墓贼的魔爪,尤其是墓主人名气越大,就越容易被盗。就是因为这些名气大的人,墓葬会更加的丰富,有很多有价值的文物,随便一件,就让盗墓贼们发了大财,但我国有一个名人,他的墓葬历

  • 明朝嘉靖皇帝沉迷修道,并不是为了长生,而是嘉靖身体有一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嘉靖皇帝如何修道,明朝嘉靖修道了吗,大明嘉靖为什么修道

    当时这个皇帝,也是给了大臣们一个希望,觉得这个皇帝还不错,很有能力,准备跟着皇帝走向光辉时刻时,这个皇帝的画风就变了,他开始迷恋上了修道。这个皇帝就是明朝的嘉靖皇帝,小说上的修道,是比较神奇的,当然在现实中,并没有那么神奇,但是时间和金钱,要花费不少,但人家是皇帝,肯定不缺钱和时间,当时皇帝喜欢修道

  •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能够成功,朱元璋为何就不行?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太祖与朱元璋谁厉害,朱元璋为何不杯酒释兵权,宋太祖为何能杯酒释兵权

    后来我们也知道了,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从武将手中收回到中央,并给予这些武将提供各种福利待遇,让他们享受荣华富贵。当然了,不得不承认,宋太祖这样的做法确实很好,他以一种柔和的手段来收回权力,这样既避免了大规模的流血事件发生,同时也能给世人展现出良好的君臣关系。但这同时也埋下了一个很大的隐患,那就是

  • 晁盖临死前对宋江说了一句话,字字戳心,点破了宋江的大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晁盖其实已经看透宋江,晁盖临死前对宋江说的话,晁盖临死前和宋江说了一句话

    文|程哥梁山108将中唯一没有出现的就是晁盖。查看是山东省郓城县东溪村人,时任东溪村的保正,还是当地的财主。不过他不是一个爱财的人,晁盖平生最喜欢仗义疏财,是一个闻名江湖的大善人了。他喜欢结交天下的英雄好汉,喜欢舞枪弄棒,与人比划武艺。身强力壮的他为了这一腔热血没有娶妻纳妾,而是在家里锻炼筋骨。后来

  • 为何成吉思汗的墓到现在都没发现?专家用遥感卫星探测,都找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吉思汗墓已经找到了吗,成吉思汗 墓,外国人寻找成吉思汗墓

    小时候的成吉思汗,父亲被金国残忍杀害,金国还对蒙古进行“分而治之”和屠杀掠夺的“减丁”政策,让蒙古人民深受痛苦之中。所以成吉思汗从小就对金国有着很大的恨意,决心有一天要为自己的父亲报仇。不服输的成吉思汗凭借自己的远见和强大的组织能力,在战场上屡战屡胜,一生经历了60多场战争,只有一次败绩。后来他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