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装备火枪火炮的明朝军队,怎么会输给后金的八旗骑兵?

装备火枪火炮的明朝军队,怎么会输给后金的八旗骑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677 更新时间:2024/3/10 3:28:03

在万历年间,明朝的火器大军曾把侵入朝鲜半岛的日军打得落花流水,让日军数百年不敢觊觎半岛。但短短几十年后,明朝的火器大军就变得不堪一击了。这其实有多种原因在。首先,明朝火器虽然多,但维护保养不善,再加上本身质量就不好。

很多火器都变成了烧火棍。早在戚继光时代,明朝火器的质量问题就让戚继光大为恼火。戚继光有一本《练兵实纪》,上面就写着明军装备的火器竟然没有符合口径的弹药,而且发射速度慢,命中率低。所以戚家军基本放弃了这些火枪的使用,转而练习阵法,利用发明的戚家刀给予了倭寇沉重打击。

原本明朝在许多地方都有兵工厂,这些兵工厂在不断生产新式火器,但居正去世后,这些军工厂的管理很快松弛,当时研发的鲁密铳、鹰扬铳炮,威力巨大,但因为资金问题,竟然都难以生产。工人们生产出来的火器,不需要验收就能直接使用,怎么能不出问题?

这甚至还不如秦朝,秦朝都知道在兵器上刻上工匠的名字。好在明朝还有红衣大炮,这才在宁远大捷中把努尔哈赤击伤。但红衣大炮也挡不住崇祯自毁长城。明军本身就军备废弛,战斗力低下,在萨尔浒战役中,明军里的5000火器兵竟然都没摸过枪,你可想而知面对八旗骑兵有多尴尬,只有被骑兵冲散的份儿。

反而是八旗骑兵,一直在研究火器技术,后来甚至火器的水平都超过了明军,能跟明军来一场势均力敌的炮战。红衣大炮后来被八旗骑兵量产,成为了原本不善于攻城的八旗军的攻城利器。大家怎么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不认识字?你也太小看明太祖了,人家一直在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成功离不开虚心学习的能力,如果你认为朱元璋枚上过学,大字不懂一个,那你就是小看了朱元璋的学习能力了。朱元璋的小时候十分凄苦,当时天灾不断,朱元璋的一家人几乎就剩他一个了。为了活命朱元璋只好剃度为僧,就这么算是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等后来加入起义大军之后,朱元璋的发展十分迅速,20多年就建立

  • 朱元璋为什么一定要除掉沈万三?这就是个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故事当中,沈万三是江南第一富翁,明朝建立初期国库匮乏,于是要求沈万三捐资修复长城,沈万三承担了明长城修筑的三分之二费用。后来南京城修建,沈万三又负担了其中三分之一费用,还主动犒赏三军。沈万三表现出来的诚意,反而让朱元璋更加忌惮,也因此才有了凄惨的结局。虽然当时并没有出现沈万三这样可以富可敌国的大商

  • 朱元璋第一次组织科举考试, 一个老外高中进士,回国后当上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这次“科考”,明朝一共录取了120名进士,状元名叫吴伯宗,是江西东乡人、浙江考生出了31名进士,可以说是这次科举考试的最大赢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科举考试中,还有一个外国考生名登金榜。此人来自高丽,名叫金涛。这一年的科举考试,高丽国共有三个学生参加,金涛是唯一一个中进士的人。此人排名是三甲第五名,

  • 朱元璋问臣子鸭蛋多少钱一个,臣子回答4个字,朱元璋:立刻处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吃的喝的都跟寻常百姓一样。朱元璋自小便吃苦,当过和尚讨过饭,纵然当了皇帝,也不曾忘记昔日贫贱,更是深知民间疾苦,百姓生活的不容易。因此他特别痛恨贪官污吏,明初律法极为严苛,凡官员贪污60两白银,就可以判死刑,死后还要剥皮实草,摆在官员办公的地方,为下一任官员引以为戒。虽然朱元璋擅杀功臣,而且动不动都

  • 赵匡胤的后代在北宋有何等地位?说出来恐怕大家都感到奇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继承皇位的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这始终是个谜团,毕竟赵匡胤拥有很多儿子。赵匡胤总计有四个儿子,顺序依次是赵德秀、赵德昭、赵德林和赵德芳。老大赵德秀和老三赵德林在史书上基本没有什么记载,毕竟他们很早就西去了,甚至都没有名字,100多年后宋徽宗闲暇之际才追赐了这哥俩的名

  • 郑成功北伐南京:本可取得更大的战果,但一系列错误葬送好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尤其在南方,骑兵不善水战,更不适应南方的气候,让这里成为了一个薄弱环节。郑成功也趁此机会发动了北伐,并在镇江大败清军。驻扎在江南的清军兵力微弱,一时间周围府县纷纷投靠郑家军,星火隐隐有燎原之势。彼时,清军在南京的守军不足万人,而郑成功手里却有三四万人的强大兵力,几乎可以纵横江海。顺治皇帝急命上万八旗

  • 郑成功收复台湾前,曾大胆北伐南京,为何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彼时,清军倾巢南下,在各个地方的兵力非常空虚,而且郑成功手上掌握着当时最强大的水师,这也是清朝不具备的。郑成功曾有机会占领南京,但最终功败垂成。郑成功先是在镇江大败清军,周边府县投靠郑成功的人非常多,镇江距离南京只有一步之遥,当时清军在南京的兵力非常空虚,而且清军颇有些水土不服,看起来郑成功马上就要

  • 苏轼曾主导西湖疏浚,不要钱不要人,为什么只要100度牒?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这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苏轼没有向朝廷要钱,而是要了100个度牒。什么是度牒,100个度牒就能召集20万民工吗?看过《水浒传》的朋友,应该对鲁智深上五台山记忆很深,当时鲁智深就有一个这样的度牒。度牒是宋朝给僧人的一种证件,有度牒才能剃度为僧。出家当和尚,在宋朝可是个抢手活儿,就跟现在考公务员一样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经保持的世界纪录,至今仍无人打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说起成吉思汗,大家可能都会觉得这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当时建立的蒙古帝国在世界上,都让人闻风色胆。他带领的蒙古铁骑一路凯旋,一直杀到了欧洲,确切的来说,当时的欧洲很多的国家都被蒙古国称霸过。而如果成吉思汗真的狠一点,估计世界上的国家都不在盟国铁骑的进攻话下。而当时的宋

  • 最应该成为千古一帝的皇帝,宋徽宗究竟差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差一点就遗臭万年了。让我们把时光回到赵佶刚刚登基那会儿,当时宋朝正在西北跟西夏打仗,宋朝人找到了对付西夏的好办法,那就是修碉堡,宋朝军民一路用修碉堡的办法,蚕食着西夏的领土,而西夏当时也没有李元昊那时候的霸气,有的只是苟延残喘,都城都在北宋的威胁之下。宋朝就这么一路朝西北开疆拓土,连赵匡胤都没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