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在命断五丈原之前,就已经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所以提前给后主刘禅写信,安排了国家大事,同时也交代了自己的后事该如何办理。他在信中写道:我死后,不可厚葬,只需置办一口棺材,然后挑选四个精壮的汉子,用新麻绳捆好棺材,抬着棺材一直向南走,中途不许另换他人,不得休息太长时间,日夜兼程,当绳子断了的时候,就在绳断处就地埋葬。
诸葛亮死后,刘禅遵照孔明的遗嘱办理丧事,在军中挑选了四个身强力体壮的大汉,对四人交代清楚,四人欣然接受就出发了。
赶路的第一天还比较轻松,可是到了第二天中午,四人眼看麻绳没有一点要断裂的样子,没有办法,只能继续向南走。到了下午,四个人实在太累了,这时,其中一个年长的士兵说:这么新、这粗的绳子,猴年马月才能断啊?这不活活把咱们四个累死啊?
于是,四个人一合计,别管绳子断不断了,咱们就把丞相埋葬这吧。说干就干,四人挖好墓穴,就地把孔明的棺材埋了,乐呵呵的回去交差了。
四个人回去见到刘禅,上报了早已编好的谎言。刘禅听后特别高兴,重赏了他们四个。四人转身要退出的时候,刘禅一想不对劲,那么新的绳子怎么可能两天就断了。于是把四人抓起来严刑拷打,四人也说了实话。
刘禅一听勃然大怒,丞相临终的遗愿,就被你们四个弄砸了,二话不说,拉出去就砍了。
过了片刻,刘禅冷静下来,突然一拍大腿,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忘记问丞相的埋葬地点了。
四个抬棺的大汉一死,从此无人知道诸葛亮的坟墓在哪里,这一切都是诸葛亮生前算计好的。
东汉末年,盗墓猖獗,而且诸葛亮的仇人太多,防止死后不得安宁,才出了如此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