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博浪沙遇刺:与荆轲刺秦王齐名的又一起针对秦始皇的刺杀

博浪沙遇刺:与荆轲刺秦王齐名的又一起针对秦始皇的刺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68 更新时间:2023/12/13 2:44:04

[var1]

博浪沙遇刺在众多刺秦里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个刺客是后来“汉初三杰”里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张良。张良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是韩国三朝宰相,父亲张平也是韩国两朝的宰相。到了张良时,还没来得及为韩国奉献光和热,韩国就被秦国给灭了。从此张良怀着国仇家恨找机会为韩国报仇。

在张良漫长的寻找报仇机会的过程中,秦始皇自己主动给所有想找他报仇的人提供了机会。在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为了向天下展示自己的威仪和功绩,便开始了经常性的东巡。你别说这秦始皇东巡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的,最起码有两个人看到东巡的仪仗队就此立下了志向,一个是项羽有“秦始皇是可以被取代的”的誓言,一个是刘邦有“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的豪言壮语。

[var1]

然而这东巡威风是威风,安保工作的困难程度绝对可以想象。何况东巡路线和所经郡县都是提前通知做好准备的。这样对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谓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秦始皇如果一直待在咸阳宫,这些人还真的没办法,现在出行在外,这些人的机会就多了。

张良此时很兴奋,等待这么长时间现在终于有机会为国为家报仇了。于是张良开始着手谋划自己的刺秦计划。

张良先是去东方拜见了当地的名士仓海君,请求他传授刺杀秦始皇的技艺。后来又找到了一个大力士,这个大力士能扛起百斤以上的东西,力大无穷,非常彪悍。张良为这个大力士量身打造了一把重达120斤的大铁锤。这把大铁锤常人拿不动,但在这个大力士手上简直如同玩具一样。

[var1]

在准备好这些之后,张良开始踩点,寻找最佳行刺地点。张良得知秦始皇的东巡队伍将会经过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东部),于是他来到了古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这里是秦始皇到阳武县的必经之路。而且古博浪沙地理位置优越,北临黄河,南临官渡河,到处沙丘连绵起伏,一望无际。沙丘上荆棘丛生,在其低洼处又有沼泽地、水洼连成一片。

这样的地理位置,不但说明此地人烟稀少,而且道路行走困难,更重要的是如果行刺失败,则可以向北逃过黄河,向南逃过官渡河,从而轻而易举地躲过秦军的搜捕。因此张良决定将行刺地点定在此处。

公元前218年的一天,秦始皇的东巡队伍到达了古博浪沙一带,张良和大力士事先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等待秦始皇队伍的来临。等到一列列车队从张良面前走过,张良在紧张地寻找着秦始皇的马车。按照秦时君臣车辇的规定,天子六驾,即秦始皇所乘车辇由六匹马拉车。其他大臣的车辇只能用四匹马来拉车。张良所要寻找的目标就是六匹马的马车。

[var1]

谁知张良寻找了半天,队伍里根本就没有六匹马的马车,全是四匹马的马车。张良一时很难准确判断,时间紧迫,机不可失,张良最后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在队伍里挑了一辆最豪华最华丽的马车,将自己所有的运气都赌在了这辆马车上。

张良选定之后,他和大力士就等待马车靠近,当那辆马车到跟前时,大力士将手中的大铁锤费力一扔,大铁锤被扔到了几十米开外,如同炸雷一般砸中了那辆马车,马车立刻被砸得粉碎。张良一看以这样的重击,这马车里的人绝对是必死无疑,所以一下子觉得大仇得报,复仇的快感充满了全身。

随着东巡队伍的骚动,许多士兵被派出去搜捕埋伏在附近的刺客,张良忙趁乱钻进了芦苇丛中,逃了出去。此时的张良虽然是逃亡,但是心里却是无比的高兴,他认为他已经为国为家报了仇,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已经顺利完成了。

[var1]

结果张良万万也没想到,就在不久后,他又听到了秦始皇东巡的消息。原来那天秦始皇就没死,或者说死的根本就不是秦始皇。秦始皇因为多次遇刺,这出行的安保工作也是有经验了,为了防止刺客刺杀,秦始皇所有出行车驾全是四匹马拉的,而且他还经常换乘。因此张良运气不好选择错了马车,错过了一次绝佳刺杀的机会。

张良的博浪沙行刺和荆轲刺秦一样都是以失败告终。荆轲刺秦的故事名流千古,博浪沙也因为张良和秦始皇这两位男主角而一举成名。这两次应该是许多刺秦事件中最有名的两件吧。

为什么要刺杀秦始皇呢?要么因为灭国之恨,要么因为毁家之仇,要么因为秦始皇的暴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秦始皇还在时,即使很多人对秦法的严峻都不寒而栗,但是因为秦始皇令人畏惧的威严,他们都不敢公然起来反抗,像张良这样的人在当时也只能进行行刺,从来没想过自己拉起一支队伍去揭竿起义。

[var1]

秦始皇对社会,对历史的贡献也是后来人站在历史前进的角度予以肯定的认可,在当时恐怕只有秦国人是支持秦始皇的,其他以前的六国人应该是都心有不甘,认为秦实行的是惨无人道的暴政。不过当时秦始皇的几个大型工程确实让老百姓吃不消,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在秦灭六国的战争结束后,老百姓就没有得到恢复就再次投入到各种工程中去。这只能说当时社会的生产力跟不上秦始皇建设国家伟大蓝图的步伐,从而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

更多文章

  • 此人得诸葛亮亲传,却始终没有实现诸葛亮的临终托付,只因2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在长坂坡被曹操打的屁滚尿流的时候,是诸葛亮前往江东与孙权结成联盟,挽救了刘备,成就了后来的蜀汉。然而诸葛亮拥有一身本领,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直到遇到了他—姜维。姜维原本只是曹魏时期的一名将士,过得还算安稳。后来诸葛亮出兵带领北伐,成功的收复了天水、南安、安定这三处失地,而当时姜维就是天

  • 荆轲刺秦王所使用的匕首的铸剑师徐夫人可不是你想象中的徐姓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荆轲重大义、勇于献身的侠义精神除了史记记载,《战国策·燕策三》里更是讲述了荆轲刺秦王的详细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刺秦之前就预示着这可能是一场失败的行动。燕国太子丹在易水(河北省境内)边给荆轲送别时,因为太子丹不相信而催促时,荆轲唱出悲壮的《易水歌》就有种为大义去赴死的感觉。况且《战国策》

  • 唐朝以胖为美,女性的胖达到什么标准才能称之为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以胖为美的原因,唐朝胖仕女搞笑漫画,唐朝胖美人搞笑图片

    在现代社会之中,大家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有人会说,像我长得这么胖的女孩子,如果说到唐朝的话,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美丽的美女。但其实并非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在唐朝是一个以体态很胖为美的朝代,但他们所说的那种胖和大家所想象的是不一样的。以杨贵妃为例,杨贵妃的长相可以说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唐代的主流审美。

  • 唐朝灭亡的根源,跟天可汗,盛唐,巨唐三个赞誉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巨唐弱宋,唐朝灭亡时的悲惨原因,巨唐盛景图片

    (大明宫词是大唐荣耀)于这三个词而论,毫无疑问都是好词语,也埋下了最后唐朝分崩离析,藩镇割据的伏笔!而北方则不同,经历三国动乱后北方汉人锐减,不争气的司马家上台,又是外族内迁,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直到冉魏武卓天王冉闵,以暴制暴,才让北方汉人有了在异族统治下苟延残喘继续存活的机会,而这存活的方式,不可

  • 称霸不是做武林盟主比谁武功高,什么是称霸,且看齐桓公的范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侯争霸齐桓公资料,齐桓公不让亲姐姐结婚,老梁讲齐桓公之死

    尊王尊王就是尊周天子。周天子虽然势微,实力还不如有些诸侯,但是王室的正统地位放在那里,诸侯就是再强大、再厉害,他也不可能推翻周天子,成为众矢之的。因为那是不明智的,除非你的实力足可以和天下所有诸侯抗衡。相反如果你尊周天子借周天子的名义,反而可以顺利地进行任何事,假传圣旨嘛,其他人也没话说。所以在这种

  • 唐朝的驸马有多危险,为什么没有多少人愿意当驸马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驸马和宋朝驸马,唐朝驸马有几个,唐朝驸马前程不好吗

    在唐朝,因为民风比较开放。所以很多公主都有养面首的习惯,而且是公开养。这样虽然娶了公主,表面上有很多荣华富贵,但是实际上却是明目张胆地被戴绿帽子。试想一下,哪个男人愿意接受这样子的事情呢?而且,明知道自己被戴了绿帽子,还打不得骂不得,那可是公主啊,谁敢对公主说些什么呢?第二,驸马其实都没什么实权。历

  • 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消灭吴国后成为富甲天下的商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范蠡为什么要帮助勾践,勾践范蠡是什么关系,范蠡勾践

    在勾践春秋霸业的道路上,著名的女间谍西施肯定是功不可没。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人劳苦功高,那就是文种和范蠡。[var1]然而,在越国平定了吴国之后,范蠡急流勇退,离开了越国(民间传说范蠡是和西施一起归隐了)。范蠡走之前曾劝说文种也离开越国,文种不听。范蠡到了齐国之后,就写信给文种,说勾践的为人,只能共患

  • 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真的是迫不得已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渊反隋几年,李渊起兵反隋攻击长安,隋唐英雄李渊起兵反隋

    其实起兵反隋确实不是他的本意,确切的说是他的儿子李世民推动的,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来,李世民和刘文建是最先开始商量谋反的。真正推动李渊谋反的是裴寂,因为裴寂和李渊两个人的关系很好,可以说,只要这两个人在一起喝酒作乐是不会感觉到厌烦的,所以说,李世民就是看到这一点,才故意把裴寂拉到了反隋的

  • 即使灭国,也要对敌人讲仁义道德的宋国国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国国君简介,空谈仁义的宋国灭亡,春秋宋国国君姓什么

    [var1]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了纣王的儿子武庚的叛乱。按照当时分封制的礼法,别人失败了,你不能赶尽杀绝,得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所以,周公又封纣王庶出的兄长微子启在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所辖版图有今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和山东西南部之间,面积大概十万平方公里。[var1]春秋时期,公元

  • 外来户的田氏是怎样一步步鸠占鹊巢在齐国达到人生巅峰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齐国田氏大结局,孙武祖上是齐国田氏吗,田氏在齐国的地位

    田氏的第五代田桓子田无宇生有五个儿子。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个儿子叫田书的就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兵圣孙武的祖父。还有一个儿子叫田乞,如果说以前田氏家族的人只是作为齐国的贵族努力为国君服务,以报答当年的收留之恩。那么,从田乞开始他就有了夺取齐国权力的想法了,因为他发现这件事情只要有合适的机会,自己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