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封神之战有多惨烈?周文王有100个儿子,战死了84个

封神之战有多惨烈?周文王有100个儿子,战死了84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648 更新时间:2024/1/17 20:05:37

文/王事情

一、百斯男

民国有个女神叫林徽因,徽因本为徽音,出自《诗经》中“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之句。大姒又作太姒,正是周文王之妻;而“百斯男”,本来是生了很多儿子的意思,百是虚指,并非实数,后来被古人曲解成100个儿子。

封神第10回:

周有三母,乃昌之母太姜、昌之元妃太姬、武王之元配太妊,故周有三母,俱是大贤圣母。

太姬即是太姒,是有莘氏之女。有莘氏是出美女的地方,姬昌被纣王囚禁时,周朝臣属为救文王,便又去有莘氏部落寻求美女,献与纣王。

文王同太姒生有十子。据《史记·管蔡世家》: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

除此之外,文王和其他妃子还育有多个儿子,有郜叔、雍叔、毛叔、滕叔、毕公高、原叔、酆叔、郇叔。《左传》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其中“郜雍曹滕、毕原鄷郇”就是指这八人所建之国。

二、百子

说回原著。

第10回,先说周文王已有九十九子,此处只叙伯邑考与姬发之名。旋赴朝歌,于燕山路遇将星雷震子古墓降世。文王得子大喜,想:

我该有百子,今止有九十九子,适才之数,该得此儿,正成百子之兆,真是美事。

这样正好凑上百子。

原著中恐出于为尊者讳的心理,把文王百子都描绘成了大好男儿,对于武王代商之后的三监之乱(管叔、蔡叔、霍叔)提也没提。

其实这又怎么可能呢?老话说得好,结一树果子有酸甜苦辣,比喻一母所生的孩子也有好有坏。90年版的电视剧中,先有姬昌的兄弟姬遂当西岐的小人,又有武王的亲兄弟、文王第三子伯安甘为申公豹所用。在另一还原度颇高的刘德凯版本电视剧中,也有类似桥段。

其实很正常,人心隔肚皮,谁不想登上大位?成为西伯侯,那就是天下四大方伯之一,地位仅在天下共主商君之下;而当商周大战时,西岐诸天神佛来助,形势一片大好,伐商已成定局,更挡不住有心人窥伺至尊之位。无论是哪种情况,有心取姬发而代之的人才正常,一片兄友弟恭、父慈子孝根本不符合人性。

甭管符不符合人性,起码在原著中,姬昌百子都是大好男儿。

雷震子,终南山云中子之徒,在封神大战中屡立功勋,一双翅膀可超日月、一根金棍可安天下,后来与姬家了结尘缘,回山修行,肉身成圣。

在阐教弟子下山之前,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毕公、荣公等文王之子,与南宫适一样,都是勇冠三军的猛将。上马能统军、能杀敌,下马能安民、能经济,不但是西岐的主力大将,更是西岐的重要文臣和谋士。

三、大好男儿

姜子牙金台拜将后,教场点兵,正式掀起伐纣之战。

点将簿上,有以黄飞虎为首的15大将,又有归降将佐13人,女将2员,另外一个庞大将领集团是由文王百子组成的殿下军团,以毛公遂、周公旦为首,共计32人在列。比所有大将之和还多2人。

这32人之中,有贤名远播的周之四贤八俊,更多的却是年轻姬家子弟。

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姬叔乾、姬叔坤、姬叔康、姬叔正、姬叔、姬叔伯、姬叔元、姬叔忠、姬叔廉、姬叔德、姬叔美、姬叔奇、姬叔顺、姬叔平、姬叔广、姬叔智、姬叔勇、姬叔敬、姬叔崇、姬叔安

这些人中,无一孬种,皆是豪气冲天的好男儿。当然,在历史上,召公奭、毕公高等并非文王亲子,而只是同姓宗室,但按原著的逻辑,他们也是文王百子之一。第68回:

文王有四乳,二十四妃,生九十九子,有三十六殿下习武,因纣王屡征西岐,阵亡十六位。

也就是说,在纣伐西岐之战中,文王百子已经战死了16人。而武王伐纣之战中随军出征的孩子呢?姬家儿男,临阵无一退缩之辈。在渑池之战中,直面七杀星张奎,姬叔明、姬叔升二位殿下,一齐死于张奎刀下。

但战死者并不止两位。

武王分封列国诸侯,共封七十二国,第100回录其最著者共28家,其中姬家子弟仅封国14家,仅居其半。这意味着伐纣之战中还有姬家子弟再死,只不过原著不录其名罢了。

封神榜上,姬家子弟共上榜九人,分别是:伯邑考,中天北极紫薇大帝;姬叔明,四大东斗星官之一;姬叔升,四大中斗星官之一;姬叔德,宅龙星;姬叔乾,天贵生;姬叔坤,飞廉星;姬叔义,独火星;姬叔吉,地网星;姬叔礼,胎神星……以上六位皆为115位群星之一。

综上,姬家到底牺牲了多少人?

1、至少18人,纣伐西岐阵亡16人,加渑池之战2人;

2、最多84人,姬发为武王、封国者14家,共计15人在世,剩下的也许全部战死。即使没有全部战死,战后也再无音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改朝换代,哪能没有牺牲,但姬家牺牲如此之大,仍然太惨重了。这恐怕也是文王逝世之日,再三告诫不可伐纣的真正用意吧!

待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拿下川蜀后,立马娶了一个寡妇,曹操表示这一招不得不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一生有四位夫人,在古时候来说,确实不能算多。而且对照他的人生来看,他对女色方面确实比较自矜,甚至可以说比较寡淡,更进一步来说,他的四次婚姻都带有政治的目的。第一任甘夫人算是一位比较有感情的了,因为在豫州的时候,刘备才刚刚起兵,破落的不行,甘夫人作为沛国一个有名的美女,能看上那时的刘备,已经算是慧

  • 姜子牙为什么没有封神?其实不用纠结,那是元始的一片爱护之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姜子牙为什么能封神,封神榜86版姜子牙封神,姜子牙到底要怎么封神

    文/王事情开宗明义,对修士来说,封神榜绝不是什么好玩意儿,但凡上榜,就沾上了无形的诅咒,如附骨之蛆一般摆脱不掉。为什么这样说?再简单不过的推理,如果封神真有那么好,为什么最后封神那370个在榜之人不排着队抹脖子,偏非得借着商周之争的大数来两军对垒?非得等着诛仙阵和万仙阵的无情杀戮?以至于连截教之主通

  • 一代枭雄曹操挟持汉献帝而令诸侯,却致死不称帝,意欲何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欺负汉献帝,曹操称帝的真实原因,曹操汉献帝精彩片段

    刘备在西南建立蜀汉政权,称帝;孙权在东南建立孙吴政权,称帝,那为何曹操致死也没有称帝呢?意欲何为?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凭借此优势,曹操统一了黄河流域,官拜丞相,封魏王,在其权力达到顶峰的时候却不称帝,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名誉至上论。前有董卓祸乱朝纲,以下犯上

  • 夏朝,一个只活在文献中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夏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夏朝为什么是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在哪些史书出现过

    但是在文献方面来说,夏朝确实是存在的,在先秦的文献中就有对夏朝的详细描述,而且这些描述还非常的统一,这也是为什么历史教科书中会非常郑重的介绍夏朝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今天的标题是“夏朝,一个只活在文献中的朝代”的原因。曾经中国也不是没有在夏朝是否存在的这个问题上纠结过,甚至还花了很长的时间,找了很多精

  • 三国一个小人物,干了两件蠢事,青史留名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三国中最悲催的一个人物,三国时期最蠢的五个人

    这位小人物就是三国时期的蒋干,在三国人才辈出的时代,谋士那出名的可多了,比如我们现在熟知的郭嘉郭奉孝,诸葛孔明,还有庞统庞士元,还有荀彧等等,数不胜数啊。这些都是决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后世留下的名声那都是神乎其神,神机妙算啊。但是谋士这一块也有个反面教材,那就是蒋干,字子翼,九江(治今安徽寿县

  • 纣王四大忠臣:第一力斩五岳,第二善守,还有一群青铜宁死不降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纣王十大猛将排名,妲己水池迷惑纣王,纣王焚香加长版

    文/王事情随着万仙阵之役中阐、截之争分出最后的胜负,西周的国运如红日一般喷薄,大势不可当。即便如此,仍有忠君保国之人逆势而起,伸起自己并不强壮的胳膊,去与周军的粗腿相颉颃。这些人中,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殷破败父子,有陪着君王末路大战的鲁仁杰、雷鹏,甚至有不识大势与阐教为敌的梅山

  • 杨修是曹操的贴心知己,那最后曹操为何还要杀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最后曹操也没有办法容忍住他,即使他非常聪明能干。杨修平时仗着自己有才华就在朝中目中无人。甚至连曹操的话都不放在眼里。曹操当时确实对杨修不错,而杨修就认为好像自己和曹操关系很好,但他却忘记了君主的意思是最不能揣测的,而当时杨修误以为自己很了解曹操,就在朝廷中故意散布谣言。这在曹操心中根本就是大忌,

  • 纣王题诗轻薄女娲,酿大错无人反对,为何后来小小过错便天怒人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纣王最后对女娲说的话,纣王让女娲娘娘怀孕的小说,纣王题诗亵渎女娲原文

    文/王事情纣王题诗亵渎女娲,致使国运衰颓,当时却没人置喙,为何后来一些小小的举动就弄得天怒人怨,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这其实是两个问题,且没有必然联系。一、题诗回到最初的最初,商帝国国运之系,竟都与纣王七年春三月十五之进香事件有关。这一日,大商天子纣王率领群臣,来到朝歌南门外的女娲宫中,焚香礼

  • 《三国机密》伏寿下场很惨,自已、儿子和族人全部被曹操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机密伏寿有怀孕吗,伏寿亲吻刘平,伏寿皇后和刘平结局

    历史上的伏皇后性格与《三国机密》中的伏寿所差不大,虽然是当世大儒的女儿,但都是高贵且有烈性的女子。伏寿与汉献帝刘协成婚时也仅仅十五岁,但陪着刘协一直辗转在各个诸侯的手中,最后受制于曹操。在逃难的过程中,遇到各路追兵和反贼,伏皇后甚至曾亲眼看到自己的侍从和丫鬟被人杀死,鲜血飞溅在自己的身上,最困难的时

  • 曹操对黄巾军斩尽杀绝,概因黄巾军杀了最先赏识曹操的恩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怎么打败黄巾军,孙尚香落入黄巾军被华佗用刑,黄巾军是好是坏

    后人对于曹操,佩服得比较多,但多半是因为曹操后来占据了半壁江山,天下三分有其一,其实不止其一。曹操的人马和土地都是孙权和刘备无法比拟的。不过当初曹操未发迹的时候,能够赏识曹操的人很少,比如当时的名嘴许邵先生就不看好曹操。曹操还是个有本事的人,有一个始终把曹操当成英雄,一直到死都对曹操产生敬意,此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