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纣王题诗轻薄女娲,酿大错无人反对,为何后来小小过错便天怒人怨

纣王题诗轻薄女娲,酿大错无人反对,为何后来小小过错便天怒人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119 更新时间:2024/1/23 19:26:50

文/王事情

纣王题诗亵渎女娲,致使国运衰颓,当时却没人置喙,为何后来一些小小的举动就弄得天怒人怨,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这其实是两个问题,且没有必然联系。

一、题诗

回到最初的最初,商帝国国运之系,竟都与纣王七年春三月十五之进香事件有关。这一日,大商天子纣王率领群臣,来到朝歌南门外的女娲宫中,焚香礼拜已毕,纣王观看殿中华丽。忽一阵狂风吹过,揭开幔帐,现出女娲圣像来。

只见她如月里嫦娥下世一般。天子富有四海,何等奇姝不曾见过?但偏偏纣王看了一眼,便神魂飘荡,爱得欲狂,也真如命中注定有此一劫。便命取文房四宝,题诗一首,前面六句都还正常,也不过是寻常赞美,末两句却道“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这两句的意思是对女娲塑像感慨:可惜你不是真正的女子啊,若是你妖娆顾盼能歌舞,我一定将你娶回宫去,让你日夜侍奉君王、承泽雨露!

这句诗有两个问题:一是将女娲当成了寻常可欺负可蹂躏、身份下贱的歌女,二是纣王区区蝼蚁竟妄想亲近天人。两个问题合在一起,用一个词语可以概括,那就是——

亵渎!

当时首相商容就表示反对,指出君上此举“毫无虔敬之诚”,不但获罪于神圣,而且也非一辈子巡幸祈请之礼,请纣王马上“以水洗之”。但商容也确实没觉得不洗的后果有多严重,只不过是怕天下百姓看到这首诗,传言天子不修德政罢了。

纣王怎么想呢?

很遗憾,他压根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在此之前,要不是商容请他来进香,他在三月十四以前连女娲的名字都没听过。听商容进奏,纣王不过狡辩了两句,表示除欣赏外并无他意,就算百姓看到了,也正好能看到天子的遗笔,总之,这是件好事。

当下摆驾回宫,这事儿再也没人提起。

除了女娲本尊。

而实诚的商容老大人啊,也当真啥也没干,他要觉得不妥,完全可以派人来洗掉啊!

二、崩坏

帝辛同志的叛逆期来得特别晚。

所以特别猛烈。没有人招架得住。

第二回,商容劝他停止选美女充实王庭,说了一大番话,不算好听,纣王听后,竟能沉思良久,然后称善免行。应该说,此时的纣王,着实是一番明君气象。

但是,随着妲己的进宫,凡温情脉脉的东西再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恐怖统治。还是商容,在废后诛子事件后入宫,俯伏丹墀,膝行至滴水檐前,泣而奉表。这番话自然比前次更难听,但鉴于老人年纪已大,且忠心昭昭,血泪为社稷,纣王应该比上次更加心软、理解才是,然而呢?

纣王看完奏章之后,大怒若狂,将本子撕得粉碎,传旨将商容拿出午门,用金瓜击死。商容不肯受辱,大骂之后,撞倒龙盘石柱,九间殿上死节。

前面说到了废后诛子事件,废的是谁?是正宫娘娘姜皇后;诛的是谁?是殷郊殷洪两个亲生儿子。这娘仨为啥事惹着了帝辛?妲己进宫后,献炮烙图纸,日日饮宴作乐,皇后母仪天下,自当规正,就这样劝了丈夫两句,说了妲己两句。然后妲己定计,诬皇后行刺,剜其一目上、炮烙其二手,姜氏痛死。殷郊殷洪伤心母死,杀了诬告的小人,又要杀妲己报母仇。纣王听妲己之言,一不做二不休,要将两个儿子杀掉以绝后患。

再说说妲己的三大发明。

1、虿盆。在摘星楼下,挖了二十四丈宽、五丈深一个深坑,朝歌百姓每家纳蛇四条投于其中。后宫中只要有不听话的宫人,跣剥干净,用绳子绑住,推入坑中,喂这些毒蛇。

2、敲骨验髓。有一天朝歌天降大雪,纣王在鹿台边看见一个老人和一个少年赤着脚过河。两个人都光着脚,老年人走得又快又稳,不怕冷;少年左右支撑,又惊又怯,很怕冷。妲己说这是老人的父母在少年时成婚,精血正旺之时交媾成孕,所以骨髓盈余。少年的父母受孕时年纪已大,气血已衰,精血骨髓都有亏欠。为了验证,纣王命人将两人拿来,用斧头砍断二民胫骨,果然如此。

3、剖腹验胎。妲己又说她一见怀孕妇人,就知道腹内孩子几个月、是男是女、婴儿面朝何方?于是又擒拿了三名孕妇要杀。纣王的亲叔叔箕子和两个亲哥哥都觉得他这么搞不像话,一齐大哭谏止,纣王理也不理,囚箕子为奴,两个哥哥失望,投他州而去。至于三个妇女,全部生剖,以验妲己之言不差。

其妻子、大臣没在纣王逆反期内讲究说话艺术,让他大大生气,或许有取死之道。退一万步说,那些无辜宫人之死也是因为妲己新上位,要整肃宫风、确立自己说一不二的威权。但是敲骨和剖腹两件事又该如何洗地?

大雪天,你的人民还赤着脚,民生凋敝若此,作为君王不应该反思自己的治国之失吗?人家好好的孕妇,幸福的三个家庭,全家人都在期盼着这个小生命的诞生,你一句玩笑话就让人家惨死,让三个家庭陷入永恒的悲伤?

杀人取乐,视生命如儿戏,这得多坏的人才能想出这主意?又要多冷血、多无知的人,才能大言不惭地说出,坏到了骨子里的纣王妲己两口子这些举动是小的、无关紧要的?

套用鲁迅先生一句话: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这千年狐狸、这冷血君王、这破败王朝。

如何看妲己被斩首、纣王自焚的结局:该!有些人不值得被同情,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是人。

结论:这两个问题不构成因果关系,题诗时有人反对,证明不了帝辛有多坏,证明不了大臣有多忠贞;没人反对,也证明不了帝辛有多好,大臣有多尸位素餐。

后来帝辛的崩坏,是显著的胡作非为、任意杀人,不把自己、殷家当社稷之主,此时的朝歌大臣,有的离去,有的被杀,有的逢迎,何尝察觉区区进香之事影响如此深远,竟至于斩断商朝六百年国运?

待续

更多文章

  • 《三国机密》伏寿下场很惨,自已、儿子和族人全部被曹操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机密伏寿有怀孕吗,伏寿亲吻刘平,伏寿皇后和刘平结局

    历史上的伏皇后性格与《三国机密》中的伏寿所差不大,虽然是当世大儒的女儿,但都是高贵且有烈性的女子。伏寿与汉献帝刘协成婚时也仅仅十五岁,但陪着刘协一直辗转在各个诸侯的手中,最后受制于曹操。在逃难的过程中,遇到各路追兵和反贼,伏皇后甚至曾亲眼看到自己的侍从和丫鬟被人杀死,鲜血飞溅在自己的身上,最困难的时

  • 曹操对黄巾军斩尽杀绝,概因黄巾军杀了最先赏识曹操的恩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怎么打败黄巾军,孙尚香落入黄巾军被华佗用刑,黄巾军是好是坏

    后人对于曹操,佩服得比较多,但多半是因为曹操后来占据了半壁江山,天下三分有其一,其实不止其一。曹操的人马和土地都是孙权和刘备无法比拟的。不过当初曹操未发迹的时候,能够赏识曹操的人很少,比如当时的名嘴许邵先生就不看好曹操。曹操还是个有本事的人,有一个始终把曹操当成英雄,一直到死都对曹操产生敬意,此人就

  • 诸葛亮死后,魏延是想替代诸葛亮,当蜀汉军事统帅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北伐,实际上,诸葛亮已经成为整个蜀汉的军事统帅,将蜀汉军事大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就连同为托孤重臣的李严,刘备指定的军事上的负责人,也靠边站了。也就是说,整个北伐,甚至蜀汉的军事,都是诸葛亮说了算。而诸葛亮死后,魏延是想替代诸葛亮,当蜀汉的军事统帅吗?想成为诸葛亮那样,总揽蜀汉军事大权吗?诸葛亮死

  • 元始用姜子牙作代理人,通天用闻仲,女娲用一凡人,只活了九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姜子牙历史故事资料,闻仲和姜子牙谁厉害,封神英雄闻仲大战姜子牙

    文/王事情在那场改变了商帝国国运的女娲宫进香事件中,有一个人扮演了重要角色。三月十四日朝歌早朝,纣王已令群臣有章出班无事退朝,是这人闪了出来,请天子明日进香。纣王不知女娲的名声,又是他从女娲氏炼石补天说起,说到朝歌祀此福神而四时康泰,最后力劝天子,“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这个人就是商容,

  • 分封制是古代王朝动乱的一大原因,为何历朝历代还是要分封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我们纵观历史,但凡出现分封诸侯的朝代,在不久之后,这些诸侯王大多都会引发一系列的动乱,在中国的历史上,由诸侯发起的叛乱几乎贯彻了中国整个古代史。然而,诸侯叛乱的例子那么多,为何历朝历代的皇帝还是要坚持分封呢?其实,这也是那些开国皇帝迫不得已的操作,在开国前,大多数皇帝都经历过一段艰苦的开疆拓土

  • 盘点三国时期,蜀汉灭亡前还在坚守的三大名将,看你知道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蜀汉名将排行榜,刘裕承认蜀汉是正统吗,蜀汉文臣

    霍弋一、霍弋(生卒年不详),字绍先,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期蜀汉至西晋初时将领。霍弋的父亲是名将霍峻,曾跟随刘备入蜀,刘备与刘璋决裂时,霍峻驻守葭萌,先后阻挡张鲁和刘璋的攻击。刘备对霍峻之死非常痛惜,养其子霍弋于府上。刘备称帝后,建立了蜀汉政权,立刘禅为太子,霍弋被刘备任命为太子舍人。刘禅

  • 《三国机密》解密曹丕英年早逝与司马家篡位之谜,誓言不能乱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丕死亡真相,曹丕篡位完整版,曹丕篡位主要内容

    甄宓在大街之上一眼就看上了曹丕,并且当着众目睽睽将自己的贴身手帕塞进了曹丕怀中。第二次曹丕到袁绍家中刺探情报与袁熙的老婆甄宓第二次见面,接着练琴跳舞的机务甄宓迫不及待的将曹丕带到了自己的房中。曹丕为了取得甄宓的欢心与信任说了一大堆好话,然后甄宓主动出击献吻曹丕,曹丕居然躲开了。甄宓讥讽了曹丕几句,曹

  • 看到纣王的亵诗后,女娲为什么那么生气?只因,她有逆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篇要写的是大人物的逆鳞。夫龙之为虫也,可犹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婴之,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之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韩非子·说难》起因是一首诗,纣王在女娲宫上香,只见娘娘“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立刻就爱上了神像。这种爱很荒谬,但也并不是不存在。《天

  • 诸葛亮为什么要求抬棺向南,绳断便葬?其实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孔明在命断五丈原之前,就已经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所以提前给后主刘禅写信,安排了国家大事,同时也交代了自己的后事该如何办理。他在信中写道:我死后,不可厚葬,只需置办一口棺材,然后挑选四个精壮的汉子,用新麻绳捆好棺材,抬着棺材一直向南走,中途不许另换他人,不得休息太长时间,日夜兼程,当绳子断了的时候,就

  • 秦国在春秋时的漫漫强国称霸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秦宁公十岁登上王位,在位十二年。主要工作还是往东迁都,迁到了平阳(今陕西眉县西),还有就是继续讨伐西戎。秦宁公死后,秦国因为继承人的问题,发生过一些内乱。最后国君之位还是回到了长子秦武功手上。[var1]秦武功扫平国内动乱之后继续攻打戎族,并开始在地方设县。从秦武功开始秦国就有了奴隶社会的反人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