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八王之乱第一阶段~一个外戚的结束

八王之乱第一阶段~一个外戚的结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758 更新时间:2024/1/19 16:36:55

国丈杨骏进入太极殿居住,这时晋武帝的棺材要移到太极殿停放,六宫的妃嫔都出来与灵柩辞别,可能是坏事做的太多,心里有鬼,杨骏始终不下殿,还让一百名勇士保卫自己。

汝南王司马亮司马懿的第四子,晋武帝的叔叔,本来晋武帝打算托孤于他,被杨骏耍手段阻挠,还被逼回自己的封地去。杨骏现在大权在握,司马亮害怕杨骏,都不敢去赴晋武帝的丧事,只能在大司马府门外哭丧。

司马亮居住在城外,上表请求过了晋武帝的葬礼再回封地,结果就有人告发他要兴兵讨伐杨骏,杨骏也很害怕,就告诉了太后。让晋惠帝手写诏书给为晋武帝修建陵墓的石鉴和张劭二人,让他们领兵去征讨司马亮。

张劭是杨骏的外甥,他立即率部下催促石鉴马上出发。石鉴却认为事情并不是这样,他保证司马亮不会举兵,让手下的士兵都按兵不动。司马亮问计于廷尉何勖,何勖说,现在朝野上下都从心里归附于您,您不去讨伐别人,却害怕别人来讨伐您吗?司马亮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这么好的机会不敢发兵,还连夜快马加鞭地跑回封地许昌去了。

杨骏的弟弟杨济以及外甥河南尹李斌都劝杨骏留下司马亮,杨骏不听。杨济对尚书左丞傅咸说,家兄如果征召大司马司马亮,退身躲避他,那么门户也许可以保全。傅咸说,皇族与外戚,相互依赖才能安定。只要把大司马召回来,共同本着公正无私的原则辅佐朝政,用不着躲避。杨济又让侍中石崇去见杨骏,对他说了这些话,杨骏还是不听。

我们知道,晋惠帝是一个傻皇帝,所有的事都是太后和太尉杨骏他们说了算。他们让晋惠帝下诏,任命杨骏为太傅、大都督、假黄钺,总领朝政,百官都听命于杨骏。杨骏还任命自己的外甥段广为散骑常侍掌管机密要事;张劭为中护军,统领皇帝的亲兵。凡是有诏命,皇帝看过之后,吴送给太后,然后实行。杨骏当政,严厉琐碎而又专断固执,朝廷内外没有不恨他的。

魏晋时期,士族是很有阶级基础的。司马氏的政权也是依靠士族的支持取得的,所以任何时候都必须维护和保证士族的利益。然而,外戚专政很显然影响到了这些人的利益,这些人慢慢的就和宗室联合了起来。再说,杨骏既没有军功,也没有爵位。权力以前靠皇帝,现在也靠皇帝,只是以前的皇帝权力集中,所有人都很维护皇权,现在呢,皇帝自己不能做主,其他人只有为了自己的利益才会听你的。利益、权力不均,杨骏的专权也快到头了,下场肯定是凄惨的。

弘训少府蒯钦,是杨骏姑姑的儿子,多次以直言冒犯杨骏,别人都为他担惊受怕,蒯钦说,杨骏虽然昏庸,仍然知道对没有罪过的人不可以乱杀,他只不过会疏远我,我被他疏远,就可以免去灾祸,要是不这么做,我就会和他一起被灭族了。

杨骏征召匈奴东部人王彰为司马,王彰逃避不接受。王彰的朋友责怪他,问他为什么这么做,王彰说,自古以来,一姓却有两位皇后,就没有不败亡的。何况太傅杨骏亲近小人,疏远君子,专权放纵,败亡没有几天了。我跨海出关地躲避他,尚且害怕祸事殃及到我身上,为什么还要响应他的征召呢?而且武帝不考虑国家的大计,继位的儿子已经不能挑起重担,接受遗诏辅佐的人又不是合适的人选,天下的动乱很快就会到来。

皇后贾南风善妒是出了名的。当初还是太子妃时,由于妒忌,亲手杀了好几个人,还用戟投掷怀有身孕的姬妾,使孕妇肚子里的胎儿随着刀锋而落地。晋武帝很生气,在洛阳城外修了金墉城,打算废黜她。贾充的党羽荀勖、冯紞和杨珧都想办法救援她,连当时的杨皇后也帮她向晋武帝求情,因此,贾南风没有被废。

杨皇后当时多次训斥身为太子妃的贾南风,贾南风不知道皇后都是为了帮助她,反而认为皇后在武帝面前陷害她,因而,对杨皇后怀恨在心。晋惠帝即位后,贾南风不肯以儿媳的身份侍奉太后,还想要干预朝政,却被太傅杨骏所遏制。

殿中中郎孟观、李肇二人自杨骏掌权后,一直不被重视和待见,二人经常在暗地里说杨骏将要危害国家。皇后贾南风秘密指使黄门董猛与孟观、李肇谋划除掉杨骏,废黜太后。又派李肇告知汝南王司马亮,让他发兵讨伐杨骏,司马亮是个胆小鬼,没有答应。李肇又告诉了都督荆州诸军事的楚王司马玮,司马玮是晋武帝的第五子,晋惠帝的弟弟,小伙子当时二十岁,正值血气方刚、年少气盛,欣然同意,请求入朝。杨骏平时就畏惧司马玮的勇猛强悍,想召他来又不敢,这次司马玮请求入朝,杨骏也就同意了。于是,司马玮和都督扬州诸军事、淮南王司马允入朝求见。

公元291年三月初八,孟观、李肇禀告晋惠帝,夜里撰写诏书,诬陷杨骏谋反,朝廷内外戒严,派遣使者遵诏命废除杨骏,以侯爵的身份回家。命令东安公司马繇率领殿中四百人讨伐杨骏,楚王司马玮驻守在司马门,任命淮南相刘颂为三公尚书,驻守在殿中。杨骏外甥段广跪着对晋惠帝说,杨骏孤单没有儿子,岂有谋反的道理,希望陛下慎重考虑。晋惠帝没有回答。

当时杨骏听到皇宫内有变动,就召集所属官员商议,太傅主簿朱振劝说杨骏,让他带领东宫以及外营兵拥护着皇太子进宫,捉拿肇事之人。杨骏向来胆小怯懦,下不了决心,结果,官员们都跑了。皇太后把信写在绢帛上,用箭射出城外,上面写着救太傅者有赏。贾皇后就利用这件事宣称,太后与杨骏一起谋反。不久,宫中的士兵们出去,放火烧了杨骏的府第,弓弩手在楼阁上对着杨骏的府第放箭,杨骏的士兵们没有办法出来。杨骏最后被人杀死在马房里。孟观等人拘捕了杨骏的弟弟杨珧、杨济等杨骏一党的人,这些人都被夷灭三族,被处死的有几千人。皇太后被废为平民,贬去金墉城。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何让蒙恬去修筑长城?韩国历史学家:为了抵御三韩的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国大将军蒙恬,蒙恬图片,秦始皇真的让蒙恬不许班师回朝吗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说起万里长城,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当年秦始皇。虽然秦始皇不是中国历史上修建长城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但是秦始皇与长城有着不解的渊源。中国的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而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在彼此国境线上修筑长城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刻意隐瞒了一个可怕真相,可惜史官们不敢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解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李世民为啥发动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在太极宫玄武门发动武装政变。期间,李世民射杀太子李建成、尉迟恭射杀齐王李元吉,政变的结果是李渊禅位,李世民坐上了皇位。一切都发生的太过顺利了,顺利的有点不可思议。六月七日,李渊正式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六月十六日,李渊发布诏书“朕当加尊号太上皇”;八月九日

  • 李世民问一人:徒弟教的怎样?他说:我教出个皇帝,这比孔子还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尸骨面部复原,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秦琼死时李世民的反应

    李世民出生于一个贵族的家庭,包容的心态伴随着他的一生,而他也可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懂得纳谏的皇帝了,这当然离不开李世民早年所受到的教育,然而李世民一生中有史可考的老师(正经教书的老师)屈指可数,甚至只能找到一位,然而这个老师却给了李世民很大的影响。[var1]早在李渊反隋起义之前,唐太宗李世民就已经

  • 此人历任北周、隋朝大将,外甥是唐朝杰出的军事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正史中的隋唐十大名将,北周和隋朝唐朝的关系,唐朝最忠义的将军

    他的父亲韩雄,以勇猛有气节而闻名,在北周做官,官职到大将军,洛阳、虞州等八州刺史。他从小喜欢读书,经书、史书、百家之言都略有精通。北周太祖宇文泰看见他比较独特,就让他与太子一起游玩。后来,因立军功,授官职为都督,新安太守,慢慢地提升到仪同三司,世袭新义郡公。韩擒虎能文能武,素有名气。据说他曾说服镇守

  • 古代奇案:孙膑刖足案,被庞涓砍了双足,还在脸上刻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膑被庞涓挖膝盖骨,孙膑老婆是庞涓妹妹吗,张仪苏秦庞涓孙膑

    [var1]孙膑在年轻时,与魏国人庞涓在鬼谷(山谷名)同学,都拜鬼谷子(当时的一位著名学者,因隐居在鬼谷,所以叫鬼谷子)为师,研究古代兵法,并且约定有朝一日当上武官以后互相帮助。后来庞涓先下山,得到魏惠王的赏识,当了将军。但他自知能力不如孙膑,唯恐将来孙膑的地位超过自己,就派使者去鬼谷把孙膑请来。孙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真的是被“逼上梁山”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无解吗,易中天讲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经典传奇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

    唐初的玄武门是长安太极宫的北门,是保卫皇宫的禁卫军驻扎重地,也是出入内宫的必经之地。而太极宫作为唐初的政治中心,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主要都在这里活动。太极宫的北门是玄武门,而南门是正门,叫承天门。它正对着长安城的中轴线天街和朱雀大街。门外与皇城之间,是一个宽达440米的广场。唐王朝的许

  • 河南洛阳发现隋炀帝修建的粮仓,窖藏谷物千年不腐,结果还能发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粮仓,隋炀帝墓地发掘,隋炀帝墓考古遗址

    大家都知道,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命脉,现今如此,古代亦如此。史书《礼记·王制》就明确记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可见古人很早就意识到国家进行粮食储备的重要性

  • 邴氏家族与管氏家族围剿齐懿公,齐国的百姓们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姓邴的哪里人多,邴读什么,邴兴国简介

    [var1][var1]齐懿公商人的性格较为残暴,史书中就有其挖开臣子坟墓砍掉尸体腿脚的记载,究竟是有多么大的仇恨让这位齐国君主做出如此之事。齐懿公这个人当年既没有什么显赫的来源,母亲的家族不是出身什么晋鲁齐宋,母亲密姬当年也没有得到齐桓公的极度宠爱;齐懿公还是公子商人的时候也没有得到权臣竖刁、易牙

  • 唐高祖李渊的神操作,差点火烧长安城,这件事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高祖李渊历史评价,唐朝长安城全貌复原图,汉长安城统一改造

    话说隋朝末年北方游牧民族中的突厥,趁中原地区各地起义内乱不断,逐渐从以前的分裂进而内部统一转向强大。在降伏了其他诸如契丹、室韦、吐谷浑等游牧民族后,突厥开始不断南下,侵扰中原地区。李渊建立唐朝时,为了专心对付中原地区的其他几支军事割据势力,以不至于后院起火腹背受敌,也曾安抚、和好甚至暂时称臣于突厥。

  • 秦国与赵国发生的长平之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长平之战的起因:赵国接受上党,承受秦国的怒火[var1][var1]此时赵国的执政者是赵孝成王。上党郡是一个好处,也是一个烫手山芋。赵孝成王与平阳君赵豹和平原君赵胜商量这件事,上党郡到底要不要。赵豹的主张是不能要,赵国要上党郡,肯定会引来秦国的怒火,从而爆发战争,这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