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国治至死不降吴三桂,被开膛破肚,康熙夸他是忠臣,其实夸错了

朱国治至死不降吴三桂,被开膛破肚,康熙夸他是忠臣,其实夸错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88 更新时间:2023/12/25 22:58:19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康熙朝》是大家所熟悉的,在剧中朱国治的形象也是非完美的,是一个具有民族大义,为国捐躯的英雄人士。走进历史,朱国治真的如剧中的描写一样,是一个好人吗?其实不然,剧中的形象现实中的形象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也给后来很多观众对朱国治的了解时,产生了巨大的偏颇。

电视剧中所演绎的毕竟是虚幻的,很多人物形象都是经过美化后再呈现给观众的,所以眼见不一定为实,想要真正了解历史,还是得翻阅正史,这样才会对你更加有帮助。那么历史上的朱国治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百姓在暗地里偷偷称他为“朱白地”,意思就是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使得百姓苦不堪言,臭名昭著,是一个十足的大贪官。

朱国治在为官期间,没少祸害百姓,在上任江南巡抚不久,他就制造了三起大冤案,分别是“奏销案”,“通海案”和“哭庙案”,为了以表对朝廷的忠心,他借题发挥,上纲上线,大肆打击士大夫和地主阶层,鱼肉百姓,一时间牵连人数达到了上万人,达官显贵,名门望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这些灾难的制造者正是朱国治。

清朝,是我国最后的一个王朝,到了康熙时期,国运也接近了尾声,面临内忧外患,使得君王头疼不已,为了巩固政权,所以颁布了“禁海令”,这时候很多人的利益已经严重受到损害,所以很多人就开始打击报复,儒生首当其冲,蔡默、于厚、周生等许多人都遭到了任体坤的诬陷。而审理此案的朱国治糊涂断案,遭到了江南百姓的抵制和反对。

朱国治为了镇压百姓,采取了一系列的强制措施,所以紧接着“哭庙案”爆发了,民间怨声载道。后来为了平息此事,不得不借顺治皇帝的去世来行“哭庙”之事,这才渐渐平息,但是因为很多知识分子对朱国治的行为表示不满,进行了批评和控诉,很快便就遭到了朱国治的镇压,同时也殃及了无辜的百姓,最后都被朱国治处死。

吴三桂,这个名字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他武试夺冠,后又被封为平西王,但是他不满足于现状,想打败康熙自立为王。因为他的野心,所以在全国上下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使得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康熙为了监视吴三桂,便派出了自己的得力助手朱国治进行监视,但是朱国治本来自己就是个贪官污吏,没有完成好康熙交代的任务,反而又引得百姓不满。

在公元1773年,吴三桂见时机成熟,便发动了兵变,“三藩之乱”就此打响。很快就将朱国治俘虏了。毕竟朱国治是清朝的忠臣,留他一命日后有用,所以便开始对他进行劝降。虽然朱国治贪得无厌,荒淫暴虐,但是他却具有民族大义,忠于国家,对大清忠心耿耿,后来吴三桂耐性耗尽,便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将他开膛破肚,以儆效尤。

正因为朱国治的忠心,而对于他曾经所犯下的过错,康熙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是为大清考虑,在康熙眼里,虽然朱国治残暴荒淫,但他在被俘虏之后在威逼利诱之下也并没有投降,对大清依旧忠心耿耿,站在康熙的立场上是值得褒奖的,所以康熙夸他是“忠臣”也不为过。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皇子众多,为何没人敢和朱标争太子之位?连朱棣都不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朱标于1355年出世,当时朱元璋还只是吴王,而朱标被册封为世子,在朱元璋称帝后马上就立朱标为太子,一点儿都不带犹豫的。自古以来皇权争夺都是皇家最残忍的,弑兄杀父的事件屡屡发生,其中李世民杀太子李建成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而在朱元璋这里,却没人敢造次。为何朱元璋会立朱标为太子呢?其实燕王朱棣也很有实力。

  • 中国女性服装百年演变,还是民国旗袍最有风韵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民国旗袍和现代旗袍,民国旗袍美女怀孕,民国军官太太旗袍照

    清朝时期:宫装最美清朝时期,因为是满族人统治,所以说当时满清的宫装是当时最高档次的服饰。能穿得上宫装的一般是公主格格或者官宦女子。清朝宫装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花盆底鞋”,而且鞋底还会印花,走路后会在地上印出不同的花朵。宫女们一看印的花纹就知道走过的人是什么级别,所以说“花盆底鞋”也是身份的象征。民

  • 朱元璋宴请功臣,不慎摔倒,此人赶紧来扶,朱元璋:“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杀功臣一览表,朱元璋免费高清完整版,林兆明播讲朱元璋演义

    和所有的开国皇帝一样,或者说,历朝历代的皇帝均都如此,每个皇帝都有猜忌心和极强的自尊心,电视剧《琅琊榜》中,梁帝为了一己的猜忌,就屠戮了七万多人的赤焰军,虽然剧情是虚构的,但是在历史上这样的事迹是有迹可循的,每个朝代的皇帝,荣登九五后,均非常的注重自己的一切。而朱元璋出身贫农,家中的父母兄弟更是都被

  • 生于民国的他一生吝啬,却用10栋洋房换1银币,晚年只能蜗居车库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民国时期富人的老照片,民国四大豪宅大户,民国四大财主

    中年人喝到第三壶茶时,掌柜才匆匆赶来。“王先生,让您久等了。今天我正好有笔大买卖,路上就耽搁了。”“没关系,你可是大忙人,平时我来五次也未必见得能见到一次。”“这次我打听到了不得了的消息,民国二十五年的纪念银币在马定祥手里呢!”“这话当真!”中年人一听这话,立马坐直了身子,眼睛里也发光。“千真万确!

  • 政权未稳之际,朱棣真的靠大阅兵威震亚洲,吓退外敌挽救明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最惨无人道的一件事,大明王朝朱棣40集,经典传奇朱棣

    上图_ 明太祖朱元璋半身像虽然明帝国北伐蒙古,东抚朝鲜,收复脱离中原数百年的西南国土,达到了有明一代的武功极盛,但靖难之役却打乱了明王朝的正常运转。就国内而言,虽然燕王朱棣击败了侄子建文帝,并顺利登基成为彪炳史册的永乐帝,但众多前朝旧臣和勋贵都在蠢蠢欲动,人心浮动使得朝政不安,而帝国经过战乱也急需休

  • 中国的古城有多美:欧阳修筑城并撰文,沿用至清末,城墙种类齐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徽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得名的建筑,欧阳修个人简介,宋代四大古城

    清朝康熙时期的滁州城其实在欧阳修任滁州知州期间,不仅创作了名篇《醉翁亭记》,还主持改建了滁州城池,改建后城池形制一直沿用到这座城的消失之日,也就是说自欧阳修改建滁州城之后,历经元、明、清三朝,滁州城的规模就再也没发生过变化。据清朝《滁州志·营建志·城池》记载,滁州城在唐朝时期就有子城、罗城和月城:

  • 洪秀全致信英国特使:天国与英国应该联合灭满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洪秀全简介,洪秀全坟墓全景,洪秀全听到石达开死讯有什么反应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中国进行,英法两国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清军无力对抗英法联军,于是清政府派钦差大臣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各国条约有类似之处,也有各自独有的特权。中英两国之间的《天津条约》中明确指出:“英国公使得住北京

  • 朱元璋后来灭明教,张无忌为何坐视不理?你看五散人当年怎么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感到不解,张无忌只是隐退,又没有去世,为何在朱元璋剿灭明教的过程中坐视不理呢?这里就跟大家分析一下其背后的深层原因。第一点就是明教教众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确实干着为非作歹,奸淫掳掠的勾当。张无忌第一次被说不得和尚带到光明顶时,说不得为他科普了明教的来历。明教起源于波斯,唐朝时传入中原,当时又

  • 大清灭亡后,格格们都嫁给了谁?这几个大明星,其实是皇室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清灭亡后宫女去哪了,大清所有电视剧,1735年大清地图

    时光匆匆,在历史长河中,最凄惨的莫过于清朝。清朝最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开始与1636年结束于1912年,在这276年间,各个皇朝维护自己的统治,会采取政治联姻的手段,那些尊贵的格格,虽然从小养尊处优,但实际上大多数的格格都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工具。傅仪皇帝作为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三岁登基,六岁就被逼迫退

  • 魏忠贤掌权时,努尔哈赤的军队为何就是打不进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忠贤控制了禁卫军吗,魏忠贤死在阜城哪里,康熙对魏忠贤的评价

    中国人古来讲究一个中庸之道,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其实就是在向大家强调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综合对待,找到中间的平衡点,这样才能获得共同发展。提到宦官,很多人的脑海里可能都会浮现出一个尖着嗓子,白脸红唇,低头哈腰的形象。而且这样的形象大多是负面的,随随便便我们都能举出一个宦官乱权的故事,就连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