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匈奴“父妻子继,兄死娶嫂”,汉朝鄙夷的恶俗,其实是生存之道

匈奴“父妻子继,兄死娶嫂”,汉朝鄙夷的恶俗,其实是生存之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437 更新时间:2024/1/27 0:46:20

汉人认为自己是明人,匈奴是野蛮人。尤其让汉人嗤之以鼻的就是匈奴人的“恶俗”。汉人讲究的是伦理道德,而匈奴刚好是反其道而行之,这让汉人不仅觉得十分恶心,还是一种无视“人伦”的行为。即使现在,我们依旧是对这种“恶俗”嗤之以鼻的。

那么匈奴为会出现这种“乱人伦”的“恶俗”呢?其实这匈奴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汉朝实行的是三公九卿集权制度,但是匈奴不一样,他们是一个部落,最高的首领是单于,因为地处苦寒之地,不能种植蔬菜水果、稻谷小麦等农作物,他们便只能以狩猎放牧为生,而狩猎是一种力气活,所以身体素质十分重要。

在匈奴,一个家庭中,劳动力最强的青壮年地位是最高的,享受最好的食物以及住所,而那些没有生存能力的老弱妇孺便只能吃残羹剩饭。而在汉人的眼中,匈奴人不讲究“孝道”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

其实,汉人对匈奴最大的误解就是能自给自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在他们看来,一个家庭养活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孩并不是一件非难的事情。但是匈奴人依靠狩猎为生和放牧为生,看上去好像每天都可以吃肉,实际真的是这样的吗?

天,匈奴人的食物可能丰富些,有野兔、鹿、沙鼠等动物,但是到了冬天,到处都是白皑皑的一片,连牛羊的野草都很少,更不用提野兔之类的食物了。为了求生存,只能弱肉强食,能证明自己不被饿死就已经是够好的了,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管别人。

匈奴为了节省口粮,甚至一家的兄弟可能只娶一个老婆,而在兄弟和父亲过世之后,他们的兄弟或者是儿子是可以继承他们的妻妾的,而女子的身份地位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能从母亲一下就变成儿子侄子的妻子,也可能从嫂子变成弟妹,匈奴婚姻在汉人看来是十分混乱的。

匈奴人为了抢夺地盘和资源,一个家族想要强盛,自然就需要大量的人口和财产,他们为了财产不分割,保住一个家族的荣耀,于是就形成了“父妻子继,兄死娶嫂”这种习俗,最多只会换一个首领,而家族并不会分裂。

结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管是匈奴还是汉人,他们的习俗都是由于生活的环境和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在汉人看来,匈奴人是野蛮、落后的,但是他们又怎能真正体会到匈奴人的苦呢?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人,降卒为何不反抗?考古发现白起使诈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白起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长平之战后白起为何销声匿迹了,长平之战白起屠杀了多少人

    战国时期的名将白起,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辅佐秦昭襄王,屡立战功,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山东六国闻白起名,无不令人胆战心惊,他是秦国的战神,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同时也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杀神。[var1]白起的赫赫威名,都是在一次

  • 张良:我脸上笑嘻嘻,心里……,这样的老人还值得尊敬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良千古名言8句,十个张良萧何也比不上一个韩信,张良是哪里人

    回想起前些日子刺杀秦王的事情,张良忍不住捶胸顿足,当时那铁锤差一点就能帮自己报仇雪恨,谁料那秦王太过狡猾。“呸,狗东西,这次算你运气好,再有下次,定让你人头落地!”狠狠地啐了一口,张良方才还锐利的眼神陡然暗淡下来,这次刺杀失败后自己在全国范围内被通缉,虽然说样貌还没有泄露,但有了这次事件后,秦始皇那

  • 这个人名气比孔子高,学生比孔子多,为何孔子掌权后立刻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子讲究的是仁义道德,他主张“有教无类”“为政以德”,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圣人,在他掌权之后,却做了一件违背了“为政以德”的事情,在掌权后,他杀掉少正卯,然后将他的尸体暴尸三日。同时,这件事情对他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导致他晚节不保,最后被迫四处流浪。少正卯,春秋时期鲁国人,“少正”是他的官职

  • 解密秦王朝最后一个皇帝之谜仅坐了46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皇帝对秦王的评价,关于秦王朝的历史,秦王朝皇帝列表排名表

    原创文:穿越君子婴身上有太多的秘密身世之谜皇帝之谜才能之谜衰败之谜……赵高逼死秦二世胡亥后立子婴继位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在位仅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秦三世曾为蒙恬、蒙毅直言劝谏性格仁爱有节制却不适合那个年代子婴身世之谜一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孙子扶苏的儿子胡亥的侄子年龄不符始皇享年50岁《秦始

  • 古代还有其他著名刺客,为何仅荆轲被后人熟知?结果令人信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十大刺客荆轲,荆轲历史上是怎么死的,历史上最有名的荆轲

    [var1]第一个专诸,事情发生在春秋吴国,专褚的任务就是刺杀吴王僚,但是吴王僚也早就防备,沿途都是布满了兵线,左右身边更是安排的自己的亲信,想不到的是专褚扮作厨师,将匕首藏在鱼腹中,佯装为吴王僚上菜,说时迟那时快,专褚拿出匕首刺向吴王僚,吴王僚当场就毙命了。[var1]第二个刺客就聂政,严仲子曾经

  • 诸葛亮一生犯下2大错误:放了最不该放的小人,杀了不该杀的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最不该杀的两个人,诸葛亮打过几次败仗,诸葛亮晚年犯的三大错误

    诸葛亮是足智多谋,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对他的评价太过于夸大。想要真正了解三国的历史还需读《三国志》,诸葛亮五次北伐皆以失败告终,可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又或许是为了保全蜀国,他痛杀刘封,挥泪斩马谡,这两个人是万万不该杀的,但是他还是杀了。诸葛亮杀刘封是以免他威胁到刘禅的地位,杀马谡是因为军令状要在部队

  • 诸葛亮北伐真正动机是什么?魏明帝明白,但原因说出来很多人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北伐的真正原因,诸葛亮出兵北伐完整版,诸葛亮5次北伐

    其实,我们真正熟读《三国志》后会发现,虽然蜀国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刘备仁厚,但是蜀国却是三个国家中最能惹事的国家,不仅去招惹魏国,顺带还会招惹吴国,尤其是在对抗魏国的时候,蜀国拉帮结派,联合吴国一同折腾魏国,使魏国筋疲力尽。一代枭雄曹操,做事决绝果断,有“宁可我负天下人”的气势,但是到了曹丕和曹

  • 春秋战国时代,普通人都是怎么样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时期百姓生活,春秋战国社会为什么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真实的百姓生活

    生活不易,任何时代都是如此。平凡年代,普通人尚且日夜奔波,更何况战乱不止的春秋战国呢?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所沿用的基本上还是周天子的那套御民体系。从垂直的角度看,自上而下是天子、诸侯、朝臣、世家、工匠、庶民。从横向的角度看,天子与其家族是独立的体系,列国诸侯是平等的层级,再而是朝臣阶级,然后是诸侯亲属

  • 刘备有4个儿子,为什么会选择让刘禅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是刘备的嗣子吗,刘备为什么选刘禅做皇帝,刘备的儿子刘禅是个什么样的人

    而且,废长立幼历来是王朝取乱之道。刘备深受传统礼教影响自然不会轻易更改。长子刘封仅仅为养子,且因关羽事件被刘备赐死。次子刘禅在刘备逝世时仅仅十七岁,幼子刘永刘理则更小了。按长幼有序的原则也应是刘禅继位。《三国志》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说诸葛亮对射君称赞刘禅,射君又将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很高兴。“说丞相

  • 春秋战国时代,有不同的诸侯,有不同的族群,他们的语言都说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初期战国诸侯图,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的形成,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姓氏

    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说法。如果追溯到上古时期,生活在中土大地上的人们,甚至很可能都没有成型的语言体系。人们完全依靠的就是日积月累和祖祖辈辈相传,对于那些生活中出现的东西,逐渐的形成了某种约定俗成的称呼。周人做出了很伟大的成就,就是推行了一种相对统一的语言。这种语言在春秋战国时代被人们辑录,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