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志钧说瓷|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乐器

刘志钧说瓷|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乐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032 更新时间:2024/2/7 19:09:35

[var1]

战国·青瓷錞于 ,胎色灰白,釉色泛黄。浅盘,虎钮,鼓肩,直腹,平于,盘缘饰斜刻划纹,肩部和于上一周饰戳印的“C”形纹,遂部刻画出郭长方形,内填戳印的“C”形纹,腹中部剔釉一周,形成褐色装饰带。钮高2.8、盘径17.4、于径18.4、通高38厘米,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藏

战国·青瓷錞于,原始瓷,是由陶器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21世纪初的几年中,在江浙一带越化的分布区内,先后发掘了一批高等级的贵族墓葬,出土了大批仿青铜礼乐器的高质量原始瓷器,特别是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大墓中出土的大量成组、成套原始瓷礼乐器,震动了整个考古学界与古陶瓷学界。大量使用原始瓷礼乐器成为越国贵族大墓的重要标志,而原始瓷的产地问题,成了学术界探究的目标之一。这件战国陶瓷錞于就是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大墓中出土的原始瓷礼乐器的其中一件。

錞于是流行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乐器,多用青铜制作,其与鼓配合使用,是战争中用以鼓舞士气、指挥军队进退和警示敌人的重要工具。《周礼》云“以金錞和鼓”。郑玄注:“錞,錞于也,圆如椎头,大上小下,乐作鸣之,与鼓相和”。青铜錞于在山东沂水、江苏镇江、四川涪陵等地的春秋战国墓葬中均有发现。

鸿山遗址出土陶瓷錞于共19件,包括青瓷13件,硬陶6件。陶瓷錞于的形状与文献记载相符,多呈上大下小的深腹圆筒形,中空,顶部有一带钮浅盘,鼓肩,腰部收束,底部为平口。一些陶瓷錞于腹部饰有瓦棱纹或带有凸出扉棱。纹饰以堆塑、戳印、刻画而成的“S”“C”“人”字形纹和戳点纹较为常见,偶有波浪纹、网格纹和弦纹。

其中有的青瓷錞于的钮作虎形,这可能与军事有关。虎是勇猛和力量的象征,中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别是在军事上,比如古代侯调兵遣将用的虎符,就是将兵符做成老虎的形状。虎钮錞于与虎符当有异曲同工之意。

陶瓷錞于是专为越国贵族随葬而烧造的明器,是越国贵族特有的丧葬用器,也是越国礼仪文化中别具一格的物质载体。这些青瓷錞于皆按原比例仿自青铜乐器、陶瓷乐器,神形兼备,气势磅礴。陶瓷乐器的烧造反映出越人高超的陶瓷制作工艺,尤其是成型工艺、装饰工艺的细腻与烧造工艺的创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陶瓷錞于的浅盘内都有一至两个镂孔,这是透气孔,符合烧窑的科学原理。通过透气孔可以使烧窑时平置于窑底的錞于内所产生的气体得以从中逸出,以防止气体受热膨胀,引起器物变形或爆裂。这反映当时人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烧窑经验,从而在陶瓷制作工艺上有了重大改进。

关于錞于奏法,云南晋宁石寨山西汉时期的古墓出土铜贮贝器上滇人举行宗教仪式的场面图像为我们提供了演奏实例,其中有两人合扛一木,下悬一錞于、一铜鼓,旁有一人执棰击之。

鸿山遗址出土的陶瓷錞于虽为明器,不能演奏也不能测音校音,但为研究我国古代乐器组合和演奏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刘志钧/文 图片源自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指尖上的国宝64丨战国伏兽衔环钮带盖铜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1995年出土于平顶山应国墓地313号墓的战国伏兽衔环鼎,鼎形体硕大,纹饰细密,是战国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佳作。该鼎口径38厘米,通高44厘米,重20.89千克,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战国伏兽衔环鼎,带盖,盖隆起,为子母口。盖顶中心设一衔环桥形钮,外满饰蟠螭纹;盖身三等距设有三

  • 谁说纣王没心眼?西岐至朝歌共七座雄关,都是为了防止姬家作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纣王得知西岐大军攻入朝歌,西岐和朝歌是今天的哪里,朝歌与西岐

    文/王事情无论正史抑或演义,纣王向以凶戾残暴的形象示人,然而他只是昏君而不是庸君。昏、庸二字,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昏是不愿察纳雅言,庸是本身才智低劣,纣王绝非蠢人,相反武艺超群、力大无穷、能言善辩、手腕过人,所以我们可以说他是暴君、昏君,而不能说他碌碌无为,也不能说他是何不食肉糜的白痴帝王。凡事都怕深

  • 战国上半场霸主魏国,兴只因用对李悝,衰只因放过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鞅和李悝,李悝怎么去世的,李悝和吴起变法原因

    [var1]春秋晚期各国疆域图如果分别用一句最简短的话来评价魏国的兴衰原因,那我给的就是:兴,源于用对了一个人。衰,源于放过了一个人。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魏文侯,也是魏国的开国君主,从原本晋国的卿大夫独立出来,自立门户开创基业。魏文侯具备了一般战国君主少有的善于用人、勇于革新、目光远大这些优点,

  • 他与姜子牙结拜,家财万贯,可能是当时朝歌、乃至全世界的首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姜子牙个人简历,姜子牙进朝歌,封神榜姜子牙被土行孙抓回朝歌

    文/王事情姜子牙下昆仑山之后,如失林飞鸟,无枝可依,左思右想,决定去朝歌投奔结义兄弟。这就引出了宋异人的出场。宋异人家世豪奢,大气豪爽,与姜子牙虽已睽违几四十年,仍无丝毫生分。姜子牙此时的处境是:昆仑修道,对普通人而言只是镜花水月、两个世界,所以姜子牙就像《我的叔叔于勒》中突然出现的于勒叔叔,穷困潦

  • 姜子牙封神之后,还有没有再次封神的时代?满足几个条件就可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文/王事情一、原因说到封神大战,可能都觉得只是打得热闹,而很少有人想过,这场蔓延三界、三教、五族的大战何以会发生原著第6回云中子说了五个原因:一则,成汤合灭;二则,周国当兴;三则,神仙遭逢大劫;四则,姜子牙合受人间富贵;五则,诸神欲讨封号。同样的,第15回对这五大因由进行了补充说明,只不过按其重要性

  • “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繁华的朝歌,纣王自焚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朝歌纣王妲己,纣王和美人抱在一起吻戏,纣王活了多少岁

    《封神演义》第一回,成汤灭夏,即位为天子,都于亳(读音bó)。这个亳是西亳,被认为在今河南偃师。然而纣王即位后,都城却在朝歌(zhaoge,今河南鹤壁),这是为什么呢?是作者行文的上下矛盾,还是纣王即位后迁都了呢?其实都不是。作者行文并无矛盾,纣王也没迁都。亳与朝歌并不是同一个地方,商朝的确迁都了,

  • 为何别的皇帝穿黄龙袍,只有秦始皇穿黑袍?专家:他们敢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为啥只有秦始皇穿黑龙袍,秦始皇的龙袍,为什么只有秦始皇还敢穿黑龙袍

    原来在古代,人都是很封建的帝王也不例外,当时六国都比较信一种五行学说。比如周王朝崇尚火德之说,水火不相融,于是秦始皇就选择了水德学说。水德颜色为黑,喻义深渊至纯无垠之;。深者无垠可长存也。所以当时这位始皇帝登基穿得就是纯黑色的袍服,代表着王朝长存的心愿。不过这位想要千秋万代的秦始皇最终不过二世而亡,

  • 秦始皇培养了他,秦朝危难时他不帮反倒去称帝,最终归顺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保护秦始皇,如果秦始皇没死刘邦有机会吗,刘邦和秦始皇差几岁

    说赵佗是长寿将军也只是一方面的事,毕竟赵佗在秦朝灭亡以后可是自己建了国做了皇帝的。赵佗原是秦始皇的得力助手,是他面前的大红人,但到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的暴政让百姓民不聊生。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推翻大秦王朝,此时的赵佗并没有帮助秦二世,在秦朝灭亡以后,赵佗就到了岭南地区建立了南越国。秦朝灭亡后,项

  • 抉择:和姜子牙一起去西岐的,还有两个老人,最后却绝食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四雪草堂本《封神演义》的序言,着重提到了两个人:姜太公和伯夷。两人闻文王姬昌尊重老人、奉养殷切,于是一从东海滨、一从北海滨先后来到西周,果然得到了文王的另眼看待。后来他们在《封神》中的结局是,姜子牙成为齐国的开国之君,享人间将相之福;而伯夷和兄弟叔齐二人却避居首阳山,采薇为食,商灭之后决意不食周

  • 如果汉朝所有皇帝在九泉之下集合,刘邦会先收拾哪个不肖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灭亡刘邦会先抽谁,刘邦建立汉朝视频,汉朝刘邦真实历史

    刘盈这个人到底也不是说是那种坏到底的人,不过他确实是整个汉朝首个开启外戚专权的人,也是因为他的原因,让汉朝在四百多来一直笼罩在外戚势力之下,这一切都是刘盈的不作为,软弱无能造成的。更何况,刘邦本来就不看好刘盈,刘盈还给汉朝带来了如此大的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刘邦不收拾刘盈都说不过去。刘盈在汉朝的历史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