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统治者将人民分为四等,为什么色目人还在汉人之前?

元朝统治者将人民分为四等,为什么色目人还在汉人之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428 更新时间:2024/3/10 3:35:43

首先,元朝统治者是根据民族依附自己的时间,来判断他们的优劣的,简单的讲,越早被绑上蒙古人战车的民族,越早看好蒙古骑兵,将赌注投注在大汗身上的民族,在元帝国就享有越高的地位,其次,蒙古对于西域的征服,除了扎兰丁的插曲,一直比较顺遂,而金国的抵抗,南宋的抵抗,更加的顽强,蒙古人的等级划分,是根据抵抗的程度来排列的,他具有惩戒的意义。

从统治的技巧看,元朝是少数草原民族统治大量汉人的朝代,重用色目人成为蒙古人统治的帮手,明显比重用汉人更加安全,这是一种后来英国殖民主义者也相当喜欢使用的统治技巧,而部分色目人对元朝的忠心,他们对于元朝经济介入的程度,也让他们在统治者心目中地位更高。

一.依附的时间顺序明显是界定人民等级的关键

1.色目为笼统的称呼:畏兀儿人和西域其他民族的归顺

蒙古的扩张,是个一圈一圈蚕食的过程,从铁木真兼并蒙古部落,到对乃蛮等草原政权的征服,蒙古人的力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从1209年开始,畏兀儿人就开始归顺蒙古人,这些唐末甘州回鹘的后裔,事实上并不是现在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而畏兀儿以后,又有大量的粟特人的后裔,回鹘九族别族的部落归顺了蒙古,这些民族的子民很多都参加了蒙古对花剌子模,对金国,对巴格达和南宋的战争,他们是归顺蒙古最早的民族,自然在元帝国中享有超然的地位。

事实上色目是个很笼统的概念,假如说玉门关以西的民族都能称为色目的话,那么在元帝国的朝堂上,畏兀儿人又怎么可能会和波斯人,甚至花剌子模人的地位一样呢?清朝的史学家们想当然的把元帝国的西域想成铁板一块,是极其荒谬的,笔者认为,色目人假如做为一个整体在元帝国地位高贵的话,主要体现在大量的西域子民在元帝国的朝廷中充当官吏,那么下文就会讲到,这种现象主要是做为一种统治技巧而存在的。

2.汉人的归附与反叛

元帝国中,汉人世侯一直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从归附的时间来讲,1213年开始,史天泽父子就在蒙古军中效力了,一直到金国灭亡,北方的汉人既有蒙古的支持者,也有忠孝军这样的金国强军,长江以北的汉人,深刻的介入了蒙古灭金的战斗,笔者想,在这个时期,色目人和汉军世侯在元帝国的地位是相当的。蒙古山东军政长官李璮的反叛,连累了忽必烈最爱重的汉族大臣,李璮的岳父王文统,从那个时候开始起,元朝就不再信任汉人统兵,对于耿直记仇的蒙古人来说,背叛一次足矣说明汉人在元朝的朝廷中没有色目人可靠,这也是汉人地位在色目人之下的重要原因。

3.南宋的灭亡,南人的归附

蒙古一直到1279年才灭亡南宋,此时距离畏兀儿人向蒙古效忠已经过去了七十年,足足三代人,那么南人在元帝国的地位低于色目人,自然就是正常的了。事实上,蒙古灭南宋重要的将领,就是色目人伯颜,此人和史天泽一起下襄阳,破建康,可以说是蒙古灭宋的灵魂人物,忽必烈自然不会让归附自己更早的,统领军队灭亡南宋的人,整个族群在帝国中的地位低于被灭亡的王朝的族群了。

二.重用色目人,蒙古的统治技巧

1.元帝国的疆域主要是原中原王朝的疆域,绝不可能冒着大规模叛乱的风险重用汉人官员

蒙古人的数量比起汉族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无论他对自己的军事实力如何自信,李璮这样的叛乱多发生几次,是会严重的影响到元帝国的国祚的。蒙古人更加信赖色目人,希望他们成为汉家旧地的军政掌管,就是为了避免上下一体的汉人官员发动反对元朝的起义,这种统治技巧,是少数族群统治大基数族群的时候经常使用的,后来英国在殖民印度的时候,重用锡克族和廓尔克族的手法,和元朝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多史学家都认为,相比起清朝人提出的元朝将天下人强分四等,大量重用色目人为官吏,可能才是真正的族群歧视,元世祖甚至留下了祖训,只能以蒙古族和色目族人为宰相,汉人和南人最多做副手,这说明了这种歧视和防范。

2.色目人控制了元帝国的经济命脉

蒙古族是非常强悍的军事强大的民族,然而无论是政治治理,还是经济运营,蒙古人都缺乏智慧和技巧,他们只能以委托的方式,来让一个团体帮他们打理具体的政治,经济运作的事务,色目人以他们的指智慧,成为了蒙古人的钱袋子。元朝的财政收入中,商税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东亚到中亚的商路,当时基本就掌握在色目族群的手中,以粟特人为例,中亚,西亚很多原住民,都具有经商的天赋,色目人的理财,还包括帮助统治者放高利贷,当时著名的官家高利贷羊羔儿息,就是色目人经营的。元朝继承了南宋发达的航运,同时他又不放心将财富交给南人掌管,当时帝国的海上贸易中心,也由色目人来管理,这表明了蒙古人的统治理念,蒙古族掌握军权,色目人掌握财富。

三.根据抵抗的程度来说汉人给蒙古征服者造成了深重的伤害

1.南人地位的低下说明其勇武

蒙古在征服的过程中,在南宋受到的抵抗最为剧烈,这不单单体现在一个蒙古大汗在钓鱼城被打死,更从长达45年的蒙宋战争中可见一斑,对于蒙古人来说,那些看上去文质彬彬的汉族书生,更加的坚定,更加的不惧死亡。对于草原的,中亚的文明来说,誓死抵抗,宁可玉碎从来不是第一选择,草原民族讲究顺势而为,这是他们的处事哲学,蒙古最后的远征中,军队的成分已经包含了无数民族的战士,蒙古的辉煌不单单是蒙古族群的辉煌,他是东北亚,中亚军事理念的辉煌。儒家体系和这套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东西是格格不入的,从哲学上来讲,最儒雅的,高级的华夏文明和最粗陋,野蛮的蒙古文明之间的鸿沟最深,蒙古人对汉人,南人从心理上来讲肯定没有同为草原民族的色目人亲厚。

2.从地缘政治来讲:南人地位低意味着该地区不被看为元帝国的核心领土

虽然马可波罗游记大肆吹嘘了江南城市的繁华,长江以南地区也给蒙元统治者带来了丰厚的税收,但是从地形来讲,该地区不适合蒙古军事力量的展开,他可能不被看成核心区域,在元帝国统治者的心目中,北方草原,平原地区,从民风到地质结构,甚至饮食习惯,都更像元帝国的核心区域。该地区除了跟随海都,跟随阿里不哥,在蒙古帝国的范畴内反对元帝国外,自发的起义比起南人地区少的多,那么西域的居民更被元帝国看重,也就是不难理解的了。

结语:

在元帝国的政治架构中,色目人的地位高于汉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他可能不是那道从来没有发布过的四等人划分政令,他更是行政资源对于色目人的倾斜,更在于在携带武器的权力上,在自卫的权力上对于色目人的偏袒,这种偏袒从元朝统治者几个祖训中都能看到踪影,元朝过于广大了,统治者统治过于粗疏了,只能用族群管理的方式来治理国家。

色目人在元帝国地位较高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很多色目人,很早以前就成为了元帝国的一部分,他们本身就是核心力量外最内圈的一环,汉人不是没有机会靠近核心,只不过李璮等世侯的造反,让汉人失去了统治者的信任,王文统的失宠,更是让色目人开始管理蒙古人的钱袋子。从民族感情讲,儒家的,充满抵抗精神的南宋子嗣南人,是最和蒙古人格格不入的,他们也给蒙古人造成了最大的伤害,南人人数众多,充满仇恨,为官则可能不忠于朝廷,为民更是不能放纵,蒙古人故意用人数较少的色目人做为主要的管理者,背后是对汉人,南人深深的恐惧,当然,他们确实看的很准,不到百年后,元帝国就灭亡了,灭亡于汉人,南人之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众人皆知包拯是清官,殊不知,包拯的年薪其实比一个省的税收都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历史上的清官也不是都像故事中那样清贫。要知道官在古代是皇帝皇权的执行者,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不同于普通百姓的权利。就连在大家印象中最为清廉的包公,其实也没有大家想象中那般清贫。宋朝的官员最富有纵观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员薪酬史,就会发现每个朝代的官吏俸禄千差万别,最高与最低的能差十倍之多。要说哪个朝代

  • 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 《山河月明》朱高炽凭儿子坐稳皇位?朱棣一番话暴露背后真相!朱高煦被坑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正是朱高炽的体弱多病,才让朱棣有了改立世子的念头,虽说最后被徐妙云轻松劝下,但也不难看出朱高炽在朱棣心中真正地位。也正是朱棣这番差别对待才引来不少网友猜测,朱高炽之所以能坐稳皇位,更是借了儿子朱瞻基的光。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在战场上虽说一贯表现平平,但朱高炽的谋略也不容小觑,而且当初朱棣奔丧被

  • 新课 | 不确定的时代,我劝你读一点王阳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且不论此话的来源是否可考,它足以说明王阳明在中国人心中的至高地位。王阳明龙场悟道处,阳明洞(视觉中国供图)中国人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王阳明情结”?我们为什么喜爱王阳明?我想至少有三个原因:第一,他向世人证明,实现“高于现实”的理想,是有可能的。王阳明12岁时,曾遇到一个异人,此人判断他日后必能成大事

  • 靖康之难发生前凶兆多 徽宗诗作竟一语成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不只在宋朝,其实类似的异象示警历朝历代都有,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循环往复发生着,有几人能看透呢?历史上大事发生之前,常常会出现一些预兆,只是绝大多数世人都不解其意,要等到事情发生过后才恍然大悟,可是往往悔之晚矣。有预知能力的修行人也会顺应天意与有缘人透露一二,但也都不会说破,就看听到的人能不能悟到了

  • 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如今的哪个民族?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更甚至,他们还学着汉人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辽国,这个国家也存在了百年之久,一度是北宋的心腹大患。然而,多年后,它还是被金国、蒙古帝国消灭了。那么,被灭国之后,契丹人去了哪里,亦或者说他们现在是我国的哪个民族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契丹民族的早期发展根据一些历史资料的研究,契丹来自于东胡族系,那

  • 蚂蚁庄园:我国哪位历史名人也是古代的足球明星是赵匡胤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哪位历史名人,也是古代的“足球明星”?蚂蚁庄园答案。我国哪位历史名人,也是古代的“足球明星”?这是蚂蚁庄园的题目,关于我国哪位历史名人,也是古代的“足球明星”?的答案,选项中有两个选择,分别是:赵匡胤和刘邦。还不清楚正确答案的同学,以及,蚂蚁庄园的另外一题:猜一猜:下列哪句诗描写的是春雨?的答案

  • 湖北发现一“神秘山洞”,内部藏大量金银珠宝,揭开李自成的财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文化,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许多地方都未曾被人们发现,那里或许埋藏着大量的财富,但像这种埋藏宝藏的地方,能够发现的人也几率渺茫,而在张家界就发现一个“神秘山洞”,当一群人把洞门撬开后才发现,里面堆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专家们在一起研究之后才发现,是李自成的宝贝。李自成是明朝末年的一位

  • 朱元璋路过田间,见一大汉正在睡觉,此人帮他夺得半个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常遇春(1330年—1369年)是明朝开国名将,他出身于贫苦农民之家。青少年时期,不甘心于老死田间,因而随人习练武术。长大成人之后,常遇春体貌奇伟,身高臂长,力大过人,学武有成,精于骑射,各种兵器都能使用 。不过,他因为无法忍受饥饿的折磨,就投奔绿林大盗刘聚。后来常遇春发现刘聚只知打家劫舍、四处抢掠

  • 朱元璋的三大悍将:徐达,常遇春、蓝玉,其中谁的实力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徐达、常遇春、蓝玉这三位都是明朝开国名将为明朝立下赫赫战功那这三个人究竟谁更胜一筹呢结局为何又截然不同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随着电视剧《山河月明》的热播不少朋友吐槽徐达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其实徐达在朱元璋心中就像兄弟一般他们两个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在朱元璋还是小小义军首领的时候被孙德崖手下抓走危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