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欲建天下第一巨碑,碑没建成,却在旁边建了个坟场!

朱棣欲建天下第一巨碑,碑没建成,却在旁边建了个坟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532 更新时间:2024/3/10 3:34:27

朱棣,明朝第三任皇帝,明太祖第四子,他是一位非有魄力的皇帝,年号永乐,所以他也被称为永乐大帝。还命人编制了《永乐大典》,但有一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朱棣是篡位的!在“靖难之役”中,朱棣夺了他的侄子朱允炆的位,才坐上了龙椅。

为了给自己的父皇朱元璋建功立德,便命人修建天下第一巨碑,此碑高78米,重31167吨,整个碑由碑座,碑额,碑身,三个部分组成。清朝著名诗人袁枚的《洪武大石碑歌》写的就是此碑,里面有一句是这样写的:碑如长剑惊天倚,十万骆驼拉不起。这句话足以表明此碑是多么的巨大无比!

为了建造此碑,朱棣可是没有少花心思,人力,物力那就更不用说了,朱棣在天下广招能工巧匠,据说招了有十万人有,当时朱棣下令,工匠们必须日夜不歇,每天都要交出所规定的成绩,否则就要杀头。皇帝的命令一下,工匠们哪敢偷懒怠慢呢,于是便日日夜夜地赶工,他们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我们现在无法计算,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事来判定:

由于工作量太大,很多工匠无法忍受,便只好寻了短见,据说有一个工匠便是跳井自尽的,你想想,若不是实在逼得太过分,谁会拿自己的命开玩笑啊,好死不如赖活啊!期间还有很多工匠活活累死,或者在劳动的时候摔下山崖摔死的,还有没有按期完成自己的活而被砍头的,为了修建此石碑,足有几千名工匠惨死。据说,在这块碑的附近就有一个坟头村,里面乱葬的就是当年那些死掉的工匠。

可是,这座石碑最后还是没有建成,至于具体原因,明朝史书并无记载,依据后来的历史学家们推测,原因很可能就是,朱棣后来迁居北京,这么大的体积,又那么巨重,而南京的气候并不适合利用滚木在冰上运输,对于一个没有拖拉机,没有大卡车的古代人来说,还真的是一个难题,光靠人力那简直是不可能,所以放弃。废了如此大的劲,死了那么多的人,最后却像一个废品一样丢弃掉,不免让人叹息,真的是劳民又伤财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的军事实力在当时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1、军事制度明朝初期实行精兵制,即兵在精不在多,而且士兵相当于职业军人。这也是明太祖朱元璋战胜陈友谅张士诚的原因之一。之后实行卫所制,卫所制为在全国各地军事要地设立卫所驻军,卫有军队中,一卫为5600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也当于屯兵制

  • 揭秘元忽必烈为何在燕京建大都?皆因燕京地理形势具备风水要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燕京,现称 北京。北京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周武王时期,尧的后代被封于这个地方,时称蓟丘,后为燕国国都。从西周到唐代,北京称为蓟。自西周燕国算起,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这一带肥沃之地,盛产一种奇异之草,人称蓟草,尤其是西北隅的山丘,蓟草十分繁茂,人称蓟丘,因此,人们习惯于称这里为蓟。从蓟丘到周末的

  • 王安石去世前一年书写《楞严经旨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楞严经旨要》,宋,王安石,纸本,纵29.9厘米,横 119 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卷末自题:“余归钟山,道原假楞严本,手自校正,刻之寺中。时元丰八年四月十一日,临川王安石稽首敬书。一年后,哲宗即位,王安石病逝于钟山

  • 元朝统治者将人民分为四等,为什么色目人还在汉人之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元朝统治者是根据民族依附自己的时间,来判断他们的优劣的,简单的讲,越早被绑上蒙古人战车的民族,越早看好蒙古骑兵,将赌注投注在大汗身上的民族,在元帝国就享有越高的地位,其次,蒙古对于西域的征服,除了扎兰丁的插曲,一直比较顺遂,而金国的抵抗,南宋的抵抗,更加的顽强,蒙古人的等级划分,是根据抵抗的程

  • 众人皆知包拯是清官,殊不知,包拯的年薪其实比一个省的税收都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历史上的清官也不是都像故事中那样清贫。要知道官在古代是皇帝皇权的执行者,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不同于普通百姓的权利。就连在大家印象中最为清廉的包公,其实也没有大家想象中那般清贫。宋朝的官员最富有纵观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员薪酬史,就会发现每个朝代的官吏俸禄千差万别,最高与最低的能差十倍之多。要说哪个朝代

  • 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 《山河月明》朱高炽凭儿子坐稳皇位?朱棣一番话暴露背后真相!朱高煦被坑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正是朱高炽的体弱多病,才让朱棣有了改立世子的念头,虽说最后被徐妙云轻松劝下,但也不难看出朱高炽在朱棣心中真正地位。也正是朱棣这番差别对待才引来不少网友猜测,朱高炽之所以能坐稳皇位,更是借了儿子朱瞻基的光。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在战场上虽说一贯表现平平,但朱高炽的谋略也不容小觑,而且当初朱棣奔丧被

  • 新课 | 不确定的时代,我劝你读一点王阳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且不论此话的来源是否可考,它足以说明王阳明在中国人心中的至高地位。王阳明龙场悟道处,阳明洞(视觉中国供图)中国人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王阳明情结”?我们为什么喜爱王阳明?我想至少有三个原因:第一,他向世人证明,实现“高于现实”的理想,是有可能的。王阳明12岁时,曾遇到一个异人,此人判断他日后必能成大事

  • 靖康之难发生前凶兆多 徽宗诗作竟一语成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不只在宋朝,其实类似的异象示警历朝历代都有,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循环往复发生着,有几人能看透呢?历史上大事发生之前,常常会出现一些预兆,只是绝大多数世人都不解其意,要等到事情发生过后才恍然大悟,可是往往悔之晚矣。有预知能力的修行人也会顺应天意与有缘人透露一二,但也都不会说破,就看听到的人能不能悟到了

  • 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如今的哪个民族?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更甚至,他们还学着汉人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辽国,这个国家也存在了百年之久,一度是北宋的心腹大患。然而,多年后,它还是被金国、蒙古帝国消灭了。那么,被灭国之后,契丹人去了哪里,亦或者说他们现在是我国的哪个民族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契丹民族的早期发展根据一些历史资料的研究,契丹来自于东胡族系,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