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第一废后,宣宗皇后胡善祥,让天下人同情,她为什么被废?

明朝第一废后,宣宗皇后胡善祥,让天下人同情,她为什么被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952 更新时间:2024/3/5 9:00:49

宣宗皇后胡善祥被废之后,之所以被天下人同情,是因为胡善祥并无过错。

在古代,虽然有三纲五常之说,即所谓的夫为妻纲之类,但是,丈夫还是不能随便休妻的。只有妻子在犯了七出之错,即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至少有其一才能休妻。而实际上,胡善祥并无七出之过。

胡善祥貌美贤惠,举止端庄,被明成祖朱棣指定为皇太孙朱瞻基正妃。之后,胡善祥先后为朱瞻基生下了长女顺德公主,以及永清公主两位女儿。在朱瞻基成为皇太子,以及登基之后,胡善祥也顺利成章先后被册封为皇太子妃和皇后。

那为什么胡善祥被明宣宗朱瞻基废除了呢?主要是朱瞻基更宠爱他的皇贵妃孙氏,而孙氏又生了皇长子朱祁镇的缘故。

孙氏自幼就已经是姿色艳丽,有艳压群芳之容。孙氏之父曾任永城县主簿。而明仁宗皇后张氏的母亲,就是朱瞻基的亲外祖母彭城伯夫人,也是永城人。彭城伯夫人知道孙氏貌美、贤德,就将孙氏推荐给了自己的女儿仁宗张皇后,孙氏得以入宫。

明成祖朱棣当时收养了一些朝臣子女在宫中,就是为了给子嗣后代纳妃。成祖就令时为太子妃的朱瞻基之母张氏养育才十多岁的孙氏。由此,朱瞻基自然就有了与孙氏朝夕相处的机会。十多岁的年纪,正是两小无猜,互生情愫的青春懵懂期,朱瞻基自然而然的喜爱孙氏更多一些。所以,胡善祥虽然同样貌美,而且还是正妻,所受宠爱却无法跟孙氏相比。

更重要的一点,还是跟立储有关。宣宗登基之后,胡善祥被立为了皇后。如果胡皇后先生子,那么地位就非常稳固了,即使不得宠,也不会被废。可是,偏偏孙氏先诞下了皇长子朱祁镇。

古代虽有母以子贵之说,母亲要靠儿子在家中立足。但是,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子以母贵,母亲是正妻,儿子在家中的地位才高。朱瞻基宠爱皇贵妃孙氏,而孙氏又生了皇长子朱祁镇,朱瞻基就想立朱祁镇为皇太子。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时期,就立下了立嫡立长的规矩。朱瞻基想要立朱祁镇为皇太子,就先要册封孙氏为皇后,这才有了废后的举动。

朱瞻基逼迫胡善祥,以“无子多病”为由,让胡善祥自己上书请辞皇后之位。这也只是朱瞻基根据“七出”的礼法,编造出来的理由罢了。胡善祥育有两女,年龄尚轻,还是有机会诞下儿子的,就是宣宗的借口罢了。

当时的朝中大臣,诸如杨士奇、杨荣、夏原吉、张辅等人都持有异议,而张太后也对此颇有意见。不过,宣宗还是在登基三年之后,废除了胡善祥的皇后之位。胡皇后废居长安宫,出家为道姑,赐法号静慈仙师。

正因为胡善祥无错被废,颇得朱瞻基母亲张太后的怜悯。张太后就经常召胡善祥去清宁宫居住。宫中饮宴时,胡善祥的座次也在孙皇后之上。后来张太后崩,胡善祥的长女顺德公主也在第二年薨逝。胡善祥承受不住打击,在女儿去世的同一年,即正统八年(1443年),也潸然仙逝。

胡善祥无故被废之事,百姓皆知,所以,都非常同情胡皇后。宣宗朱瞻基在临去世前,也非常后悔,自称是少年冲动。明英宗天顺六年(1462年),英宗朱祁镇之母孙太后去世,英宗在自己的妻子钱皇后的劝导下,恢复了胡善祥的皇后位号。第二年,英宗给胡善祥上“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的谥号,并修建陵寝,恢复了皇后身份。

顺便补充一点,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孙太后、于谦扶明代宗朱祁钰登基。朱祁钰之母,并非胡善祥,而是宣宗贤妃吴氏。吴氏,被代宗尊为皇太后,英宗在夺门之变复位后,又降吴氏为皇考贤妃,南明安宗朱由崧重新追复吴氏的位号。

古代皇家的家务事,那是真的太复杂了,一个位号来来回回多次,简直是太司空见惯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探秘:开封位置不及长安和洛阳,为何赵匡胤还要定都开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然而,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因为在开封经营了多年,不想因迁都毁了自己的基本盘,就用冠冕堂皇的虚词,把赵匡胤的想法顶了回去。赵光义说:“在德不在险。”只要你行德政,在哪定都都一样。赵匡胤深思熟虑后,认为老弟的话也对,于是北宋初年的迁都之议就这

  • 大明朝史:袁崇焕为什么敢杀毛文龙,难道崇祯皇帝真的不知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毛文龙来,他死的就有点冤枉了,作为大明朝的一品大员,竟然让袁崇焕给杀掉了,而且还是在崇祯皇帝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个可就非常厉害了。不管怎么说,毛文龙在大明朝都是一品大员,也不管袁崇焕有多厉害,他都不可能

  • 洪秀全建立了政权,李自成也建立了政权,为何他们最终还是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话又说回来,为什么洪秀全建立政权,李自成也建立政权,为何他们最终还是失败了呢?虽然他们两个之间没有共同点,但是他们失败那肯定就是有原因的。咱们先来说一下洪秀全,这个人属于不求上进的一类人,别的暂且不用多说什么,如果他早期的时候能考上状元的话,那么他肯定就不会造反起义了,更别说什么建立太平天国了

  • 大明朝史:王明阳为什么能堪比孔孟,从他说的这几段话中就能看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明朝第一人王明阳来,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大家一般关注的都是明朝好不好,厉害不厉害,强大不强大,跟清朝比有什么优势,又有哪个地方不如清朝等等之类的。对于像王明阳这样的文化人来说,大家关注的真的就是少

  • 历史上此人其实比包拯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传说包拯是天上的文曲星,出生后是由其嫂子养大。所以包拯一生对其嫂子特别尊敬,戏文中常称其嫂子为“嫂娘”。包拯真正被传神了的是“夜断阴曹”的故事。据说他在进京赶考时,一位神仙给了他一个枕头,晚上他枕着这个枕头睡着后就会去阴间断案。每次去阴间时,都会有一个鬼使牵着一匹青马来接,口呼其为使君。所以,包拯最

  • 全民“爱国”的大明王朝,面对李自成和满清时,为何不堪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被吹上天的封建大明真有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吗?帝国的丧钟,从未如此震耳崇祯十五年的大明王朝真的已经到了只有出气没有进气的地步,在内忧外患中,掰着手指头过日子。外面是后金铁骑虎狼之师难以招架,内部是闯王势力遍布大明各个角落。除了人祸以外,大明王朝的天灾也是接连不断,多地同时出现了因干旱

  • 大明朝史:魏忠贤提出辞呈还乡,为什么崇祯皇帝会果断拒绝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大太监魏忠贤来,他在历史上的争议就比较大了,很多人都说他是大奸臣,也有少部分人说他对大明有贡献。然而,魏忠贤死前对崇祯说的那句:“如果我死了,大明朝肯定就要灭亡了”更是让世人们充满了遐想和迷幻。那么,

  • 司马光砸缸的疑问:七岁小儿哪来的力气能够抱起石头砸破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他体现了司马光小小年纪就临危不惧,能够急中生智想出救人的办法,也通过正面与侧面的双向性,突出了司马光神童的一面,从他七岁的表现,让我们自行为司马光下了一个定义:此子他日不可小觑。司马光砸缸在我们中国人心中普及的成功,让我们记住了他多智的一面,而对于这则故事背

  • 大明朝史:明朝的廷杖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有些大臣会喜欢被廷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廷杖来,估计很多人会想到这是一种刑罚,看过古装剧的人都知道,官老爷审案的时候如果要对犯人用刑,有的时候就会喊一句:“拉出去,重打多少大板”其实这个就是最直接的廷杖。不过,在明朝时期这个廷杖刑罚,可不仅

  • 成吉思汗的爷爷,咸补海罕被金朝钉木驴,为此金朝遭受灭族之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木驴这个酷刑太残忍,在真实的中国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张驴儿什么事,即便是罪大恶极的人,一般也不会被判这种极刑,毕竟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人道主义还是值得赞扬的。不过,历史上还真有那么一个被判了木驴,他就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爷爷,咸补海罕可汗。当时因为金朝和南宋表面上很和谐,只不过是表面上,金朝想干掉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