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最终攻破北京城,致使崇祯皇帝上吊自缢而亡离不开手下将领的支持。那么李自成麾下排名第一的将领是谁,他又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李自成麾下排名第一的将领是刘宗敏,这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刘宗敏,陕西蓝田人,原来是一名打铁的工人。李自成起义后,刘宗敏追随他,由于作战极其勇敢,很快就成为李自成麾下的第一猛将。目前普遍的说法是李自成打进北京城之后,吴三桂的父亲率领全家三十八口人归顺了大顺朝,但是陈圆圆却被刘宗敏霸占。
在此之前吴三桂已经答应投降李自成,当他听说陈圆圆被刘宗敏霸占后,冲冠大怒,“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于是投降了清军与李自成的农民军开战,这就是《圆圆曲》中所曰,“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不过笔者认为这里可能有所夸大,众所周知古代中国男尊女卑,吴三桂真的会为一名女子“冲冠一怒”吗?显然可能性不太大。
那么这个刘宗敏最后的结局如何呢?1950年2月,毛主席访问苏联回国,在哈尔滨停留时发现东北地方工业生产浪费情况比较大。于是毛主席尖锐地指出,“我是不学李自成的,你们要学刘宗敏,我劝你们不要学。”毛主席的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刘宗敏跟随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生活迅速腐化,最后连李自成自己也不能镇得住他。
这点在李自成登基时就有所表现,当时刘宗敏对李自成其他部下说,“我与他同作响马,何故拜他?”当时李自成的农民军进京后对明降官拷掠助饷,刘宗敏负责这项工作。
当时为了获取军饷,刘宗敏可谓是不择手段,“以官第献银,一品必须献银累万,以下必须累千。痛快献银者,立刻放人;匿银不献者,大刑伺候。”刘宗敏如此粗暴的进行拷掠助饷,一时间北京明朝官员和富贵家族人人自危,甚至出现了打死人的现象。
1644年4月吴三桂起事后,在北京城的李自成召开军事会议,当时决定让刘宗敏率军出征,但是刘宗敏不愿意,最终李自成无奈只能自己亲自率军出征。四月二十二,吴三桂求救于多尔衮,结果多尔衮将计就计,趁吴三桂与李自成谈判之机,突然向李自成发动攻击。
李自成在大败后,刘宗敏跟随李自成撤离北京回到西安,最后在湖北通县九宫山与清军作战中拒绝投降,最后被清军用弓弦绞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