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趣谈乌纱帽:从宋朝相互伤害的「长翅帽」到清朝捐银子就可买到的「顶戴花翎」

趣谈乌纱帽:从宋朝相互伤害的「长翅帽」到清朝捐银子就可买到的「顶戴花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722 更新时间:2024/1/20 17:05:50

原创文:驽愚风读史(dushi818)专栏作家

乌纱帽最早原来只是民间百姓普通的便帽,而到了东晋时期,乌纱帽从此就是官员身份的象征。

一、戴上“长翅帽”,来来来,相互伤害啊

到了宋朝,官员的乌纱帽又有了新的装饰,就是在官帽的后面配挂两根又平又长的“翅膀”,人们俗称为“长翅帽”。

这种官帽的戴起来的效果看上去显得难看而滑稽,在乌纱帽上架了两根长长的翅膀,远远看去好像人头上平添了两根牛角似的。

可以猜测大臣们虽然每天戴着自己头上的长翅帽上朝,但心里也是感觉蓝瘦香菇。

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种风格的官帽显得愚蠢,而且戴着极不方便也很别扭。于是,我们不禁要问,这种造型的官帽到底是神马牛人发明的?它包含何种文化底蕴?

原来,这长翅帽的设计发明者乃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

这赵匡胤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坐上龙椅之后就很不放心当初和他一起闯天下的伙伴们,尤其讨厌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头接耳评论朝政的做派。

如果万一他们说出自己以前不光鲜的事来......是可忍孰不可忍?

看到这种场景赵匡胤心里ZTM不痛快,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得想个不显山露水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诶,既然他们窃窃私语得近距离接触才能听到,那么把他们的距离拉开不就不能在朝堂上咬耳朵了吗?

赵匡胤忽然来了灵感,立刻传旨:

在官帽上左右各增加一个“翅膀”,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

长翅帽的样品出来了,赵匡胤觉得翅膀还短,又增加了翅膀的长度,每片足有一尺多长,于是发明了加长版的长翅帽。

可大臣们见了这长翅帽是个啥反应呢?

卧槽,这是个神马破玩意儿?这长翅膀的官帽实在是个脑袋上的累赘,他们戴上这帽子在行走时也左顾右盼的,生怕万一和同僚在一起时稍不注意就会“挂彩”,可以相像他们这小心谨慎的样子真有点儿滑稽可笑,肯定也只有赵匡胤偷着乐。

你们不是嘚瑟吗?现在只能面对面交谈了吧?而且你们这帮家伙近距离接触时,现在只能说——

来来来,互相伤害啊......

严肃朝堂的目的达到了,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看着自己的发明,赵匡胤很满意。

二、从昭品秩辨等威的花翎顶戴到只要捐银子就可换顶“花翎”戴戴,清朝“基本卖完”

到了清朝,帝王们为彰显自己不差钱的高大上的“八旗风范”,在乌纱帽的设计上是下足了功夫,帽子的奢华程度可以说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就把官帽改成了“顶戴花翎”。您可别小看这“顶戴花翎”,这里头是大有秘密和等级的“学问”滴!

首先把历代沿用的“乌纱帽”更名为“礼帽”。但礼帽又分为“暖帽”和“凉帽”,这叫“顶戴”。

暖帽顾名思义就是冬天戴的乌纱帽了,为圆形,有一圈檐边,几乎都用皮、呢、缎制成,黑色为帽子的主色,帽子上有红色帽纬作装饰,最关键也最值钱最精华的部分是帽子最顶端的顶珠,其材质多用宝石制成。“红顶子”就因此而得名。

按清乌纱帽潜规则“礼仪”,顶珠分为八个等级——

一等为红宝石,二等为珊瑚,三等为蓝宝石,四等用青金石,五等用砗磲,六等用素金,七等用阴纹镂花金,八等用阳纹镂花金。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顶无珠者,即无品级;官员有违法乱纪被革职者,必须取下帽子上的顶珠。

而那夏天戴的凉帽,无檐,为喇叭式,用藤或竹篾编成,外裹绫罗,配以红色帽纬装饰,再配以暖帽上的顶珠取就成了。

而花翎则在清朝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佩戴。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表明“花翎是昭明等级、赏赐军功之用;既不能簪越妄为,也不能随意不戴,如有违反则严行参处”。另外,若被罚“拔去花翎则是非同一般的严重处罚”。

清朝礼帽上的顶珠有翎管,质地为价值不菲的翡翠或白玉,用以安插翎枝。翎枝就分花翎和蓝翎。花翎的材质为孔雀羽所做,蓝翎为鹖羽所做。

花翎上有“眼”,又分一眼、二眼、三眼,以三眼最为尊贵,所以叫“三眼花翎”。皇室中亲王、贝勒、郡王、驸马、才是三眼花翎的主。康熙年间只有水师提督施琅在降清后唯一被康熙特许三眼花翎的汉籍大臣。

至于被赐予三眼花翎的大臣,从乾隆时期到清末一共只有七位大臣获此殊荣——

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

各藩部镇国公或辅国公的亲戚着二眼花翎,大约只有20几人获得千古犹荣的恩宠;五品以上的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的统领、参领配单眼花翎。

古书上记载鹖鸟生性好勇斗狠,致死不却。因此,给武官的乌纱帽上插上鹖翎,恰能彰显和代表武士的英武。于是,以鹖翎染成蓝色,美其名曰“蓝翎”,赐予六品以下的侍卫官和军官。

到了道光朝后期,花翎的赏赐范围逐渐增大,朝廷各部门有功之人均可得到花翎的赏赐。

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国库财政空虚竟然有了“捐翎”的例制,明码标价为:

花翎:7000两实银;蓝翎:5000两实银。

既然等于乌纱帽的花翎顶戴也可以买卖,卖了顶子当然跟着就割地赔款,难怪乎清朝就“基本卖完”了。

.End.

更多文章

  • 俄罗斯版的“武则天”:踏着沙皇丈夫的尸体上位,终成大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肉麻的诗,骚白武则天完整视频,电影一代艳后武则天纯音乐

    她令世人惊叹的不止包括史书记下的丰功伟绩,以及地图上俄罗斯版块辽阔的疆域,更为璀璨夺目的,是她的灵魂。作为一个普鲁士没落贵族家庭的小公主,还是索菲娅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家庭中并没有尊贵地位,也很少感受到来自母亲的宠爱。好在母亲为了面子,在教育上面并未亏待索菲娅,也让索菲娅没有因为落魄和地位不高而妄自

  • 童年感受爱重要吗,唐玄宗杀三子,将亲子关鹰狗坊,竟是因为此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一日杀三子的唐玄宗事后后悔不,唐玄宗宠幸杨玉环时多大了,唐玄宗晚年怀念张九龄

    我觉得唐玄宗的亲情淡薄与他童年有关,毕竟童年时期受到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有篇文章我们曾经说过,唐玄宗狠心到一日赐死三个儿子,只为加强皇权。古人都说“虎毒不食子”虽然自古无情最是帝皇家,可要知道汉武帝因“巫蛊之祸”误会儿子谋反,也未曾想过要杀儿子;而唐太宗因为儿子李承乾真的谋反,也最多将他废为庶人。毕

  • 刘伯温为何如此“精通”朱元璋心思?刘伯温:“看看我的祖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伯温死后朱元璋为何厚葬刘伯温,刘伯温老师对刘伯温的评价,刘伯温投奔朱元璋

    当野心家胡惟庸拉拢刘伯温不成,便反目成仇,急欲除之而后快,于是借助刘伯温家乡一地大做文章,说此地有“王气之象”,刘伯温占此风水宝地,必定是有意图谋反之心。对于此没来由的诬陷,一般人必定会一笑了之,亦或是上个奏折辩解一番。但刘伯温听闻后,立马赶赴京城面见朱元璋,当面请罪。瞧瞧,纯属诬告,刘伯温何罪之有

  • 沈万三作为明朝江南的首富,他最终结局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首富沈万三的一生,明朝沈万三富可敌国吗,明朝的沈万三富可敌国吗

    沈万三的原名叫沈富,字仲荣,在取名方面上他父亲老沈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沈富俗名取名万三,有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之意,所以在民间多称他为沈万三。“富者谓之万户”,沈富在“万户”中排在第三等,所以我们把沈万三称为“万户三秀”,简称沈万三,这一来二去外号就撒播了开来,他的真名反而没人记得了。从小就表现出经商

  • 杜甫生活有多潦倒?他这首诗最辛酸,却有句话傲视天下,无人不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范仲淹被称作有宋三百年第一人,是因为他“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生境界。那么唐代最胸怀天下的大文人自然非诗圣杜甫莫属。杜甫虽然一生潦倒,却无时无刻不在悲天悯人。读他的《三吏》《三别》,便是铁石心肠恐怕也要悚然动容。杜诗通俗易懂,绵密细致,情深意切又很接地气,与李白的飘然出尘之至迥然不同。两人生前携手同游

  • 宋军与蒙军合力攻灭金朝后,宋朝是如何对待金朝皇室的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126年,金朝军队分兵两路,西路则由完颜宗翰率领,东路则由完颜宗望率领,开始了第二次伐宋战争。9月5日至12月17日,完颜宗翰先后攻克威胜军、隆德府、渡盟津、宋西京、永安军、郑州、泽州等。东路完颜宗望则攻下临河县、大名县、德清军、开德府、怀州。12月17日,两军会军于北宋都城汴京城下,汴京情况

  • 明代农民起义军张献忠为什么失败?300年后考古实物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民谣里所说的,就是关于传说中的张献忠江口沉银的故事。这个关于沉宝传说,绝不是捕风捉影,自清朝咸丰开始到后来的袁世凯,蒋介石和四川军阀杨森,都曾经委派专人不遗余力的搜寻过,最后无果而终,又给传说中的宝藏增添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直到2015年,四川省眉山区

  • 这些唐朝诗人才华横溢,却德行低劣,网友:真是没想到还有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记得小时候还有一句古诗,印象特备深刻,那就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而诗人宋之问也因为这句诗而遭到人们的唾弃。自古凡是文人都爱好文字,一日宋之问的外甥刘希夷来找他,告诉宋之问自己得了一妙句,宋之问一听也深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颇有妙处,便想占为己有,可是作为舅舅的宋之问无论

  • 朱棣的雄心与郑和宝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郑和朱棣大明风华,郑和下西洋夏元吉与朱棣争吵,郑和下西洋朱棣病死

    有这么一个传奇故事,公元1408年,达·伽马的船队停靠在东非港口马林迪的船队由三艘帆船组成,目的地是印度,作为第一个开辟东方航线的欧洲人,达·伽马向当地居民夸耀了自己的船,然后急不可耐地提出了贸易要求,看着葡萄牙人拿出的小玩意儿-玻璃珠子、铃铛、珊瑚项链、洗脸盆——非洲人的脸上露出了不屑的表情。接下

  • 朱元璋请开国大将吃饭,刘伯温看到饭菜时,说道:命要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伯温等了朱元璋一晚上,朱元璋对刘伯温看法,朱元璋放刘伯温回乡

    其实很多人的死都是死在了功高盖主这四个字上面,因为君王都怕自己的部下的实力能够危险到自己的统治地位,从而凭借自身的实力起兵造反,从而将自己取代。所以,许多皇帝在登基之后,第一件大事就是铲除异己或者夺取有功之臣的大权。明朝的朱元璋便是如此,明朝建立后,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便把所有之前立下汗马功劳的部下